问题

为什么中国要启动土豆主粮化战略?

回答
中国启动土豆主粮化战略,是一个多方面考量的综合性决策,旨在应对当前及未来中国农业发展、粮食安全、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等多重挑战。这个战略并非仅仅是将土豆作为一种副食,而是将其提升到与稻谷、小麦、玉米同等重要的主粮地位。下面我将从几个主要维度详细阐述其原因:

一、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优化粮食结构

这是土豆主粮化战略最根本、最重要的出发点。

应对耕地资源压力: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但耕地面积相对有限,且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耕地面积还在不断减少。同时,优质耕地资源也面临着退化、污染等问题。而土豆的种植具有以下优势:
高产量和高效率: 土豆单位面积产量远高于稻谷、小麦、玉米等传统主粮,尤其是在边际性、瘠薄的土地上,土豆的产量优势更加明显。这意味着在有限的耕地面积上,可以生产出更多的粮食,有效缓解耕地不足的矛盾。
适应性强: 土豆对土壤的要求相对较低,能够耐旱、耐瘠薄,甚至能在丘陵、山地等传统粮食作物难以高产的地区生长。这使得我国广大中西部地区也能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区,实现粮食生产的区域多元化。
水分需求相对较低: 相比水稻等作物,土豆对水分的需求相对较低,这对于水资源短缺的北方地区尤其重要,有助于缓解水资源压力。

优化粮食作物区域布局: 中国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差异很大。将土豆作为主粮,可以充分发挥不同地区的土地潜力,促进粮食生产区域的优化布局。例如,在北方旱作区推广土豆种植,可以替代部分耗水较多的作物,减少对水资源的依赖。

提升粮食供给的韧性: 任何一种粮食作物都可能受到病虫害、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通过发展土豆这一新的主粮,可以丰富我国的粮食供给品种,降低对单一或少数几种粮食作物的依赖,增强粮食供给体系的抗风险能力和稳定性。当传统主粮受到不利影响时,土豆可以作为重要的替代和补充。

二、 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收入

土豆主粮化战略也肩负着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使命。

经济效益显著: 土豆的生长周期相对较短,一年可以种植一茬或两茬,且单位面积产量高,经济效益相对稳定。这为农民提供了新的增收渠道。
产业链延伸和附加值提升: 土豆的用途广泛,除了直接食用,还可以加工成淀粉、酒精、饲料、薯片、薯条等多种产品,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发展土豆深加工产业,可以延长农业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 土豆在中西部地区有较好的种植基础和发展潜力。通过推广土豆主粮化,可以带动这些地区农业产业升级,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三、 改善居民膳食结构,促进健康

土豆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物,其主粮化也有助于改善居民的膳食结构,促进健康。

营养价值高: 土豆富含碳水化合物,是重要的能量来源。同时,它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如维生素C、B族维生素)、矿物质(如钾、镁)、膳食纤维以及蛋白质等。相较于精米白面,土豆的营养更加均衡和全面。
有益健康: 土豆中的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钾元素有助于维持心血管健康;低脂肪含量也使其成为更健康的能量来源。
替代精制谷物: 将土豆作为主粮的一部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部分精制谷物,减少膳食中精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比例,有助于控制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风险。
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 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高,对多样化、营养化食物的需求也在增加。土豆作为一种口感好、烹饪方式多样的食物,能够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

四、 科技支撑和产业升级

推动土豆主粮化,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和产业的升级。

品种改良: 需要选育和推广高产、优质、抗病、适应性强且加工性能好的土豆品种。
栽培技术提升: 推广科学的种植管理技术,如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节水灌溉等,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加工技术和装备发展: 加快发展土豆淀粉、蛋白提取、食品加工等关键技术和装备,提高深加工能力和附加值。
市场推广和消费引导: 加大对土豆主食化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力度,如土豆粉条、土豆面包、土豆面条等,并加强市场宣传和消费者教育,引导公众接受和消费土豆主食。

