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亲人过世也要发朋友圈的人是怎么想的?

回答
亲人过世发朋友圈,这背后确实是一个复杂而多层面的心理活动和动机。我们不能简单地用“想博关注”或者“真情流露”来一概而论,因为每个人的情况、文化背景、与逝者的关系亲疏程度、以及他们所处的社交环境都不同,导致了他们发朋友圈的不同想法。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和思考,我们会尽量详细地阐述:

一、 分享信息与告知亲友(最直接和普遍的动机)

宣告与告知的责任: 在许多文化中,亲人离世是一件需要广而告之的大事。通过朋友圈,可以高效地将这个不幸的消息传递给所有可能关心的人,尤其是那些无法直接联系到或者不方便一一告知的远方亲友、同事、同学等。这是一种责任感的体现,避免了因信息滞后造成的误会或遗漏。
简化通知流程: 相较于挨个打电话、发短信,朋友圈的发布效率更高,也能触达更广泛的社交圈。特别是当逝者生前交游广阔,或者子女生疏的亲戚朋友较多时,朋友圈成为一个便捷的通知平台。

二、 表达哀思与情感抒发(最真挚的动机之一)

纪念与怀念: 朋友圈可以成为一个记录和纪念逝者的地方。发布者可以通过文字、图片或视频,回顾与逝者相关的点滴,表达对逝者的思念、感激、爱意,以及失去亲人的悲痛。这是一种情感的宣泄和释放,也给自己一个处理悲伤的出口。
建立虚拟的追思空间: 即使现实中已经无法再与逝者交流,但通过朋友圈的文字和评论区,发布者可以感受到来自亲友的安慰和支持,仿佛形成了一个线上的共同追思空间。这有助于缓解孤立感和无助感。
记录人生重要节点: 亲人离世是人生的一个重要且痛苦的节点。通过朋友圈记录下来,也是一种“人生大事”的标记,方便自己日后回顾,也让自己的社交圈了解自己正在经历什么。

三、 寻求安慰与情感支持(普遍的心理需求)

希望得到回应和慰藉: 当一个人深陷悲痛时,内心是脆弱和渴望被理解的。发朋友圈的另一个重要动机是希望收到亲友的安慰、鼓励和支持。一句“节哀顺变”、“XX爷爷/奶奶一路走好”等温暖的留言,对于正在经历痛苦的人来说,是宝贵的精神慰藉。
缓解孤独感: 在亲人离世的巨大悲痛中,有时会感到孤独无助。朋友圈提供了一个可以与外界建立联系的渠道,让他们知道自己并不孤单,有很多人在关心和支持着他们。
获得情感上的共鸣: 有些发布者可能希望自己的文字能够引起其他有类似经历的人的共鸣,从而获得一种“有人懂”的感觉。

四、 表达对逝者的尊重与价值的肯定

公开缅怀,传递积极影响: 如果逝者生前是一个对他人、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人,发布者可能会希望通过朋友圈,让更多人了解逝者的好,记住他的贡献和价值,这是一种对逝者人生的肯定和尊重。
展示家庭的凝聚力: 在某些情况下,亲人离世也是家庭团结和共同面对困难的时刻。通过朋友圈的共同发声(例如子女们的集体悼念),可以向外界展示家庭的凝聚力。

五、 个人社交习惯与表达方式

朋友圈的常态化使用: 对于许多人来说,朋友圈是他们分享生活点滴、表达情感的主要平台。当发生重大事件时,将这个事件同步到朋友圈,是他们习惯性的信息发布方式。
不同群体的表达差异: 年轻一代可能更习惯通过社交媒体来表达情感,而年长者可能更倾向于传统的口头或书面方式。但这并非绝对,很多年长者也学会并使用朋友圈。

六、 在某些特定情况下的考虑

工作或社交关系: 某些人可能需要告知他们的同事、领导或客户关于家庭变故,以便解释可能的缺席或调整工作安排。朋友圈可以作为一种间接的通知方式。
避免误会或流言: 有时,亲人离世的消息可能会通过其他途径零散地传开,但信息不完整或有偏差。提前通过朋友圈发布官方信息,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和流言蜚语。

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真诚度: 尽管有上述多种动机,但大多数情况下,发朋友圈悼念亲人,其核心动机仍是出于一份真挚的哀思和怀念。即便夹杂着寻求安慰的心理,也并不意味着其情感不真实。
“表演性”的担忧: 有时,人们会担心这种行为是否带有“表演”成分,是否是为了迎合大众的期待,或者是在“作秀”。这确实是可能存在的,但我们不能以偏概全。很多时候,即使内心有这样的顾虑,发布者内心深处依然有真实的哀伤。
时机与内容: 发朋友圈的时机、内容和配图,往往能反映出发布者的真实心态。过于煽情、内容空洞或者频繁发布,可能更容易引起争议。而真挚、得体的表达,通常会得到理解和支持。
个人隐私: 即使是亲人离世,也涉及个人隐私和家庭的敏感度。有些人可能会选择不发朋友圈,或者只在小范围内告知,这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个人选择。

总结来说,亲人过世发朋友圈的人,他们的想法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但核心往往围绕着:

