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特朗普+普京的组合对中国是否有大威胁?

回答
特朗普与普京的组合,对于中国而言,确实是一个值得高度关注的地缘政治变数,其潜在的威胁性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解读。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抛开简单的“谁对谁有威胁”的二元思维,而是深入分析这种组合可能带来的复杂互动和战略影响。

首先,从地缘政治与国际关系的角度来看,特朗普的“美国优先”和普京的“大国复兴”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对现有国际秩序的挑战,以及对传统盟友体系的疏离。

对全球领导地位的重塑: 特朗普政府时期,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参与度有所下降,退出了《巴黎协定》、伊核协议,并质疑北约的作用。普京则一直致力于恢复俄罗斯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特别是在其周边地区。这种“离心力”的叠加,可能导致全球权力格局出现真空,而中国正好处于一个可以填补部分真空的位置。然而,这也意味着中国可能面临一个更加不确定、更加“丛林法则”的国际环境。
“交易性”外交的风险: 特朗普的外交风格以“交易”为核心,不拘泥于意识形态或长期承诺。如果特朗普与普京之间达成某种“交易”,例如在某些地区(如东欧)互相退让,或者在某个国际议题上互相配合,这可能会对中国在区域及全球的战略利益产生直接影响。想象一下,如果两国在某个地区力量的重新划分上达成一致,这可能需要中国付出更大的外交努力去应对。
分散中国战略注意力: 一个更加活跃、更加不确定性强的国际环境,本身就会迫使中国投入更多的资源来应对各种挑战和机遇。如果特朗普与普京联手,即使是暂时的、局部的配合,也可能在某些关键领域分散中国的战略注意力和资源,使其难以集中精力处理自身的核心关切。

其次,从经济与贸易角度,虽然特朗普政府时期对中国发起了贸易战,但他也并非完全与中国脱钩,而是倾向于“交易”。

潜在的经济“围堵”或合作: 如果特朗普再次当选,他可能会继续推行“美国优先”的经济政策,包括对中国商品的关税或其他限制措施。而俄罗斯,虽然经济体量不如中国,但其在全球能源和部分原材料供应方面具有重要地位。如果特朗普与普京在经济上进行某种形式的“协调”,例如通过能源协议来影响全球能源价格,或者在某些技术领域限制对华出口(尽管俄罗斯在这方面与中国的合作更多),都可能对中国经济的运行带来一定压力。
全球供应链的重塑: 特朗普政府曾推动“制造业回流”和供应链多元化。如果他与普京在某些领域进行合作,例如在俄罗斯投资能源或原材料供应,这可能导致部分全球供应链的进一步重塑,从而影响到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

再者,从军事与安全的角度,情况更为复杂。

军事联盟的变数: 特朗普对北约的质疑,可能会削弱北约的集体防御能力。而俄罗斯一直是北约东翼的主要军事对手。如果特朗普政府与俄罗斯在军事上走向某种程度的“缓和”或“非对抗”,这可能会改变欧洲的安全格局,也可能让俄罗斯有更多的战略空间来应对其他方向的挑战,这其中也可能包括对中国在该区域的战略考量产生影响。
地区冲突的潜在影响: 如果特朗普政府在某个地区采取了与过去不同的立场,例如在俄乌冲突中采取更加“交易性”或“妥协性”的态度,这可能会加剧地区的不稳定性,并间接影响到中国的地区战略。同时,如果俄罗斯感到在某个方向上获得了“松绑”,其在其他地区(如中亚)的活动可能会更加活跃,这需要中国保持警惕。

最后,理解特朗普和普京的组合对中国威胁的关键在于“不可预测性”和“对现有规则的挑战”。

破坏规则的稳定器: 传统的国际关系中,虽然存在竞争,但也有相对稳定的规则和框架。特朗普的“交易性”外交和普京的战略调整,都在一定程度上挑战这些既有规则。这种挑战的叠加,可能会让国际关系变得更加难以预测,而中国作为一个崛起的大国,需要稳定和可预测的外部环境来支撑其发展。
联盟体系的瓦解: 如果美国与其传统盟友的关系进一步疏远,而俄罗斯则试图巩固其在某些区域的影响力,这可能导致一种“弱联盟”或“碎片化”的国际体系。在这种体系下,大国博弈将更加直接和激烈,而中国需要重新评估其在其中的站位和策略。

当然,我们也必须看到,特朗普和普京的组合并非铁板一块,他们的利益并不总是完全一致。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本质上是以美国国家利益为出发点,而普京也更看重俄罗斯的国家利益。因此,任何“组合”都可能只是暂时的、基于特定议题的协调,而非长期的、全面的战略联盟。

