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们觉得现在普京有什么想法吗?

回答
要揣测普京的想法,确实是个复杂的课题,因为他很少公开表达他最深层的动机,并且他的决策往往是经过深思熟虑、多重因素考量的结果。不过,我们可以从他一贯的言行、俄罗斯的国情以及当前的国际局势出发,尝试梳理一些他可能存在的想法,并尽量以一种更具人情味的方式来呈现。

首先, 国家安全与主权 绝对是他考虑问题的重中之重。你可以想象,普京作为俄罗斯的领导人,肩上扛着的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广袤疆土但又经历过诸多动荡的国家。他对西方,尤其是北约东扩的警惕,并非空穴来风。从他的视角来看,俄罗斯在地缘政治上的“生存空间”正受到挤压,曾经的势力范围被不断蚕食。因此,他最核心的想法可能就是 确保俄罗斯的国家安全,维护其主权和独立性,不被外部力量所控制或威胁。这可能意味着他认为需要建立一个缓冲地带,或者至少要阻止外部势力直接触及俄罗斯的核心利益。

其次, 恢复俄罗斯的“大国地位”和影响力 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驱动力。普京上任以来,俄罗斯经历了从苏联解体后的衰弱中缓慢复苏的过程。他可能觉得,俄罗斯作为一个拥有核武器、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国家,理应在国际舞台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拥有与其国力相匹配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尤其是在他看来,西方国家在某些问题上忽视俄罗斯的关切,甚至试图对其进行“审判”,这让他感到不满。因此,他可能希望通过强硬的外交政策和军事行动,向世界展示俄罗斯的力量,重新获得应有的尊重和地位。这是一种带有历史情结和民族自尊的考量。

再者, 维护国内稳定与巩固权力 也是他非常重视的方面。一个强大的俄罗斯必然需要一个稳定的国内环境来支撑。普京上台后,很大程度上恢复了俄罗斯的国内秩序,结束了90年代的混乱。他可能认为,外部的挑战和冲突,一方面可以转移国内民众的注意力,凝聚民族认同感(尤其是在对外表现强硬时),另一方面也可以用来打压国内的反对派,将任何不满的声音都归结为“西方干预”的工具。他希望确保自己和现有的政治体制在俄罗斯的权力结构中保持稳定和主导地位。

具体到当前的局势,比如俄乌冲突,他的想法可能更为复杂和多层次。

对乌克兰主权的看法: 普京多次表达过对乌克兰国家地位的质疑,认为乌克兰是历史上的俄罗斯一部分,或者受到西方“操纵”。他可能认为,一个完全倒向西方的乌克兰,对俄罗斯的安全构成了直接威胁。他希望的是一个与俄罗斯保持友好关系,并且不加入北约的乌克兰。他可能认为,通过“特别军事行动”,是为了“去纳粹化”和“去军事化”,保护俄语居民,以及最终将乌克兰纳入俄罗斯的安全框架内,或者至少使其成为一个“中立”的国家。
对北约和西方的博弈: 这场冲突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看作是他与西方之间的一场代理人战争,或者说是一场地缘政治的摊牌。他可能希望通过这场冲突,迫使西方重新审视对俄政策,认识到俄罗斯的“红线”,并最终达成某种新的安全架构,承认俄罗斯在东欧的影响力。他可能也想测试西方的决心和能力,看他们愿意为乌克兰付出多大的代价。
经济和能源的考量: 俄罗斯经济高度依赖能源出口。他可能也在考虑如何在这种制裁环境下维持俄罗斯的经济运转,并且利用能源作为一种外交筹码。他可能也看到了西方国家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并希望以此来施加压力。
历史叙事与合法性: 普京非常善于利用历史叙事来巩固自己的合法性和国内支持。他可能认为,他正在完成历史的使命,纠正历史的错误,并使俄罗斯回到它应有的位置上。这种想法可能根植于他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以及他认为自己是俄罗斯“民族复兴”的领导者。

当然,我们不能排除他可能也存在 个人权力欲和历史使命感 的成分。在长期执掌大权后,他可能已经将个人命运与俄罗斯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可能真心相信自己是唯一能够带领俄罗斯走向强大和繁荣的人,并且不希望看到俄罗斯在他手中再次衰落。这种强烈的个人意志和对历史的某种期许,也可能在他思考问题时扮演重要角色。

