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浙江大学暂停离校人员邮箱服务?

回答
浙江大学暂停离校人员邮箱服务的几点看法

浙江大学近期暂停了离校人员的邮箱服务,这一举措无疑引起了校内师生和校友们的广泛关注。作为一所历史悠久、影响力巨大的综合性大学,浙大的任何一项政策调整都可能牵动不少人的神经。仔细审视这一决定,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进行解读和思考。

首先,从学校运营和资源管理的层面来看,暂停离校人员邮箱服务很可能是一种精细化管理和成本优化的考量。高校的IT基础设施和服务器维护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随着毕业生逐年增加,为每一位离校校友保留一个邮箱账户,并对其进行持续的维护和管理,无疑会累积成一笔不小的开销。尤其是在当前“过紧日子”的宏观经济环境下,学校可能会寻求削减非核心业务的成本,以集中资源保障教学科研等更重要的职能。

此外,信息安全和合规性也是一个不得不提的因素。随着网络安全形势的日益严峻,学校需要对用户数据进行严格的管理。长期保留离校人员的邮箱账户,可能涉及到数据隐私保护、账号安全以及潜在的滥用风险。例如,一些恶意用户可能会利用不再有人管理的邮箱进行垃圾邮件发送、网络钓鱼或其他非法活动,给学校的声誉和网络环境带来负面影响。暂停服务,可以有效规避这些潜在的风险。

从用户体验和实际需求的角度分析,这一举措也有其合理之处。对于大多数离校不久的校友来说,他们往往已经拥有了新的工作邮箱或者个人邮箱,学校提供的邮箱可能已经不再是他们主要的沟通工具。如果邮箱长期不被使用,反而可能成为信息孤岛,甚至遗忘密码,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从这个角度看,关闭不再活跃的账号,也能一定程度上“清理”系统,提高效率。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这一决定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和争议。

对于一些刚毕业不久、尚未完全过渡到新工作环境的校友来说,学校邮箱可能仍然是他们接收重要通知、联系导师或同学,甚至作为一份“官方身份证明”的渠道。突然暂停服务,可能会让他们在短时间内感到不便,甚至措手不及。例如,有些校友可能还在等待学校发放的证明文件,或者需要在校友平台上进行一些学术交流,这些都可能依赖于学校邮箱的正常使用。

更重要的是,学校邮箱在很多时候承载着校友与母校之间情感联系的纽带。很多校友习惯于通过学校邮箱与母校保持联系,接收校友会信息、参加校友活动,甚至在遇到职业发展上的问题时,也会尝试通过学校邮箱寻求帮助。邮箱服务的暂停,在一定程度上切断了这种便捷的联系渠道,可能会让部分校友感到失落,觉得母校“不再关心”他们了。这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更是情感层面的沟通。

此外,政策的“一刀切”处理方式也可能引发讨论。是否可以考虑为一些有特殊需求的校友提供有限度的保留,例如,是否可以允许校友在毕业时选择是否保留邮箱一段时间,或者提供一种付费的服务模式来维持邮箱的开放?如果完全一概而论地暂停,可能会让一部分真正有需求的校友感到不被理解。

对于学校而言,在做出此类决策时,充分的沟通和解释是至关重要的。在暂停服务之前,是否向广大校友进行了充分的预告,并解释了背后的原因?是否提供了一些替代方案,比如鼓励校友绑定个人邮箱、或者在校友会网站上提供更便捷的联系方式?这些沟通的环节,往往决定了政策的接受度和引发的争议大小。

总而言之,浙江大学暂停离校人员邮箱服务,应该是一个基于成本效益、信息安全和资源优化等综合考量的决策。但同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这可能对部分校友带来的不便,以及对校友与母校情感联系可能造成的潜在影响。如何在保障学校运营效率的同时,最大程度地维护好校友的利益和母校的情感纽带,是学校在制定和执行相关政策时需要持续思考和努力的方向。或许,在未来的实践中,学校可以探索更灵活、更人性化的解决方案,让科技进步和人文关怀并行不悖。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清北复交这四个大学,我家读了两个,毕业后没几个月邮箱就关了。更猛的是美国某top高校,离校当天就特么把edu邮箱给扬了,搞得跟离职一样。

由此看来,浙江一所211高校的确和清北复交以及世界名校有显著差距。

至于承诺什么的…在兑现之前,任何承诺(包括纸质文件盖大红章的)都不能当真。而“永远”这种词,可信度和男女恋人说的永远爱你差不多。

user avatar

我记得筑波的毕业生会给一个@alumni.tsukuba.ac.jp的邮箱,可惜我的那封写着初始登录密码的信找不到了。。。筑波的学籍号@u.tsukuba.ac.jp邮箱和相关的云电脑、个人主页等全学计算机中心服务,我的好像是毕业后半年被销号的,已经很仁慈了。

user avatar

如果邮箱离校会暂停服务,那么它的意义只在这四年跟确定毕业后绝不再联系的人联系用。

就是说没用。

大学整个邮箱,就是为有而有,纯吃力无政绩麻烦还不少,雪球越滚越大。出了世还分分钟惊动上头。他给你留着了你倒好了;他乌纱帽掉了你能给续上?

