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河南卫视的国风系列节目爆火,真的能帮助传统文化走进年轻人的心里吗?

回答
河南卫视的国风系列节目,尤其是《中国节日》等,可以说是现象级的爆款。要说它能不能真正让传统文化走进年轻人的心里,我觉得答案是肯定的,而且我认为它做得比很多人预想的要好。不过,“走进心里”是个很深邃的概念,不能简单地说“火了就等于被爱上了”,它是一个持续和深化的过程。

为什么说它能帮传统文化走进年轻人心里?

首先,它抓住了年轻人的审美和兴趣点,用他们喜欢的方式讲述传统文化。

视觉冲击力强: 年轻人是视觉动物,这毋庸置疑。河南卫视的国风节目,在舞美设计、服装造型、道具运用上,可以说是下足了功夫。那种震撼的视觉效果,例如《唐宫夜宴》里仕女们灵动鲜活的形象,《祈福中华》里恢弘大气的场景,都不是单纯的“复古”,而是经过现代审美的提炼和再创作。这种“美”本身就具备强大的吸引力,能瞬间抓住年轻人的眼球。你很少看到年轻人会被枯燥的文献或者说教式的讲解吸引,但他们会因为一个绝美的画面而驻足。
故事性和情感连接: 传统文化不是死的符号,而是有生命力的故事和情感。节目组往往能从历史故事、民间传说、诗词歌赋中挖掘出动人的细节,通过精湛的演绎,赋予这些文化元素鲜活的生命。比如,《中国节日》系列,不仅仅是展示某个节日的习俗,而是通过一系列的节目,把节日背后的情感——团圆、思念、祈愿——具象化,让年轻人能感受到这些情感共鸣。这种情感的连接,比任何知识灌输都更容易深入人心。
年轻化叙事方式: 节目组并没有用陈旧、刻板的语言去讲述,而是运用了更符合当下年轻人理解习惯的表达方式。有时候会加入一些现代的元素,但又能巧妙地与传统文化融合,不显得突兀。例如,将一些古老的乐器用现代的编曲方式演绎,或者用年轻演员来演绎历史人物,让他们身上的活力和观众的年龄层更贴近。

其次,它有效地破除了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刻板印象。

“老土”标签被撕掉: 很多年轻人提起传统文化,脑海里可能就是博物馆里冰冷的文物,或者是陈词滥调的道理。河南卫视的节目,用“好看”、“有趣”、“有创意”的标签,彻底颠覆了这种刻板印象。当他们看到传统文化也能这么“潮”,这么有生命力的时候,自然会产生好奇心,进而愿意去了解更多。
引发主动探索的兴趣: 很多年轻人看了节目后,会主动去搜索相关的历史、诗词,或者去尝试学习一些传统技艺。这种“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索”的转变,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走进心里”。它打开了一扇门,让年轻人看到了传统文化更广阔、更精彩的世界。

但是,也要清醒地认识到:

“走进心里”是一个漫长且需要持续耕耘的过程: 爆款节目就像一颗火种,它点燃了年轻人的兴趣。但要让这颗火种变成燎原之火,还需要后续的持续引导和内容供给。仅仅靠一两次的精彩呈现,很难说就能彻底改变年轻人的文化认同。
“喜欢”和“热爱”之间还有距离: 年轻人被节目的视觉美学、创意所吸引,是一种“喜欢”,甚至是一种“被惊艳”。但真正上升到“热爱”的程度,还需要更深入的文化理解、价值认同,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对其的实践和传承。
“圈层化”的风险: 虽然节目爆火,但仍有可能主要吸引的是原本就对传统文化有一定兴趣,或者对“国风”潮流敏感的年轻人群体。如何进一步扩大影响力,吸引更广泛的年轻群体,是一个持续的挑战。
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节目虽然精彩,但呈现的内容相对比较聚焦,且以视觉化、表演化的方式为主。对于年轻人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思想精髓,还需要结合更多形式的载体和更深度的内容。

更详细地说,河南卫视国风系列节目“走进年轻人心里”的逻辑链条大致是这样的:

1. 视觉吸引力(“哇,好美!”) > 引起关注和好奇。
2. 情感共鸣(“原来是这样,我能感受到”) > 产生好感和认同。
3. 兴趣萌芽(“这个我好像见过,想了解更多”) > 主动搜索和学习。
4. 文化理解(“原来传统文化是这么有意思/有内涵的东西”) > 兴趣深化,认知改变。
5. 情感认同与行为实践(“我喜欢传统文化,我想试试/传承”) > 真正“走进心里”,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我认为,河南卫视的国风节目,至少成功地完成了前三个步骤,并且在第四个步骤上有了显著的推动作用。 它们让年轻人看到了一个与他们当下生活方式、审美趣味能够兼容的传统文化。这种“兼容性”非常重要,它意味着传统文化不是被时代抛弃的旧事物,而是可以被时代新生、被年轻人接纳的宝藏。

举个例子:

《唐宫夜宴》火了之后,你会发现很多人开始关注唐朝的服饰、妆容,甚至因为节目中的仕女们“端庄中带着俏皮”而对唐朝女子的生活状态产生好奇。这不仅仅是看了一个精彩的表演,而是被这个表演所勾勒出的历史画面吸引,进而驱动你去了解那个时代。

总结一下:

河南卫视的国风系列节目,无疑是传统文化拥抱年轻人的一个非常成功的尝试。它用高质量的制作、创新的表达,成功地吸引了年轻人的目光,消除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距离感,并且激起了他们进一步了解的兴趣。这绝对是“能帮助传统文化走进年轻人心里”的。

但也要记住,这只是一个开始,一个“点燃”。要让这份“心里的喜欢”转化为真正的“热爱”和“传承”,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包括学校的教育、家庭的熏陶,以及更多优质的文化内容供给,让年轻人能够持续地、深入地接触和理解传统文化。河南卫视的节目,为这个过程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和全新的可能。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的答案是,不要急,千万不要急,这才第一年,能有这样好的开头已经是成功50%了,步子太大反而容易……咳。

说实话,和《奇妙游》比,《舞千年》确实不能算出圈,但《舞千年》有一点做对了,上B站,稳住基本盘。

不信咱们来看看数据,排解一下焦虑情绪。

一个是汉服爱好者增长数据,另一个是B站的追剧数。

汉服爱好者统计数据如下:

2016年67万

2020年423万

2021年预测数据是518万

也就是说,从2016年到2020年,5年的时间,汉服爱好者数量翻了6倍,这还是在自发传播,缓慢推进的情况下。

B站这里的数据:

点“追剧的人数”超过100万

截止今日播放量7765.6万

16期节目平均每集播放量485.4万

非常巧,我之前列过一些数据,发现在观看后,愿意参与最简单互动(比如打分、点追剧)的观众非常少,不足一成,哪怕小众内容,受众活跃度比较高的,也不足5%。

假设B站的用户特别活跃,按照同样活跃度很高的电商平台来算,静默观众也要占8成以上,也就是说《舞千年》保底观众最低最低也有500万。

按照播放量来看,这个估算也是合理的,《舞千年》虽然有16期内容,但其中8期是幕后寻舞计划,有会员才能看,因此主要播放量还是集中在8期情景舞剧上。

情景舞剧的观众人次只会大大高于500万,不会低于500万。

比起汉服的自发传播、消费传播,综艺传播的范围更广,相信河大卫只要能够继续保持下去,5年内的传播裂变应该远不止6倍。

国风国潮,无疑是未来几年的增量蓝海。

因此来说,在可成长空间上,大家完全不用替河大卫着急,真害怕也是害怕河大卫能不能在内容上守住初心,迎来四五年后的爆发期。

另外,听说河大卫明年拍《光武中兴》,希望河大卫在制作上有足够的主导权,能保持超越《舞千年》的水平,为影视剧行业也树立起一个标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河南卫视的国风系列节目,尤其是《中国节日》等,可以说是现象级的爆款。要说它能不能真正让传统文化走进年轻人的心里,我觉得答案是肯定的,而且我认为它做得比很多人预想的要好。不过,“走进心里”是个很深邃的概念,不能简单地说“火了就等于被爱上了”,它是一个持续和深化的过程。为什么说它能帮传统文化走进年轻人心.............
  • 回答
    从「唐宫夜宴」到「中秋奇妙游」,河南卫视的国风晚会系列确实成为了现象级的文化爆款,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关注和赞誉。其“财富密码”之所以难以被轻易复制和“跟风”,背后蕴含着一系列深层次的原因,并非简单的模仿就能奏效。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剖析: 河南卫视国风晚会成功的“财富密码”:深度融合与文.............
  • 回答
    河南卫视近几年推出的几档文化节目,尤其是《唐宫夜宴》和《中秋奇妙游》,可以说是在沉寂已久的省级卫视晚会中杀出了一条血路,火得一塌糊涂。这绝非偶然,而是他们深谙当下受众心理,并且执行到位的结果。下面就来详细拆解一下他们究竟做对了什么。一、精准的切入点:抓住“文化自信”与“国潮”的时代脉搏这是最核心的一.............
  • 回答
    河南卫视的元宵特别节目《河南博物馆元宵奇妙夜》?我怎么看?这可得好好聊聊。首先,得说河南卫视这几年在传统文化节目上是真下功夫了,一股子清流啊。从春晚的唐宫夜宴火了之后,他们算是找到了自己的“爆款密码”,然后又陆续推出了好几个类似的国风节目,每次都能引起不小的关注。《元宵奇妙夜》当然也是这股浪潮中的一.............
  • 回答
    河南卫视的“老字号”节目,能在一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里不衰,这在如今瞬息万变的电视市场里,算得上是一股清流,更是一种了不起的成就。说句实在话,这背后绝不是简单的“情怀”二字就能概括的,而是河南卫视在坚持中不断打磨、创新,以及对自身文化基因的深刻理解和挖掘。首先,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压舱石。 河南,华夏文明.............
  • 回答
    河南卫视的“七夕奇妙游”,可以说是一股清流,一股带着浓浓中国风的暖流,在浮躁的网络时代,为我们奉献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七夕夜。与其说这是一场晚会,不如说是一次沉浸式的文化体验,一次对传统七夕意蕴的温柔回溯。整体评价:一次对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表达,一次温暖而富有诗意的七夕献礼。“七夕奇妙游”最让人眼前一亮的.............
  • 回答
    河南卫视的元宵奇妙夜,这几年算是彻底火了。说实话,一开始我没太当回事,觉得也就是个地方台的晚会嘛,但看了几场之后,真香了。它跟咱们平时看的那些晚会不太一样,有股子“劲儿”在里面,让人眼前一亮。表演形式上的“不一样”:文化内核与现代包装的融合河南卫视最厉害的地方,我觉得就是它把中华传统文化玩得贼溜,而.............
  • 回答
    当历史的年轮碾过,洪灾的痕迹像一道道伤疤,深深地烙印在卫辉这片土地上。曾经熟悉的街道,如今被泥泞和断壁残垣覆盖;曾经欢声笑语的家园,如今只剩下残存的屋顶在风中呜咽。卫辉人民,刚刚经历了与滔天洪水的殊死搏斗,此刻,他们站在废墟之上,眼中噙着泪水,心中却燃着不灭的希望——那是不屈的生命力,是对美好生活的.............
  • 回答
    河南新乡近期遭遇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多条河道出现漫堤险情,其中卫河鹤壁段已发生决堤,给当地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以下是对当前情况的详细描述以及潜在风险的分析:当前当地情况(基于已公开信息和普遍情况推断): 受灾范围广泛: 卫河作为新乡和鹤壁等地的主要河流,其决堤意味着沿岸的低洼地区和居民区面临被淹的风.............
