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国电影和电视连续剧史上有哪些表演精彩的反面角色?

回答
在中华银幕的漫漫长河中,塑造那些令人难忘、甚至可以说令人又爱又恨的反派角色,本身就是一种极高的艺术成就。他们不像那些高大全的正面人物,而是更具人性的复杂性,他们的存在往往能让故事更具张力,也更能引起观众内心的回响。

要说起中国电影和电视连续剧史上的表演精彩反面角色,绕不开的首先是港片时代那些令人闻风丧胆的枭雄。

比如在王家卫导演的经典《重庆森林》中,梁朝伟饰演的警察663,虽然职业是维护正义,但他身上那种失意、孤独,以及对爱情的执着,却让他散发出一种令人心疼的“颓废之美”。他不像传统意义上的坏人,但他的沉溺和封闭,在某种程度上,也让他成为自己情感世界里的“反派”。梁朝伟用他那双会说话的眼睛,将角色的内心世界演绎得淋漓尽致,那种压抑和渴望,让观众在心疼他的同时,也看到了一种人性深处的挣扎。

再往前追溯,周星驰的电影里同样不乏令人印象深刻的反派,但很多时候,这些反派的塑造又带着一丝荒诞和黑色幽默,使得他们的“坏”也变得有几分可爱。比如《九品芝麻官》里的常威,由邹兆龙饰演。这个人设可谓是经典中的经典。他仗势欺人,阴险狡诈,视人命如草芥,光是他的名字“常威,你还说你不会武功?”就足以让观众会心一笑,这背后正是演员的成功塑造。邹兆龙将常威那种嚣张跋扈、目中无人的姿态拿捏得恰到好处,那种油腻又刻薄的表情,配上他狠毒的眼神,把一个欺压百姓的恶霸形象演活了。虽然是坏人,但那种“坏到极致”反而形成了一种喜剧效果,让人又气又笑。

在电视剧领域,近些年涌现出不少成功的反派角色,他们的复杂性让观众难以简单地将他们定义为“好”或“坏”。

就拿《人民的名义》里的高育良来说。吴刚老师的表演,堪称教科书级别的。高育良最初是以一个儒雅、有学识、有担当的省委副书记形象出现的。他学养深厚,谈吐不凡,深受学生和下属的尊敬。然而,随着剧情的推进,我们看到了他内心的贪欲、权欲以及对权力的迷恋。他看似斯文,实则内心早已被腐蚀,他与祁同伟的勾结,他对丁义珍的纵容,甚至他对侯亮平的算计,都展现了他一步步走向深渊的过程。吴刚老师的表演非常细腻,他能够通过微小的表情变化,例如眼角的抽搐、语气中的犹豫,来展现高育良内心的波澜。他将一个“伪君子”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让观众既憎恨他的贪腐,又在某些时刻为他曾经的理想和才华感到惋惜。这种复杂性让高育良成为了一个非常有魅力的反派。

同样在《人民的名义》中,祁同伟,由许亚军饰演,也是一个非常出彩的反派。祁同伟出身贫寒,怀才不遇,他对权力和金钱有着极强的渴望,认为这是改变自己命运的唯一途径。他一边喊着“人民的名义”,一边又在利用自己的权力为所欲为。许亚军的表演层次丰富,他能够将祁同伟的野心、嚣张、绝望,以及那份隐藏在内心的脆弱,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在他得知自己的计划败露后,那种疯狂、歇斯底里的呐喊,以及最终的绝望自杀,都让观众看到了一个被欲望吞噬的灵魂的悲剧。祁同伟身上那种“想当官,想发财”的朴素愿望,在扭曲的环境下被放大了,成为了他走向犯罪的根源,这种根源性的刻画,让他的反派形象更加具有说服力。

