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防疫的医务人员与社区工作人员,都十分辛苦,
他们用辛勤的劳动,铸就第一道防线,为福建人民与全国人民能过好中秋与国庆佳节,保驾护航。
此致敬礼!
近一年多时间来,类似这样由境外输入的局部疫情,在多个地区发生,让一些被严格防疫措施,影响了自身经济利益的行业从业人员,时不时吐槽抱怨,甚至质疑“清零原则”,
但是,这些人罔顾的事实,就是自最初武汉疫情之后,各地陆续新感染的上万名新冠患者,无限趋近于零的病死率,正是举国一致严控的防疫与隔离措施,对重症患者们不遗余力地抢救与治疗,才得以实现的。
而去年3~4月的意大利,今年5~6月的印度,都是很好的反面例子,说明一旦防疫措施不力,某地区大面积感染,导致医疗系统崩溃之后,死亡率便会迅速攀升,一直到人人恐慌,社会心理不可接受的程度。
全球范围内,病魔从未远去。单日新增患者57.4万人,新增死亡病例上万人,累积确诊病例即将突破2亿人次大关,累积死亡病例也在向500万人迈进……
这是什么概念呢?欧洲十四世纪黑死病,断断续续流行了40年时间,总死亡人数2500万,直接改写整个人类历史。
而新冠疫情从发生到现在,甚至还不到2年……
所以,在现代科技与医疗条件下,目前维持的2.1%病死率,当真代表着新冠是类同流感的“弱鸡病毒”,人类竟可以与之“长期共存”么?
在这样的严酷事实面前,那些坚持鼓吹「防疫措施过度」「死亡率低如流感」「尽快打开国门,放松边控」的言论,实在是“非蠢既坏”。
本质上,持这些奇怪论调的,无非是被严格防疫影响了自身利益的“百万漕工”,及其代言人罢了。
如今国内的安宁祥和与国泰民安,实属来之不易。防疫工作,仍不可有丝毫疏忽大意,与心存侥幸心理。
对疫情的零容忍,对病例的“清零原则”,依旧义不容辞!
2021年9月16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办新闻发布会。
会上有记者提问,福建疫情中有感染者在隔离期间多次核酸阴性,解除隔离后21天阳性。中疾控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介绍,根据目前的流调和抗体检测,尤其根据基因测序的比对分析,认为这个病例非常可能是在隔离期间感染的新冠病毒。[1]
莆田6号病例:林某某,男,38岁,为病例5的父亲,9月10日核酸检测结果阳性,已转至定点医院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救治。经流调发现,该病例为境外返莆人员,8月4日乘坐厦门航空MF852航班自新加坡从厦门机场入境,在厦门定点酒店集中隔离14天后,于8月19日点对点转运至仙游县集中隔离点继续集中隔离,(8月19日、22日、24日三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后于8月26日起实行居家健康监测。[2]
分析:
1.我国入境人员在入境口岸集中隔离14天,随后返回原籍继续隔离一段时间,一般集中隔离7天,随后居家健康监测。本次疫情的传播应该出现在14+7后的居家健康监测期间。
2.病例6在8月26日后未继续做核酸检测,转阳性并传播的起始时间不明,可能是8月26日解除集中隔离后的任意时间。
从目前的情况分析,居家健康监测缺乏监管,未起到应有的作用。
3.孩子在铺头小学上学,开学后学校进行了核酸检测,第一个发现的是孩子的同学。发现疫情并隔离的时间为9月10日。
4.疫情发现较晚,传播范围较大,在仙游铺头小学、协胜鞋厂、厦门同安工厂形成三起聚集性传播。
5.万幸的是,暂时没有发现疫情传播到省外。
由于疫情发现较晚,采取封控措施时疫情已经传播10天左右,尚不能排除疫情继续扩散到省内其他地市甚至省外的可能性。
1.我国已经出现多次解除隔离后检测阳性的案例,造成防控隐患
据健康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自2020年10月到2021年3月,半年内至少有11位入境人员在解除14天集中隔离后,出现核酸检测呈阳性的情况,其中有6人在隔离结束后7天之内被检测出核酸阳性。[3]
2021年4月以后,至少有5例解除隔离后核酸阳性
(1)某旅客2021年4月14日从非洲尼日尔乘坐AF339航班抵达巴黎,4月15日从巴黎搭乘AF198航班至上海入境,医学观察期间多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4月30日解除隔离后乘坐K759次列车至杭州南站,后转乘T101次列车到达义乌站。抵达义乌后,直接点对点转运至综合服务点继续集中隔离医学观察。5月1日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无发热、咳嗽等症状,经专家组诊断为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4]
(2)2021年5月24日,南宁市根据广州市荔湾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协查函,在对协查重点人员进行排查及核酸检测中,发现核酸检测显示阳性人员1例。
宁某某,男,34岁,现住南宁市西乡塘区金陵镇隆宁街63号。于2021年4月25日从卢旺达回国,入境广州市后在荔湾区隔离酒店集中隔离14天。5月10日解除隔离,5月11日乘坐D204动车至金陵镇家中。5月24日南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到协查函后,立即组织开展核酸检测工作,5月25日5时37分核酸检测结果显示阳性。[5]