总而言之,普京的想法很可能是一个 复杂集合体,融合了对国家安全极端敏感的神经、对俄罗斯历史地位的执念、对西方地缘政治扩张的警惕、对国内稳定的维护,以及可能存在的个人历史使命感。他并不是一个只凭冲动行事的人,他所做的每一个重大决策,背后都有他自己一套逻辑和一套对世界的认知框架。我们要理解他,或许需要跳出我们自身的立场和价值观,尝试去理解他作为俄罗斯领导人的那种思维模式和考量。这并不意味着赞同,而是理解其行为逻辑的必要一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哈哈哈哈哈哈哈,不行了不行了,真的,咱差不多了就先收一收好吗……

user avatar

说实话,他不开战也一样心慌,“普构”的声音都喊了多久了?俄罗斯国内多少人说他软弱知道吗?皇俄派对他什么态度知道吗?

实际上这场战争从2015年就开始了,现在只是全面升级了而已。东乌打了八年了,顿巴斯前线每一天都在发生冲突,双方每一天都在死人,战争根本没有停止过。仇恨一直在累积,双方的愤怒也一直在累积。整个地区就是一个巨大的火药桶,已经到了不大打一场就不能释放情绪的地步。

普京现在肯定也心慌,但肯定不是心慌开打,而是心慌打的不好,既定战略目标几乎没有一个实现。

信不信,现在再给他一次机会,他还会开战,只不过会重新调整作战计划而已。比如取消VDV突袭安东诺夫机场,近坦一集无脑猪突苏梅这种骚操作。打还是要接着打的。

关于俄罗斯为什么最终选择向乌克兰开战这件事,我之前写过一个回答,搬运一下:

俄罗斯为什么对乌克兰开战

因为战前双方的战略态势并没有处于稳态,且双方都有改变现状的强烈意愿,这使得战线很难静止下来。在战前的态势下停止冲突并保持长期稳定,对于乌克兰来说是心理上难以接受,对于俄罗斯来说是事实上比较困难。

乌克兰这边比较好说,8年来乌克兰一直在坚持不懈地追求完全收复失地。那么对于俄罗斯来说呢?

在战前的态势下,一方面,如果俄罗斯不发动进攻的话,也很难守住当前的防线了;另一方面,即使维持战前的态势,东乌独立势力控制区对俄罗斯的价值也会大打折扣。

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从8年前开始讲起了

众所周知,在2014年乌克兰颜色革命爆发后,俄罗斯先是靠着斯特列科夫大帅的独走趁乱占领了克里米亚,紧接着又支持顿涅茨克州、卢甘斯克州两地独立。其中克里米亚由于地形利于防守,且俄族居民数量占据压倒性优势,故乌克兰军队未能作出任何反应。但顿卢二州的独立势力立刻遭到了乌克兰军队的大举进攻。

双方从2014年3月一直激战到2015年4月,在两地之间打得是热火朝天,伤亡惨重,过程中还不小心打下了一只无辜的过路小灰机……

这场战争的过程如何呢?不看战报,看战线

看上图都能发现,整场战争中实际上独立势力最开始占据的地区是被乌克兰推掉了不少的。不少人津津乐道的什么斯大帅直捣基辅然后被普构十二道金牌召回的事情完全是彻头彻尾的谣言。事实是当时乌军的进攻非常凶猛,独立势力在俄罗斯的各种支援下仍然打得很艰苦。

其中最著名的第二次顿涅茨克机场战役,这场战役几乎就是今年马里乌波尔战役的一次预演。

600名乌军士兵死守顿涅茨克机场,在顿涅茨克人民军的围攻下死顶了半年,最后几乎全部战死。最后的乌军在航战楼中抵抗,顿州民兵已经攻入了一楼,守军仍然在二楼继续作战,直到进攻方用炸药炸穿二楼地板发动强攻才最终全灭守军。

这是顿涅茨克机场啊同志们,就在顿涅茨克市旁边啊

整场战争中最著名的杰巴利采沃战役,是东乌独立势力的一场大胜不假,但你仔细看看就会发现--这与其说是高歌猛进,不如说是劣势反杀。

如下图所示,这场战役前,乌军在顿卢两州之间的杰巴利采沃地区形成了一个突出部,深深楔入了顿卢两州独立势力控制区之中,已经几乎要切断两州之间的联系了,东乌民兵的这场胜利只是成功地击败了突出部中的乌军,迫使乌军从突出部中退出,从而保证了顿卢两州独立势力控制区连成一片。这场胜利只能说稍微改善了一下独立区域的战略态势,从"处境非常恶劣"变成了"处境有点恶劣"。