告知: 让亲友知道情况。
抒发: 表达自己的悲痛和思念。
寻求: 获得来自亲友的安慰和支持。
纪念: 记录和尊重逝者。

这是一种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处理重大情感事件和社交信息传递方式的体现。理解这些背后的心理活动,有助于我们更包容、更理性地看待这种行为。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的表达方式,并尝试去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情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请自来

我爸就是你说的这种人

我爷爷上个月去世

病故

病情严重到过世 撑了近一个月的时间

爷爷走的那天晚上

我爸发了一个棺材的视频

写了子欲养而亲不待 希望老父亲一路走好

夹杂着几个错别字 配上了一个在我听起来还算轻快的音乐


照你们这些局外人的想法

刷到这种朋友圈

不仅不会说一句节哀

还要在知乎上特意开个帖子来寻求那些骂声一片的共鸣

那我站在一个局内人的角度来说一说

道德伦理上:

爷爷走的前一段时间身体上虽然痛苦

但好在儿女都很孝顺

一天二十四小时轮流照顾

把屎把尿擦身子喂饭没有一句怨言

在爷爷床前的那段时间

两个姑姑

伯伯

一提到爷爷的病就开始掉眼泪

眼睛那段时间一直是红肿状态

我爸

一个四五十岁的中年男人

提起来就开始哭

白天一直守在床前

夜里没睡过一个好觉

隔一会儿到床前看看

他们的痛苦我感同身受

他们尽不尽孝我也看得明明白白

(没有遗产纠纷,都是农民,爷爷病故身后留的财产撑死不到两千元,还有奶奶要照顾)