(3)泰安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和某某,男,70岁,中国籍,山东省新泰市人,2021年8月12日乘坐AC027国际航班从加拿大出发,途经新加坡,于8月13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在上海市完成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其间7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2021年8月27日解除集中隔离后乘坐G138次列车于当日17:22抵达泰安,由专人专车闭环转运至集中隔离点。8月28日核酸检测阴性。8月30日核酸检测阳性,即用负压救护车转运至定点医院隔离治疗。经专家组会诊,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普通型)[6]
(4)【温州市境外输入确诊病例及其关联病例的通报】 患者王某某,女,温州市瑞安籍,居住平阳万全镇。2021年5月10日和丈夫一起从意大利回国,入境后在北京某隔离场所进行医学观察21天,期间4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6月1日解除隔离后乘坐CA1539航班抵达温州龙湾机场,由其儿子李某二驾车接回在平阳县万全镇居住。6月9日上午,患者因身体不适,由其女儿驾车送瑞安市人民医院万松院区发热门诊就诊,核酸检测阳性,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结果,诊断为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现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医院接受隔离治疗,病情稳定。[7]
(5)陈某某,男,59岁,平潭人,两次核酸检测阴性后,于2021年4月16日从肯尼亚登机回国,4月17日抵深圳,下机后核酸和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并在深圳隔离点隔离14天,期间三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5月1日,陈某某乘坐D3344动车09车厢01C座位于21点47分到达平潭;5月2日至8日在潭城镇桂山庄居家健康监测,5月9日、10日早晨均在其住所附近锻炼,5月9日到平潭流水安置小区C区6号楼看新房装修。5月10日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目前,陈某某无发热、咳嗽等症状,正在平潭综合实验区定点医院接受隔离治疗。[8]
2.隔离酒店可能发生交叉感染
(1)中国专家五人团队于2021年4月9日入住越南安沛省的隔离酒店,4月23日中午退房离开。印度专家十一人团队则于4月18日入住,其中有人检测阳性。
截止5月17日,包括印度专家团队中的4位、中国专家团队5位和酒店前台大叔1位共10人中招。[9]
(2)2021年9月,一名隔离点工作人员在广州感染
徐某某,女,42岁,入境隔离酒店东海大厦工作人员,9月4日前其常规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9月4日核酸检测结果阳性,已闭环转运至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进行隔离医学观察管理,经专家组判定为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其生活场所、工作场所核酸检测均为阴性。[10]
(3)2021年5月的广州荔湾区1号和2号病例居住在锦龙社区,该社区和附近两家隔离酒店速8酒店和全季酒店相距较近。
官方通报称,荔湾区首位本土确诊者不排除是“意外暴露”造成偶发感染。 [11]
3.建议措施
(1)隔离点按规范选址,远离居民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八版)》要求
(2)提高隔离点一线工作人员(包括保洁、保安等临时人员)的收入水平,用高工资吸引高素质人员,进行防疫技能培训,严格考核并淘汰能力不足的人员。
(3)按规范进行垃圾处置,废水处置。汲取去年成都疫情教训,避免隔离点周边居民捡拾隔离点垃圾造成社区传播。[12]
(4)加强隔离点内部管理,杜绝交叉感染。每批次住客离开后,隔离酒店房间进行彻底消毒。
(5)学习浦东机场“14+7+7”封闭式管理措施,一线人员全部集中居住,避免上下班期间与社区人员的接触。
所谓“14+7+7”封闭式管理,是指这些一线人员,先进行14天的在岗工作,其间由专车在工作地与集中居住点之间提供“两点一线”接送保障; 随后7天离岗,在专门的酒店进行封闭式的隔离健康观察; 再接下来的7天,为居家隔离健康观察。[13]
(6)解除隔离人员有继续定期核酸检测的必要性。
(7)居家健康缺乏监管,也很难确保单独的隔离环境,建议用集中隔离代替。
为了减少从入境口岸到居住地转运过程中的传播风险,消除居家健康监测过程中的社区传播风险,建议在入境口岸一次性集中隔离21天以上。
为了平衡不同城市之间的防疫压力,可以根据各地实际隔离能力合理调配入境航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