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中国要建核电站?

回答
在中国快速发展的今天,能源需求如同日新月异的天际线一样不断攀升。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消耗,同时又要应对日益严峻的环境挑战,中国选择了一条更为稳健且长远的能源发展之路——大力建设核电站。这并非一个一时兴起的决定,而是经过深思熟虑、权衡利弊后的战略选择。

首先,我们得聊聊能源的“刚需”。中国经济的腾飞离不开强大的工业基础和庞大的人口支撑,这意味着对电力的需求是巨大的,而且还在持续增长。传统的化石能源,特别是煤炭,虽然在过去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但其弊端也日益凸显。煤炭燃烧释放的二氧化碳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元凶之一,而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则直接威胁着空气质量和人民健康,尤其是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雾霾问题曾一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这种背景下,寻找一种清洁、高效且储量丰富的能源替代品,成为国家能源战略的当务之急。

核能的出现,恰恰满足了这一需求。核电站的运行过程几乎不排放温室气体和空气污染物,这对于实现中国提出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至关重要。想象一下,一座核电站运行起来,其清洁程度远超燃煤电厂,能够显著降低我们呼吸的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从这个角度看,核电站的建设,是国家对改善环境、守护人民健康的一份庄严承诺。

其次,能源安全是另一个不容忽视的考量。中国是一个能源消费大国,但国内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相对不足,很大程度上依赖进口。国际地缘政治的复杂性,以及全球能源市场的波动,都可能对中国的能源供应安全构成潜在威胁。核电站则不同,它的燃料铀,虽然也需要进口,但核燃料的能量密度极高,一小块核燃料就能产生巨大的能量,而且核燃料可以储存较长时间,这使得核电站的燃料供应更加稳定可靠,有效降低了中国对外部能源供应的依赖程度,增强了国家能源的自主性。试想一下,在国际能源局势动荡之时,拥有稳定运行的核电站,就像给自己筑起一道坚实的能源屏障。

再者,核电在经济上也具有一定的优势。虽然核电站的初始建设成本非常高,但其运行成本相对较低,而且核电的发电效率很高,能够提供稳定且大量的电力。一旦核电站建成并投入运行,其燃料成本和维护成本相较于燃煤电厂会更具竞争力,尤其是在碳排放受到严格限制的未来,核电的经济性优势将更加明显。这种“长线投资”的理念,体现了国家对于未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规划。

此外,核电站的建设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核工业是一个集高科技、高投入、高产出为一体的产业,它的发展能够促进材料科学、机械制造、自动化控制、核安全技术等一系列高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中国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已经掌握了先进的核电技术,并开始走向国际市场,这不仅提升了中国的国际竞争力,也为全球核能事业的发展贡献了中国力量。可以说,每一次新一代核电技术的突破,都意味着中国在科技创新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核电站的安全问题。核能的开发利用伴随着放射性物质的使用,如何确保核电站的安全运行,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中国在核电站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始终将安全放在首位。从选址、设计、建造到运行和退役,每一个环节都遵循最严格的国际安全标准和国内法规。中国积极引进和应用世界最先进的核安全技术,不断加强核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并建立了完善的应急响应机制。例如,中国自主研发的三代核电技术,如华龙一号,在安全性上采用了多重防护措施,即使在极端事故情况下也能有效控制风险。对于任何潜在的风险,中国都在尽最大努力去预防和控制,力求将核安全风险降到最低。

总而言之,中国建设核电站,是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实现能源结构的清洁化和低碳化,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并带动科技进步。这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体现了中国在国家发展战略上的深谋远虑和对未来负责的态度。虽然挑战依然存在,但中国正以稳健的步伐,在核能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为实现清洁、安全、高效的能源未来贡献力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没有电肯定要做啊,不做没有电用。火电这方面……火电是不可能火电的(污染太大),这辈子不会再上马火电,戴森球又不会做,就是核电这种东西,才能维持得了生活这样子。

user avatar

因为我国的爱现存探明储量为14亿吨,属于稀缺战略储备资源,不可再生,就这么点爱,还要拿去爱家人、爱朋友,爱社会、爱国家,爱大自然,爱小动物,爱世界,爱广大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忍饥挨饿的贫穷人民。

你看它那么口耐,你爱不爱?