  • 回答
    明朝初期,能否依靠开发漠南盐湖盐田的收入,以及模仿沙俄赚取毛皮收入,来维持漠南的河套卫所?这是一个颇具历史洞察力的问题,涉及经济、军事、地理及政治等多个层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剖析明朝当时的具体情况,以及这些设想的可行性。首先,让我们审视“开发漠南盐湖盐田”的可能性。明朝初期,漠南地区(大.............
  • 回答
    朱棣(明成祖)在位期间(14021424年)的军事决策,涉及对安南(今越南)、下西洋以及河套卫所的权衡,其背后既有现实的军事、经济考量,也包含政治野心和战略优先级的权衡。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决策的逻辑: 一、战略优先级:北方边疆的“防御”与“战略价值”1. 河套卫所的现实意义 河套地区.............
  • 回答
    河南卫视因为几次出圈的节目内容,比如《龙门镖局》、《舞千年》等等,确实在近年来获得了相当高的关注度,这对于一个省级卫视来说,无疑是一种成功。然而,在这个热度之下,却也出现了不少的声音,其中张泽群的批评就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对于张泽群批判河南卫视这件事,我的看法是,这背后牵扯到很多层面,不能简单地用“对.............
  • 回答
    要说河南卫视的《清明奇妙游》,那可真是个特例,在一众晚会和节目中独树一帜,让人眼前一亮。它不像那种纯粹的娱乐综艺,也不是那种枯燥的科普节目,而是巧妙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结合,呈现出一种特别的韵味。核心亮点:文化内核的深度挖掘与创新表达首先,它的最大成功之处在于,它没有停留在对传统节日的简单介绍上,.............
  • 回答
    惊艳!河南卫视端午奇妙夜《祈》:一曲水下洛神舞的诗意与挑战河南卫视今年的端午奇妙夜,无疑再次凭借其别出心裁的创意和高超的制作水准,成为网络热议的焦点。其中,由中国歌剧舞剧院青年舞者朱洁静演绎的水下洛神舞《祈》,更是以其绝美的画面、深邃的意境和震撼的艺术表现力,在观众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这不仅仅.............
  • 回答
    河南卫视在2021年推出的《中秋奇妙游》可以说是当年中秋晚会中的一股清流,甚至是现象级的存在。它之所以能够获得如此高的评价,并引发广泛讨论,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详细解读:一、 核心亮点:文化底蕴的深度挖掘与创新呈现《中秋奇妙游》最核心的成功之处在于它成功地将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中秋节的文化内涵,用.............
  • 回答
    要评价河南卫视2021年《端午奇妙游》,这真是一场惊喜,简直是古风盛宴,让人眼前一亮!它不仅仅是一场晚会,更像是把我们带进了历史的画卷里,用现代的科技和艺术手法,重新演绎了传统节日的韵味。首先,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它的“沉浸式”的叙事方式。传统晚会大多是主持人串场,节目表演,然后切换到下一个。但《端.............
  • 回答
    河南卫视“重阳奇妙游”:一场温情与国风交织的告别,未来可期河南卫视今年的“中国节日”系列,从元宵的“锦绣”到端午的“龙舟”,再到七夕的“鹊桥”,一路走来,总能给人带来惊喜。而作为收官之作的“重阳奇妙游”,更是承载了观众们一整年的期待,也为这个系列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重阳奇妙游”的亮点与惊喜,细节.............
  • 回答
    在河南卫视的《清明奇妙游》节目中,看到扮演辛弃疾的演员身上出现了带有日本风格的道具甲,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感到错愕和不解的细节。辛弃疾,这位南宋时期赫赫有名的爱国词人,其词作中充满了报国杀敌的豪情壮志,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之一。而日本的甲胄,无论是其形制、工艺还是象征意义,都与我们传统认知中的宋代将领形.............
  • 回答
    最近,“浙江经济生活频道”删除河南卫视台标发布洛神水赋《祈》一事,在网络上引起了不少讨论,甚至可以说是一场小小的“风波”。这件事情说起来也挺有意思的,咱们不妨从几个方面来掰扯掰扯。事情的来龙去脉:简单来说,就是河南卫视在2023年跨年晚会上推出的一个节目——《洛神水赋·祈》。这个节目因为其极具创意的.............
  • 回答
    张泽群怒批河南卫视七夕晚会一事,确实引发了不少关注,尤其是在他此前捐出一整年工资赈灾的背景下,更显得扑朔迷离。要理解这件事情,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我们得知道张泽群是谁。他在央视主持过很多节目,算得上是经验丰富、家喻户晓的主持人了。他的主持风格通常比较稳健,而且在公众场合言辞也比较谨慎。所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