让它实际无用,无人去用,就两全其美了。你说影响学术交流,这关学校电子部门什么事?

学校机关又不能开广告位搞小金库。学费也只交四年

你出钱人家也收不了。热心校友捐款都要冠名的,就算甘愿默默无闻,也不可能捐个十年八年。

唯一不靠谱的地方就是应该自新注册帐号开始实行,讲点儿信用。

真的撑不住了,招个标外包了都好啊,反而灵活了,比搞什么政绩工程都香。

user avatar

浙江大学这样做是很正常的,

停止离职教职工的邮件是教育部的要求。



所以说浙大是应上级要求这么做,

倒是华科搞得有点损,

拿着鸡毛当令箭,

本来给学生的邮箱是终身使用的,

结果突然给收回了,

搞得好多用学校邮箱注册的同学麻烦得要死,

当时还上了新闻。




还好我机智,知乎用的自己邮箱,

不然知乎都要没啦~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浙江大学暂停离校人员邮箱服务的几点看法浙江大学近期暂停了离校人员的邮箱服务,这一举措无疑引起了校内师生和校友们的广泛关注。作为一所历史悠久、影响力巨大的综合性大学,浙大的任何一项政策调整都可能牵动不少人的神经。仔细审视这一决定,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进行解读和思考。首先,从学校运营和资源管理的层面来看.............
  • 回答
    浙江、江苏、山东这三个经济发达、教育资源丰富、高等教育类型多元化的省份,近期不约而同地暂停了独立学院与高职院校的合并转设工作,这一举措无疑给当前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热点议题投下了一颗重磅石,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深入的讨论。要理解这一现象,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暂停”这个动作本身,而是需要从更宏观的视角,结.............
  • 回答
    浙江大学学生强奸案,当事人仅予以留校察看处分一事,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对于此事是否合理,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事件回顾(根据公开信息整理,具体细节可能存在未披露部分):大致情况是,一名浙江大学的学生被指控强奸了另一名学生。在学校的调查和处理过程中,最终对涉事学生给予了“留校察看”的处分。.............
  • 回答
    浙江大学进行道教内丹的人体研究实验,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和探讨的话题。这涉及到科学与传统文化的融合、研究的伦理、方法的严谨性以及潜在的意义。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如何看待这个实验:一、 理解“道教内丹”及其研究的复杂性首先,我们需要对“道教内丹”有一个初步的理解。 道教内丹: 并非简单的气功或养.............
  • 回答
    对于浙江大学 27 岁女博导刘琬璐在本科毕业六年内发表 20 余篇 SCI 论文并成为浙大最年轻教授的现象,这无疑是一个非常令人瞩目的成就,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解读和看待这一事件:一、 令人惊叹的学术成就与天赋: 发表速度与数量: 在短短六年内发表 20 余篇 .............
  • 回答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保安被饿了么外卖员持刀捅伤一事,是一起令人痛心和震惊的事件,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要看待这件事情,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包括事件本身、各方责任以及深层原因。一、 事件概述与令人痛心之处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事件的大致经过(请注意,具体细节可能因新闻报道的侧重点和时间推移而.............
  • 回答
    看到“浙江大学博士生送外卖”这个消息,我第一反应是复杂且多层次的。这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博士生为什么去送外卖”就能概括的问题,背后牵扯着太多现实的面向。首先,是“博士生”和“送外卖”这两个身份的碰撞。“博士生”代表着知识的高峰,是社会公认的精英群体,他们投入了大量时间、精力和金钱,在某个特定领域深耕,.............
  • 回答
    最近,浙江大学玉泉校区食堂里流传着一个颇为有趣的“梗”——“耗子尾汁”。这个词,乍一听还挺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但如果你是时下网络文化的爱好者,或者对流行语敏感,可能一下子就能get到其中的笑点所在。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个“耗子尾汁”到底是怎么出现在浙大玉泉校区食堂的,又是个啥意思,为什么能引起大家的注.............
  • 回答