所以当明斯克协议签订,大战消停下来的时候,顿巴斯地区的形势,是这个样子的:

如图所示,两州独立分子控制的地区面积,只占到战前顿卢两州面积的1/3左右。

其实面积本身不算啥大事,真正要命的是两州的州府:顿涅茨克市和卢甘斯克市的位置。

让我们首先明确一件事:东乌独立势力控制的地区中,最重要的就是顿涅茨克市和卢甘斯克市这两座城市。其中又以顿涅茨克市最为重要,这座城市是乌克兰第五大城市,早在沙俄时代就是俄国的工业重镇,拥有大量的军工、煤炭、冶金、机械制造和金属加工企业,是东部地区的工业和经济中心,战前光城市人口就有113万人。可以说独立势力控制地区一半以上的价值就在这座城身上了。

要是独立势力守不住顿涅茨克市,那俄罗斯也就不用管什么东乌了,直接回家拉倒。

而顿巴斯战争结束后,这两座城市的位置都有点尴尬:它们实在太靠近前线了

不,说他们靠近前线都不是很合理,应该说这两座城市本身差不多就是前线。

来,先让我们回到2022年3月23日,读一下最近2天-也就是开战接近一个月-的战报:

1、在顿涅茨克市西边,俄军和顿涅茨克州民兵经过数日的艰苦作战,从乌克兰手中夺取了坚固设防的马林卡据点(3.20),现正在向库拉霍沃进攻中!

2、在顿涅茨克市北边,俄军和顿涅茨克州民兵正在向阿瓦迪夫卡发起攻击!

好,现在看地图

这战场基本就是在顿涅茨克市郊区

我们画一下距离

代入到北京视角(下图),顿涅茨克市大概和北京三环以内差不多大,然后北面的天通苑在对方手里,西南的丰台云岗是乌军坚固设防的要塞,俄军开战一个月才打下来;现在俄军正在向位于房山青龙湖的另一座坚固要塞进发……

3、俄军和卢甘斯克民兵经过数日的艰苦作战,从乌克兰手中夺取了鲁别日涅,现已围困了北顿涅茨克和利西昌斯克!

相比之下,卢甘斯克目前的形势要好一点-但那是因为开战之后卢甘斯克州民兵进展比较快,事实上开战前卢甘斯克差不多也是兵临城下,图中那条西北-东南向的北顿涅茨克河,战前河的南边一片地方还在乌军手里呢,开战几天后卢州民兵才打过河去。

即使这样,如今乌军主力仍然坚守在距卢甘斯克70km的北顿涅茨克-利西昌斯克地区,继马里乌波尔之后,这里免不了又要打一场大型攻坚战了

恩,再次代入北京,卢甘斯克在北京内城区,俄军和卢甘斯克民兵刚刚占领了怀来县,正在准备围攻延庆……

事实上,在这8年里,这两座最重要的城市一直就在乌军的火炮射程之下,基本上乌军一不高兴就可以冲着城里打两发……

前几天卢甘斯克民兵宣布攻占鲁别日内市时,特别提到这些年来乌军一直从这里炮击卢甘斯克市…

大家到这步就可以看出,本次战争的爆发实际上有一定的不可避免性,其最大的原因在于双方上次交火后的停战线从军事角度来看并不是一条较为稳定的停战线--直白点说,对双方来说都不是一个易守难攻的位置,很难保持静态平衡。

敌对双方力量之间的分界线犬牙交错,且缺乏明确的地理分隔,任何一方进攻对方都不存在什么军事上的重大障碍,这就使得战线很难保持稳定。在双方持续保持对对方敌对的态势下,几乎不可能保持平静。

要知道朝鲜战争中双方最终能在三八线上握手言和,很大原因是对峙前沿到处都是各种XX山XX岭,什么血岭伤心岭上甘岭,谁打对方都得硬着头皮爬山坡啃山头,费劲的要死,而且一座山后面还有下一座山……

只有这种双方阵地都易守难攻的战线才能稳定下来。

很不幸,战前乌克兰和东乌独立势力双方对峙的地方,是全世界都排的上号的大平原……别说山了,连河都是直愣愣的一条,既没有崇山峻岭也没有密集水网,只能靠人力构筑的工事和堡垒防守。这就很难稳定了。

