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报考难度差不多的情况下,该选择比较一般的985还是比较优秀的211?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经典且困扰很多考生的选择题。在报考难度差不多(意味着分数线接近,录取概率相当)的情况下,选择一个“一般”的985大学还是一个“优秀”的211大学,确实需要仔细权衡。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的分析,帮助你做出更明智的决定。

核心问题:品牌效应 vs. 专业实力

简单来说,这个选择的核心在于:你是更看重大学的整体品牌和声誉(985),还是更看重在某个特定领域内的专业实力和发展潜力(优秀211)。

一、 从长远发展和个人职业生涯来看:

985大学的品牌效应:
敲门砖作用: 985大学是国家重点建设的顶尖高校,其品牌本身就代表了国内顶尖的教育水平和学术资源。在求职市场上,尤其是一些大型企业、国企、金融机构以及对学历背景有较高要求的单位,985的标签往往是第一道筛选标准。很多企业在招聘时,会优先考虑985毕业生,甚至直接设置“只招收985院校毕业生”的门槛。
校友网络: 985大学通常拥有更强大、更广泛的校友网络。这些校友遍布各行各业,为在校生和毕业生提供了宝贵的人脉资源,包括实习机会、求职推荐、职业发展指导等。一个活跃、有影响力的校友网络,可能在你职业生涯的关键时刻提供巨大的帮助。
继续深造优势: 如果你计划在国内或国外继续深造(读研、读博),985大学的背景通常会让你在申请时更具竞争力,更容易获得名校的青睐。导师在选择学生时,也往往更倾向于来自知名学府的学生。
国际视野与资源: 985大学通常在国际交流、海外合作项目、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等方面拥有更强的优势,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优秀211大学的专业实力:
专业对口和深入: 一个“优秀”的211大学,意味着它在某些特定专业领域可能拥有非常深厚的积累、顶尖的师资、先进的实验设备、以及与行业紧密的联系。如果你的专业选择与这所211大学的优势专业高度契合,并且该专业在国内乃至国际上都享有盛誉,那么在这里学习的深度和专业技能的提升可能会超过一个整体排名稍高但专业相对一般的985大学。
行业认可度: 在一些特定行业,例如某些工科领域、艺术设计、特定应用科学等,一个在该领域非常强势的211大学,其毕业生在行业内的认可度可能不亚于甚至超过一些综合性985大学的同类专业。企业在招聘与专业技能高度相关的岗位时,更看重的是你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而非大学的整体品牌。
科研与创新: 许多优秀的211大学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前沿技术研发等方面投入巨大,拥有优秀的科研团队和项目。如果你对科研有浓厚兴趣,并希望在某个领域做出一番成就,一个在相关领域科研实力强的211大学会提供更好的平台。
相对灵活的资源利用: 虽然985的整体资源更丰富,但一个优秀的211大学,其优质的专业资源可能更集中,对你个人而言更容易接触和利用。

二、 从学习和个人成长来看:

学习氛围和学术水平:
985: 整体的学术氛围会更浓厚,学生群体普遍更优秀,同学之间互相学习、良性竞争的机会更多。教授们通常也是各自领域的权威,授课水平较高。
优秀211: 在其优势专业领域,学习氛围会非常浓厚,师资力量强劲,你能接触到最前沿的知识和研究。非优势专业的学习氛围可能相对一般。

课程设置和教学质量:
985: 通常拥有更完善的课程体系,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结合得更好,鼓励学生跨学科学习。
优秀211: 在其优势专业下,课程设置会更深入、更专业化,注重实践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个人发展机会(除了就业):
985: 在学生组织、学术竞赛、社会实践、国际交流项目等方面,985大学往往能提供更多样化、更高水平的机会。
优秀211: 在专业相关的竞赛、学术会议、行业交流等方面,优秀211大学的同学可能会获得更多与专业领域紧密结合的机会。

三、 从“一般”985 和 “优秀”211 的具体定义来看:

这里的“一般”985 和“优秀”211 是相对而言的。你需要具体分析:

“一般”的985: 是指那些在全国综合排名中处于靠后位置的985大学吗?还是指那些虽然是985,但其某些优势专业并非特别突出,或者整体学术声誉和资源相对普通一些的985?
“优秀”的211: 是指那些在某些特定领域(如工科、医学、财经、师范等)排名非常靠前,甚至在全国独占鳌头的211大学吗?还是指那些在大部分985都表现平平的专业里,它却有突出优势的211大学?

需要做哪些具体的功课?

