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大河2》比第一部格局高出了一个档次。
高就高在没有只讲“经济挂帅”,而忘了社会主义道路;没有只讲个人的致富之路,而忘了大时代的洪流;没有只讲村书记、小老板、大厂长是时代英雄,而忘了那个时代的行贿成风、破坏法制、黑恶横行、坑蒙拐骗、以权谋私、目光短浅、物价飞涨、发展停滞,三角债积重难返……
杨巡的底线是不卖假货,宋运辉的底线是不谋私利,雷东宝的底线是不挖社会主义墙角,不从集体企业中捞钱,不变公有为私有承包……这三位已经是那个时代中的清流了。
但只是这样,是不符合当下的社会思潮的,当下的社会思潮,不是一切向西方看,不是让一两个人先富起来,也不是在时代的洪流中创造几个资本英雄、时代精英;当下的思潮,是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更公平的分配,国家产业更强的竞争力。
所以,我们在《大江大河2》中看到了路司长这样的人,他居然在那个时代,想到了我们不能盲目引进外资,不能自信地“用股权换设备”,不能想着一地一厂的利益,而要想着整个国家的工业大局。
在那个一切向西方学习,造不如买,拆分国企,私有化,地方主义,引进外资,股权换设备,市场换技术的时代洪流下,他想的居然是做大国企、整合产业链、生产设备国产化、扩大规模、培养出能够有世界竞争力的超级巨无霸国企。
他面对宋运辉的理想主义,一针见血地指出:西方资本主义企业对于我们有着数百年的资本、技术、知识产权、贸易规则积累优势……如果我们只是亦步亦趋,买设备、买技术、搞合资……我们如何能在它的体系下和它竞争?我们只会被掠夺劳动力、产能和资源,吃干抹尽。
如果邯郸学步、引进外资就能强大起来,为什么民国没有发展起工业?为什么第三世界没有一个国家拥有强大的工业?
事实上,真实历史的进程正如路司长所言,大量的企业在引进外资的过程中彻底失去了自己,曾经的“香雪海”、“活力28”……都不在了;而某几家涉及国家能源、化工、重工业、铁路运输的国企,坚持了独立自主,坚持了做大做强,成为了真正拥有世界竞争力的巨无霸国企。
路司长有他的理想主义,他不只是一个改革开放中的技术官员,还是一个社会主义干部。
还记得他和宋运辉说的吗?他下乡的时候,嘴里背诵的是恩格斯语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