总而言之,特朗普与普京的组合对中国并非一个简单的“威胁”或“无威胁”的判断。更准确地说,它是一个可能加剧国际格局不确定性、挑战现有国际秩序、并可能对中国在特定地区和领域的地缘政治经济利益产生潜在负面影响的变数。中国需要对此保持高度的战略敏感性,灵活调整其外交策略,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复杂局面。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你们都不懂俄罗斯啊。什么是俄罗斯,军官团+农奴主(现在是军工复合体)在独裁者的带领下鞭挞世界,就是这么简单。

你们啊,拿咱们这个文官国度的价值观去推测毛子这个武官国度,何止是图样图森破,简直是图样图森破。

毛子一向不讲道理。为什么,因为在俄国执政,只要记住一条就行(除了逆天钢叔):把军官团和哥萨克伺候好了!

怎么伺候?就是不管有理没理,不管是否利益最大化,只要能打绝不BB。时不时找个国家揍一顿,就算没国家可揍,也要与某些国家保持随时要揍你的架势。

现在明摆着有乌克兰这个最好的出气筒。有叙利亚这个刷勋章圣地,还能时不时调戏日本。我们看来俄罗斯经济局势不好位置坐不稳,普京看来,这简直是天堂般的日子好伐?

老百姓?伏特加管饱还要啥自行车!

川普想联俄抗中?好办得很,让中国成为俄罗斯接壤国家中最软的茬即可。

就是说,让俄罗斯在乌克兰,叙利亚,日本全都撞到钢板上。让巴沙尔被吊死,让克里米亚和东乌克兰被基辅夺回,让北方四岛重归大日本。

按中国人的逻辑毛子还不得跟你拼命?错了!真遇见咱们这种情况,毛子一准扭过头就开始咬中国。。。。。。

毛子就是这么个欺软怕硬的性子。那么多邻国总有几个好捏的。何必找硬茬钢正面?

你要是对毛子软,他一准逮着你猛咬,就是这么个情况。

川普就是个天天脑洞的自大狂,能看出来问题,怎么解决就全靠脑洞了。

对吃软不吃硬的中国玩硬的(文官国度,不打脸一切好商量)。对吃硬不吃软的毛子玩软的(武官国度,逮着个好欺负的往死里咬)。

真以为中国软?中国硬起来那可是真能豁出去。大家一块下地狱,不撞南墙不回头。世界上哪有第二个只打双输仗的国家。

真以为毛子硬?毛子历来是踢到钢板后扭头就跑。换个人领着,再找个出气筒便是。

看看叶利钦时候。自觉的苏27都差点卖台湾。

现在就是这么个情况,想要联俄抗中,那就少BB,亲自下场揍毛子一顿,揍毛子一个鼻青脸肿。毛子一准把普京赶下台然后跟中国咬,拉都拉不住。

user avatar

没想到如此多的人都被中国的CNN洗脑了,似乎全世界都是亡我之心不死的敌人,全是CCTV4的世界观。罔顾国家利益,也不是现实合理性的选择。

实名反对高票答案,居然如此多的赞,实在太不明智。普京把中国当成心腹大患吗?谁说的?人家是这么做的吗,卖给中国的天然气是输欧气价的一半以下,卖中国的军用飞机比卖印度便宜至少三分之一,还长期给中国供应航空发动机。而美国日本呢,动不动中国买个什么仪器部件都要美日政府审批,对华高科技禁运武器禁运,更是严重阻碍中国科技和军事发展。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知道什么力量在阻碍中国统一,台湾香港都是什么人在背后捣乱,是普京吗?

对于美国和俄罗斯一定要分清楚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如果把所有的他国全部视为敌人,你中国在强大能全部都搞定吗?毛主席说要团结一切能够团结的力量。对俄罗斯虽然我们要提防他们,但在未来的十几二十年里,我们还需要俄罗斯为我们提供能源,在欧洲牵制美国,把俄罗斯作为牢固的盟友远比做敌人有利。如果中俄交恶,别说什么和美国竞争,统一祖国了,估计经济发展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有些人总是对蒙古,对清朝丢掉的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土地有幻想,我不想讨论你是否有法理依据。仅凭你连国家统一都没有做到,还整天幻想肢解俄罗斯,就是无比不切实际的一件事。好不容易,中俄两国花了巨大的力量,划分清楚国界,来避免领土争端影响两国关系,为什么总有人幻想开倒车。