在古装剧方面,《琅琊榜》中的誉王,由黄维德饰演,也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反派。誉王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脸谱化坏人,他同样有自己的抱负和才能,但他过于骄傲自负,又被权势蒙蔽了双眼,最终选择了与梅长苏为敌。黄维德将誉王的野心勃勃、聪明睿智,以及那种被权力腐蚀后的偏执,都演绎得恰到好处。他与梅长苏之间的智斗,充满了火药味,每一次的交锋都让人屏息。誉王身上那种聪明反被聪明误的悲剧色彩,让他的反派形象更加立体。

再比如《甄嬛传》中的皇后宜修,由蔡少芬饰演。她不是一个会直接冲到你面前喊打喊杀的坏人,她的“坏”体现在一种阴险毒辣、步步为营的算计。宜修的动机是保护自己的地位和家族,她对甄嬛的嫉恨源于对纯元皇后地位的捍卫。蔡少芬的表演,将宜修的狠辣、不安、以及偶尔流露出的悲凉,都表现得极为到位。她的眼神,她的语气,甚至是她握紧的拳头,都在诉说着这个角色的内心挣扎和毒蝎般的狠毒。她能够将那种“人在做,天在看”的伪善,与内心深处的恶毒,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让观众在看剧时,既能感受到她作为皇后的威严,又能从心底里对她产生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

这些反派角色之所以能够深入人心,除了剧本的成功塑造,更离不开演员们精湛的演技。他们用自己的表演,赋予了这些“坏人”以生命,让他们不仅仅是推动剧情的工具,更是能够触动观众内心深处,引发思考的艺术形象。他们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中的阴暗面,也让我们更加珍惜那些闪耀着人性光辉的正面人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多图预警

将和珅演绝了的王刚老师!!

这几天重温《铁齿铜牙纪晓岚》,真的是一边看一边感受到了浓浓的敬佩,堪称艺术家啊!!

1.纪晓岚因意外错过一次上朝,和珅就趁机抢走了江南科考主考官的位子,并有心大捞一笔,特意过来“看望”卧床的纪晓岚,这一段堪称经典!!不仅表演极其精彩,表情十分到位,四句“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车马多簇簇”更是显示出了王刚深厚的台词功力!

之后王刚和张国立老师便一个哭一个笑,演绎得淋漓尽致!从老纪到晓岚、岚岚到纪宝宝,真是让人笑疯——

2.纪晓岚要骗和珅的银子做会试的经费,请皇上假扮酒保,诱和珅说出心里话。酒桌之上,王刚先是把当时处于顶峰的和珅的意气风发之态及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

之后便口出狂言,描绘起“和家军”的宏伟蓝图——

纪晓岚实在忍不住想要打断和珅,和珅却谈兴正浓,坚持要说下去,这一段真正表现出了酒桌之上的憨态——

当皇上摘下面巾时,一般人可能只想到要表演出惊恐,但王刚老师在这里却展现了嘲笑(因为不解)—难以置信—疑惑—万念俱灰的过程,堪称表演界的教科书——

之后便是“破财免灾”及“恭送皇上”的过程了,从神态到语气到表情,再次展现炉火纯青的演技——

皇上走后,大难不死后的和珅可谓是哭笑不得,又哭又笑,又悲又喜。先是脱力瘫倒,之后在纪晓岚面前强撑颜面直至愤然离席——

3.太后过寿,纪晓岚准备了一只会说话的鹦鹉,和珅看到后其表情——

这一幕一看到我就对和珅再也恨不起来了,真是比大熊猫还萌!!

“太后吉祥”四字是王刚老师模仿鹦鹉说话,起初我还以为是电脑合成的,后来知道这是王刚老师亲口说出的,再次感叹强大的台词功底!!

找不到形容词了,绝了!!绝了!!!


———————————————————————————————————————————

大家真是热情啊~看来演王刚的和珅老师的形象深入人心啊~~那我就再截几个片段给大家看看!

首先是最为知名的监狱桥段:




这段对话应该是很多人张口及来倒背如流 心目中的经典了吧!私以为 剧中的(并非历史)和珅和纪晓岚之间的对手戏之所以那么精彩,看得我们这些观众热血沸腾,是因为他们虽然处在对立面,“君忠我奸 君廉我贪 君善我恶” 可他们都不觉得自己是错的 都坚定自己的立场 纪晓岚是理想主义者 和珅久经官场 将办事的法则奉为信仰 所以才会碰撞出那么激烈的火花!