总结

中国启动土豆主粮化战略,是一个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意义的重大决策。它不仅仅是增加一种粮食作物的重要性,而是通过对土地资源、粮食结构、农民收入、居民健康以及农业科技等多个层面的系统性优化,来提升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水平。这是一个复杂而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科研机构、企业和农民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还是先报下身份,荷兰瓦赫尼根大学植物育种组二年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是马铃薯晚疫病抗性育种。

这个问题一出来的时候就收到很多邀请,但一直感觉问题太大很多部分讨论起来超过了专业范畴,比如扯到土豆主粮化对经济、农产品宏观调控之类的的就更是外行。但是现在这个问题下的答案鱼龙混杂, 所以觉得还是有必要来讨论讨论。

本答案最后是我对本组前系主任Evert老爷子关于这个话题采访的文字稿节选。

————————————————20150515更新————————————————

本文还就此问题邮件采访了华中农业大学的谢从华教授,他在国内土豆界的声望大家可以自行百度; ) 因为全文内容已经很长,所以以链接形式贴出:

关于土豆主粮化,也来听听国内专家的意见 - 在荷兰种土豆 - 知乎专栏

————————————————20150515更新————————————————

先来看看高票答案里的几个我认为不靠谱的观点(欢迎讨论 XDD):

1.

@刘缘

提到土豆耗地力、需要轮作,而中国的土壤条件并不适合大规模种植土豆。我们直接来看看农业台的报导吧:


一个是利用南方的冬闲田,另外就是利用其它不适合种植其他主粮作物的地区,土豆并不会跟其他主粮争土地。而很多作物都有轮作问题,合理搭配作物就好了。

再来看看看专家观点,华中农业大学教授,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谢从华认为,可以大胆预测,今后20年,我国粮食增量的50%要靠马铃薯。因北方受水资源制约,未来80%的增量可能在南方的冬闲田。而湖北就有千万亩左右的冬闲田和滩涂可耕地,一半以上面积适应马铃薯种植。

相比水稻和小麦,马铃薯种植需要的水量比较小,并且对土地质量要求不高,是马铃薯种植的优势所在。梁希森认为,土豆的生长特点特别适合当下中国正在面临水短缺和耕地面积减少的情况。在中国南方种稻米地区,农民可以在两个播种季节期间套种一茬生长快速的土豆。在北方一些地方,土豆又是为数不多适合生长的作物。

2. @执行官说的土豆国外没什么转基因, @公子大白已经举了一些例子,另外还有美国刚刚被批准的Simplot公司的Innate土豆,可以参见我之前的一个回答:美国获批的转基因土豆「能减少油炸时产生的丙烯酰胺」具体是怎么实现的? - 大肠杆君的回答 。很多抗病的转基因土豆也有国外公司在做,比如巴斯夫的抗晚疫病土豆,只不过因为转基因政策问题,还不能用于商业化。


3. 刘鹏的观点就更是神奇了。。从蒸腾系数推导出土豆的耗水量大,可水稻是这么种的啊!

下图是我2014年田间试验种的土豆。



哪个耗水就不用多说了吧?

4.

@屈啸宇

提到土豆主粮化的重点在于粉化,但是因为加工成本太高很难实现,所以造成农民的负担。

先说粉化,这确实是这次土豆主粮化最核心的内容,因为土豆很不方便运输,还需要适合的储藏环境,否则很容易发芽或者褐化。这些都需要成本,所以新闻所说的土豆主粮化并不是指所有人都拿土豆代替米饭馒头来吃,而是将土豆就地制成土豆全粉。具体信息可以参见以下新闻:

马铃薯变身记-光明日报
张泓介绍,以新鲜马铃薯为原料,经清洗、去皮、挑选、切片、漂洗、预煮、冷却、蒸煮、捣泥等工艺过程,经脱水干燥而得的颗粒状、片屑状或粉末状产品统称为马铃薯全粉。