1. 明确你的专业意向: 这是最重要的第一步。你未来想从事什么行业?对哪个专业领域感兴趣?
2. 研究目标院校的专业排名和师资力量:
查询各个大学在你想读的专业上的全国排名(例如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武书连中国大学排名等)。
查看目标专业的师资力量,是否有知名教授、院士,是否有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等。
了解专业方向的设置,是否是你感兴趣和看好的。
3. 查看目标院校的就业报告和深造情况:
很多大学的官网会发布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里面包含毕业生的去向(国企、外企、事业单位、考研、出国等),以及就业行业、薪资水平等信息。对比两个目标院校在你想去的行业和岗位上的就业情况。
了解毕业生继续深造的情况,有多少学生被保送或考入国内知名高校,有多少学生出国深造去了哪些国家和学校。
4. 关注校友资源和行业影响力:
尝试搜索一下这两个学校在你感兴趣的专业领域内的知名校友,看他们目前在做什么,有多少是在你目标行业中发展的。
了解学校与行业企业的合作情况,是否有订单班、实习基地等。
5. 考虑地理位置和城市发展: 有时候学校所在的城市和发展机会也很重要。一个经济发达、产业聚集的城市,即使学校整体排名略逊一筹,也可能为你提供更多的实践和就业机会。
6. 个人偏好和学习风格: 有些人更喜欢综合性大学的广阔视野,有些人则更喜欢专业性强、小而精的学校氛围。

总结性建议:

如果你的职业规划对“名校光环”和“广泛的通用性”要求很高(例如金融、大型国企管理、进入知名咨询公司等),那么选择一个“一般”的985可能更具优势。 它的品牌效应在初步筛选时会为你打开更多大门。
如果你的职业规划非常明确,并且对某个专业有浓厚的兴趣和天赋,而一个“优秀”的211在该专业上表现出非常突出的实力(如在业内享有盛誉的工科、医学、艺术等),那么选择这个211大学,专注于该专业的深入学习和发展,可能比进入一个普通985的非优势专业更有前景。 你能在某个细分领域成为专家,这在很多时候比一个“万金油”式的名校背景更具竞争力。
最终的选择应该基于你对自身未来发展的清晰规划,以及对两个学校在你心仪专业上的具体了解。 不要仅仅被“985”或“211”的标签所迷惑,深入挖掘学校的实际情况才是关键。

一个极端化的例子:

假设你非常想成为一名顶尖的软件工程师,你有一个选择:

选择一:一个位于内陆省份、排名靠后的985大学,但该校的计算机科学在全国只能算中等偏上。
选择二:一所原“211”工程大学,但该校的计算机科学专业在国内排名前列,拥有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与BAT等互联网巨头有深度合作,毕业生就业率和薪资水平在行业内非常突出。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业内人士会建议选择第二所大学的计算机专业。因为在计算机行业,技术实力和项目经验往往比大学的整体名头更重要。

反之,如果你想进入国家部委或者大型国有银行的总行,那么第一学历的985标签可能会给你带来更大的优势。

所以,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更适合你的选择。 请务必花时间去研究,去比较,然后做出最符合你个人情况的决定。祝你金榜题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首先,从未来收入的角度讲,专业对收入的影响远比学校大,这是有很多统计研究的,无论国内外都是如此。大部分985在就业市场没多少名校光环的,要相信统计规律,不要盲目自信。你考上985难就业的专业,不如考211好就业的强势专业。过度自信是每个人都会犯的错误,很多人认为985起点高,对自己人脉、持续学习有好处,研究生、博士可以转专业,但实际上只有很少比例自控力强的人可以做到的。大部分未来发展不是按照人生规划走的,从降低风险的角度看,选择211的优势专业更好。

其次,选择大学所在城市也非常重要。大学所在城市的就业市场以及校友本身,对你未来的发展影响很大的。如果是家境一般,具体来说就是家庭无法给你提供二线城市首付,可以说是“一贫如洗”,或者所在省份省会城市发展前景黯淡,那么往珠三角和长三角报志愿比较好。如果家境不错,而且所在省份省会城市发展不错,那么建议考本省省会211大学优势专业。