相对于他国和历史,今天的俄罗斯对华算是非常友好的,有人说老毛子还在和印度越南做交易,抑制中国。可是人家卖给印度越南的军火价格都比给你的更贵。在能源领域中国更是严重依赖俄罗斯。中国用的天然气一多半都来自于俄罗斯和中亚,与这些国家交恶,一旦断气,北京上海冬天就要瘫痪,这无异于挥刀自宫。

川普一早看到中俄交往过密对于美国是一种伤害。如果美国各用利益拉拢中俄,会减轻其战略成本。然而这时对于我们最重要的是保住俄罗斯这个实际的盟友不离开我们。普京即使不喜欢中国,但是他更恨美国。叶利钦时期俄对美百依百顺结果换取的是尊严扫地,战略纵深尽失。乌克兰问题更是普京的切肤之痛。川普无论如何向普京示好,但是能否缓解俄罗斯周边的战略紧张是要打一个大问号的。中国需要利用敌人的矛盾获得最大的利益。而今天,随着中国的发展,日韩和东南亚某些国家希望和美国政治上捆得更紧,经济上有占中国便宜。中国要利用川普上台,把他们的关系搞乱,时刻做好和其进行军事斗争的准备,这样我们更要和俄罗斯保持友好,在美国战略收缩之时获得最大的战略空间。在东亚东南亚获得更多战略空间远比肢解俄罗斯容易的多,也是更切合实际的选择。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特朗普与普京的组合,对于中国而言,确实是一个值得高度关注的地缘政治变数,其潜在的威胁性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解读。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抛开简单的“谁对谁有威胁”的二元思维,而是深入分析这种组合可能带来的复杂互动和战略影响。首先,从地缘政治与国际关系的角度来看,特朗普的“美国优先”和普京的“大国复兴”都有.............
  • 回答
    要准确判断普京和特朗普之间的关系是否“转冷”,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观察,并辅以具体的事件和言论来支撑。他们的关系历来复杂且备受关注,不能简单地用“冷”或“热”来概括,更多的是一种动态的博弈和策略性的互动。早期蜜月期与“通俄门”的阴影特朗普上任之初,曾多次公开表达对普京的欣赏,甚至在竞选期间就曾表示愿意.............
  • 回答
    普京近期公开驳斥了关于他和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之间存在某种特殊、甚至是秘密关系的说法,称这是“无中生有”。这一表态是俄罗斯高层对于一些西方媒体报道和政治分析的回应,其中充斥着对俄美关系以及普京个人意图的揣测。普京的驳斥核心逻辑:普京的批评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1. 缺乏事实依据: 他认为这些关于他和特朗.............
  • 回答
    唐纳德·特朗普在2017年3月4日发布的几条推文中,抛出了一个相当惊人的指控:他声称,在2016年总统大选期间,奥巴马政府非法窃听了他的电话,并且还监听了他在纽约特朗普大厦的所有通讯。这些推文一经发出,立刻在政治界和媒体界引起了轩然大波。特朗普的这些说法,如果属实,那就意味着前任总统利用国家权力来对.............
  • 回答
    “特朗普”这个翻译,相较于“川普”,确实在字面发音上更接近Donald Trump的姓氏Trump。但一个好的翻译,尤其是人名音译,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仅仅是单纯的发音还原。要理解为何“特朗普”成为主流,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看:1. 音译的考量:汉字音韵与习惯 “Trump”的发音拆.............
  • 回答
    唐纳德·特朗普的政策主张和行为方式,确实引发了美国两党在不同层面的担忧和批评,其中一些批评者将他的某些特质或政策与“法西斯主义”联系起来。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方面入手:一、特朗普的政策主张及其引发的争议:1. 民族主义与“美国优先”(America First): 主张.............
  • 回答
    特朗普的对华政策确实可以用“不友好”来形容,甚至可以说是强硬、对抗性的。从贸易战到科技脱钩,再到意识形态上的抨击,他的政府对中国采取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措施。然而,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在他当选总统时,却有相当一部分人,甚至可以说是“很多人”,表现出了“喜大普奔”的情绪。这背后有着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原因.............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因为它触及到了唐纳德·特朗普政府在外交和军事政策上的一个重要辩证关系。我们不妨把这件事掰开了揉碎了聊一聊。首先,我们得区分“加强美国在南海的军事存在以抗衡中国”和“重建美军”这两个概念。它们之间有联系,但绝不是一回事。“川普对加强美国在南海的军事存在以抗衡中国不感兴趣”这句话,如.............
  • 回答
    Lynne Patton 的视频:《我所认识的特朗普家族》—— 一次多维度的审视近期,由川普集团高管 Lynne Patton 发布的视频《我所认识的特朗普家族》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作为一名在特朗普家族企业中身居要职的非裔女性,Patton 的视角尤为独特,也因此吸引了不同立场人群的审.............