事实上,这8年来东乌战线上就没消停过,双方的骚扰炮击和小规模冲突基本上一直在进行

对于乌克兰来说,丢失东乌是奇耻大辱,一门心思要收复失地;

对于俄罗斯来说,情况同样很不利,一是至关重要的顿涅茨克市和卢甘斯克市就在乌军眼皮下面,长期处于战争和炮击威胁之下使得当地一直在准战时状态,经济难以发展,长此以往必然影响本地的民心;二是缺乏纵深和天然阻隔使得如果俄军不介入,独立势力面对乌克兰可能发起的大规模进攻缺乏抵抗能力。势必需要俄罗斯长久输血,成为俄罗斯一道持续流血的伤口。

相反,同样被俄罗斯控制的克里米亚就一直很安静-无他,彼列科普地峡本身是一个天然屏障,把冲突双方给隔开了。俄军基本不用担心这里遭到乌军的进攻。而且克里米亚半岛上的大城市基本都在半岛南边的黑海沿岸,远离前线,因此对峙状态实际上根本不影响当地百姓生活。

综上所述,2015年顿巴斯战争停战后,俄乌双方在乌东地区在就没有形成一个军事上的稳态,时刻处在激烈的冲突之中,且双方都有改变现状的强烈动机,这就是使得双方围绕这里进行一场新的大战几乎是必然的--只不过普京最终选择把战争规模搞得如此之大,的确是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user avatar

…………………………

4、25更

泽连斯基每天抛硬币决定今天是否宣布和俄国人谈判

乌克兰的外长讲无条件和俄国人谈判;乌克兰的防长讲要解散联合国安理会

泽连斯基连自己的防长和外长都控制不住,知乎居然有人认为他能打赢执政20年的普京

要知道,乌克兰的官员满嘴跑火车的时候,俄国的新闻图片是绍伊古在跟普京汇报前线战果

我劝知乎的朋友一定要清楚自己的立场

俄国人不能不赢,但最好不要赢太多

所以事情的发展,对咱们不是那么乐观

……………………

问题被修改过。原问题为:你们觉得现在普京心慌吗?

这两个问题完全不一样,所以大家不要觉得我跑题了。是题自己跑了

以下是原回答:

普京慌了,他简直害怕极了。再这么打下去,俄国可就不止加里宁格勒和大波波接壤了

我们先讲讲俄国本身的情况

俄国国内政治高层里现在没有亲西方派了,这次梅德韦杰夫比普京表现得还鹰,国内最大的反对派俄共领导人是普京任命的,普京一点不用担心国内的政治派系反对自己

莫斯科1200万人口,反战游行参与人数高达3000,连法国黄马甲的零头都没有。普京支持率从60%升到80%,这是什么概念呢?

2008年奥巴马得到了60%的选票,GOP最大金主科赫兄弟觉得天塌了,总统宝座从此焊在民主党屁股再也拔不下来了

这里多说一嘴,俄国人是直选总统的,美国人有什么脸说选举人票赢者通吃的美国比俄国人更民主?

再说乌克兰战场

卢顿两地民兵的锋线在稳步前进,乌东地区超过十万乌军回不到乌西。泽连斯基在军事上的最大倚仗,那七个被北约训练的精锐装甲旅,现在战果寥寥

以车臣人为主力的巷战部队控制95%的马里乌波尔,攻下这里指日可待。泽连斯基抽不出一兵一卒去救援

乌克兰的油库爆炸了,飞机设计局没有了,能生产重武器的军工企业全部灰飞烟灭

乌克兰人的反击在哪里?在互联网上。基辅幽灵和基辅腌黄瓜罐头大出风头。

现实中唯一发生的反击是,俄国人的边境油库倒是爆炸了,但是乌克兰国防部说我们不知道是不是乌克兰的武装力量干的

冰雪融化了。乌克兰的春耕没有了,乌克兰人没有种子也没有化肥,2022年饥饿将席卷全球

北约和欧洲在干什么呢?

马克龙斡旋了一个月,转身一看勒庞只差自己3.5个百分点。马克龙再想掺和乌克兰再想做戴高乐,也要先保证5月份之后爱丽舍宫还姓马

朔尔茨新官上任,再加上三个党联合执政,一桃杀三士……

英国的小金毛,在岛内因为裤裆问题被BBC追着喷,跑到欧洲开会,欧盟里面没人搭理他……

拜登的美国大兵一步都不许过乌波边境,无论媒体里俄国人表现得再拉胯,美利坚一群冷战活化石可都在华盛顿坐着呢

不正常的是波兰人。油管五常之一的波兰人兴奋极了,一批退休高官不停在媒体放风,收复利沃夫!瓜分乌克兰!作为欧盟里面第一大陆军,波兰可不是跟各位开玩笑的。乌西本来就是波兰裔居多,波兰人觉得自古以来!

