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可能以获取某种性状为目标定向培养病毒吗?

回答
当然有可能,这属于一种被称为“定向进化”(Directed Evolution)或“定向诱变”(Directed Mutagenesis)的技术在病毒学领域的应用。简单来说,就是利用自然选择的原理,但人为地设置一个“筛选器”,只允许那些表现出我们所需性状的病毒生存和繁殖,从而在代代繁衍中“筛选”出我们想要的那种病毒。

这可不是什么科幻小说里的情节,而是许多现代生物技术和药物研发领域的重要手段。比如,我们想要开发一种能更有效感染癌细胞的病毒,或者一种对某种抗病毒药物不敏感的病毒,甚至是一种能在特定温度下生存更好的病毒,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

让我来给你详细讲讲这个过程是如何操作的,以及其中涉及的关键环节,尽量让你看到其中的“匠心”和“自然的力量”是如何被巧妙结合的。

核心思想:自然选择的人为加速版

想象一下,在野外,病毒数量极其庞大,每天都在不断地突变。大多数突变是没有意义的,甚至是有害的,病毒会因此被淘汰。但偶尔,一个幸运的突变会赋予病毒某种优势,比如更强的传播能力,或者能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拥有这个优势的病毒就会比其他病毒繁殖得更快,最终成为群体中的主流。

定向进化就是把这个过程搬到实验室,并且加入人为的“导向”。我们人为地创造大量的突变,然后设置一个“选择压力”(Selection Pressure),只有那些突变后表现出我们想要性状的病毒才能在这种压力下生存下来。这样一来,我们就在很短的时间内,将自然界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发生的演化过程“压缩”和“引导”了过来。

具体步骤拆解:

1. 创造“变异源泉”:病毒的随机突变

高突变率病毒株: 有些病毒本身复制时就容易出错,比如一些RNA病毒(像流感病毒、HIV)。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病毒株作为起点,它们本身就能产生大量的变异。
诱变剂处理: 我们可以故意暴露病毒群体于某些化学物质(如亚硝酸钠)或物理因素(如紫外线辐射),这些都会损伤病毒的基因组,导致在复制过程中发生错误,引入突变。
基因工程定向诱变: 这是更“精确”的方式。我们可以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在病毒的基因组中随机插入一些“错误信号”,或者在复制过程中加入一些容易出错的DNA/RNA聚合酶。这样可以在控制的范围内引入大量突变。
“DNA砌块”替换: 还可以将病毒的基因组片段与一些已知会产生错误配对的“砌块”混合在一起,在病毒复制时“喂”给它,让它在拼凑自己的基因组时出现错误。

简单来说,就是要让病毒产生足够多的“随机变化”,为接下来的“筛选”打下基础。就像给一群孩子让他们写作文,你希望每个人都写出点不一样的东西,才能有机会写出你想要的那个“好故事”。

2. 建立“筛选平台”:设定选择压力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也是体现“定向”的地方。我们要创造一个环境,只有拥有特定性状的病毒才能在那里茁壮成长。

寻找特定细胞: 如果我们要培养一种能更有效地感染某种特定细胞(比如某种类型的癌细胞)的病毒,我们就会只用这种细胞来培养病毒。那些不能有效感染这些细胞的病毒就死掉了。
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 如果我们要培养一种对某种抗病毒药物不敏感的病毒,我们就会在培养基中加入这种药物。只有那些发生了突变,能够抵抗该药物的病毒才能继续存活和复制。
温度或pH值: 同样,如果我们要培养一种能在更高温度下生存的病毒,就用较高的温度来培养。
抗体或免疫因子: 如果我们要培养一种能逃避特定抗体攻击的病毒,就可以用包含这种抗体的血清来“挑战”病毒群体。只有那些抗原性发生改变,能躲过抗体识别的病毒才得以生存。
生物传感器结合: 有些技术甚至会将病毒的某个性状(比如与某个受体结合的能力)与一个可以被检测到的信号(如荧光)关联起来。这样,我们就能直接“看到”哪些病毒表现出了我们想要的性状。

