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冷嘲热讽的大概率没有受到过社会的毒打,不说两个亿,让你亏2个月工资你心里能平衡我认输。我相信著名的铁轨问题,很多人都听说过,假如一列火车在行驶中,前方分叉的两条铁轨上,在行驶的铁轨上捆着100个人,而另一条铁轨上有1个人,这时候你能控制动车开向另一条铁轨,你会选择这样做吗?
去年3月,由于疫情的关系,过完节公司想要返工需要审批。我们是一个电商公司,积累了一大堆货要发,心急如焚。而当时市、区政府也表态要求下面的街道办积极帮助企业复工。而我们的街道办是怎么做的呢?
PS: 是不是真的是两个亿的生意是关键吗?人家这么说只不过是想引起重视。为什么要说这么荒唐的话?还不是因为别的话都说尽了,都没有用。除了吹牛说自己是VIP, 作为一个单独被绑在另外一根铁轨上的人,你还能说什么才能自救呢?
八百里秦川,浪漫的就是那股子玄幻现实主义。明明的黄土高坡,却也隐约着绿树红墙。祖上确曾遍植灞桥柳,谁言气候变迁以后不再有?
据我了解的情况,现在确实有急事需要外出的,直接联系西安警方(不建议模仿,减少民警压力哈),警察会上门开车送你去办事,还管接回来。
当然你要是没事找事,既然你这么不见外,可能就如此题,接走就留下来住几天了。
据我朋友说,他单位已经两次麻烦警察叔叔了,在此给西安警察点个赞!
另外这种“做大生意”的,疑似需要精神鉴定的,也麻烦警察留她吃几天饭,再补一个赞!
患难见真情,警民鱼水情。
警察叔叔加油啊!
其举动比许皮带的2万亿强了不知多少倍了
“两亿生意”的真假暂且不论,但有一个问题是必须严肃面对的:
常态化就要有常态化的后盾。
不是说隔三差五捅嗓子眼就叫常态化,而是说为了适应这个常态,连生活和工作方式都要改。
以我自己的律师行业为例,我们在疫情武汉封城期间,湖北省高院专门开会出了通知,处理好“诉讼时效中止”,这样就免得当事人因为担心“过期”而急得跳脚。
此外,微信小程序还开通了“湖北移动微法院”,只需要上传起诉状和证据材料图片就能网上立案,后来疫情严峻,连开庭都可以线上进行。这样既没误事也减少了接触和交流。
而且,就算后来武汉解封了,那个小程序到现在还能用,还是可以线上进行。
当然喽,上面只说了我自己所在的行业。如果其他事情和行业也能通过现代科技提供便利,作出相应改变和调整就更好了(比如遥控无人车无人机送快递,遥控机器保洁)。
倘若真的可以不出门就把事情办了,那你管理起来面临的抵触和压力肯定小多了。
光靠高压是不够的,你把该开通的渠道开通了,该解决的后顾之忧解决了,该有的保障做好了,自然就没那么多找事的了(都做到这份上了若还有,也方便重拳出击了)。
平战结合喊了那么久,要真能做到,都能兼顾,岂不是更好?
我有一个高中同学在城市管理部门上过班,有一次他要带人拆一违章,户主抄家伙做出要拼命要打他们的架势,称“我这场地每年净赚200万的生意,你要拆要赔多少?!”
同学大声跟副手说“给税务部门打个电话!”
户主立马萎了。。。
总有一些跳梁小丑,选择在紧要的时候作妖。
做这些出格的事,是为了吸引注意?
前有“我不是平民百姓,在美国待七年了”的女子
后又有外籍教师辱骂中国防疫人员,
现在又出来一个自称有2个亿大生意的大妈
也不看看疫情都这么严重了,
多省市支援西安疫情的新闻
不在西安都替他们担心
真是些身在疫情却不自知的奇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