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和他的同事们创立了JPL,但美国的第一枚和第二枚导弹却是仿制的纳粹德国的V1和V2。下图为华盛顿国家航天博物馆里的V1和V2火箭。钱学森在这两款导弹的基础上,为美国设计出了女兵下士火箭(基于团队对V2的理解,弄了个mini版的)
同期,苏联的第一枚战术弹道导弹R1,也是源自纳粹的V2导弹:
然后钱学森主导的第一枚东风1号,长这样:
东风1号是苏联援助的两枚R1的直接产物,第一枚用于拆解教学,第二枚用于实验发射。钱学森带五院的时候就这么说:虽然R1是个过时产品,但仿制这个过程是必须的,你们需要学习第一代导弹的原理和制造细节。其实钱学森作为美国仿制V2的团队直接成员,他看不看R1都无所谓,但其他人完全不懂,见都没见过,所以带领团队学习V2和R1是必须的路。
回到航母,原理也是一样的,退一万步说,就算带头的人参与制造过尼米兹也没用,他一个人无法完成这么庞大的项目,所以哪怕是空壳的瓦良格,对我们也是有意义的,少走了很多弯路。
题主这个问题要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为什么要费那么大劲买?
一开始就是海军图便宜、想捡漏,于是演了一出瞒天过海、先斩后奏。后面遇到麻烦,国家也只好出手擦屁股。
第二部分,为什么要改造成辽宁号?
买都买了,总不能再拆了卖废铁吧。
第三部分,自己造不行么?
当然行啊。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海军和中船总公司就已经论证过了,造常规动力蒸汽弹射中型航母完全没问题,可当时国家穷啊,航母工程在跟载人航天工程的pk中落败,这事儿就黄了。不然海军也不至于冒那么大风险去买瓦良格。
至于说什么“不买瓦良格就搞不懂航母内部构造”“买了瓦良格少走很多弯路”……这大概就是语言的艺术吧,好让海军独走也显得有那么些道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