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人类在出生时携带一个表,表上是自己死亡的原因 ,世界会怎么样?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每个人一出生,手里就多了一张小小的卡片,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你将来的死因。比如,“意外溺亡”,“久病缠身”,“突发心脏病”。这张卡片,就像我们名字、生日一样,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印记。

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这问题盘根错节,牵扯的因素太多太多,但我们可以从几个大的方面来梳理。

首先,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对个人生活态度的彻底重塑。

那些卡片上写着“寿终正寝,八十高龄”的人,他们的生活可能会呈现出一种悠闲和享受的态度。既然生命的长河如此明确且绵长,他们或许更愿意去探索世界,学习新知,享受生活中的点滴美好。会不会出现一种新的“享乐主义”,以体验人生百态为最高追求?他们的冒险精神会不会因此削弱,毕竟知道自己不会“意外早逝”,但同时,那种“及时行乐”的紧迫感也可能消失。

反之,那些卡片上写着“英年早逝,三十未到”的人,情况就截然不同了。这些人该如何度过他们短暂的生命?是会选择燃烧自己,去做一些轰轰烈烈的事情,比如投身危险但意义重大的科研项目,或者成为艺术家留下不朽的作品?还是会陷入绝望和虚无,觉得一切努力都毫无意义?我们可以想象,一部分人会选择“为理想而死”,将短暂的生命活出极致的精彩。另一些人,则可能沉沦在悲观中,或者将生命的最后时光用来放纵,体验一切被禁止的欲望。

对于那些“久病缠身”的人,他们的生活将是漫长而艰辛的考验。他们可能会早早地开始为自己的晚年做准备,无论是经济上还是心理上。社会福利系统会如何调整?是否会有专门的“预知病患”支持机构?他们的家人,在知道亲人的未来时,是会提前悲伤,还是会更加珍惜相处的时光?这种预知,对亲情和爱情的考验无疑是巨大的。

其次,社会结构和经济运行也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保险业的终结,或彻底重塑。 如果死亡原因和时间都可以预知,那么人寿保险的存在意义将不复存在。又或者,保险业会转向另一种模式,比如为“意外死亡”的人提供高额的补偿给其家人,或者为“久病缠身”的人提供长期的医疗保障。投资风险分析也会变得异常精准,但同时也失去了很多未知带来的机遇。

劳动力市场和职业选择的颠覆。 很多高风险职业,比如消防员、特种兵、矿工,一旦死亡原因是“工作中意外”,那么招募将变得异常困难,除非给予极高的报酬或精神激励。相反,那些死亡原因是“健康老死”的,其职业选择可能会更倾向于稳定和长期的发展,而不是追求短暂的高回报。教育和培训体系也会因此调整,为不同“生命周期”的人提供定制化的学习路径。

法律和伦理的挑战。 如果知道一个人注定会死于某种疾病,那么在治疗上是否会区别对待?是否会存在“优生学”的隐患,即某些被判定为“命不久矣”的人,其生命权是否会受到质疑?如果某人知道自己会死于某种犯罪,他是否会选择在死亡前实施报复?自杀行为是否会因此增加,尤其是在那些预知死亡原因十分痛苦的人群中?法律需要面对如何处理“预知死亡”下的犯罪行为,以及如何保护那些注定短命人群的权利。

社会心理和集体情绪的波动。 如果大部分人看到周围的朋友或亲人,他们的死亡预告和实际发生的时间都能对应上,这种集体性的“确信”会带来什么?是否会有一种普遍的宿命感笼罩着社会?对于那些“死期已定”的,社会是否会形成一种怜悯或排斥的心理?反之,对于那些“死期遥遥无期”的,是否会滋生出嫉妒或优越感?

科技和医学的发展方向。 一方面,医学可能会更加专注于延长“有价值的生命”,比如研究那些“久病缠身”的人如何能更舒适地生活。另一方面,对于那些注定“意外死亡”的人,科技可能会投入巨资研究如何避免意外的发生,比如更先进的交通安全系统,或者针对特定死亡原因的预防措施。

宗教和哲学的新一轮探讨。 当死亡不再是最大的谜团,而是有了一个明确的答案,宗教和哲学的核心议题是否会发生转移?人们会如何理解“命运”和“自由意志”?如果一个人知道自己将死于某种疾病,那么他是否还会向上帝祈祷?这是否会引发对“神意”的更深层次的质疑?