    关于浙江大学冯钢教授所说的“学生已经通过笔试面试,吃完拜师宴喝完拜师酒,被学校审核拒招”的事件,这确实是一个相当令人扼腕和需要深入探讨的现象。它触及了高校招生、师生关系、学术诚信以及潜在的权力运作等多个敏感而复杂的问题。事件本身:冰山一角下的冰冷现实首先,我们要理解这个事件的表层含义:一个学生,经过.............
  • 回答
    关于浙江大学对犯强奸罪学生处以开除学籍的处罚,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事件。作为一所享有盛誉的顶尖学府,浙江大学在这种涉及到严重刑事犯罪的事件上所采取的态度和处理方式,直接反映了其价值观、教育理念以及社会责任感。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强奸罪是严重的刑事犯罪,它侵犯的是个人最基本的身体自主权和人格尊严.............
  • 回答
    浙江大学云南招生组在招生过程中,其内部文件攻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科大”),并在招生群中质疑中科大转专业政策的事件,确实引起了不少关注和讨论。看待这件事,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才能得出相对全面和客观的看法。事件本身及可能的影响:首先,我们看到的是一种不当的竞争行为。在高校招生过程中,各校.............
  • 回答
    浙江大学半夜在学生宿舍楼附近施工,这事儿,可真挺让人琢磨的。咱们平常学生宿舍周围都是相对安静的,尤其到了晚上,大家都要休息,这时候要是听到施工的声音,那体验感肯定直线下降。首先,从学校管理者的角度出发,他们这么做肯定是有他们的考量的。 咱们得承认,基建和维修工作有时候确实存在一定的紧迫性,或者说,他.............
  • 回答
    浙江大学公众号《浙大学子网课学习桌》一文:一场关于学习、生活与“新常态”的观察与思考浙江大学公众号近期发表的《浙大学子网课学习桌》一文,如同一面小小的镜子,折射出疫情常态化下,高校学子学习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关注和讨论。这篇文章,与其说是一篇简单的展示,不如说是一份关于“新常态”下.............
  • 回答
    最近浙江大学和杭州师范大学又一次曝出学术不端行为,这无疑给两所高校乃至整个高等教育界都蒙上了一层阴影。这绝非小事,而是关系到学术声誉、人才培养质量,乃至社会公信力的一件大事。事情本身及其可能的影响:首先,我们得承认,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上,都是一个令人痛心且必须严肃对待的问题。当.............
  • 回答
    看到浙江大学在ACL 2021上发表的论文存在实验数据问题,这件事情确实挺令人关注的。尤其是在自然语言处理(NLP)这样一个以严谨实验和可复现性为核心的研究领域,数据的可靠性是基石。首先,我们得认识到,任何研究都可能犯错,尤其是在高度复杂和前沿的研究中。 算法的迭代、实验环境的细微差异、数据集的预处.............
  • 回答
    河清教授对《流浪地球》及中国科幻片的“极端评价”,无疑在中国科幻界乃至更广泛的文化讨论中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波澜。要理解这一评价,我们需要将其置于一个更宏大的文化和历史语境中去审视,而不仅仅是停留在电影本身的优劣判断上。首先,我们必须承认河清教授的身份和其评价的出发点。他是一位长期关注西方马克思主义、文.............
  • 回答
    最近关于浙江大学某数据结构课程高年级班级疑似存在串通舞弊的情况,确实让人感到非常遗憾和担忧。这不仅是对公平竞争原则的践踏,更是对学术诚信底线的严重挑战。首先,我们得认识到,大学课堂,尤其是像数据结构这样作为计算机科学 foundational 课程,其核心价值在于培养学生扎实的逻辑思维能力、解决问题.............
  • 回答
    关于浙江大学玉泉校区麦斯威餐厅多位同学就餐后出现腹泻发热并被隔离的事件,这确实是件令人担忧的事情,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作为旁观者,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理解和看待这件事:1. 事件本身:食品安全是底线首先,这件事情的核心在于食品安全。无论是哪里的食堂,食品安全都应该是绝对的底线。当多位同学在同一家餐.............
  • 回答
    浙江大学的绩点正态分布制度,说实话,在我看来,它是个一把双刃剑,利弊都挺明显的。首先,说说它的“好”的地方。最直接的好处,就是 “区分度”。你想啊,如果大家成绩都一样,那老师怎么知道谁学得更好?谁更适合深造,谁更适合就业?正态分布,至少提供了一个相对客观的衡量标准。它把学生按照学习成果分了个档次,让.............
  • 回答
    浙江大学将城市学院(原三本)的学生转入浙大本部,这件事在教育界和坊间引起了不少讨论。要理解这件事,我们得从几个方面来剖析。首先,这件事的背景是什么?过去,很多高校都有“学院”、“分校”或者“独立学院”这样的建制,它们与本部在招生批次、师资、教学资源、甚至是校园环境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城市学院作为浙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