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老是喜欢搞这种贩卖焦虑的报道。应该报道40岁以上“老”学者逆袭,这样可以励志,给我们这种老人一些希望。
观网一众赞叹之声,红得发紫。然后知乎果然就有了不一样的声音了。
这不过就是遗传学界泡沫里的又一个黑色幽默。不是生物学界的。
我酸一个,对,我是酸柠檬,我嫉妒,我盼着人家不好。
我觉得现在就是这位刘教授的个人学术巅峰了。从刘教授的学术成就看,主要还是一贯的套路:坐在电脑前面分析别人的数据。操作不难,并不需要高级的仪器或者独门的技巧。那么实际上课题组的名头就变得很重要,这样才能拿到好数据发顶刊。刘教授之前在大组,讲一句不好听的,仗着论文最后一两位作者的名头,顶刊灌水真的不难。然而她现在到了浙大,浙大本身医学院不强势,她又是独立博导,没有大组的荫蔽,即使以前没问题,之后再想顶刊灌水就会变得很难。
刘教授的谷歌学术资料里似乎只显示了一篇名字排第一位的论文,那么...
依旧是共一。这位刘教授似乎没有以独立第一作者发过一篇文章。
浙大医学系推出这位刘教授当网红,就是想割普通人韭菜,懂行的不会上当的。
人在海院,刚下鲨鱼
----———————————————————————)
分享一个浙大式男神/女神模板:
GPA 全学院第一
会跳舞或者一样以上乐器或者都会
会摄影(并附上美图若干)
发表若干论文
去过很多地方(附上美图若干)
国外名校 国外xxx大赛(美图若干)
乐观开朗
-------------------------------------------------
评论区:
哇,xxxxxx学长/学姐/师兄/师妹太强了〔/点赞〕
他/她还没有对象 学长/学姐就帮到这里了
名校的学生就是不一样[/点赞][/点赞]
为我浙骄傲[/玫瑰花]
——————————————————————————
不针对浙大学子,学霸还是学霸,确实优秀,我只是反感学校的宣传,片面强调少数人的优秀,难免让人心生浮躁。我害怕长期宣传这种模板式的优秀,真的影响了学生的自我评价体系,真的影响了家长对孩子的培养体系,最后大家都争着去做“千篇一律浙大人”。
11.9更新
我在想除了这些模板外,还有什么能够定义优秀?
学习正常,但在某一方面特别突出的浙大学子,他她其实也很优秀。
投身创业,早早敢去市场拼搏的学长学姐,我觉得他们也很优秀。
研究生学长学姐,二战才考入浙大,静心做好自己的工作,他们的专注也是一种优秀。
甚至有的同学他们在校成绩一般,在学校游戏打得挺好,平时开开心心,考试前复习两个晚上过了考试,最后在自己老家找了一份工作,过上稳定的生活,他也可以很优秀。
一位学长告诉我:大学也要学会做减法,对于普通人,大学里能把哪怕一件事做得好,做得极致,也是一件很不得了的事了。
————————————————————————
三更:
随便一写的答案居然有1000多赞,震惊,谢谢大家。。。
其实写完我也反思,这么说是否以偏概全了。我重新翻看了浙大公众号的内容,再与复旦交大的公众号进行比较后,感觉浙大其实在人物宣传上已经有一些改变了,出现了一些不一样的面孔比如投身军旅的浙大学子,但是总体上还是偏向于网红气质。我想,主要原因在于浙大公众号缺少对群体的宣传,浙大的宣传重心在于一个个优秀的个人,而不在于一个普适性的群体,所以很难与一般人形成共鸣。而长期对于优秀个人的宣传也渐渐让大家感觉浙大有一个“优秀的阶层”,渐渐有了“别人的浙大”的断层。
浙大选择拥抱流量,就必须要接受流量的反噬,无论怎么打造网红,最后学生报考专业看的还是那个硬排名,不是这些花里胡哨的网红教授博导
具体人物不评论。美女学霸近期风评不佳,因为人民群众最终还是发现了这个秘密:美女学霸虽然有一半是真学霸,但也有一半是丑男叫兽的小三。当然,小三也需要技术水平,混到里恶魔·搅屎花-脱这样的地位还是比较难的。总体上来说,丑女学霸里真学霸比例较高,因为丑女学渣当小三上位伪装成学霸的机会较小。总之这种炒作套路已经不新鲜了,收益没有增加,风险却越来越大。在校园中发掘网红,不如邀请网红来上学。
说个题外话,你看这些27 29博导 几个是纯实验出身的,我记得上次李琳(?是叫这个名字)也是做信息的。
所以,去学计算机吧,学统计吧,学信息吧。同样是生物,人家坐在电脑前就能发文章,你不会这些就只能在细胞培养房,在PCR仪前,在超净工作台里面炖屎(物理意义的)。还憋不出文章。
转自虎扑:
又搞这种挂名游戏,二三作混淆一作的。
20多篇文章只有4篇共一,其中只有一篇是共一第一。(换句话说,只有一篇文章是她提的idea,别的都是靠实验室平台产出)
按照这个吹法,ucla那个实验室所有人都有20多篇文章了。
热爱科研是好事,但是媒体总宣传什么‘’美女博导’’,年轻xx,真的让人作呕。
最年轻小科学家谈方琳,南科大三学生14篇文章,28岁的美女博导李琳,最年轻千人刘明侦,都是搞这种宣传,基本都是生化材环。
要宣传就直接宣传她的科研贡献,宣传颜值和年龄是个什么鬼?难道在科学领域,颜值有用?还是说科研厉害能提高颜值?
依靠实验室平台做出来的成绩,tenure track都还没通过呢,就宣传上了,这种做生物信息的非常依赖平台,还是
先观察几年再吹吧,过几年没通过考核不尴尬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