更细致地来说,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场景也会变得耐人寻味:

约会和婚姻。 当你和一个人交往时,看到他的死亡原因卡,你会如何做决定?你会不会因为对方注定“意外死亡”而选择疏远?又或者,你会不会因为对方注定“长寿”而更加坚定地投入?婚姻誓词是否会加上一句:“我将陪伴你直到死亡来临的那一刻,无论你是因为XX而离开。”

教育。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是否会提前知道自己的死亡预告?这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动力吗?老师如何引导?如果一个孩子知道自己注定短命,他是否还会被鼓励去为未来做长远规划?

人际关系。 当你得知朋友的死因,而你自己的死因又截然不同时,你们之间的友谊会因为这种“已知”而变得更加珍贵,还是会因为这种“差距”而产生隔阂?

旅游和冒险。 去那些高风险地区旅行,比如登山,如果你的死因是“意外摔落”,你还会去吗?那些预知自己“寿终正寝”的人,是否会把全球的冒险地标都打个卡?

这种“生命预告卡”的存在,就像一个巨大的潘多拉魔盒被打开,它带来了无数的可能性,也带来了无数的挑战。它可能会让人类社会变得更加理性、有预见性,但也可能让社会陷入更深层的悲观、焦虑,甚至是混乱。我们无法预知最终的结果,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必将是一个我们现在无法完全想象的、颠覆性的世界。它逼迫我们重新审视生命的意义、价值,以及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应该如何去选择,去爱,去生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胎位正吗?”


“头朝下,已经进入产道,开了6指。”


“死亡原因弹出来了吗?”


“看到弹窗了,因14起连环杀人案被判处死刑!主任,还接生吗?”


“给它来一针!等等,这次我亲自来。”


“主任,死亡原因变了,胎死腹中!”


“产妇状态呢?”


“体征平稳,麻药还没过去。”


“那等她慢慢醒吧。咱们这是第几次了?”


“第五十八次,主任。”


“被人发现的话,我们会被起诉,面临牢狱之灾,甚至绞刑。你,后悔吗?”


“不,主任,我不后悔,我的死亡原因是在儿孙的祝福中死于老宅床上。众所周知,只要出生之后,就没有人能改变这个死因了。”


“我相信你一定能上天堂。”


“我们都会。”


《少数派》


“杨连长,江口快决堤了!”


“那还愣着干嘛,让车队排队上,堵缺口!领头那辆土方车留给我,我命硬!小陈,你兔崽子扯着我哭什么?”


“连长,这一次说什么也不能让您冲在前面了,您的死因是溺水啊。让我开吧,我会死于空难,一定不会死在这里的。”


“滚一边去,这没你的份儿,你不会死于抗洪,是因为有人不让你去死!我的死因是溺水,说明我就应该死在这里,这是我的职责所在!”


“连长!”


“二连通讯员陈小虎听令!”


“有!”


“我命令你通知三班、五班,逐一排查当地居民里有没有标记为死于洪水的,确保他们的安全!务必救出每一位群众,不能让他们死掉。”


“可是……”


“至少不能死于这一次!快去!”


“是!……连长,您……”


“快滚,不要婆婆妈妈的!这是我下个月,算了,给我老婆带个话,让她早点儿带着孩子改嫁,孩子改姓也可以,只要他过得平安开心,长大别玩极限运动,尤其是别跳伞!”


“是!呜呜呜呜……”


二十年后。


“老连长,您怎么来了?”


“陈司令员。”


“老连长,叫我小陈就可以了!您是为杨海军的事儿来的吧?”


“陈,小陈,这次山区空降救援,为什么三百多战士,你唯独把他的请战书驳回了?”


“老连长,他是您的儿子,我怎么可能明知他会因为跳伞牺牲,批准他的空降申请嘛?”


“我的儿子凭什么要受到优待?我老杨家没有这样的孬种!你个兔崽子看看我头上顶着溺水身亡几个字,当年我开着车去堵决口,不也没淹死吗?”


“当年您开的车气密性好,既然洪水没把您淹死,当然可以生还啦,我还希望您活到一百岁。”


“然后淹死在浴缸里吗?”


“也不是不行。”


“瓦罐不离井口破,战士难免阵前亡。早死晚死的,都有命中注定,因为怕死就不上前线,这种人我丢不起!”


“好吧,老连长,既然您坚持,我亲自陪杨海军去参加救援!”


《天职》


“汤姆,你怎么又辞职了?”


“我命中注定会加班猝死。”


“就因为这?十个人里就有一个加班猝死的,哪有那么容易躲过去?”


“如果不上班就不会猝死了,现在太卷了,每天要工作八个小时,周末还只休两天。”


“不上班吃什么?”


