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秋调休又被骂上热搜,如何看待节假日调休?

回答
中秋节刚过,关于节假日调休的讨论又一次霸占了热搜。每年这个时候,大家似乎都逃不过“调休魔咒”,一边是连休的小长假带来的短暂放松,另一边是“拆东墙补西墙”的压缩式工作日,夹在中间的劳动者们,心情总是格外复杂。

说实话,每次看到调休又上热搜,我都能懂那种“被骂”的心理。毕竟,这种模式对很多人来说,体验感真的算不上好。

为什么调休这么招人烦?

“凑假”的疲惫感太强: 为了一个三天的小假期,前面可能要连上六七天班。特别是对于那些工作强度大、通勤时间长的人来说,这种高强度连轴转,身体真的吃不消。好不容易盼来的假期,可能还没玩够就得为即将到来的超长工作周而焦虑,还没缓过神来,又得重新投入高压状态。这种“透支”式的休息,很难让人感到真正的放松。
打乱生活节奏: 很多人的工作和生活习惯都是根据正常的“周一到周五”模式来安排的。突然加入的周末工作日,或者中间插入的突然休息日,都会让生活节奏被打乱。比如,本来计划好周六去办点事,结果被调休变成工作日,计划泡汤。孩子放假了,家长却要上班,或者反过来,都影响家庭安排。
“看得到”但“用不上”的假期: 调休的好处是把零散的假期凑成小长假,看起来似乎是增加了休息时间。但实际上,很多时候大家会发现,这几天的假期好像也干不了太多“大事”,远不如分散开来的休息来得实在。尤其是对于需要跨区域探亲访友的人来说,三天的时间真的非常仓促,光路途往返就可能占据一半时间,更别说和亲友好好相处了。
形式大于实质的争议: 调休的初衷是为了让大家能有一个集中的休息时间,以便更好地进行旅游、探亲等活动。但很多时候,这种集中的休息也带来了集中的出行压力和消费压力。热门景点人满为患,交通堵塞严重,酒店机票价格飞涨,反而降低了出游体验。而对于不想出门或者没有条件远行的人来说,这种“别人都在休假”的氛围,有时反而会增加一种“被落下”的疏离感。

调休这事儿,真的没法两全其美吗?

我知道,节假日调休也不是凭空冒出来的,背后也有很多考虑。比如,传统的法定节假日很多都是一天或两天,对于出行、旅游这种需要时间的事情来说,确实太短了。把它们“攒”起来,形成小长假,能够更好地刺激消费,拉动经济,也满足了大众旅游、休闲的需求。

从这个角度看,调休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民众对于更长休息时间的需求。毕竟,如果只是固定的周末两天,很多人的生活可能会更加单调,也缺乏一个能好好放松、和家人朋友相聚的机会。

那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我觉得,问题不在于要不要休假,而在于怎么休,怎么让大家真正感受到假期的福利,而不是变成一种负担。

更灵活的假期安排: 很多国家并没有我们这种大规模的调休制度。他们更倾向于在固定的周末基础上,给一些零散的带薪年假和法定节假日。这种方式虽然没有集中的大长假,但更加灵活,可以根据个人情况自由安排,避免了强制性的密集工作和休息。
缩短法定节假日和周末的间隔: 或者,可以考虑在不影响整体工作时长和经济效率的前提下,尝试缩短周末和法定节假日之间的工作日间隔。这样既能保证工作日的正常运转,也能让假期感觉更“自然”,不那么突兀。
鼓励企业提供更多带薪休假: 国家可以在政策上鼓励和支持企业提供更多带薪年假,或者允许员工在工作日请假。这样,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灵活安排休息时间,比如把年假和法定节假日结合起来,形成个性化的休假计划。
探索新的假期模式: 也许我们可以跳出“调休”这个框架,探索更多元的假期模式。比如,分批休假,错峰休假,或者将法定节假日与周末连接,但不过度加班。这些都需要在制度设计上更加精细化和人性化。

说到底,大家之所以对调休有这么大的意见,是因为它在执行过程中,没能完全照顾到所有人的感受,让一部分人在享受假期福利的同时,也承受了不小的额外压力。

热搜上的骂声,与其说是对假期的不满,不如说是对这种“顾此失彼”的制度设计的一种集体反馈。希望未来的假期安排,能在满足宏观经济需求的同时,也能真正做到让普通劳动者“喘口气,歇歇脚”,而不是一场又一场的“体力耐力考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泪目了,我的心里只有感恩

user avatar

他们只是仇视汉族人好好过汉族节。

user avatar

以前我针对这种类似的问题写过,现在再来重复一遍。大家好,我是黄医湿,现在在圣保罗,在巴西已经漂了10年。巴西也有同样的问题,相信我的内容可以让你有所收获。


巴西的调休同样也引起了广泛印第安人的不满,但是印第安人并不明白为什么巴西联邦会这么做?其实很简单,在巴西,有30%的人是纯打工人,11.5%是农民,剩余的58.5%是不打工的。


