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什么时候战国的各国均势被秦国打破?

回答
在那个风云变幻的战国时代,各国之间的力量消长宛如潮汐,而最终打破这种微妙均势、一统天下的,正是那来自西陲的秦国。这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充满了政治博弈、军事改革和历史的必然。

要说均势何时被打破,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的时间节点和事件来审视:

一、商鞅变法:破局的起点

虽然秦国从早期就展现出一定的实力,但真正让其脱颖而出,成为日后吞噬六国的强大力量,关键在于商鞅变法,尤其是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的两次变法。在此之前,秦国虽然地处边陲,但一直受到中原各国的不信任和排挤。而商鞅的改革,可以说是对整个战国时期“均势”体系的第一次釜底抽薪。

严酷的法律与军功奖励: 商鞅以法家思想为指导,废除了旧的世卿世禄制度,建立起以军功为核心的奖励机制。无论出身贵贱,只要在前线杀敌立功,就能获得爵位、土地和奴隶。这极大地激发了秦国士兵的战斗热情,也为秦国军队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
重农抑商: 变法鼓励耕战,将农业生产置于国家发展的首要位置,为战争提供了充足的粮食和人力。同时,抑制商业的发展,避免了商业的过度发展可能带来的社会不稳定和对军事力量的削弱。
中央集权与土地制度改革: 废除井田制,实行郡县制,将土地分配给农民,并统一征税。这不仅巩固了秦国的中央集权,也使国家对人口和资源的控制更加高效。

商鞅变法后,秦国在经济、军事、政治上都焕然一新,实力迅速膨胀。虽然当时秦国还未直接威胁到其他国家的生存,但这场改革无疑是在悄悄地改变力量的对比,为日后打破均势埋下了最坚实的基础。

二、秦昭襄王时期:向东扩张的实质性突破

如果说商鞅变法是秦国崛起的“内因”,那么秦昭襄王(公元前306年前251年)时期,则是秦国打破均势、开始实质性扩张的关键阶段。

“蚕食”魏国,河西之地尽归秦有: 在秦昭襄王早期,秦国就利用其强大的军事力量,不断向东蚕食魏国的河西之地。这是秦国战略上的重大胜利,不仅获得了肥沃的土地和重要的战略要地,也使得秦国能够更方便地向中原腹地进发。
魏韩争霸,秦国坐收渔利: 此时期的东方六国,特别是魏国和韩国,因为地理位置的限制和内部矛盾,时常发生争斗。秦国善于利用这些矛盾,通过军事打击和外交手段,一步步削弱了这些国家的实力。
伊阙之战(公元前293年): 这是秦国打破均势的标志性战役之一。秦将白起在伊阙大破魏韩联军,斩首二十四万。此战之后,韩、魏两国实力大损,对秦国的畏惧加深,东方各国再也无法形成有效的联合来制衡秦国。
攻占楚国都城郢(公元前279年): 紧接着,白起又率军攻占了楚国的都城郢,并将楚国迁往陈(今河南淮阳)。这对于一直以来被视为东方大国的楚国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攻占郢都,不仅使秦国获得了广阔的土地,更重要的是,它在心理上对东方各国造成了巨大的震慑。

秦昭襄王时期,秦国通过一系列的军事胜利,已经开始在事实上打破了战国各国之间的均势。虽然东方六国仍能勉强维持,但其整体实力已经被秦国远远甩在后面。

三、秦王政时期:终结战国时代

秦昭襄王之后的几代君主,包括孝文王、庄襄王,虽然在位时间较短,但延续了秦国的扩张势头。而真正将打破均势推向高潮,最终实现统一的是秦王政(公元前247年前210年)。