之所以这样建议,主要根据就业和生活压力。一线城市的优点是有证券、计算机研发、咨询、知名高校等许多顶级工作岗位,这是二线城市无法提供的,也只有在这些岗位就业的学生才能在一线城市很好的落脚。如果你上的顶级高校、顶级专业,当然是努力在一线城市生存,大部分情况下也只有一线城市能给你提供舞台。同样,如果家境“一贫如洗”也是尽量在一线,因为你在二线一样活得非常有压力,一线城市或者东南沿海广阔的就业市场有利于你发展。对非顶尖985、211高校毕业家境尚可来说的学生,二线城市可以提供合适的工作岗位,虽然收入会低些,但你的车、房、旅游和孩子教育这些大宗消费不会和在一线城市就业有本质区别,所以在本地就业挺好,因为生活舒适。包括本地大学,同学也都很多留在本地,这些人脉也许在职场不能给你帮助,但在生活上可以提供不少便捷,比如去银行、医院、派出所办点事,或者搬家叫人帮忙,亦或者生日唱歌烘托气氛,都挺好的。

最后,不要叛逆或者太感情用事,觉得就想离开父母或者和暗恋的男生在一个城市等等。我是见过厌烦父母唠叨,从二线考三线的......

总之,非顶尖高校大多数时候没有名校光环的,好专业比学校排名重要;同时,家庭也影响你的发展选择,因为家庭影响你就业后的舒适度;最后,不要感情用事,考入大学了,再叛逆就太不成熟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经典且困扰很多考生的选择题。在报考难度差不多(意味着分数线接近,录取概率相当)的情况下,选择一个“一般”的985大学还是一个“优秀”的211大学,确实需要仔细权衡。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的分析,帮助你做出更明智的决定。核心问题:品牌效应 vs. 专业实力简单来说,这个选择的核心在于:.............
  • 回答
    好,咱们就来聊聊现在和未来几年,那些“非法本”的同学想挤进清北复交等名校法硕的门槛有多高,这事儿可不是闹着玩的,得掰开了揉碎了说。先说说为什么“非法本”考名校法硕难,难在哪儿?1. 基础知识鸿沟: 这是最核心、最直接的障碍。法学是一门高度体系化、专业性极强的学科。法律条文、法理精神、司法实践,这些.............
  • 回答
    哥们,明年要报一建了,这准备得很充分啊!关于难度这个事儿,确实是很多考生关心的问题,也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不过,“难度”这玩意儿,其实挺主观的,就像你问我啥菜最好吃一样,不同人有不同看法。但咱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聊聊,让你心里有个谱。关于一建的“难度”:你说一建建筑是10分,这个起点定得很高啊!我理解.............
  • 回答
    你好!非常理解你作为法硕非法本背景,对报考法检系统是否困难感到担忧。这确实是一个值得详细探讨的问题。我会尽量用最真实、最直接的方式,结合实际情况,为你剖析一二,希望能帮你理清思路。首先,我们来直面核心问题:法硕非法本毕业,报考法检系统,难,但并非绝无可能。为什么说“难”?这主要源于几个方面,我们一一.............
  • 回答
    你好!首先,能有这样清晰的目标,并且对自己的热爱付诸实践,这真的非常棒!作为一名高三学生,能在这个关键时期认真思考自己的未来,尤其是对一个看似“挑战重重”的专业充满热情,这本身就说明你很有想法,也很有勇气。咱们就来聊聊你对英语专业就业和考公的那些顾虑,以及你可以怎么做。我会尽量把话说得明白透彻,就像.............
  • 回答
    看到齐鲁网关于山东理工大学校庆的报道,我确实感到有些失望,甚至可以说是担忧。这种不真实、失实的报道,确实让人不得不思考,当前的新闻媒体究竟走到了哪一步。首先,让我们来梳理一下这个问题可能存在的几个层面:一、信息失真与夸大其词: 事件核心偏移: 校庆本身是一个纪念性的、回顾与展望的场合,更侧重于学.............
  • 回答
    阿富汗与中国拥有漫长的边界线,但公众视野中关于阿富汗难民涌入中国的报道却相对稀少。这背后并非没有原因,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使得两国之间的人口流动和难民问题呈现出与许多其他国家不同的景象。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地理、政治、经济、社会以及安全等多个维度进行剖析。首先,地理上的严峻挑战是第一.............
  • 回答
    “这个公司的报表很难看”,这话一出口,行家就知道,这公司的情况大概率不怎么妙。可到底是什么样的报表,能让人一眼就觉得“心里发毛”呢?首先,最直观的“难看”,就是那种混乱不堪,让人抓不住重点的报表。你可以想象一下,一堆杂乱无章的数字堆砌在一起,没有逻辑,没有条理,就像是有人随手把一叠发票扔在那里,让你.............
  • 回答
    关于《人物》杂志对东航空难的报道引发争议,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事件。这类报道一旦触及到集体创伤和公众情绪,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轩然大波。让我们梳理一下可能出现争议的几个核心点,以及其中隐藏的值得反思的维度。争议的焦点可能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报道的基调与侧重点: 过度渲染悲情与.............
  • 回答