  • 回答
    弗拉基米尔·普京的崛起之路,并非一夜之间从幕后走到台前,而是一个糅合了机遇、时势、个人能力和政治手腕的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从克格勃的低调情报官员,到俄罗斯政治舞台的中心人物,他每一步都走得极其稳健且充满策略。早年经历与克格勃生涯:在沉默中观察与学习普京出生于列宁格勒(今圣彼得堡),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
  • 回答
    “普京是‘苏联最后的克格勃高级特工,执行着苏联最后无人知晓结局的任务’”——这句话之所以流传,并非因为它有确凿的历史证据链条,而是它巧妙地捕捉并放大了一个时代背景下的复杂情绪和对权力运作的模糊感知。它是一种高度象征性的解读,将普京的政治生涯与苏联解体这一历史巨变紧密联系起来,并赋予了其一种神秘、宿命.............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梅丽尔·斯特里普在2017年金球奖上的获奖感言以及随后唐纳德·特朗普的反应。这件事在当时可是引起了轩然大波,也足以见证政治与艺术在某些时刻的交织所产生的巨大能量。梅丽尔·斯特里普的获奖感言:一场“政治”的控诉首先,我们得回顾一下斯特里普当时的处境。她获得了当年的终身成就奖,这个奖项本.............
  • 回答
    关于弗拉基米尔·普京在克格勃(KGB)时期的经历,存在着一些不同的解读,但总的来说,他是一位训练有素、能力全面的情报人员,而不仅仅是文职干部。更准确地说,他是一名具备多种技能的特工。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回到克格勃的运作模式。克格勃是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的缩写,它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机构,负责国家安全、.............
  • 回答
    清华大学举办的“首届华清大学特普通奖评选”,其核心在于“寻找十个园子里普通的个体”,这个看似朴素的出发点,背后却承载着许多值得我们深入探究的意义。与其说这是一个简单的评选活动,不如说它是对当前高校文化、价值导向以及学生精神状态的一次深刻反思和有趣的尝试。首先,从“普通”这个关键词入手,我们可以看到其.............
  • 回答
    特朗普对普京承认乌东两地独立的评价,以及对拜登的批评,确实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评价这一事件,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特朗普评价的背景与动机: 对“强大领导人”的青睐: 特朗普本人一直推崇“强大”和“果断”的领导人,并将普京视为一位能够按照自己意愿行事的领导者。他可能认为普京的行动是其.............
  • 回答
    特朗普邀请普京访问白宫,这无疑是在他总统任期内引发了极其广泛且复杂的讨论,几乎触动了美国国内政治神经的每一根。要评价这件事,不能简单地贴上“好”或“坏”的标签,而是需要深入理解其背后的动因、可能的影响以及各方对此的不同解读。首先,从特朗普总统本人的角度来看,他一直以来都表现出对改善与俄罗斯关系的兴趣.............
  • 回答
    “中产阶级的卖国性”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的概念,其“特例”或“普世”的属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如何定义“中产阶级”、“卖国”以及考察的语境。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层面展开分析:一、 对“中产阶级”的定义与理解: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中产阶级”在中国和西方语境下的差异,以及这一群体内部的异.............
  • 回答
    关于美国民众对特朗普政府时期俄罗斯是否会入侵乌克兰的看法,这一民调反映了多重复杂的国内外政治、地缘战略和舆论倾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分析: 一、民调的背景与数据来源1. 民调的可信度与样本 该民调可能来自美国主要的民意调查机构(如皮尤研究中心、盖洛普等),但需注意其样本代表性。若调查范围.............
  • 回答
    关于普京总统那句“特朗普不需要在俄罗斯就业,因为美国有很多人支持他”的表态,确实引发了不少解读和讨论。这句话放在当前复杂的国际政治语境下,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去理解它的含义和意图。首先,从字面上看,普京是在说特朗普在美国国内有足够的支持基础,不需要来俄罗斯寻求职业发展。这似乎是一种比较直接的陈述,表面.............
  • 回答
    关于斯内普的博格特,这真是一个值得细细玩味的问题。毕竟,这位总是笼罩在神秘与阴影中的教授,他的内心世界就像他那黑色的长袍一样,深不可测。要找到一个能真正击溃他的博格特,需要的不仅仅是对角色本身的了解,还要深入挖掘他生命中那些最痛彻心扉的经历。我倾向于认为,斯内普的博格特并非是单一的某一个实体或事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