这个筛选平台就像一个“守门人”,只放行那些符合我们要求的病毒。

3. 迭代优化:反复筛选和扩增

我们不会只进行一次筛选。通常需要多轮的筛选和扩增(Amplification)。

第一轮筛选: 将经过诱变处理的病毒群体放在筛选平台上。只有少数病毒能够在这种压力下生存并开始复制。
扩增: 将这些“幸存者”收集起来,用它们作为下一轮的“种子”,再次进行诱变(或者直接进行下一轮筛选,取决于策略)和筛选。
多轮循环: 重复这个过程,每一轮的筛选都会进一步优化病毒群体,使其越来越适应我们的选择压力,最终“富集”出我们所需要的特定性状。

这就好像我们发现了一个有潜力的苗子,我们把它种在最好的土壤里,精心浇水施肥(扩增),然后看着它长大,再根据它的表现调整养分和光照(下一轮筛选),不断地让它朝我们期望的方向发展。

举个例子(假设我们要培养一种能更高效感染肝癌细胞的病毒):

1. 起点: 我们选择一个已知的对肝细胞具有一定感染能力的病毒株。
2. 创造变异: 我们使用一种在病毒复制时容易出错的酶,或者用化学诱变剂处理这个病毒株,让其基因组产生大量随机突变。
3. 筛选平台: 我们准备大量的肝癌细胞。
4. 第一轮筛选: 将包含有突变体的大量病毒注入肝癌细胞。几小时或几天后,我们收集那些成功感染了肝癌细胞并繁殖出新一代病毒的“感染液”。那些没有感染成功的病毒则被丢弃。
5. 扩增: 将收集到的病毒再次用于感染新一批肝癌细胞。
6. 多轮: 重复这个过程,可能经过5到10轮,甚至更多。每一轮,我们都在“选择”那些对肝癌细胞更具感染力的病毒。
7. 结果: 经过多轮迭代,我们最终获得一个病毒群体,其中的病毒比最初的病毒株能更有效地感染和复制于肝癌细胞中。

这项技术的价值和应用:

疫苗开发: 培养能够诱导更强免疫反应的病毒株,或者能逃避疫苗株引起的免疫原性的病毒株(用于开发新型疫苗)。
基因治疗: 优化病毒载体,使其能更高效、更特异地将治疗基因递送到目标细胞,或者降低其在非目标细胞中的复制能力。
抗病毒药物筛选: 培养耐药性病毒,用于测试现有和新型抗病毒药物的疗效。
生物武器防御: 理解和预警潜在的病原体演化方向。
病毒学基础研究: 探索病毒基因组与病毒性状之间的关系。

一些需要注意的方面:

“定向”的边界: 尽管我们设定了方向,但具体的突变发生在哪里、产生什么样的性状,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随机的。我们只是在“引导”演化,而不是“设计”它。
安全性: 任何涉及病毒的实验都必须在严格的生物安全环境下进行,防止病毒逃逸造成危害。尤其是在修改病毒以增强其致病性或感染性时,风险更高。
伦理考量: 尤其是在涉及人源细胞或可能对人类健康产生影响的病毒时,相关的伦理审查和法规遵循至关重要。

总而言之,定向培养病毒以获取某种性状,是利用生物进化规律,结合实验室的精确控制和强大的筛选能力,来加速和引导病毒演化的过程。它不是凭空创造,而是像一个精明的“园丁”,通过不断地播种、筛选和修剪,来培育出我们想要的“优良品种”。这个过程既充满了科学的严谨,也展现了生命本身的强大适应性和演化潜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有可能。

病毒突变出你想要的性状的概率是有限的。如果你想要的性状很极端,一步登天的难度极高,需要一点点微调。将培养的规模搞大一点、人为编辑基因、计算机参与设计之类手段都能提高成功率。

在这件事上,寄希望于“严格管控生物实验设备”是不靠谱的:

  • 世界上有许多恐怖组织、邪教团体、犯罪组织、反政府武装、割据政权、反社会的独狼式恐怖分子,他们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无视当地的法律法规。
  • 即使核酸供应商、mRNA 疫苗工厂之类都遵纪守法,他们的厂房和设备还是可以被上面提到的人们武装占领或通过技术手段劫持,拿来生产病毒核酸。