另外从产量来说,目前中国的土豆面积虽然是世界第一,但是亩产非常低,比如只有荷兰的三分之一,2007年,中国平均产量是14.4 吨/公顷 (0. 98吨/亩),而荷兰是是44.7吨/ 公顷 (2.98吨/亩)。所以产量的提高空间还很大。而国家刚刚发布的“一号文件”也提出要调整农业结构,在产量上来的同时加强配套设施,配合土豆全粉的加工和储藏技术,前景看起来好像也没那么惨。

以上吐槽完毕,再补充+强调几点:

  • 土豆主粮化不代表强制所有人抛弃大米天天吃土豆,从结果来看只会增加消费者的选择范围,吃腻了米粉偶尔也可以吃下土豆粉不是?况且土豆也不都是一个样子,不只有炒土豆丝一个做法。有哪些美味的土豆品种,以及如何买到? - 大肠杆君的回答
  • 比起其他主粮,土豆的营养成分非常高且热量极低,使用正确的烹饪方法土豆完全可以成为非常棒的减肥食品。具体营养成分见我翻译的一张图
  • 比起传统主粮作物,土豆的增产空间非常大。不过这需要育种,机械化耕作,田间管理以及农业信息以及咨询系统的配合。

最后奉上前系主任Evert老爷子采访的节选,拿录音笔录下来然后翻成中文的,40分钟的录音整理了好几个小时。。。Evert 老爷子在国际的马铃薯界也算是个重要人物了,他去过很多次中国,和农科院有着非常密切的合作,现在每年也都去中国讲授一门植物育种的相关课程。他的第一个中国博士生屈冬玉,曾经是农科院所长,现在是宁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访谈全文放到了我的专栏

在荷兰种土豆 - 知乎专栏

Xiao: 中国农业部刚刚宣布要将土豆作为水稻,小麦和玉米之后的第四大主粮作物,2020年前,要将产量的50%作为食品消费。目前在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土豆都还是主要作为蔬菜,而且在很多地方被认为是“穷人的食物”。你认为土豆在中国主粮化是否是一个明智的决定?你对这个新闻怎么看?

Evert: 从历史上来看,当土豆刚刚进入欧洲时还是富人的食物,随后变成了大家都吃的主粮,再往后就变成了“穷人的时候”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欧洲也是一样的。土豆对于欧洲有很大影响,一个是因为它是一种主食,另外还因为著名的,因为土豆晚疫病导致的爱尔兰大灾荒,后来还传到了美国。所以说在欧洲,有很多土豆背后的历史,而现在这种作物也融入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大部分的土豆并不是用来作为食物(table potato),而是用于工业加工。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现在更重视土豆,因为中国需要利用它开发出更多土豆食品,而这些加工品和欧洲的完全不同。这点很有意思,因为你必须把它变得更有吸引力。这些加工品相对会更便宜,而且更健康,比如现在在欧洲,食品工业在土豆加工品里加入了太多脂肪,比如薯条、薯饼。我相信在中国,你们会更加聪明,不会在加工品里加入这么多脂肪,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很看好土豆在中国的未来。

很重要的一点是,人们开始意识到土豆很重要。如果大家都吃大米,这很没效率,所以把土豆变成一种主粮很重要。

Xiao: 为什么你说吃大米没有效率?

Evert: 当你看看每公顷(hectare)的产量就知道了, 土豆从产量来看更有效率。

Xiao: 但是土豆的含水量很高啊?

Evert: 不,我说的是干重。仍然比水稻高很多。

Evert: 我不得不提屈冬玉(老爷子带的第一个博士研究生),他现在在中国是一个很重要的人物,负责管理一个省。我相信他现在还是土豆产业的推动者。其实中国政府很多年前就决定在冬天,在水稻的田里种土豆。屈冬玉过去就是冬季在南方种植土豆的重要推动者。我觉得这是个非常明智的决定,这能让产量提升的非常迅速。这也意味着中国能保证粮食自给自足,去喂饱所有中国人(这话怎么听着这么耳熟=。=)。这样还能生产更多的土豆加工产品,其实现在中国的食品加工业和欧洲或者美国差的还非常远,当中国有了自己的健全的食品加工业后,我认为这非常有未来。

Xiao: 谈到土豆加工品,这条新闻最重要的一个要点,并不是要让所有人每天拿土豆当饭吃,而是要生产以土豆为原料的加工产品.