普京的新闻秘书向媒体放风,泽连司机可以从地堡出来啦,大家还是可以谈判滴。再加上乌克兰的国防部副部长在央视记者面前讲乌克兰加入北约和欧盟写入宪法,知乎一边倒认为是普京怂了,我倒认为普京硬得要命

克里米亚消化掉了,卢顿在掌握之中,赫尔松在闹独立,普京正在发愁,剩下的地方怎么并入俄罗斯

只有逼出乌克兰人讲想要加入北约,俄国的去军事化和去纳粹化目标才没有达成,这种情况下谈判是谈不拢的。俄国接下来的军事行动才可以师出有名,俄军的坦克才可以继续西进

第聂伯河以东所有说俄语的土地,和乌克兰要说再见了

战争不是没有代价的

欧洲的水电天然气费用在上涨,欧洲的石油价格在上涨。德国的食用油价格涨了5倍,希腊的超市开始限购。没有关系,苦一苦欧洲人,骂名普京来担

俄国人也会变穷,这是当然的事情。但斯拉夫人什么时候富裕过呢?伊凡雷帝、彼得一世、叶卡捷列娜二世,哪个不是在内忧外患中开疆扩土。不要用中国人的思维去揣度斯拉夫人。斯拉夫人追求胜利,斯拉夫人渴望领土。普京能带给他们胜利,普京能赐予他们领土

朋友们,新的沙皇加冕了。

……………………………………

4月9日7:50针对评论区的问题的回复

1、俄军是否拉胯?

俄军在乌东的野战中取得了胜利,整个乌东已经找不到一支乌克兰的机动部队。乌西的俄军武装大游行牵制了十万乌军,俄国国防部讲,参加武装大游行的俄军大概有1.9万人,一个月的时间里有200人伤亡(一般死伤比为1:3)

这个伤亡不一定可信,但是目前已知的是,最早2月25号那200去抢机场的VDV,就是被CNN记者误以为是乌军的那个俄军空降连,遭到了基辅派出的一个旅的进攻。在24个小时里,乌军在装甲车、坦克、迫击炮的掩护下发起多次冲锋,西方媒体报道这个连被歼灭了22次。后来俄军装甲车把这群VDV救出来的时候,发现这个连整整牺牲了2个人!

这个故事还有后续,真理报特地派了记者去基辅前线采访这个连队,发现士兵们在洗热水澡,而且士兵说这是部队传统,每一两天就要洗一次

我认为记者是故意这么写这么一段的,如果有人不知道热水澡是什么梗,建议去看BBC纪录片《一战的最后一天》

2、《租借法案》

老租借法案没有传说中那么有用。二战中苏军装备过7000辆美式坦克,但苏联自己也不是不能生产坦克。斯大林格勒战役里,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还能每天生产T-34,事实上整个二战苏联一共生产了3万辆T-34

这就说明光靠租借法案是满足不了战斗消耗的。现在乌克兰境内能生产重武器的军工企业一个都没有了,欧洲运来的苏式坦克打坏了连找配件的地方都没有

何况泽连斯基不止一次抱怨过“北约口惠而实不至”。美军从意大利运阿富汗9支山羊花了600万刀的故事流传这么广,害得阿富汗的帐填不平,谁知道这次是不是来销账

参议院通过了丐版租借法案,但是众议院的佩老太正阳着呢,等到武器从美国本土运到乌克兰,欧洲物价油价只怕要涨到天上去

多说一嘴,租借法案在参议院百分百通过对我们不是坏事。这种投票比,说明华盛顿真有一大群冷战活化石们……

3、马里乌波尔的钢铁厂里面的无线电被俄国人监听到了,除了俄乌两种语言,还有6种欧洲的外语

结合之前乌克兰直升机不顾一切地往钢铁厂里面冲,全球都在猜,里面到底有什么大鱼

普京也想知道

user avatar

普京是最不慌的,因为他完全有耍光棍的资本。俄罗斯内部大权独揽二十余年,你说他个人方面还有什么不满意的?论地位,叶利钦时代的几个寡头被他挨个收拾,整个俄罗斯被他把玩了这么久,各种奉承听得耳朵都起茧子了;论享受,俄罗斯有点什么好东西他不得享头份吗?另外一个七十岁的老人,很多东西现在也不需要了,你现在给他弄十个大妞,他怎么用呢?论成就,俄罗斯从他接手时朝不保夕,到现在当着北约的面抽乌克兰,对方连下场撕的勇气都没有。后世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不可能忽视他的存在。

不管从哪个方面讲,普京个人都是够本了。他现在直接扔核弹,把三战挑起来,看完蘑菇云到洗手间饮弹自尽,你说他亏什么呢?