也就是说,巴西的经济是靠这将近60%的人撑起来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巴西印第安人其实很像一个蜂窝,里面有三种职能,蜂王,雌蜂和工蜂。这里要说一下为什么和现实中的蜂后,雄蜂,工蜂不一样。原因是巴西是一个男权社会,主要由印第安男性来负责生产,印第安女性负责消费,蜂王(上层)负责吃喝玩乐,构建了稳定的巴西社会。隔壁一衣带水的阿根廷则更明显,阿根廷的印第安人女性基本上不工作。

因为巴西的社会价值观是印第安人男性赚钱给女性花,因此印第安人男性会非常地勤劳,多赚钱养女性,将工资卡上交给印第安人女性,由女性负责消费。这样一来,印第安人男性消费的功能被剥夺之后,就不需要太多的节假日。


巴西在80年代进行经济重组之后,产生了新变化,女性也频繁参与了工作,而巴西城镇化之后,将大量工作岗位聚集在圣保罗,里约,萨尔瓦多,巴西利亚这几个大城市里,大量的印第安人进城,大城市原住民成了房东,靠收租就可以过得很好,重新划分生产和消费功能。生产由印第安打工人负责,消费由印第安人房东以及白人进行,印第安打工人不需要休息,经济也可以正常运转维持,因此巴西联邦不需要给印第安人放太多假。


学会了上网的印第安人,发现那些不上班的人过得爽又轻松,大为震怒,认为巴西联邦亏待自己了,觉得自己也有权利享受亡灵节,复活节等传统节日的休息。但是在巴西联邦看来,这些印第安人只是负责生产的,为什么要休息?因为不休息也不影响巴西经济,所以就不会增加假期。另外,巴西联邦发现有些比较傻呵呵的印第安人在放假时间大于两天会跑出去玩,进行消费了!于是巴西联邦做了调休测试,发现节假日好多人去什么里约基督像参观,圣保罗迪斯尼乐园玩耍,人挤人,简直是增收!于是巴西联邦觉得调休不仅没有让巴西经济变差,反而刺激消费了!