Evert: 谈到这儿,要先说其实欧洲的土豆消费在近些年里都一直在下降。尤其是年轻人已经越来越少吃新鲜的土豆了,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吃意面,米饭等等其他食物。另外在欧洲发生的一点改变是,男人和女人都在工作,他们没有时间做饭,所以一切都直接买加工过得。当你去AH(荷兰的一个小超市)的时候,你应该也见过,大部分食物都是加工过得,买来就能直接吃。土豆工业非常聪明,参与发展了这些加工品。

Xiao: 在中国和荷兰的“加工”可能还不太一样,在这条新闻里也提到了,以后最主要的使用方式是把土豆淀粉加工成馒头,面条一类的食物。

Evert: 是的,你们可能会比欧洲更多的利用土豆淀粉。

Xiao: 让我们稍微换个话题,你觉得谈起营养,土豆比起大米,小麦或者玉米来如何?

Evert: 如果要比土豆和大米的话,那土豆的维生素C含量要远高于大米。如果你能用恰当的方法烹饪土豆,那么这是一种非常健康的食物。 但是如果用不恰当的方式烹饪(比如油炸…),就会有和其他食品一样的问题。所以在烹饪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注意脂肪摄入量。再加上高产量,其实中国政府早就意识到这点了,这也是为什么会在20年前就派屈冬玉去南美的土豆研究机构CIP考察(土豆起源于南美)。中国一直在推动土豆产业的发展,不过也有的时候用了不好的方式。一些年前,我在中国发现了一个很危险的事,就是富裕的省要帮助贫困的省,其中的一种方式是让贫困的省为富省生产种薯,我认为这很不明智,因为这样会把本来当地没有的土豆的病害也输出到其他省份,所以我认为种薯应该就近或者在邻近的产区生产。从政治上来收,每个富裕的省份要帮助一两个贫困省,但当这么做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到风险。其中一个例子就是晚疫病,我有另一个来自农科院的博士生Li Ying , 她收集了中国不同地区的致病疫霉小种(导致晚疫病的病原),发现在不同省份的小种群体都不相同,这说明在晚疫病害在不同地区间的传播较少。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使抗病的品种不会很快被克服。

虽然政府在推进土豆的主粮化,但另一个问题是老百姓如何对待它,是否能把它当成主粮来吃?这是一个将来需要解答的问题。其中一个方案是不仅推动直接食用的土豆,同时生产加工品,但问题是不要加入太多脂肪导致更多的肥胖人口。面条就是一个很好地例子。说到这,其实无直链淀粉的土豆更适合做苗条,从这个角度来看,你们还可以想办法提高食品的质量。

Xiao: 接下来我们聊聊产量吧,在中国,从总的土豆产量来说,是排在世界第一的。但是比起荷兰,亩产非常低,基本上低于荷兰亩产的1/3,你觉得这是什么造成的?气候?土豆品种?或者是耕种方式?