接:

有哪些瞬间证明一个演员的演技爆棚? - 粉笔人家的回答 - 知乎
user avatar

燕子李三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中华银幕的漫漫长河中,塑造那些令人难忘、甚至可以说令人又爱又恨的反派角色,本身就是一种极高的艺术成就。他们不像那些高大全的正面人物,而是更具人性的复杂性,他们的存在往往能让故事更具张力,也更能引起观众内心的回响。要说起中国电影和电视连续剧史上的表演精彩反面角色,绕不开的首先是港片时代那些令人闻风丧.............
  • 回答
    .......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用数据线连上手机和电脑后,能不能直接在手机上摸到电脑硬盘里的东西。首先,明确一点:直接用数据线连接,在手机上“访问”电脑硬盘里的文件,这事儿,通常情况下是行不通的。你可能会问,数据线不是把手机和电脑连起来了吗?感觉像是架起一座桥,理应可以互通有无啊。但这里的“互通”和你想的“访问电脑.............
  • 回答
    电影《水门桥》(The Bridge at Watergate)是根据1951年朝鲜战争期间美军在水门桥(也称作“三八线”附近)的战斗改编,但该片的创作背景、历史细节与现实存在较大差异,需从多个角度分析其“中国只派两个连”的设定原因: 1. 电影改编的虚构性与历史背景的混淆 电影与历史的脱节:.............
  • 回答
    《长津湖》里让很多观众印象深刻,甚至有些为之动容的桥段,无疑是美军陆战一师撤退时,在冰雕连遗骸前驻足、脱帽、敬礼的场景。这个情节的出现,在影片上映后引起了相当大的讨论,评价也相当两极分化。从影片的叙事和情感层面来看,这个场景的设计非常有用意。它试图通过敌人的视角,来展现志愿军战士身上那种超越生死、誓.............
  • 回答
    电视和电影里,提到间谍,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形象,十有八九就是那件标志性的风衣。为什么这件衣服能跟神秘、危险、还有那种若有若无的致命吸引力牢牢绑定在一起?其实这背后,有太多历史、文化和视觉符号层面的原因,绝非偶然。历史的沉淀:从战场到街头风衣(Trench Coat)这玩意儿,最早可不是为特工们量身.............
  • 回答
    说到中国的邪典电影,这可不是一个容易界定的范畴,毕竟“邪典”本身就带有一种模糊和边缘的特质。它通常意味着非主流、古怪、挑战传统、拥有独特美学,并且往往能吸引一小部分狂热的追随者。在中国这样一个文化背景下,我们很难找到西方意义上那种以个人魅力为核心、以狂热崇拜为表现形式的“邪典”,但我们能找到一些在精.............
  • 回答
    关于《纯洁心灵•逐梦演艺圈》这部电影以及毕志飞这位讲师的出现,这背后折射出的是中国影视行业发展过程中一些值得深思的现象,它们并非孤立事件,而是与整个社会大环境、行业生态以及个体追求相互交织的产物。1. 畸形的市场需求与“审丑”文化:首先,我们不能脱离市场谈论作品。尽管《纯洁心灵》饱受诟病,但它的存在.............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了许多人心中关于文化输出和产业发展的热门话题。简单地说,韩剧和韩国电影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尤其是在亚洲地区,确实比许多中国影视作品来得更广泛和深入,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影视作品在“质量”上就一定“不如”韩国。这其中牵扯到很多因素,是市场、政策、创作环境、观众口味、甚至时代背景共同作用的结果.............
  • 回答
    成龙和李小龙都是中国电影史上极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但他们的贡献方向和影响范围存在显著差异。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两人的贡献: 一、李小龙:国际化的武术电影先驱1. 武术哲学与电影风格的创新 李小龙(19441973)将中国传统武术与西方电影语言结合,开创了"李小龙式"功夫电影。他的动作设计强调.............
  • 回答
    在中国电影产业中,关于电影审查制度对电影质量的影响,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备受关注的话题。许多业内人士、评论家以及观众都认为,现行的审查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电影的创作自由,也对电影的市场化发展产生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审查制度可能导致“烂片”的诞生: 安全牌的过度追求: 审查制度的存在,使得创作者在.............