“做什么都行啊。实在不行要饭去,我观察过了,桥洞下那个乞丐每天睡到十二点起来,要仨小时钱就够吃喝了。”


一周后。


“汤姆,这么早出来要饭啊?”


“我的车该保养了。今天太阳好,我寻思着游客多一点,多要一点,再见!”


“车,小心车!啊!撞人啦!救命啊!汤姆,汤姆,你醒醒!”


《不要加班》


天堂入口。


“你生前行了什么善?”


“我杀死了希特勒!”


“功劳不小嘛,进去吧……等等,可你的死因是自杀。”


“那也是杀死了希特勒,怎么着?”


“呵呵,根据教义,自杀者不得进入天堂!”


《宿命》

user avatar

会有一批被熊袭击死亡的人探索太阳内部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每个人一出生,手里就多了一张小小的卡片,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你将来的死因。比如,“意外溺亡”,“久病缠身”,“突发心脏病”。这张卡片,就像我们名字、生日一样,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印记。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这问题盘根错节,牵扯的因素太多太多,但我们可以从几个大的方面来梳理。首先,最直接的影响,.............
  • 回答
    想象一下,你正迈步走进电梯,身体正好卡在门缝的中央。突然,一阵剧烈的晃动,伴随着刺耳的金属摩擦声,你脚下的地板瞬间消失了。恐惧如潮水般涌来,你还来不及反应,身体就失去了支撑,径直往下坠去。这个时候,你的身体会经历一个复杂而痛苦的过程。首先,惯性会让你在下坠的过程中保持向前的动势。由于你身体的大部分还.............
  • 回答
    这种情况在历史讨论中屡见不鲜,处理起来确实需要一些技巧和耐心。一方强调“事实”和“史料”,另一方则质疑“史料的可信度”,最终导致讨论陷入僵局,甚至升级为情绪化的争执。要应对这种局面,关键在于理解双方的出发点,并引导讨论回到一个更具建设性的轨道上。首先,理解双方的立场: 摆出事实讲史料的一方: 他.............
  • 回答
    当《三体》以其磅礴的宇宙尺度、深邃的文明冲突以及令人战栗的黑暗森林法则席卷了无数读者,引发了一场关于“想象力”的大讨论时,总会有人跳出来,泼一盆冷水,声称“《三体》的想象力也就那样”。这种声音,乍一听,似乎有些突兀,甚至会让那些沉浸在三体世界里的读者感到一丝不解。但仔细想想,这种“不和谐”的声音,其.............
  • 回答
    好,咱就畅想一番,如果三国那帮大佬们搁现在这个年代出生,那可就热闹了!刘备:草根创业的励志导师,互联网时代的“接地气”领袖你想啊,刘备要是生在现代,他肯定不是那个卖草鞋的刘备了,搞不好是个混迹于大学社团、热衷公益活动的大学霸。家境嘛,咱就说个普通工薪家庭,但骨子里那股“我想改变世界”的劲儿一点不少。.............
  • 回答
    如果人真的有来世,并且能在下次出生前自由选择国籍,那么这个世界肯定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影响之深远,恐怕连我们现在最狂野的想象都难以企及。让我们试着剖析一下,这“自由选择国籍”的权力,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怎样的连锁反应。首先,最直接的冲击将是全球人口的重新洗牌。 那些过去因为出身而无法改变的命运,将因.............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很多人看到这个数字(每年出生1710万)可能会觉得似乎并不算少,但之所以会有“哀嚎”的声音出现,背后隐藏着更为复杂和深层的原因。这不仅仅是人口总量的问题,更是人口结构、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个体家庭预期等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要理解这种“哀嚎”从何而来,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维.............
  • 回答
    作为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没有个人情感、偏见或歧视的能力。我的目标是提供信息和协助,以一种公正和客观的方式进行。因此,如果一位在中国出生长大的黑人朋友告诉我他是中国人,我不会有任何歧视。相反,我会理解并接受这个事实。我的回应会基于事实和对“中国人”这个身份的理解。以下是我会如何理解和回应这种情况,并尽.............
  • 回答