为什么我们说不要把俄罗斯逼到墙角,不仅是因为俄罗斯有核武器,还因为普京本人已经全方面够本了。“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这话放普京身上再合适不过。

你说他慌什么劲呢?

user avatar

我们从普京的角度看看为什么要打乌克兰。别提什么伟大俄罗斯的复兴。特朗普和拜登给大家演了四年大戏,大家总得真学到点东西吧?总统也是有kpi的,总统每天焦虑也是为了眼前的目标:连任,和你埋头读书只是因为下一场考试一样,千万别提什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所以,如果你觉得普京只是个正常人,他打乌克兰最大的原因就是能帮他维持权利。那打乌克兰的结果对普京意味着什么就很清楚了。

第一,大胜,西方国家也没办法,那是最好结果。战争的胜利永远能为领导者赢得王冠。

第二,失败,西方国家不参与,这是最坏结果,老百姓最怕的是无能的领导,不怕没有道德的领导,也未必怕二杆子领导。反对势力肯定蠢蠢欲动,他又没理由推翻现有选举制度,所以下一任肯定是没有了。

第三,没胜利,但西方激烈应对,中间结果。外部的压力不能帮领导者赢得王冠,但可以让在位者维持权利。至于怎么借着境外反俄势力加强国内控制,普京是克格勃出身,大家就别提替他操心了。

user avatar

心慌个蛋蛋。

可能很多被带节奏的人都没意识到,俄罗斯与乌克兰不是一个量级的好吗?

就像79年的中国和越南,其实这样对比的话,今天俄乌之间的军事差距是远远大于当时中越军事差距的。

俄罗斯前期的猛虎扑食,其实最大希望乌克兰屈服,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而不是灭国乌克兰,20万军力其实也不够。

当然,俄罗斯也知道这不可能,所以俄罗斯真实的战略企图就是占领乌东和黑海沿岸地区,以日后再循序渐进,即使是谈判也有更多筹码。

所以,从战争一开始,除了在乌东及黑海沿岸地区,俄罗斯的战略其实就是围而不打,或者是佯攻,以集中精力攻击重点区域。

如今马里乌波尔战事已接近尾声,并对顿巴斯几万乌军主力呈完全合围态势,外界军援根本进不来。

战争50天后将是俄军的攻坚阶段,廉价又多的火炮将会轰轰轰,消灭这几万乌军主力才算是对乌克兰的抵抗伤筋动骨,这才是俄罗斯的目的。

让乌克兰没有筹码走上谈牌桌。

user avatar

普京慌不慌我不知道,但这一波下来倒霉的肯定是俄罗斯,而不是他自己。

发现朝鲜、伊朗、委内瑞拉这些国家有啥共同点了么?西方的制裁并不能让原统治者下台,反而会巩固他们的地位,因为反对派存在的基础被摧毁了。德川家康说过,让农民半死不活,是统治的秘诀。被制裁后民间生产经营活动大受影响,百业凋敝,为数不多的经济资源全掌握在上层手里,你让老百姓怎么办?只能乖乖向统治者靠拢,讨得一些残渣维持温饱。加之舆论上还可以把所有的锅甩给西方,更没人敢跳出来当反对派了。

俄国也一样,别信什么有原油有粮食啥也不怕,它的经济肯定是完蛋。现在的俄国早就不是当年的苏联啥都能造,自己内循环。断了进口元器件,坦克生产线停了的消息不知是真是假,拉达汽车厂是确定停产了。它连石油钻探和炼化的技术都依赖国外,这一轮下来你想想还有多少企业能正常运转的。南方某大国除了买点油卖点日用品,也没法帮它多少。赛里斯至少现阶段是不可能跟欧美脱钩的,自己的经济还要不要了。大企业为了避免连带被制裁肯定不会去做俄国生意,最多再搞个昆仑银行之类的。