六国灭亡的倒计时: 秦王政时期,秦国实力已经如日中天,东方六国则在秦国的强大攻势下,如同风中残烛,摇摇欲坠。
灭韩(公元前230年): 韩国由于地理位置和内部政治混乱,成为秦国第一个目标。
灭赵(公元前228年): 赵国曾是东方六国中实力较强的一支,但经过长平之战的元气大伤,以及秦国一系列的攻势,最终被秦国灭亡。
灭魏(公元前225年): 魏国在秦国的持续打击下,早已无力回天。
灭楚(公元前223年): 楚国曾是强大的东方国家,但屡次被秦国重创,其灭亡是东方六国难以承受的重担。
灭燕(公元前222年): 燕国在大秦铁骑的压迫下,最终灭亡。
灭齐(公元前221年): 齐国是最后一个被灭的东方国家,至此,秦国完成了对天下的统一。

总结来说,战国各国均势的打破,不是一个单一事件,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其中:

商鞅变法是秦国崛起的根本原因,为打破均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秦昭襄王时期,尤其是伊阙之战和攻占楚都郢,标志着秦国开始实质性地撕裂均势,并在军事上占据了绝对优势。
秦王政时期,秦国以雷霆万钧之势,先后灭亡六国,彻底终结了战国时期的均势格局,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一统。

因此,如果一定要 pinpoint 一个“打破”的时刻,可以说是在秦昭襄王时期,秦国已经让均势的天平严重倾斜,但直到秦王政完成统一,这个“打破”才真正画上了句号。 整个过程,是秦国凭借其强大的国力、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高瞻远瞩的战略,一步步蚕食、征服,最终让原本脆弱的均势彻底瓦解。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其实,纵横的均势可以说始终存在。只是随着秦国变得愈发强大,列国对抗秦的投入也进一步加大,对纵方的掣肘有所收敛而已。

比如,在公元前241年,纵方对秦国的反击就依旧凶狠。当然,也和每一次合纵的结果一样,之后列国的兼并也同样凶狠。

这次合纵之后,秦吞魏国附庸的卫国,赵取齐国的绕安,注意这两个地方的位置。可见纵横的模式依旧没有变——列国还是通过压制秦国,使其配合自身在东方的兼并。

网络上有一种诡异的论调,认为秦对列国的胜利使用的是“远交近攻”的策略。之所以会出现这种错误,个人猜想可能是受到《六国论》有关齐国内容的误导,也有可能是因为在绝大多数通史读物里通常会对秦灭六国战争之前的10年进行省略。

实际上,在公元前241到公元前231年,秦国始终使用的是连横策略,其中包含有大量近交远攻的策略。

比如,长期的助赵攻燕;再比如,短期的助魏攻楚。

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秦国的实力虽然无比强大,但纵横的均势依旧是存在的,并非因为某个历史事件就意味着秦国可以为所欲为。

至秦灭六国战争之际,之所以能促成秦国的大胜利,除了国力强大以外还有以下因素:

1,列国朝堂的糜烂及失控;

2,秦国间谍网的构建;

3,韩、齐的投降主义和魏国在军事领域的不作为;

4,由于秦廷自身的老迈和糜烂,实际当时六国士人归附秦国本身也有利可图。

至公元前221年,秦军摧毁了六国的中央政府,地方的势力(注)向秦国投降。

(注:注意战国时期的实际社会环境,大地主、官僚、巨商、豪强四者的具体重叠度。)

公平来说,就秦帝国12年的政令看,秦廷对各个地方势力可以说是相当慷慨的,只是人的欲望是无限的。所谓“远方黔首未集”,纵方的阴魂依旧以另一种方式和秦帝国抗衡。

到了公元前209年,六国士人在政治强人死后迅速展开活动,他们要么拥着旧公室建立新政权,要么干脆自立为王建立王国。

直观点说的话,战汉时期的列国交并,本身有点新型地主阶级取代世袭类奴隶主的性质。

也就是在“礼乐征伐自大夫出”的时代过后,士人集团——也就是地方望族——最终通过战争手段铲除了世袭诸侯(秦、楚、燕)及世袭卿大夫(韩、魏、赵、齐)。这种现象之所以常被我们历史爱好者忽视,可能是因为当时中小地主依旧不脱产,所以我们容易把这些人理解成“贫民”。