爱可以做出来,做出来的爱功率却不够大,我们假设一次活塞运动到达了生命的大和谐,其出来的爱的功率和总功也不可能太大,不会超过1.8焦耳/平方厘米,否则按照我国法律属于枪支,会被没收作案工具。



所以你看我国用电量这么大,靠爱发电是不行的,只有14亿除以二条作案工具,排除太老力不从心、太小力有不逮的,有效用爱发电人数最多5亿。我们按照2焦耳/平方厘米,做功时间也就是爱出来的时间计10秒,做功面积5平方厘米的高标准抛起来算,一次大和谐才做功100焦耳。按照每人每天做功一次,全国每天用爱发电也才500亿焦耳。


换算为千瓦时,也就是度,只有13888.8888度电。


这点电,全国人民点灯泡都不够。实际上只够几千人的一个村子每天日常用电。


所以你看题主,我们中国人也想用爱发电,可惜真的不够用,煤电污染大,水电环境影响大,风电光电波动太大,核电虽然炸了后果严重可是核安全整得挺好的,我们就用了。


望题主谅解。

user avatar

10月19日更新:几天下来两百赞了,感谢知友们的支持,谢谢!

答主本人为核电员工,算是利益相关方,我们队伍中的绝大多数人都兢兢业业地在岗位上为国家守护着核安全。我们希望核电能够被大家理性地看待,而不是在网络上被“妖魔化”,我们也希望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能得到大家的理解和尊重。

以下为原答案:

————————————————————————

美国已经有100台左右核电机组在运行,虽然70年代末的三里岛事故让美国暂时停止了核电建设,不过在福岛事故后,美国依然启动了几台核电机组的开工。

比如2012年初新闻: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将提供80亿美元的政府贷款担保以帮助修建两座新的核电站,这将是美国30年来第一次修建新的核电站。两座核电站将建于乔治亚州亚特兰大的东南部。

世界各核电大国已有核电站数量和在建数量(2016年数据)

所以说,任何关于美国自三里岛后就完全放弃核电建设的说法,都是谣言,都是谣言,都是谣言,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感受一下核电站在全球范围内的分布,如下图(数据时间和统计口径有不同,故和上一图在数据上不完全一致)

如果真如中国网络上某些人所说,住在核电站周围很危险要移民的话,北美、欧洲、日韩的人们得有多绝望啊


说回中国,为什么要建核电站,这个问题比较大,我简单点讲

首先要回答一个问题:中国为什么要建电站

中国已经是全球范围内工业产值第一大国了,工业生产那可是用电大户,而且中国还是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每年增长的工业产值就等于要增加很多用电量。

还有居民这块,十几年前夏天再热多数人家里还是用电风扇,现在城市里基本上鸟枪换炮吹空调了好吧,接下来,农村同胞们也要紧跟城市居民追求美好新生活。中国十几亿人口,每人每天多用1度电,等于好几个三峡了。

不建电站,工厂没电用发不了工资,居民家里隔三差五停电,老百姓可是要骂街的啊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是核电

发电技术也就那么几种,传统火力发电(包括煤、天然气、油等)、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

每种发电方式都不是完美的好吧,火电要排放,就算脱硫脱硝都用上,总不能脱碳吧,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好吧,温度高了大家都不舒服,中国的碳排放在国际上压力也很大的。(已有知友在评论中指出脱碳技术上已经可以实现,那么希望在电价不涨的前提下能广泛应用吧)

水电受资源影响较大,大江大河就那几条,三峡全天下就一个,而且阻断河流了,河里的鱼怎么回上游产卵

风电?没风怎么办啊?总不能让老百姓在没风的时候别用电吧。太阳能?阴天也不行啊,晚上呢?总之,在当前技术条件下,风电和太阳能只能用来补充,绝对不能用作常规电源,况且风电和太阳能成本极高,若普及的话,大家的电费就不可能十几二十年都还是几毛钱了。(补充:已有从事风电光伏的知友指出我认识不足,虚心接受,查了下风电成本确实便宜很多了,新技术的开发应用也逐渐解决问题,还有就是风电对电网的影响,知乎里也有不少类似问题的,哪位懂行的朋友留个言说一下是不是也一并解决了?)

当然核电也不是没毛病,投资大,周期长,还有核安全风险。

所以最合适的做法是,多种电源按一定比例合理配置

多少核电比例合理?我们参考一下前人经验呗:

美国19%

法国75%

俄罗斯18%

德国16%

英国18%

日本30%(福岛事故前)

中国是多少?3%左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3%

我们是不是可以再建一些核电站?

毕竟我们责怪祖先500年前放弃了海洋,还要让500年后的子孙们也怪我们放弃了什么吗?

