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这是大环境决定的
道家曾经说,拥有良好的品质和技能,再遇到机遇,定能立下不朽的功勋
中国有一位大贤也曾说过,人啊要看自己的奋斗,可也要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
1、我们常常笑话说,林正英老师拍僵尸片出名了。然后半年多香港跟风了几十部僵尸片,直接把观众都看吐了
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这几十部电影,养活了大量的演职人员······
香港一直没有一个影视学院,都是靠无线的短期的培训班这种来培训
第一所影视学院建成,都八十年代末期了,等到第一批演员毕业,再积累几年经验,然后正好撞上香港电影的衰落期···
要知道,纯天赋,那是金字塔,越往上越少,有一个好的教育,那是橄榄球的形状,虽然上层的人和纯天赋的 差不多,但是中层厚实。而影视圈,重要的就是中层啊。
人民的名义里,主演演技一般,还不是靠达康书记这些配角硬生生拉起来的?
2、香港很多演员其实就是纯靠吃天赋,加上大量的影视资源,以演代学。
但是这是建立在解放后上海等地的影视资源大部分都跑到香港,东南亚等地的资源也往香港汇集,台湾连“射雕英雄传”里边有雕,认为是宣传主席的只识弯弓射大雕,只能改名。监管简直吓死人···大陆更不用说,精力都花在两弹一星三线建设上,没多少资源投入到影视上,
换句话说,当时的香港是集中了整个华人圈的资源
每年几百部电影拍摄上映,就算你能力一般,也能捞到角色演出,然后慢慢磨练出来。
3、这就是香港本身的缺点,作为一个小城市,小家子气,大家可以知道,除了少部分香港艺人,大部分都是完全没有现代意识,一直就是能赚钱就行,等到好莱坞的侏罗纪公园、泰坦尼克号一出,香港电影直接就彻底崩盘了,。完全不是对手
香港的市场太小了! 要靠台湾和东南亚的市场才能回本
可是,自从泰坦尼克号这种工业化流水化的大片出来之后,香港的小作坊电影,就真的不行了
4、香港的电影市场不行了之后,还是有机会的,那就是大陆广大的市场,但是当时香港演员躺着挣钱习惯了,要知道21世纪初期的时候,都是大陆一线明星当配角,捧香港演员的。投资几个亿的赤壁,也是请港台的导演和演员挑大梁的
可是这种好机会完全没把握住····本来香港可以成为华人区的好莱坞,华人区的资源都往香港跑的(巩俐和章子怡都是大陆混好了区香港跑龙套,慢慢往上爬,再去国际的说)
结果呢···大家有兴趣可以回头看看21世纪初当时的合拍片,那漫不经心的·····
画皮啊,陈坤和赵薇孙俪啊,甄子丹只能算配角啊,结果宣传的时候占C位啊!
一直到观众用脚投票,大陆的老一派的导演们拍的片子没人看了,新生的导演出来了,就连郭敬明韩寒何炅大鹏都出来拍电影了,收视率还挺好了
港台的就自然没人看了
质量本来就不行,无非就是当时大陆的导演都是拍电影就为了去国外拿奖,根本不管观众看不看得懂,那时候港台导演和演员虽然不尽心尽力,但是好歹看得懂啊···
等到大陆自己的导演起来了,虽然还很稚嫩,但是他们拍的是大家都看懂的电影、
那么,谁还看你港台那种高高在上的电影?
更不用说,与其赚薪水和票房,不如坑投资人的钱更爽···
这时候,港台的最后一线希望,就死在了港台演艺圈的傲慢里···
5、港台电影市场很小,而且本土市场还大部分被好莱坞给占了
一年之计只有几十部电影出来
那么,这种情况,你还敢用新人吗?只能用老一辈的,以前一年几百部,老人也忙不过了,新人还有机会,现在············老人都还要枪呢·
用曹大佐的话说,就是内卷·····
6、香港影视的最后一根稻草,就是当年冠希哥的骚炒作了···············一下子香港中生代全灭·······大幅度加快了香港影视的坠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