但普京本人还真不用怕,反正石油和天然气的收入在他手里,乐意的话直接恢复帝制自称沙皇也没啥不可以的。虽说打输了的沙皇没有好下场,但只要没被打进莫斯科,前线一直打着就不算输不是么。现在谁敢发动政变推翻他,下场肯定不会好。你替代普京上台了,要怎么解释这场仗呢。认怂撤军,说开战是普京的错误?那屎盆子肯定全扣你头上。无数扛着洗衣机滑板车逃出来的军人会大骂,我们本来能赢,却被叛徒出卖了;继续打下去,说普京太菜换我早赢了?真能打赢么。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揣测普京的想法,确实是个复杂的课题,因为他很少公开表达他最深层的动机,并且他的决策往往是经过深思熟虑、多重因素考量的结果。不过,我们可以从他一贯的言行、俄罗斯的国情以及当前的国际局势出发,尝试梳理一些他可能存在的想法,并尽量以一种更具人情味的方式来呈现。首先, 国家安全与主权 绝对是他考虑问题的重.............
  • 回答
    俄乌战争是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后,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长期存在的地缘政治冲突升级为全面战争的事件。从国际法和历史背景来看,这场战争的性质涉及复杂的法律、政治和地缘战略问题,以下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1. 国际法视角:俄罗斯的行动是否构成“侵略”?根据《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侵略通常指一个国家未经联合.............
  • 回答
    关于勒布朗·詹姆斯是否在逃避责任,这个问题其实挺复杂的,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就能概括。每个人对“责任”的定义和期望都不一样,所以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不同的角度。首先,我们得想想,詹姆斯身上背负的是什么样的“责任”? 球队领袖的责任: 作为洛杉矶湖人队的绝对核心,他承载着带领球队走向胜利的期望.............
  • 回答
    唉,听到你这么说,我太理解了。现在大学校园里,看着同学们有的为作业熬夜,有的为考试发愁,有的对未来感到迷茫,真的会觉得苦。我最近也经常会想这个问题:上大学辛苦,还是上班辛苦?其实,这两种辛苦,性质不太一样,但都很磨人。上大学的辛苦,更像是一种“精神内耗”和“身心失调”。你想想看,大学生活表面上是自由.............
  • 回答
    好,这个问题触及到了我最核心的日常,也是我们许多同仁时常在深夜茶歇时聊到的一个话题。我尽量抛开那些“AI范”的套话,用最真实的感受来回答。先说我的个人感受,以及我身边很多同学的看法:有意义,但“有意义”这个词的解释,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分量。关于“研究的问题有没有意义”:老实说,当我们刚开始读博读硕.............
  • 回答
    “输出汉服运动能拯救台湾族群认同吗?” 这个问题触及了台湾当下相当复杂且敏感的议题,不能简单地用“能”或“不能”来回答。要深入探讨,需要先理解台湾族群认同的形成过程,以及汉服运动在这之中可能扮演的角色。台湾族群认同的复杂性由来已久首先,台湾的族群认同之所以复杂,并非一朝一夕,而是历史因素交织的结果。.............
  • 回答
    2018年,我们回望中国BIM(建筑信息模型)的发展历程,确实是个值得深思的节点。这条路究竟走对了没有?这其实不是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问题,更像是一个仍在探索、充满机遇但也伴随挑战的复杂命题。总的来说,我认为中国BIM的发展大方向是正确的,我们已经走在正确的轨道上,并且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但同.............
  • 回答
    太棒了!大学是你人生中一个非常黄金的时期,对于想成为“撸铁女孩”的你来说,简直是再合适不过了。我非常理解你对“在大学有没有必要健身”这个问题的疑惑,毕竟大学生活除了学习,还有社团、社交、恋爱,仿佛时间永远不够用。但说实话,我认为在大学健身不仅有必要,而且极其有价值。让我来跟你好好聊聊,为什么大学健身.............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也说出了很多观众的心声。确实,纵观近些年中国电影市场,虽然涌现出不少叫好又叫座的优秀作品,比如你提到的《流浪地球》和《哪吒之魔童降世》,它们在技术、想象力或者叙事上都达到了新的高度,但有时候,看完这些电影,心里还是会泛起一种“好像还少了点什么”的感觉。这“缺了点什么”,我觉得可.............
  • 回答