————————————————————————

10月26日再更:竟然接近六百赞了,始料未及,始料未及,谢谢支持

有几点再说明一下,评论中有人指出回答或评论的讨论中某些词语用的不够专业严谨,他应该也是核电的,一丝不苟,呵呵,我只是觉得毕竟不是写技术报告,科普讨论性质的就不要太纠结了。

另外有从事风电光伏的朋友指出回答中对风电和光伏认识有误,查了一下,答主本人对风电光伏最新动态确实了解不多,抱歉了。

本人了解的也有限,欢迎专业大佬们积极指出。非核电从业但对核电话题感兴趣的朋友,也欢迎参与讨论。

乐见绝大多数人都很客观理性地参与话题,乐见大家理性看待核电及其他新能源的发展。

安全第一,质量第一,追求卓越

user avatar

请注意一个事实。美国虽然核电发展趋于停滞,但是美国人均发电量大于中国的情况下核电占比也远高于中国,美国现有的核电规模是十分巨大的。美国现在正在运行的核电站有99座,其中商业化运行的核电站有66座,核电占比高达20%,相比而言中国只有3%。可以说,中国核电规模距离美国还相差甚远。

核电作为可发电量最大的清洁能源(没错,核电的可发电量是大于水电的),势必受到各个能源大国的重视,尤其是经济发展迅速的中国。虽然我国因为火电机组的产能过剩,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出现发电量短缺,但是为长久计,我们必须在“火烧眉毛”之前摆脱对火电的依赖。火电消耗煤炭,不仅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并且极大地消耗我国的煤炭储量,而煤炭作为燃料使用是十分浪费的,因为煤炭在炼钢、水泥、化工等行业中也是十分重要的原料。

在各种清洁能源中,风能、潮汐能发电功率不稳定,这对电网负荷是一种很大的考验,所以此两种能源注定不能有很大的发电占比。太阳能发电需要占用大量土地,而且硅板成本高昂,所以它不是一种经济可行的大规模发电选项。剩下的水力发电与核电,两者相比,水电受制于地形,可发电量有限且水坝对环境影响巨大,而核电可以在任意地区建设,核原料储量远超目前人类发电需求且核废料对环境的影响有限。

这里需要为核电正名一下,消除大家对核电的刻板印象。首先是冷却问题,现在很多新堆型都不需要使用水作为冷却剂,比如高温气冷堆,比如熔盐堆。如此,核电站就可以建在内陆地区,并且避免了对水资源的热污染。再如乏燃料问题,老堆型的乏燃料仍有较高放射性,并且原来几乎只有深埋一种处理方法;现在一些新堆型的核能利用率大大提高,本身乏燃料的放射性就降低很多,比如快堆等增殖堆,比如钍堆;并且乏燃料处理技术也提高了,比如用加速器处理乏燃料(术语为ADS嬗变处理技术,感谢评论区提醒),甚至加速器堆(即加速器驱动的天然铀or钍的次临界堆)。

美国和中国的国情不一样。美国的化石能源能坚持更长时间,所以美国发展核能的压迫感没有中国这么强烈。并且美国大力资助化石能源开发有着自己的如意算盘:多年以来,美国虽然自己有很大的能源储量,但是一直进口国外的能源;现在,美国的页岩气页岩油技术日趋成熟,美国自身的可开采油气储量足以影响全球供求,美国当然要利用自己的油气储量产量把控全球能源市场,进而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维护霸权。因此,核电的发展就被边缘化而让位利用化石能源的火电了。对于中国,切不可照猫画虎,因为中国没有足以叫板国际能源市场的储量产量资本,继续依赖化石能源对我国没有任何好处。

user avatar

因为核电站中核燃料中的铀-235浓度只有3%~5%,而核武器中铀浓度高达90%。

如果不用核电站发电,那些生产核武器的边角料怎么办?那些因为年老失修淘汰下来的核废料怎么办?

既然中国已经是原生的核武器拥有国,却不建核电站,岂不是自缚拳脚?傻不傻?


再者,核电站的安全问题是技术层面的难题,而化石燃料的稀缺是理论层面的难题。

两者的难度等级不在同一层面,技术难题易解,理论难题致命。

难道要等到被命远扼住了咽喉,几万万人饿死,才开始后悔没有未雨绸缪?


根据电力需求量的起伏,用电量分为基础用电和调峰用电。下部稳定的用电量称为基本负荷,波动量较大的用电量称为调峰负荷。

由于中国的用电规模较大,加上远距离输电技术先进,基本负荷量也是比较大的。

核电正是承担着基本负荷,常年在标准工况运行,很少需要启停操作。操作风险低,安全性能有保证。

火力发电和水力发电则承担调峰任务,电网的风险被迁移到火电厂,水电厂了。就算电网发生了事故,也是优先保核电的。


电能的优质会直接影响工厂的生产品质,核电站的品质是最优秀的,电流频率非常接近50Hz。 高精加工企业使用核电,良品率就会提高。核电所有电力供应中,是最物美价廉的。


最后,可控核聚变是目前来看最有前景的能源利用方式,为了实现可控核聚变,也需要可控核裂变的技术积累。


总之,从地壳板块、市场需求、核武器生产、可控核聚变的探索来看,中国都应该搞核电,是趋势,也是优势。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