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要把漫画、动画看做一个东西,你应该把它看成一种劳动方式。
这题所说的国漫超过日漫,我认为应该是内涵上的超越,而并非经济规模上的超越。
毕竟在经济效益扩大之后,人们反倒是认为二次元品类的内容在‘摆烂’。
所以这个问题,真正关键的地方,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极其现实的。
——【创作者的身份】
各位希望看见更具有内涵的作品出现,势必会与创作者的身份挂钩,不过很遗憾的是,在你们的眼里,创作者是【作者】,作者这个领域在国内的历史中是伟大的职业。
然而,现实却并非如此:创作者的身份,在商业boss的眼中看来,只是一群流水线的员工,人肉内容生产机器,与机床没有区别,唯一的区别只是他们活着,会动。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可以看看各大漫画网站的创作形式。
从b站到腾讯漫画,这些内容的创作,基本是以工作室为单位运作的,单独一个创作者的身份低于工作室。
而我们所谓的日漫,是以创作者为单位运作的,单个创作者高于他的工作室,他本人就是工作室的老板。
——
我是网络小说作者,下面说点内容相关的东西。
——关于我们所需要的‘作品内涵’,在作者层面,实际上是一种对‘自我’的叙事,通过创作媒介表达之后的结果。
而上述这个问题,以工作室为单位的创作,就造成了一个避不开的病症:你的叙事并不是第一者提供的,即创作者本人,早前时代的漫画还好,例如狐妖小红娘这些。
但是,后时代的国漫,书写剧情,也就是实际内容的人,他们只是拿着薪水的员工,所书写的内容并不是‘自我’的叙事。
脱离了自我的叙事之后,一切都是肤浅的,是没有内涵的,因为它的表达不是‘我’,而是‘工作’。
有人认为,996或者其他任意的工作叙事,是有优雅内涵的吗?
有人认为,此类的工作叙事,是一种创造,或者说是创作吗?
假设没有,那么这就是国漫难以超越日漫的原因:两者虽然看上去都是漫画,但并不是同样一种劳动。
各位都是大学生了,马原课都上了。
请告诉我:劳动力决定什么?
这就是答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