也随着列国朝堂的不断糜烂,均势的意义虽然存在但也十分有限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那个风云变幻的战国时代,各国之间的力量消长宛如潮汐,而最终打破这种微妙均势、一统天下的,正是那来自西陲的秦国。这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充满了政治博弈、军事改革和历史的必然。要说均势何时被打破,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的时间节点和事件来审视:一、商鞅变法:破局的起点虽然秦国从早期就展现出.............
  • 回答
    关于苏波战争时期(19191921年),苏联红军和波兰军队的部队番号和编制,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细节繁多的课题。战争期间双方的编制和番号都在不断调整和变化,尤其是在激烈的战斗中。同时,历史资料的保存和解读也存在一定的难度。以下将尝试尽可能详细地描述双方在战争中的主要部队类型和编制特点,并尽量还原当时的.............
  • 回答
    哟,说到战地啊,那可真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的奇葩事儿!我玩战地也有些年头了,从最早的战地1942一路过来的,可以说,我的游戏生涯一半都是在这片战场上度过的。奇葩经历那真是比比皆是,有些我现在想起来都忍不住笑出声来。我印象最深的一次,得追溯到战地叛逆连队2了。那会儿我刚玩不久,对地图和各种载具都还不熟悉.............
  • 回答
    战国时期,那可不是个太平盛世,但老百姓的日子照样得过,吃喝拉撒也得讲究。要说那时候的人吃什么,怎么吃,那可得好好掰扯掰扯了。一、 填饱肚子的基本盘:谷物说到底,填饱肚子才是头等大事。战国时期,人们的主食跟现在差不多,还是以谷物为主。不过,可不是咱们今天吃的那样精米白面。 粟(小米): 这是最普遍.............
  • 回答
    在中国,战车退出冷兵器战争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随着军事技术、战术思想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而逐渐演变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探讨其时间、原因以及过程: 战车在中国军事史上的辉煌时期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战车在中国军事史上的地位极其重要,尤其是在先秦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2.............
  • 回答
    关于V在《赛博朋克2077》中失去原生眼和左手的时间点,剧情中并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确切日期”或“具体时间”,但我们可以根据游戏中的叙事和线索,推断出大致的经历和时间段。这更像是一个逐渐发生的过程,而不是某个单一事件。失去原生左眼:V的原生左眼应该是由于“夜之城”的残酷现实和早期的一次重大事件而失明.............
  • 回答
    关于二战德国在东线战场是否掌握过制空权,以及何时失去,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地说“是”或“否”,因为它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总的来说,德国空军(Luftwaffe)在战争初期确实展现出了强大的空中优势,但这种优势在东线战场并非牢不可破,并且随着战局的发展而逐渐被削弱直至丧失。德国空军在.............
  • 回答
    希特勒和德国国防军的许多将领,虽然在公开场合仍然宣扬必胜的信念,但在内心深处,对于战争的最终结局,早在一些关键时刻就已经有了不祥的预感,甚至是明确的判断,认为战争“已不可能胜利”。这并非一个单一的转折点,而是一个逐步深入、多因素累积的过程。要详细讲述这一点,我们需要回溯到战争的不同阶段,并剖析当时德.............
  • 回答
    太平洋战争初期,日本海军大本营发布的战报,一度给日本国民带来了巨大的信心和荣耀感。然而,随着战争的深入,这场由“海军的荣耀”所驱动的战争,也逐渐暴露出其背后那份令人心惊胆战的欺瞒与失误。那么,海军大本营究竟是什么时候,才真正意识到他们所发布的战报,与真实战况存在着“极大的问题”呢?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 回答