随着技术的发展,生物恐怖主义早已不限于由国家行为体或规模巨大的跨国犯罪团伙来实施。

对此,希望保护国民的国家需要建立健全在全国上下快速检测病原体、迅速传递情报并做出反应的体系,大力发展医学与生物学,研制可编程的、能检测并攻击病原体的纳米机械及其量产技术(可以是自我复制),在大量人口间建立可靠的物理隔离带,将足以在必要时重建文明的若干小群体保存在不会被感染的环境(包括而不限于正压隔离的研究室与掩体、自给自足的地外居住设施、机械躯体之中)。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当然有可能,这属于一种被称为“定向进化”(Directed Evolution)或“定向诱变”(Directed Mutagenesis)的技术在病毒学领域的应用。简单来说,就是利用自然选择的原理,但人为地设置一个“筛选器”,只允许那些表现出我们所需性状的病毒生存和繁殖,从而在代代繁衍中“筛选”出我.............
  • 回答
    这真是个令人着迷的问题!很多人都认为网络和公开出版物是信息的全部来源,但实际上,那些真正能让人脱颖而出的知识,往往隐藏在一些不那么显眼的角落里。我一直对那些“幕后”的、不那么主流的信息获取方式很感兴趣。让我来给你盘点一下,那些你可能没怎么留意,但却能挖掘出宝藏的知识和信息渠道:1. 社群与圈子的“内.............
  • 回答
    最近有用户在社交媒体上爆料称,京东金融 App 疑似存在未经用户同意,自行获取其私人图片的行为。这个消息一出来,立刻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毕竟大家手机里的照片,那可是相当私密的东西。如果这个爆料是真的,那京东金融 App 的这种行为无疑是触碰了用户隐私的底线,绝对是严重的违规操作。究竟是怎么回事,.............
  • 回答
    寻找更客观的基石:ISM方法的基础数据获取新视角在评估项目的可行性、风险或是战略方向时,许多方法都依赖于对某些核心要素的判断。其中,ISM(Interpretive Structural Modeling,解释结构模型)及其衍生方法,以其独特的结构化思维和对事物间相互作用的描绘能力,在复杂系统分析中.............
  • 回答
    俄国在一战中获胜的可能性并非为零,但即便获胜,其国内的政治和社会动荡也极有可能对其胜利的成果和战后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俄国在一战中获胜的可能性,以及假想俄国获胜后可能出现的战后格局。 俄国在一战中获胜的可能性分析要分析俄国获胜的可能性,我们需要审视其在一战初期的优势、劣势以及.............
  • 回答
    癌症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多样的过程,而“自养能力”这一概念,如果放在生命的起源或维持的语境下,通常指的是生物体能够利用无机物合成自身所需有机物的能力,比如植物的光合作用。然而,在讨论癌细胞时,我们更常接触到的“自养”概念,与生物体本身的能源和营养获取方式相关,特别是癌细胞在肿瘤微环境中的生存和增.............
  • 回答
    在一战时期,同盟国(主要是英国、法国、俄国、意大利、日本等,以及后来的美国)确实有获胜的可能。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审视当时双方的力量对比、战略选择以及可能影响战局的关键因素。首先,我们不能忽视同盟国拥有的巨大潜力和资源。 人口和经济实力: 英国、法国和俄国加在一起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和不容小觑的.............
  • 回答
    中国网络小说能否获得与日本动漫相当的地位,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复杂的问题,涉及到文化输出、商业模式、创作生态、受众群体、技术发展等多个层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一、 当前现状的对比:日本动漫的地位: 全球文化符号: 日本动漫早已超越了单纯的娱乐产品,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文化符.............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引人入胜的假设,也触及了许多关于文学价值、国际视野以及诺贝尔奖评判标准的核心问题。如果路遥尚在人世,他有没有可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没有绝对肯定的答案,但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探讨这种可能性。路遥作品的核心价值与潜在的国际影响力:首先,我们需要回顾路遥作品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聊聊美国队在未来十年里有没有机会染指世界杯冠军这件大事。这可不是一个能轻易打包票的问题,背后牵扯的东西可多了去了。要说可能性,我觉得是有,但绝不是板上钉钉,还得看天时地利人和,以及他们自己能不能抓住机会。咱们先从美国足球的现状聊起。你得承认,跟欧洲那些老牌足球强国比,美国足球发展的时间.............