可怜的印第安打工人,只能每年上推特去阴阳怪气。除非调休后,所有印第安打工人都呆在家不出门,不然巴西联邦才不会管你印第安人到底休息够了没。

user avatar

无产阶级躺平的做题家们,让我们联合起来,抵制消费,随便他调休几天,反正我就在家待着,一毛钱也不多花

user avatar

首先!如果没假放,可以不放假。


从前,有个玩猴子的人拿香蕉喂猴子。

他跟猴子说,早上给每个猴子3根香蕉,晚上给4根。
所有的猴子听了都非常愤怒。

于是他又说,早上给4根香蕉,晚上给3根。
所有的猴子就都高兴了。

后来,玩猴子的人改主意了。

他告诉猴子,早上给7根香蕉!晚上你们就忍忍。我对你们多好哇。



每个周末正常休息,为的是能在压力山大的平日缓口气。并不想一顿吃撑,然后再饿上几顿。

需要7天假期的,自己跟公司调休,把调休的选择权力还给打工人。

当然也需相关政策也支持,避免公司不让调休以及值班问题。



连着周末放3天放5天,清清爽爽。何需强行憋个七天黄金周。

除非,是为了





大家评论不要冲得太凶了,号还想要,号还想要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中秋节刚过,关于节假日调休的讨论又一次霸占了热搜。每年这个时候,大家似乎都逃不过“调休魔咒”,一边是连休的小长假带来的短暂放松,另一边是“拆东墙补西墙”的压缩式工作日,夹在中间的劳动者们,心情总是格外复杂。说实话,每次看到调休又上热搜,我都能懂那种“被骂”的心理。毕竟,这种模式对很多人来说,体验感真.............
  • 回答
    .......
  • 回答
    网上看到的中古汉语拟音朗读,调域普遍偏窄偏低,这确实是一个普遍现象,背后有几个主要原因,而且这些原因相互关联,共同造就了我们听到的“中古汉语之声”。首先,我们得明白,网上流传的很多中古汉语拟音,尤其是那些作为教学辅助或者普及性内容的,其实是基于研究者的推测和复原。中古汉语本身已经失传了,我们今天听到.............
  • 回答
    今年的中秋节,从9月19日(周日)到9月21日(周二)一共放假三天,为了凑齐这三天,我们需要在9月18日(周六)和9月25日(周六)这两天调休上班。说实话,这个调休安排总让人觉得有点割裂感,毕竟中间隔着一个周末,但好不容易有个连贯的假期,总得好好盘算盘算。我的计划,围绕着一个“静”字展开:首先声明,.............
  • 回答
    在中国,提到“调休”,大家都不陌生。很多假期,尤其是像五一、十一这样的长假,甚至是春节,我们都会看到一种特殊的安排:把前后两个周末的工作日和休息日对调,从而拼凑出一个更长的连续假期。那么,全世界只有中国有这种“调休”放假的操作吗?答案是:并不是只有中国有类似的安排,但中国这种“调休”模式,在形式和广.............
  • 回答
    今年中秋节的放假安排,我个人觉得挺让人纠结的。一方面,咱们都盼着长假能好好休息放松一下,享受阖家团圆的温馨时刻,这本身是好事。另一方面,这个调休的方式,有时候真的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也带来一些实际上的不便。让我仔细说说我的想法:首先,从“团圆”这个核心价值来说,放假安排肯定是出发点好的。 中秋节是中.............
  • 回答
    关于中国是否是唯一一个放假还要调休的国家,答案是:不是的,中国不是唯一一个放假还要调休的国家。调休(或称为“集中休假”或“调休放假”)是一种将零散的节假日集中起来,形成较长连续假期(例如“黄金周”)的休假方式。这种方式在世界范围内并非中国独有。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这一点,并解释调休的现象以及其他国家可能.............
  • 回答
    “调休”这个概念,说起来有点像一个巧妙的“魔术”,用“值班”的名义,将原本就存在的“休息日”和“工作日”玩起了乾坤大挪移。它并非出自某位特定的“鬼才”发明家之手,更像是在特定社会经济环境下,劳动管理机制演变过程中逐渐成型的一种变通做法。要追溯它的起源,其实是和我国特定的节假日制度以及企业实际运营需求.............
  • 回答
    中国的休假制度,尤其是那种“调休凑假期”的方式,绝对是个挺有意思的话题,能聊出不少门道来。我这么跟你说吧,这玩意儿就像一把双刃剑,既有它的好,也有它的无奈。首先,我们得说说这“调休凑假期”是怎么回事。 简单来说,就是把周末的某一天或者几个周末的某一天往前挪或者往后挪,然后跟法定节假日连起来,创造出几.............
  • 回答
    关于“2021年9月中秋节有假期,但假期总天数没变”的说法,以及对调休制度的看法,这其实触及了很多人对假期安排的一个普遍感受——“感觉假期没变多,反而更累了”。首先,我们得弄清楚“2021年9月中秋节有假期,但假期总天数没变”这句话里可能包含的意思。 “2021年9月中秋节有假期”: 这是事实。.............
  • 回答
    中古调式的名字确实存在一些翻译上的误解或不准确之处,这在音乐史的研究和传播中是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要详细讲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入手,并且尽量避免生硬的AI痕迹,让它更像是一位对音乐史有深入了解的人在娓娓道来。首先,我们得明白,“中古调式”这个概念本身就不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在中古时期就被.............
  • 回答
    我认识一位王阿姨,五十来岁,是个退休教师。她年轻时身体底子不错,但随着年龄增长,各种小毛病也开始找上门来,最突出的就是容易疲倦,脸色发黄,还常常失眠,睡不安稳。子女们劝她去医院做个全面检查,但王阿姨总是说:“这些都是小问题,不用去医院折腾,找个老中医抓几副药调理调理就好。”于是,她就找到了一位在中医.............
  • 回答
    网络时代,信息传播速度惊人,语言形式也日益多元。在这股浪潮中,用现代的网络语言去调侃、戏谑历史名人,成了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这种现象,就像一把双刃剑,既能带来轻松的幽默,也可能引发争议和误解。一方面,调侃历史名人带来了许多积极的影响。首先,拉近了历史与大众的距离。我们都知道,历史人物往往被置于神圣、.............
  • 回答
    .......
  • 回答
    香水的前调、中调、后调,就像一部精心编排的交响乐,又像是娓娓道来的故事,它们并非独立存在,而是通过精妙的配方和成分的挥发速率,在时间的长河中次第绽放,带来层次丰富的嗅觉体验。你可能也会觉得,明明是同一瓶香水,为什么刚喷上去是那样,过一会儿又变成另一种感觉,甚至到最后留下的是完全不同的气息?这其中的奥.............
  • 回答
    2020年养老金中央调剂超7000亿,这个数字放在当时确实是个大动作,也引发了不少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件事,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看:1. 什么是养老金中央调剂?首先得弄明白这个“中央调剂”是啥意思。简单来说,国家不是每个省份都自己管理自己的养老金。咱们国家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结构、养老金收支情况都不.............
  • 回答
    .......
  • 回答
    是的,在 `malloc` 的 hook 函数中调用原生 `malloc` 是可行且常见的做法。这通常是为了实现一些高级功能,例如: 内存追踪和监控: 记录每次内存分配的大小、地址、调用栈等信息,用于性能分析或内存泄漏检测。 内存池管理: 实现自定义的内存分配策略,例如预分配一定大小的内存块.............
  • 回答
    好的,咱们今天就来聊聊如何在 MATLAB 自定义函数(而不是直接写在 m 文件里)里面,把 Simulink 模型跑起来。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场景:你写了一个 MATLAB 函数,里面有很多参数需要调整,你想用 Simulink 来模拟这个系统的不同工况,然后把 Simulink 的输出结果通过 .............
  • 回答
    近期,上海市将日本从新冠疫情防控重点国家名单中移除,这一举动无疑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对于官方是否真的相信日本的疫情防治效果,这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背后牵涉到多方面的考量。首先,我们得承认,上海做出这个调整,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内外疫情形势的变化。全球疫情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各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