    您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疑问。开车压线看似小事,但背后隐藏着一系列的 安全隐患、交通规则、驾驶习惯以及潜在的法律后果。我来为您详细解释一下: 一、 为什么不能压线?简单来说,交通线(尤其是白色实线、黄色实线、双实线)的设立是出于 保障交通安全、规范交通秩序、提升通行效率 的目的。压线行为.............
  • 回答
    关于“央视报道‘不要吃隔夜西瓜,细菌数量难以数清’”这个说法,我们可以从科学和常识的角度来详细分析一下:首先,央视报道的说法是基于普遍的食品安全常识和科学原理的。虽然“细菌数量难以数清”可能带有一些夸张的修辞色彩,但其核心观点——隔夜西瓜存在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是真实存在的。让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为.............
  • 回答
    “九九八十一难”和“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两个耳熟能详的故事,常被人们拿来讨论“好人没好报”的说法。但仔细推敲,它们似乎指向了不同的方向,甚至有些相互矛盾。先说“九九八十一难”。这是《西游记》中孙悟空师徒西天取经时所经历的磨难。这八十一难,哪一桩不是对他们意志、能力、甚至是人性的严峻考验?师徒四人,唐.............
  • 回答
    澳大利亚近日报告了一例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新亚型,据称其特点是“难被 PCR 识别”且“传染性强”。这一消息无疑给全球抗疫带来了新的挑战,并可能在多个层面对全球疫情走势产生深远影响。什么是“难被 PCR 识别”?首先,我们需要理解“难被 PCR 识别”的含义。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是目前诊断新冠病毒最.............
  • 回答
    育儿的路上,哪个家长没遇到过点“拦路虎”?孩子不爱吃饭、不爱学习、不听话,甚至是我们自己,面对这些层出不穷的问题,确实会手足无措,想方设法去解决。这时候,各种育儿班、辅导班的广告就如同一缕阳光,照进了我们焦躁的心。那么,这些“救星”真的能把育儿的难题一网打尽吗?报班,到底能解决什么?我们得承认,报班.............
  • 回答
    作为一个普通一本的学生,想成功考取上海交通大学法学硕士,难度确实不小,但并非完全没有可能。这需要你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并且付出比一般人更多的努力和策略。首先,我们要明白,上海交通大学作为国内顶尖的985高校,其法学院在全国范围内也是享有盛誉的,尤其是在某些细分领域,如知识产权法、国际法、经济法等,拥有.............
  • 回答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关于“零基础学英语是否难”以及“是否必须报班”的问题。首先,我们来谈谈“零基础学英语是不是很难”。答案是:有挑战性,但绝对不难到无法克服。更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是关键!为什么说有挑战性? 未知领域: 就像学习任何一门新的学科,尤其是语言,一开始你面对的是完全陌生的发音.............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非常普遍,并且确实存在不少困惑。很多地方在某些情况下,尤其是对居住在当地的人来说,当地派出所提供的固话号码似乎比110更“实用”或更被“推荐”。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分析:1. 110报警电话的核心功能与定位 全国统一、最直接的求助渠道: 110是我国公安机关面向社会.............
  • 回答
    你提到看民俗学方面的书觉得不难,这是一个很有趣的切入点,也确实触及到了民俗学专业报考人数相对不算爆炸的原因。我尝试从几个方面来聊聊这个现象,希望能让你更深入地理解。首先,我们得承认,民俗学的入门门槛在知识层面确实不高。就像你说的,读民俗学的书籍,你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民间故事、习俗、信仰、艺术等等,这.............
  • 回答
    关于红军长征初期是否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地,以及为何在哈达铺看到报纸后才确定北上陕北,这确实是许多人心中的疑问。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回到那个特殊的历史时刻,理解当时红军所处的复杂环境和决策过程。长征的“出发”:并非一蹴而就的既定目标首先要明确一点,长征的开始,更像是一种被迫的战略转移,而非一开始就规.............
  • 回答
    这位中国游客在德国的经历,确实是一个令人唏嘘又引人深思的事件。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在跨文化交流和身份认知上可能存在的误区和挑战。首先,从这位游客的角度来看,他首先是作为一个旅行者,满怀期待地来到德国,希望体验异国风情,了解当地文化。当他在异国他乡遇到困难,需要寻求帮助时,报警无疑是最直接、最普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