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跨专业的东西就是这么蛋疼。
卢瑟福于1908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理由?“对元素嬗变以及放射化学的研究”。这理由听上去有点扯,毕竟元素的嬗变现象牵扯到核反应,这应该是物理学研究的领域而不是化学研究的领域。但当时人们普遍认为跟元素性质有关的研究应该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所以就把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卢瑟福。
卢瑟福得知自己得奖时还很诧异,你说我一个物理学家怎么突然间就拿了化学奖了呢?颁奖仪式上卢瑟福还开了一个玩笑:人生在世要经历很多变化,而我经历的最快变化就是我从一个物理学家摇身一变变成了一个化学家。
哈恩、斯特拉思曼、迈特钠三人联手发现了核裂变现象,按说这应该是标准的核物理研究了吧?结果哈恩在1944年拿了诺贝尔化学奖。顺便说一下,哈恩是化学家,迈特纳是物理学家。
居里夫人也是,她一生中两次荣获诺贝尔奖,一次是诺贝尔物理学奖一次是诺贝尔化学奖。而她拿的是巴黎大学的物理学博士学位,又一个拿诺贝尔化学奖的物理系毕业生.....
费米凭借着中子辐照技术产生新元素而获得了1938年的物理学奖,而跟费米一样利用核反应成功合成新元素的麦克米伦和西博格却拿了诺贝尔化学奖。
我觉得这种混乱至少说明了一个问题:当时的人们关于核物理和化学之间并没有一个清晰的分界线。人们在研究中不知不觉就跨专业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