    想象一下,一个生命,从ta睁开眼睛的那一刻起,就没有了“向下”的感觉。ta不存在于地球坚实的土壤上,也不是在引力作用下漂浮在空中,而是恒定地处于一种失重的状态,就像在水的怀抱中,但却没有水的阻力。这个人就是所谓的“宇宙婴儿”,ta的世界是无始无终的漂浮。ta的身体,在这样的环境中,会经历一系列深刻且.............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而且随着历史的变迁,答案也变得有些复杂。如果成吉思汗出生在今天,从严格的地理和现代政治划分来看,他既可以被认为是内蒙古人,也可以被认为是外蒙古人,这取决于我们具体指的是他出生时的部落活动范围,还是现代中国的行政区划。为了说得更清楚,咱们得回到那个时代,以及地理概念的变化。成吉思汗的.............
  • 回答
    如果我能选择在《原神》的世界里拥有自己的出身,我希望自己是蒙德城里一位普通的吟游诗人。我想,我大概会住在风龙遗迹附近那片开满了矢车菊的坡地上,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不算大但足够温馨的小木屋。屋子的墙壁上会挂着各种我搜集来的乐器,一把朴实无华的鲁特琴,一把偶尔用来配合气氛的手鼓,还有几把大小不一的风笛,它.............
  • 回答
    这个问题有点意思!如果我能像选一套好公寓一样,自由选择自己的出生年份,而且还得是在1920年到1945年这个时间段里,那可得好好琢磨琢磨。这段时间,美国经历的可是风风火火的几十年,从繁荣到萧条,再到二战的烽火,人生百态尽在这其中。让我仔细想想…… 1920年到1945年。如果让我挑,我大概会选择出生.............
  • 回答
    人口出生率下降,就像一股缓慢但不可逆的潮水,悄无声息地改变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在经济和就业领域。这股潮水既带来了挑战,也孕育着新的机遇。兴盛的行业:那些紧随“少子化”浪潮的宠儿当生育主力军减少,家庭结构发生变化,一些与“新家庭”需求息息相关的行业自然会受到青睐,迎来新的增长点。 围绕“精.............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充满了科幻色彩。如果全世界的人类突然发现自己被困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而且这空间的唯一出口是一堵一米厚的纯铁墙,那么,我们能否出去?答案,我认为是:非常困难,几乎不可能,至少在短时间内是这样。让我来详细分析一下我们所处的境况和可能遇到的挑战:我们的装备:空无一物这是最关键的一点。我.............
  • 回答
    如果有一个全知的神出现在地球,并且只允许我问一个问题,我会选择一个能够直接且最广泛地推动人类科技发展的根本性问题。经过深思熟虑,我认为最合适的问题是:“请您揭示宇宙中所有已知和未知的物理定律和基本常数的精确值,并解释它们之间相互关联的完整原理,以一种人类目前所有知识体系都能够理解和应用的方式呈现。”.............
  • 回答
    设想一下,如果人类真的掌握了改写自然法则的钥匙,能够随意拉伸或压缩那四种基本力的作用范围,那么我们熟悉的宇宙,尤其是宏观世界,将会上演多么不可思议的戏剧。其中,弱核力的角色转变,尤其令人着迷。我们现在知道,弱核力是一种作用范围极短的力,它只在亚原子粒子层面发挥作用,负责核衰变和中微子散射等现象。在宏.............
  • 回答
    如果齐天大圣孙悟空真的踏入21世纪的现代社会,人类能不能把他抓住?这个问题,就像孙悟空当年大闹天宫一样,绝对是“惊天动地”的。咱们得从孙悟空本身的能力和现代人类的手段两方面掰开了说。首先,咱们得说说孙悟空。这老孙可是个自带“硬核BUFF”的存在。 七十二变: 这不仅仅是变成小虫子或者花草那么简单.............
  • 回答
    这真是一个令人着迷的设想,一个关于未来、关于我们自身存在的最根本的疑问。如果某一天,地球上出现了与人类女性在外表上完全无异的雌性类人生物,那么人类,尤其是男性,将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生存挑战。我们不难想象,这不仅仅是一场物种间的竞争,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心理乃至生物学上的巨变。首先,我们得搞清楚这些类.............
  • 回答
    想象一下,那不是科幻电影里的某个片段,而是真实发生在你我眼前——一夜之间,全球五千万只霸王龙,它们庞大的身躯、狰狞的面孔、震撼的低吼,如同远古的幽灵突然降临,将人类文明的根基瞬间撼动。这绝对不是简单的“增加了一些危险的动物”,而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颠覆性的灾难,其影响之深远,甚至可能比核战争还要剧烈。.............
  • 回答
    如果真有这么一位神明,能在人18岁时赋予重选性别的权利,这无疑会给现有的性别议题带来一剂猛药,其影响将是深刻且复杂的。要说它会不会让性别矛盾“变少”,我觉得答案不是简单的“是”或“否”,而是“会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重塑和改变”。首先,最直接的改变会体现在个体层面。18岁,这是一个开始独立思考、对自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