Evert: 这其实有着复杂的原因,我相信比起小农,大规模的农场会让种植变得更合理,比如更好的防治病害,更好的肥料管理等等。我相信职业化(professionalization)非常重要,在大部分情况下,职业化和大规模的种植,更多的耕地面等有所联系。在这中国也是一个问题,因为大部分小农不会快速的改变。

Xiao: 对啊,目前大部分的农民还是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他们只是根据经验来进行耕种。

Evert: 是的,我相信在中国更大的一个问题是教育。以我的经验来看,中国的教育系统有很大的问题,特别是在农业方面。其实中国可以从荷兰的教育系统里学到很多,我们很多年前就开始了这样的合作,不仅仅是贸易,作物买卖,收获,同时还参与了教育还有咨询。在荷兰,我们一直有非常扎实的农业咨询系统,当然现在你可以在互联网上查到一些,但实际上和有经验的人进行面对面的咨询仍然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荷兰,农民们一直在学着更加开放的对待咨询建议。这一点在中国非常重要。尤其是对小农来说,如果他们能更加开明的对待咨询者,产量就都会提高的非常迅速。因为他们能更快的得到讯息以及解决方案。所以,如果咨询如果能像荷兰一样良好的运作那么产量的提升会非常迅速。

Xiao: 我相信以后中国农民的教育水平会越来越高,所以也会更加开放。

Evert: 我不知道这个系统在中国是怎么运作的。但是在荷兰,咨询公司有着很多示范田,农民可以去示范田亲自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在过去这个系统可以很好地运行,这个系统里同时还有育种者,农民可以直接看到新的品种。在示范田里,农民还可以和自己的田进行比较,看是否能有更高的产量,更好的收入。


Xiao: 最后一个问题,你现在非常多新的植物育种技术,比如转基因,比如你的cis-gene, 比如全基因组基因编辑,EMS突变等等,分子标记......你觉得新的植物育种技术是否能促进土豆的育种,以及生产?

Evert: 土豆是一种比较难育种的作物,当你从全球的角度来看,很多品种都还都是100年前育出来的,比如在比利时,仅仅Bintje这个栽培种,就有超过60,000公顷的种植面积。在美国,有Russet Burbank和Atlantic等一些栽培种,都有超过100年的历史,所以说大部分品种的改进,都是随着农业的发展出现的。现在也有很多新的品种,主要集中在三个性状,土传病害,晚疫病以及土豆质量。当你在改进这些性状的时候就会得到新的品种,在这个过程中当然要合理的运用新技术,比如分子标记,转基因等等。比如就在最近。Simplot就根据Burbank土豆,开发出了Innate土豆, 利用小RNA技术来改进土豆的性状。不过Innate土豆的批准正在被广泛的议论,比如民众是否接受这种转基因品种,麦当劳宣布不使用这种土豆等等。

不过转基因技术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我们最新的研究发现,当同时将三个抗病基因转入土豆里的时候,可能只有一种或者两种发挥作用。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你必须得知道到底哪个真正起到作用。还有一个问题是政府是否批准,在1997年的时候,我们就有2500公顷的转基因无直链淀粉土豆按照因为政府不批准只能移除。

所以我觉得这些新技术在土豆育种上可能比较难,不过在这些技术里,我觉得分子标记是最重要的,我也希望转基因技术能被更广泛地利用,还是拿晚疫病来举例,我们现在需要用非常多的杀真菌剂,但如果通过转基因技术转入一些抗病基因,或者通过RNAi抑制感病基因,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所以理论上这些新技术都是非常重要的,但这些必须得到社会的接受。

user avatar

证明政府有真的专家。

1,未来随着很多欠发达国家的人口暴增,粮食安全会成为一个非常明确的战略关键支撑点。因此减少对进口粮食的依赖是非常关键的。

2,转基因粮食国内研究进展缓慢,缺乏专利和关键性技术,在推广上受制于人,很多反转的“专家”使民众疑虑,在这个节点上,我们的粮食安全无法使用转基因手段进行保障。

3,未来20年我们可能会看到货币与食品挂钩的新金融政策,美国是最强大的农业国和育种国。在石油美元失效、碳美元忽悠不下去的时候,食品美元并非空谈,所以粮食储备和定价权,涉及到中美未来金融领域的博弈。

4,战略储备粮是一种很特殊的商品,少了,社会不稳定。多了,很容易坏掉,我国每年储备粮的自然损失率在20%左右,很多国家在40%左右(比如孟加拉国、印度),但土豆主粮比小麦和稻米的储备难度低,储备时间长。因此性价比高很多。