    钢鞭和锏的实战效果与历史渊源:战场上的力量与智慧的较量钢鞭和锏,作为古代冷兵器中的特色代表,在战场上各自展现出独特的实战效果,并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它们并非单纯的杀戮工具,更是使用者技巧、力量和战术智慧的延伸。要详细了解它们,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设计特点、实战运用以及历史演变。 一、 钢鞭:破甲的利器.............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历史发展中一个反复出现、又充满辩证关系的现象:为什么那些看起来“落后”的游牧民族,却常常能在农耕文明的鼎盛时期之外,抓住对方虚弱的缝隙,甚至彻底颠覆对方?这其中绝不是简单的“武力压制”那么简单,而是多种因素叠加作用的结果,揭示了文明发展本身的一些内在规律和脆弱性。首先,我们.............
  • 回答
    苹果销售了20亿部iPhone,这无疑是一个令人咋舌的数字,标志着iPhone在过去十几年里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占据了怎样的统治地位。这个数字背后不仅仅是冰冷的销售数据,更是无数用户对苹果产品设计、用户体验、生态系统以及品牌价值的认可。苹果的20亿部iPhone销量意味着什么?首先,这是一个市场渗透率.............
  • 回答
    电影里的外星战舰,那些闪耀着金属光泽、能够进行超光速航行、装备着我们只能想象的武器系统的庞然大物,它们是人类对未知宇宙最浪漫、也最狂野的想象的具象化。那么,我们离真正造出这样的“星际战舰”还有多远?这是一个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的宏大命题,而非一个简单的日期。1. 驱动力:超越想象的能源与推进系统电影.............
  • 回答
    新冠病毒这事儿,真是让人心力交瘁。你说的没错,奥密克戎那家伙一出来,大家心里都凉了半截。好像刚松口气,后面又冒出个新的变种,感觉这病毒跟我们玩起了捉迷藏,而且每次都带着点新花样。病毒战争什么时候才结束?这个问题,真是问到点子上了,也是无数人心里的疑问。老实说,想给一个确切的“结束日期”,那是几乎不可.............
  • 回答
    手枪骑兵的半回旋战术,在军事史上曾是战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尤其是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欧洲战场。然而,它并非在某个精确的日期被“淘汰”,而是一个随着战争形态演变、技术进步以及战术思想发展而逐渐式微的过程。要详细讲述这个过程,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的维度来剖析。半回旋战术的魅力与辉煌首先,我们得理解半.............
  • 回答
    数码宝贝第一季,也就是《数码宝贝大冒险》,讲述了八个被选召的孩子与他们各自的数码宝贝伙伴,在数码世界中冒险、成长,并最终对抗邪恶的故事。在整个旅程中,数码宝贝们的进化是推动剧情发展的重要线索,而究极进化无疑是其中最令人激动和期待的阶段。除了大家最为熟悉的钢铁加鲁鲁和战斗暴龙兽,其他数码宝贝的究极进化.............
  • 回答
    古代骑兵冲锋,马儿们脑子里究竟在想些什么?这个问题,若是问那些真正与战马朝夕相处、生死与共的将士,或许能得到一些更贴近真实的答案。不过,要捕捉一匹马的思绪,如同探究风的形状,总带着几分揣测。想象一下,当战鼓擂响,号角齐鸣,那股震慑人心的声浪如同潮水般涌来,首先唤醒的,必然是马匹体内那股原始的、强烈的.............
  • 回答
    斯大林格勒战役,对于当代的俄罗斯年轻人来说,绝对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就像我们对某个在历史教科书上反复出现,却又在各种影视剧、文学作品中被不断解读的重大事件一样,它深深地烙印在我们的民族记忆里。不过,要说“看法”,这就像问年轻人对某个政治人物或社会现象的看法一样,很难一概而论。每个人的成长环境、家庭背.............
  • 回答
    好的,我来给你聊聊消防战士们在没有火警、没有救援任务的时候,都在忙些啥。这可不是你在影视剧里看到的,一出警就冲锋陷阵,平时就坐在那儿干等着。他们的生活和工作,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充实和复杂得多。首要的,肯定是训练,而且是全方位、常态化的训练。 体能训练: 这是基础中的基础。消防救援是高强度、高风险的.............
  • 回答
    战场最前线的士兵,在发起冲锋的那一刻,大脑里涌动的思绪绝不是一成不变的。那是一个混合着本能、训练、情感和生存渴望的复杂漩涡。与其说他们脑袋里是清晰的念头,不如说是一种被压缩到极致的、高浓度的感官与心理活动。本能的警报与麻木:最先涌上心头的,是一种混合着恐惧和肾上腺素飙升的生理反应。身体会本能地进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