    高考制度在中国社会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被许多人视为“相对公平”的选拔人才的机制。然而,就像任何复杂的社会制度一样,高考也存在着一些固有的不公平性,并且在实践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关于高考制度的“公平性”: 正面评价(为何被认为是“相对公平”): 统一考试,打破身份与背景壁垒: 在理.............
  • 回答
    EDG 的世界赛八强魔咒,这话题真是年年绕不开的坎,尤其对于这支 LPL 粉丝们又爱又恨的队伍来说。今年这支 EDG,说实话,情况挺复杂的,想打破八强魔咒,我觉得并非没有可能,但路子会很野,充满未知数。首先,咱们得承认,EDG 是一支底蕴深厚的队伍,他们有敢打敢拼的勇气,也有能够瞬间点燃比赛的基因。.............
  • 回答
    我觉得中国男篮现在没以前那么强,这事儿吧,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了,也不是一两个人说了算的,得从好几个方面掰扯掰扯。首先,人才断档是个绕不开的话题。你想啊,当年姚明那拨人,个顶个的都是好苗子,而且那个时候,国内篮球的青训体系虽然不像现在这么“高大上”,但人家是真的能把璞玉雕琢出来。你看姚明、易建联、王.............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让我想起很多关于王者荣耀皮肤的讨论。要说现在“最稀有”的皮肤,这其实是个挺主观的问题,因为“稀有”的定义有很多种——是绝版不复刻的?是只有极少数人才拥有的?还是那种很多人想要但又极难获取的?不过,如果让我来选一个目前公认的、在“稀有度”上拔尖的皮肤,我可能会指向——“蔷薇精灵”。.............
  • 回答
    这个问题,我琢磨了好一阵子了。要我说,现在的国漫,它更像是一杯还在慢火熬煮的汤,有浓郁的香气在四溢,但也隐约能闻到一丝烧焦的味道。说是“崛起”吧,它确实是在以前的基础上,甩开了不少膀子往前冲;说“倒退”嘛,偶尔看到一些苗头,又让人心里咯噔一下。先说“崛起”的部分,这变化简直是翻天覆地的。从“土”到“.............
  • 回答
    眼下这些孩子,他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节奏飞快的时代。回望我们自己的童年,那时物质不丰裕,但似乎有一种更简单、更纯粹的快乐。我常常在想,现在的孩子,他们身上似乎少了点什么,又特别需要点什么。他们最缺少的,我觉得是一种“不完美”的从容和“无聊”的乐趣。我们这代人小时候,日子过得可没现在这么“高效”。没.............
  • 回答
    NBA在中国的遭遇,就像在自家后院挖出个坑,这个坑是会变成花园的肥沃土壤,还是一个永远填不满的无底洞,对于CBA来说,答案远非简单的好与坏可以概括。这其中牵扯的利益、影响,就像一张错综复杂的网,每个节点都值得细细品味。从“好处”的方面来看: 填补市场空白,吸引本土球迷关注度: NBA的缺席,直接.............
  • 回答
    每天都有性病患者来看病,这确实是医生在临床上常遇到的情况。坦白说,性病的普遍性确实不容忽视。我们不能简单地说“很多很多”,因为“多”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而且很多因素会影响我们观察到的情况。比如,很多性病感染者可能没有症状,或者症状很轻微,并没有意识到自己需要就医。所以,门诊中遇到的患者,往往是那些症状.............
  • 回答
    站在一个B站老用户的视角来看,现在B站确实有些地方让人感觉不太对味了。最明显的一点,就是那种“小众”、“二次元”、“弹幕文化”的独特气质,似乎越来越淡了。刚开始接触B站的时候,你能明显感觉到这里聚集着一群对ACG(动画、漫画、游戏)有热情,并且乐于分享自己想法的人。弹幕也不是简单的刷屏,而是大家对内.............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太有共鸣了!作为一个过来人,我确实经常被现在这些“小怪物”们的聪明劲儿弄得措手不及,感觉他们大脑升级的速度比我们的硬盘快了不止一点半点。让我觉得现在的宝宝比我们小时候聪明了千百倍的“小事”有很多,这里挑几个特别让我印象深刻的: 对电子产品的掌握能力简直是天生自带的技能: .............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我观察和学习到的许多方面,也让我有很多想法。如果要我说现在绘圈“病态”的地方,那可不是一两句能说完的,它就像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有活力,但同时也有一些令人担忧的扭曲。首先,我觉得最显眼的“病态”之一,就是 过度泛滥的“饭圈”文化。这本来是属于偶像明星那一套营销逻辑,现在却被搬到了绘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