————————

撑下去,等核聚变把电费变成几乎免费的时候,想吃什么吃什么。

加油。我的祖国。

user avatar

别闹成中国的玉米运动。

土豆主粮是好事,只是搞什么土豆粉面条,土豆粉馒头,一看就是领导拍脑袋。不由得让人想苏联起科技人员根据领导指示,研究如何用朝鲜大米做黑面包的那个笑话。。。。。。

不由得让人怀疑土豆运动的论证与决策,是否也是拍脑袋。

我觉得用薯条代替一部分油条,土豆泥代替一部分米饭,蒸土豆代替一部分馒头才是正路啊。那马铃薯全粉馒头吃过一次再也不想吃了,实在是不怎么好吃 。

没人吃,再好的主意也没有用(主粮化大卫星放出去之后,马铃薯供大于求,价格连年下降)。

就算是好事,也要牢记强扭的瓜不甜,殷鉴不远。

————勃烈日涅夫上台后,苏联在传统上种玉米的地方,也不种玉米了。。。。。。

user avatar

中华民族缺钾,记得吃皮

user avatar

唉,其实评论的都没有看到材料的关键词,是土豆粉化。

土豆的传染病问题等等,产量问题,气候问题其实倒不是很严重,欧洲国家一度十分依赖土豆,但从60年代至今产量一直持续下降,基本退出了主流粮食商品(除了几个经济不景气时期的俄罗斯),归其原因,并不在于这种作物本身产量或者食用习惯的问题,而在于土豆天然不耐储运,天然就不能作为主要市场流通粮。

所谓土豆的粉化,就是以后期加工将这一严重弱点给去除掉,问题第一是成本,第二和其他谷物的粉化相比,土豆没有任何优势,尤其是没有市场优势,甚至会和原有的土豆消费方式产生冲突,除非国家不要命的去补贴,要不然谁也不会蹚浑水,所以德国尽管把土豆的文化地位推得很高,但是粉化产量依然不足万吨。

这种土豆主粮化其实本身就是反市场经济的做法。土豆是一种非常优良的短生产周期,短供给线作物,因此一向是与主流粮食市场反向运作的,世界商品粮交易越繁荣,土豆就越走低,它突出的年头,一定是世界粮食市场出问题的年头。所以,土豆主粮化,就意味着粮食市场的碎片化,懂经济的人都知道这有多糟糕。这说实话就是一种第三世界产物,简而言之,就是在第三世界无法及时获得粮食的时候,尽快解决吃饱问题,这是典型的救荒作物,上面联合国对土豆的推崇,主要就是为了第三世界备荒提的。这其实也说明这种土豆粉化产品非常不适合粮食市场正常的国家,它的存在和主流粮食市场其实并不兼容。你觉得什么情况下才需要能够储藏十五年的粮食产品?不言而喻,别的作物都完蛋了,但假如现有正常作物都还在稳定生产,那么这种反市场的产品多一点,就多浪费一点市场资源。

为了世界末日而改变当下生活表面上看起来很明智,但实际上往往是很蠢的。另外说一点,我不反对而且非常赞成粮食市场更加多样化,老盯着小麦玉米稻米其实也很烦人的,我想试试拿木薯或者淀粉香蕉当主食什么感觉,但是这属于多样化,对今天的农业市场而言,它和主粮是两个概念。

今天三农困境之下,农民如何尽量融入市场,利用市场还来不及呢,还大规模种土豆,真是脑残了。土豆在中国长期确实和蔬菜作物作为同一类商品作物来生产,因为它的营销方式确实就和蔬菜一样,而和谷物不同,风险也一样,一旦真的不顾市场大规模生产,那么发生滞销,所谓土豆粉化生产能力又跟不上的时候(即使生产能力跟得上,市场也不见得跟得上),我不知道谁来买单。蔬菜类作物因为盲目集中化规模化而产生产销链断裂,导致大规模农户破产,这种事情这些年已经不是发生一两次了,农民是很苦的,你这又是何必呢。这种事不是国家说说就能改变的,除非国家准备一大堆的票子为各种可能出现的糟心事买单,其实农业结构是最依赖于市场的,因为太脆弱了。高赞贴就是做土豆研究的,说实话哪天粉化技术可以让相关产品具有超越小麦的优势,那土豆粉化倒是可以提倡一下。