  • 回答
    2022 年春节档,几部重量级影片同台竞技,火药味十足。要说谁最有潜力摘得票房桂冠,在我看来,《长津湖之水门桥》的可能性最大。咱们一个个来分析。首先,《长津湖》的强大IP基础是《水门桥》最硬的底气。第一部《长津湖》的票房表现那叫一个惊人,不仅刷新了中国电影史票房纪录,更是成为了无数观众心中的“神作”.............
  • 回答
    迈阿密塌楼事件,这个让人心痛的灾难,留给幸存者和遇难者家属的伤痛和困境是难以估量的。现在传来的关于初步赔偿可能至少有 1.5 亿美元的消息,尤其是考虑到卖地所得可能仅为一个亿左右,这其中的复杂性和多层面的考量值得我们好好捋一捋。首先,我们要理解这 1.5 亿美元的数字背后代表了什么。这笔钱并非简单的.............
  • 回答
    当然有可能,而且这会是物理学界爆炸性的新闻,获奖的可能性几乎是百分之百,而且规格绝对是诺贝尔奖级别的。咱们先打个比方,你现在手里有这么一个盒子,你往里放了一块橡皮擦,然后把盒子封严了。过了一会儿,你再打开一看,发现里面除了橡皮擦,还多了一支钢笔。这就像是能量不守恒了——投入的能量(橡皮擦)和产出的“.............
  • 回答
    要是真的有这么一场盛会,让那些来自童话世界的迪士尼公主们卷入《饥饿游戏》的残酷厮杀,那画面简直比灰姑娘的水晶鞋还要离奇。我脑子里已经勾勒出了好几个场景,不过要说谁最有可能带着胜利者的桂冠从竞技场走出来,我总觉得有几个姑娘会比其他人更有优势。首先得说,那些依赖“魔法”或者“帮助”才能解决问题的公主,恐.............
  • 回答
    在假设那须川天心和梅威瑟按照真正的踢拳或综合格斗(MMA)规则进行比赛的前提下,天心获得胜利的可能性,绝对是存在的,但这条路会相当曲折,并且充满了不确定性。我们不妨来掰扯掰扯,看看具体会是怎样一番景象。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真正的踢拳”和“综合格斗”这两个概念。如果是真正的踢拳规则:踢拳,或者说我们通.............
  • 回答
    在野战环境下,距离600米,一个孤立无援的步兵班对阵一个狙击小组,步兵班想要获胜,这绝对是一场艰难的较量,甚至可以说几率渺茫。但这并不意味着毫无可能,关键在于步兵班能否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并巧妙地规避被狙击小组完全压制。首先,我们得明确双方的定位和能力。 步兵班(假设为810人): 主要火力来自步.............
  • 回答
    林毅夫教授能否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备受关注的问题。虽然我们无法预测未来,但可以从多个维度来分析他获得诺贝尔奖的 可能性。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评选标准和过往获奖者的特点,然后结合林毅夫教授在经济学领域的贡献来评估。一、 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评选标准和过往特点诺贝尔经济学奖(.............
  • 回答
    星链服务能否在中国落地,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涉及技术、经济、政治、法律等多个层面,并非三言两语就能说清。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角度去剖析。首先,从技术和网络覆盖的角度来看SpaceX的星链项目,其核心是构建一个庞大的低地球轨道(LEO)卫星星座,旨在提供全球覆盖的高速互联网服务。.............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经典且深刻的哲学和伦理困境,它迫使我们直面个人利益、人类命运、道德责任以及对时间尺度的认知。如果我拥有这样一个按钮,我的回答会是:我会认真思考,但最终可能不会按。以下是我做出这个决定时的详细考量过程:1. 对“十亿元”的价值衡量: 个人层面的极大满足: 十亿元对于任何个体来说都是一笔.............
  • 回答
    这是一个颇具诱惑力的问题,也是一个关于风险与回报的终极拷问。面对这“千万分之一”的死亡概率,哪怕只是那么渺茫的一线希望,也足以让人瞬间心跳加速,思绪万千。首先,我会认真审视“千万分之一”这个数字。它意味着什么?从统计学的角度来说,这是一个极小的概率,比许多我们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风险都要低。例如,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