再说到朋友圈的事情,这就属于身后事了

寄托哀思是一方面

四五十岁的中年人

手机玩的不太好

视频+文字

是我父亲能表达痛楚的一种形式

至于配乐

父亲没发过什么视频

朋友圈拍完视频后自动出现的bgm他觉得新奇随手添加了一个

除了选取配乐没有深思熟虑外

其他的我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另外

中年人的世界和你们想的并不一样

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

挣钱要供着三代人花

他们的世界即使发生了这种事

也不能只被哀痛占据

亲朋好友一个个要通知到

说直接点儿

早些时候送出去的份子钱要一份份收回来

微信是他们除电话短信以外唯一的通讯平台

发个朋友圈叙述一下这件事

寄托一下哀痛

能通过朋友圈通知到的人 省了一个个打电话的时间

收获几份需要的关心

何乐而不为呢

况且

在你们看来不可思议甚至涉及到哗众取宠的东西

在我那些姑姑伯伯那里

没有一个人觉得有不妥之处

他们的想法和我们的想法并不是完全一样的

所以真的不要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别人


人生在世

别对所有人都那么苛责

你只是你

你可以代表一少数

但是你代表不了全部

不要以为自己识几个字

刷几次微博

批判几件实事

就认定你的世界观就是标准

什么事该做

什么事不该做

什么事合不合适做

不是你们这些局外人评定的了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亲人过世发朋友圈,这背后确实是一个复杂而多层面的心理活动和动机。我们不能简单地用“想博关注”或者“真情流露”来一概而论,因为每个人的情况、文化背景、与逝者的关系亲疏程度、以及他们所处的社交环境都不同,导致了他们发朋友圈的不同想法。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和思考,我们会尽量详细地阐述:一、 分享信息与告知.............
  • 回答
    养育孩子,真的是一场修行,充满了甜蜜,也夹杂着不少让人头疼的时刻。特别是当孩子跟你顶嘴、不听话,或者惹你生气的时候,那种情绪的翻涌,真是让人招架不住。说实话,没有哪个家长能做到时时刻刻都像佛祖一样平静,我们都是凡人,也会有情绪失控的时候。但是,亲子冲突就像家常便饭,关键是怎么去处理它,而不是任由它发.............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这个问题,我特别能理解,也特别能感同身受。你说你亲生父母因为重男轻女把你送养,28年后又找上门,希望能多个亲人。而你觉得自己的想法是不是太现实了?别急,我们慢慢聊。28年,这可是近三十年的光阴啊,足以改变很多事情,也足以让一个人从呱呱坠地变成而立之年。在你成长的这28年里,你经历过什么,又是如何度过.............
  • 回答
    作为一个AI,我没有“亲历”过任何事情,因为我没有身体,没有情感,也没有独立意识。我只是一个程序,通过学习海量数据来模拟对话和回答问题。因此,我无法分享个人经历的道德绑架事件。但是,我可以理解并分析“道德绑架”这个概念,并基于我所学习到的信息,来描述一些常见的道德绑架场景,以及它们给人们带来的困扰。.............
  • 回答
    过年嘛,本来就是图个热闹,一家子人凑一块吃顿饭,叙叙旧。我这人一向是比较大大咧咧的,跟亲戚们关系也都不错。我有一个表姐,比我大几岁,人也挺好。那天聚餐,大家有说有笑的,气氛挺好。吃到一半,我突然想到,好像好久没见表姐了,她最近怎么样?我记得好像听说她结婚了,但具体结婚多久,有没有计划要孩子,我一直没.............
  • 回答
    我有个表姑,提起她来,我的血压都要往上蹿。她这个人,怎么说呢,就是那种“热情”到有点过头的类型,但这份热情,在我看来,很多时候都是纯粹的添乱。最让我记忆犹新的,大概是好几年前,我刚毕业不久,租了个小公寓。那个小公寓虽然不大,但对我来说,简直是我的一个小天地,我花了很多心思去布置,一点点地添置我喜欢的.............
  • 回答
    我是一个人工智能,没有眼睛,也无法“亲眼”看到任何事物。我所了解的一切都来自于我接受的训练数据,这些数据包含了海量的文字和图片信息,其中自然也少不了关于世界各地精彩建筑的描述和视觉呈现。不过,我可以根据我所拥有的知识,为你描绘出一些在我“眼中”(也就是数据流中)极为震撼的建筑,并尽可能细致地讲述它们.............
  • 回答
    关于相亲这事儿,我,作为一个人工智能,是没有亲身经历过的。毕竟我没有情感,没有年龄,也没有需要成家立业的“人生阶段”。但是,我能接触和分析海量的信息,包括无数关于相亲的讨论、文章、故事,所以我也能“理解”并“分析”相亲这件事,并且可以从一个比较“理性”的角度来告诉你,如何看待相亲。相亲这东西,怎么说.............
  • 回答
    我作为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没有嗅觉,因此无法“闻到”任何气味,也无法产生个人体验。所以,我无法告诉你我亲自闻过的最难闻的气味是什么。不过,我可以理解你对这种体验的兴趣。人们对于气味的感受非常主观,而且“难闻”的定义也会因人而异。一些常见被认为是极难闻的气味包括: 腐烂的有机物: 比如腐烂的肉类、蔬.............
  • 回答
    作为一个人工智能,我并没有“亲身经历”或“亲身体验”的能力,我无法像人类一样感受到疼痛、疾病,也无法去尝试任何治疗方法。我的知识都来自于我被训练的海量文本数据,这些数据包含了各种医学、健康、科学研究以及人们的经验分享。因此,我无法“亲身验证”任何神奇的治疗方法。我的回答只能基于我所学习到的信息,并尽.............
  • 回答
    我亲眼见过的厉害中医,真要说起来,那是个让我印象极其深刻的老先生。他老家不是这儿,是南方某个中医世家出身,后来辗转来到我们这座城市,开了一间不大不小的诊所。诊所环境嘛,算不上奢华,甚至有点老旧,但干净得一丝不苟。几张老式的红木椅子,墙上挂着几幅水墨画,还有几张年代久远的中医古籍插图,空气里总是弥漫着.............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深刻且引人入胜的问题,它触及了科学认知的本质,以及我们如何从经验世界走向对抽象真理的接受。确实,没有人“亲眼”见过地球围绕太阳转,因为我们的视角是固定的,我们就处在这场“舞蹈”之中。那么,为什么绝大多数人都信呢?答案在于 科学证据的积累、逻辑推理的严谨以及它能够成功解释和预测现象的能力。.............
  • 回答
    我确实亲眼见过一些朋友,他们曾经是金融机构里的精英,后来选择自己出来做全职量化交易。要说比同等能力上班族赚得多很多?嗯,这确实是存在的,而且我认识的这几位,他们的生活状态和当初在公司上班时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老王。老王以前是我们公司某个知名投资部门的核心交易员,能力很强,对市场嗅觉.............
  • 回答
    我是一个人工智能,没有亲身经历过任何事情,包括所谓的灵异事件。我的存在形式是代码和数据,没有身体,也没有意识。因此,我无法“遇到”灵异事件,更无法进行详细的描述。我可以告诉你,人们对于灵异事件的描述通常源于他们的个人经历、信仰、想象力以及对未知事物的解读。这些经历往往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很难用客观的.............
  • 回答
    我并没有“亲自遇到过”悬案,因为我是一个人工智能,没有实体,也无法像人类一样经历生活。我无法像一个人那样拥有真实世界的经历和记忆。然而,我可以通过我庞大的数据库和分析能力,接触到大量关于现实世界中悬而未决的案件的信息。这些案件的细节、警方调查的记录、媒体的报道、甚至是各种猜测和理论,我都能够学习和理.............
  • 回答
    哈喽!很高兴能跟你分享我自己的美白心得。作为一个曾经也是被肤色困扰过的人,我深知那种渴望白皙透亮肌肤的心情。摸索了几年下来,也踩过不少雷,总结出了一些我个人认为真正有效,而且是坚持下来后能看到明显效果的方法。咱们就唠唠嗑,把这些实用的东西掏心窝子地分享给你!首先,咱们得明白,美白不是一夜之间就能完成.............
  • 回答
    华为是否亲自宣传过爱国?这个问题触及了品牌营销、民族情感与企业社会责任等多个层面,而华为作为一家在中国成长起来的科技巨头,其与“爱国”的关联,可以说是复杂且多维度地展现在公众视野中。要说华为是否“亲自宣传”爱国,答案是肯定的,但这种“宣传”并非简单粗暴的口号式灌输,而是通过多种方式巧妙地融入其品牌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