今天相比于粮食安全,粮食市场安全其实是更加紧迫的问题。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中国启动土豆主粮化战略,是一个多方面考量的综合性决策,旨在应对当前及未来中国农业发展、粮食安全、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等多重挑战。这个战略并非仅仅是将土豆作为一种副食,而是将其提升到与稻谷、小麦、玉米同等重要的主粮地位。下面我将从几个主要维度详细阐述其原因: 一、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优化粮食结构这是土豆.............
  • 回答
    .......
  • 回答
    中国在面临危机时倾向于启动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这背后有多重原因,并且是一个复杂且长期演化的现象。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解读: 一、 经济逆周期调控的有效手段这是最直接和最重要的原因。当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或危机时,启动大基建可以有效地刺激总需求,拉动经济增长,是一种经典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 .............
  • 回答
    克拉地峡运河项目是一个备受瞩目且充满争议的宏大设想,如果能够实现,将对新加坡、中国和泰国产生深远且复杂的影响。关于何时能够开建,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时间表,因为项目仍处于研究和论证阶段,面临诸多挑战。下面我们将详细分析克拉地峡运河可能带来的影响,以及项目推进的现状和难点: 克拉地峡运河对新加坡的影响克拉.............
  • 回答
    日本的“无缘社会”,一个令人扼腕的社会现象,指的是个体与家庭、邻里、单位、社会团体等传统意义上的社会联系日益疏离,甚至完全断裂的状况。这种疏离感如同潮水般吞噬着个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使得许多人孤身一人面对生活中的生老病死,成为社会的“漂浮者”。这个概念最初由日本社会学家やまさきみつひろ(山田昌弘)提.............
  • 回答
    韩国人均 GDP 近期迈过 3 万美元大关,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对于正在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中国而言,无疑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参考样本。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经济数字增长,它背后折射出韩国经济在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创新驱动以及社会公平等方面所付出的长期努力和取得的成效。从中,我们可以梳理出几点对中国具.............
  • 回答
    要说中国的军事技术在什么时候开始“落后于世界”,这真不是一个能简单用一个时间点来概括的问题。而且,“落后”这个词本身也比较主观,取决于我们拿什么来衡量,以及和谁比。但如果一定要找一个大概的转折点,很多人会指向明朝后期,尤其是天启年间以及之后。天启年间,为什么会被视为一个潜在的“落后”开端?说天启年间.............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从“临高启明”到西方列强侵略中国这一段历史进程,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可不是一星半点,而是性质、手段、目的以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等方面都截然不同。咱们把这些话说透了,肯定能让这篇文章更有“人味儿”。首先,咱得明确这两件事的主体和背景。“临高启明”—— 一场架空历史的设定与幻想“临高启明”这个.............
  • 回答
    19世纪德国的崛起,从一个分散的邦国联合体,蜕变为欧洲大陆的经济和军事强权,其过程曲折而深刻,对我们观察当下中国的发展,有着相当多的值得玩味和借鉴之处。这并非简单的“复刻”或“模仿”,而是在理解历史逻辑的基础上,进行审慎的思考与引申。首先,国家统一与强盛是工业化和现代化基石。 德国的统一并非一蹴而就.............
  • 回答
    2021年上半年,中国游戏开发商跃升海外游戏市场份额首位,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对中国游戏的未来发展具有深远的启示。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上的变化,更标志着中国游戏产业在国际舞台上实力和影响力的显著提升。以下是对这一事件的详细分析和启示:一、 事件的意义与背景 市场份额首位意味着什么? .............