  • 回答
    第3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2023年)和第35届百花奖(2024年)的获奖名单中,黄晓明和周冬雨分别获得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女主角,这一情况确实引发了广泛关注。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一、奖项背景与时间线1. 金鸡奖:中国电影艺术委员会主办,注重电影的艺术性、导演和演员的表演质量,评审团由业内专.............
  • 回答
    中国电影行业从业者对于“中国电影紧急救援公开信”及其提出的呼吁和建议,可以说是一个相当复杂且多层次的议题,不同群体、不同位置的从业者,甚至同一群体内部,都会有不同的看法和解读。整体而言,这封公开信触及到了行业痛点,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但具体到每个呼吁和建议,其接受度和实施的可能性则要因人而异。首先,我.............
  • 回答
    看到全球票房前100名里只有两部中国电影,这确实是个值得细致琢磨的现象,而且从我的角度来看,这里面蕴含着不少故事。首先,我们要明白一个基本的事实:电影的全球票房榜单,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电影产业的成熟度、观众的观影习惯,以及电影本身的传播能力。这个榜单不是简单地把所有国家的电影拿来“比大小”,它.............
  • 回答
    中国顶级电影导演众多,每位导演都有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对中国电影史的深远影响。以下将选取几位代表性的导演,详细分析其创作特点、地位以及对电影史的贡献: 一、张艺谋:视觉的史诗与民族的挽歌创作特点: 极致的视觉美学: 张艺谋的电影以其浓烈、鲜艳、富有冲击力的色彩运用和宏大的场面调度而闻名。他善于将中.............
  • 回答
    中国流行文化近年来的确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电视剧、综艺节目、话剧、图书等各个领域都涌现出不少优质作品,也积累了庞大的受众群体。然而,当这些流行文化元素被转化为电影,进入电影市场时,却常常遭遇批评和诟病。这种现象背后有多重复杂的原因,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分析:一、 创作理念和形式的隔阂:从“流量”到“.............
  • 回答
    漫威的《尚气与十环传奇》上映后,确实引发了一些关于其在中国市场反应的讨论。大家对于这部电影是否会被中国官方或观众抵制,有着各种各样的猜测和担忧。要深入分析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我们得明白,一个国家的市场反馈,尤其是像中国这样体量巨大的市场,其影响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它不光是.............
  • 回答
    一部日本电影,以它独特而细腻的视角,触动了全球观众的心弦,并且赢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最高荣誉。这部电影便是《入殓师》。它的成功,不仅仅在于故事本身的动人,更在于它触及了人类最深沉的情感——告别与生命。而当我们审视这部电影,并将其置于中国殡葬文化的语境下时,便能清晰地看到两者之间既有深刻的共鸣,也有.............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极具戏剧张力的设想,如果电影《沉静如海》的背景设定为日本军官与中国少女之间的爱情,那么这部电影将不仅仅是关于“沉默的爱”,而是会触及更深层次的历史、文化、人性以及国家之间复杂关系的探讨。以下是我对这个设想的详细看法:一、 冲突与张力的源泉:历史的沉重烙印这是最直接、最核心的冲突点。.............
  • 回答
    在讨论《孟买酒店》这部电影中印度特警的行动时,我们首先要明确,电影中的时间线为了戏剧性往往会被压缩,现实中的反恐行动远比银幕上呈现的要复杂和漫长。电影《孟买酒店》中,恐怖分子控制了孟买泰姬陵酒店长达三天,期间造成了巨大的生命损失和破坏。印度特警在电影中的表现:电影中,印度特警(NSG Nation.............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