  • 回答
    关于伊拉克战争中“美军25天全歼伊拉克军”的说法,实际上是对战争进程的过度简化,也未能完全反映战争的复杂性以及最终的结局。尽管如此,这场战争的某些方面确实为世界各国的军队,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提供了一些值得深入思考的启示。首先,需要明确一点,伊拉克战争(特指2003年开始的伊拉克自由行动)并非一场在.............
  • 回答
    将华为的5G技术视为中国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在科技领域取得的“第一次领先”,这种说法虽然有其强烈的象征意义,但看待它需要更全面、更细致的视角。它并非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里持续投入、积累和战略布局的必然结果,更是未来发展的重要启示。首先,我们得承认,在1840年之后相当长一段时期里.............
  • 回答
    58岁浙江油漆工被中国美院录取,十几岁时的梦想实现,这则新闻一出,立刻引发了巨大的关注和讨论。这不仅仅是一个个体的故事,更像是一个沉寂多年的梦想被点燃,照亮了很多人心中同样藏着的、未曾泯灭的渴望。这是一个关于坚持与热爱的故事。想想看,一个58岁的人,通常在我们传统的观念里,可能已经到了考虑退休、享受.............
  • 回答
    中国对枪械实行严格管控,这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基于深厚的历史、社会现实以及对国家稳定和人民安全的考量。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维度深入剖析:一、 历史的沉淀:枪杆子里出政权与和平年代的秩序维护中国近现代史,特别是20世纪上半叶的动荡时期,枪杆子在政治变革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枪杆子里出政权.............
  • 回答
    中国曾经是全球最大的废塑料进口国,这背后的原因错综复杂,既有经济上的考量,也有环境上的压力,甚至牵扯到全球供应链的运作。想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把时间拉回到过去,看看当时的中国和世界是个什么样子。首先,中国曾经的“世界工厂”地位是关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腾飞,成为了全球制造业的中心。大量的商品在.............
  • 回答
    在中国快速发展的今天,能源需求如同日新月异的天际线一样不断攀升。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消耗,同时又要应对日益严峻的环境挑战,中国选择了一条更为稳健且长远的能源发展之路——大力建设核电站。这并非一个一时兴起的决定,而是经过深思熟虑、权衡利弊后的战略选择。首先,我们得聊聊能源的“刚需”。中国经济的腾飞离.............
  • 回答
    中国保留伞降空降兵兵种,主要基于历史传统、战略需求、军事现代化和国际威慑等多重因素。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其必要性: 一、历史传承与军事传统1. 历史渊源 中国解放军的空降兵部队起源于1949年前后,早期曾是解放军特种部队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空降兵部队在朝鲜战争中执.............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好,也问到了点子上。中国为什么不直接自己从零开始建造航母,而是要花大力气从乌克兰手里买下“瓦良格”号,然后费尽周折将其改造成“辽宁”号?这背后其实牵扯到一系列复杂的历史、技术、经济和战略考量,绝非简单的“想不想”就能解释的。一、技术断层与“从零开始”的巨大挑战首先,最关键的原因在于,在“.............
  • 回答
    中国和美国这对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它们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充满了合作与竞争,有时甚至表现出对立的姿态。要理解为何会走到这一步,以及为何“携手”如此困难,需要深入剖析历史、经济、政治以及意识形态等多个层面。历史的积淀与误解新中国成立初期,中美关系就因朝鲜战争而彻底破裂,长达二十多年的敌对状态对双方都.............
  • 回答
    关于中国对动漫作品的审查和管理,这是一个相当复杂且敏感的话题,背后牵涉到文化、社会、政治等多个层面。说“禁掉那么多优秀的动漫”这个说法,可能有点笼统,但确实有许多国外的动漫作品在中国市场上受到严格的内容审查,甚至无法引进或播出。要理解这个现象,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角度来分析:一、 内容审查的“度”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