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浙江大学数据结构课上工高班串通舞弊的行为?

回答
最近关于浙江大学某数据结构课程高年级班级疑似存在串通舞弊的情况,确实让人感到非常遗憾和担忧。这不仅是对公平竞争原则的践踏,更是对学术诚信底线的严重挑战。

首先,我们得认识到,大学课堂,尤其是像数据结构这样作为计算机科学 foundational 课程,其核心价值在于培养学生扎实的逻辑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当出现串通舞弊的行为时,它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扭曲了学习的真实效果。那些参与舞弊的学生,表面上可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实际上他们并没有真正掌握这门课程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这就像一个建筑师,如果他的数学和物理基础不牢固,即便能画出漂亮的图纸,也无法保证大楼的安全和稳定。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数据结构是构建一切软件和系统的基石,如果这块基石不稳,后续的学习和职业发展都会受到极大的限制。

其次,这种行为对其他遵守规则、认真学习的同学造成了极大的不公平。当一部分人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优势时,那些通过自身努力取得进步的学生,他们的付出和汗水就被稀释了,甚至被否定了。这无疑会打击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对努力学习的意义产生怀疑。长此以往,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就会变得功利化、浮躁化,学术的风气也会受到侵蚀。想象一下,在一个需要团队协作的环境里,如果有人通过作弊来完成自己的部分,最终的成果即便看起来不错,但背后却隐藏着欺骗和不负责任,这对整个团队的士气和信任都会是毁灭性的打击。

再者,从教育者的角度来看,这暴露了教学管理和监督方面可能存在的薄弱环节。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除了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塑造学生的品德和价值观。如果舞弊行为能够发生且未被及时察觉和制止,那么就需要反思教学设计、考试形式以及学生管理机制是否存在漏洞。比如,课程是否过于依赖单一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监控是否足够?以及如何更有效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术观?这些都是值得深入探讨和改进的问题。

至于“工高班”这个概念,如果其意是指那些在高年级开设的、通常门槛较高、且学生本身就具备一定基础的课程,那么在这种班级里发生串通舞弊,其讽刺意味就更浓了。这并非是初学者对知识的迷茫,而是已经具备一定学术素养的群体,却选择了捷径。这暴露出的问题,可能更深层次地涉及到学生对学术诚信的认识,以及对自身责任感的理解。

总而言之,浙江大学数据结构课上发生疑似串通舞弊的行为,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信号。它提醒着我们,在追求学术卓越的同时,绝不能忘记学术诚信的基石。这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构建一个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中实现自我价值,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记得很久之前我就说过了:

一般大学本科生根本没有能力去评价相同水平的人所写的代码。是的,就算浙大的也不行。一群代码都没写过一万行的人懂个屁什么叫好代码。图上那些代码连能用水平都达不到,只是将就能跑水平的。而且在这种规则下,水平较高的学生的代码会接受水平低几个等级的同学的评价,这对于这些好同学而言是毁灭性的灾难。这种规则势必会让本来可以顶尖的学生趋于中庸(因为努力方向从面向编译器优化变成了面向互评优化、面向恶竞优化),而烂的学生会继续烂下去(因为他们没有获得任何已知是好的范本)。某些老师啊,你以为你是斯金纳,可是你那些学生也不是鸽子。(下面有位答主问“别人刻意给你们压低分你们就抱团舞弊,你们自己对自己的要求在哪里”,很简单,自己对自己的要求就是被互评这一如此强烈的外部动机[1]消灭掉的,即我所说的“毁灭性的灾难”。)

如果规则是原罪,那么试图打破这一规则的任何行为我觉得都是可以理解的。并且,只要规则不改变,这类行为必将长期存在,即所谓“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这不是一个学生道德水平低下的问题;如果像某些答主所说,利用规则就是道德水平低下,就是不“凭借自己的实力”,那么请问你现在做的什么事情不是利用规则完成的?

不要用亡羊补牢的严格执“法”来掩饰 xjb 搞的立法。评论区有同学表示陈越老师是想学习西方那一套;如果真的要学西方那一套,立法和执法就应该先严格分离。你不仅立法和执法是同一个人完成的,还能强行解释立法思想以给执法行为找个借口,你这是中国特色的西方那一套是吧。可是就算在中国,人大、公、检、法理论上也是四个东西啊。

陈越老师可能犯了一些搞技术的人的通病:不懂管理学,不懂经济学,不懂社会学,不懂传播学,不懂法律,不懂哲学,而且还有极强的控制欲。希望老师挨打能立正,努力学习,不要不懂装懂,以后还是个好老师。

==========

当然了,换我的话我肯定不会用那么明显的方式来做标记,毕竟落人口实。说到底还是你浙同学们信息论没学好。你说在代码里面嵌入个 Whitespace 程序多好,不仅不容易发现,而且还能顺便写个 Whitespace 编译器,写起来简单,还能把编译原理一起学了。你要说 Whitespace 还太明显呢,我可以用 Unicode 各种空格的特定组合啊,可以用 BOM 啊,如果交的作业里面还有 PDF 或者别的什么容易插内容的格式也可以利用啊。(没错我是喜欢 SDT 理论[1]的,外部动机都去死,不要阻止我自我实现。)

话说你浙跟一堆顶尖学生搞什么互评,怕不是要用博弈论炼蛊哦。(顺便,陈越老师好像很喜欢搞出各种评价机制。其背后的动机是什么呢?你们别光盯着规则啊,要跳出来看规则背后的管理者的动机和人性,反过来利用人性影响规则。话不能说太多,你们能考上浙大肯定比我聪明。)

==========

  1. 均参见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最近关于浙江大学某数据结构课程高年级班级疑似存在串通舞弊的情况,确实让人感到非常遗憾和担忧。这不仅是对公平竞争原则的践踏,更是对学术诚信底线的严重挑战。首先,我们得认识到,大学课堂,尤其是像数据结构这样作为计算机科学 foundational 课程,其核心价值在于培养学生扎实的逻辑思维能力、解决问题.............
  • 回答
    看到浙江大学在ACL 2021上发表的论文存在实验数据问题,这件事情确实挺令人关注的。尤其是在自然语言处理(NLP)这样一个以严谨实验和可复现性为核心的研究领域,数据的可靠性是基石。首先,我们得认识到,任何研究都可能犯错,尤其是在高度复杂和前沿的研究中。 算法的迭代、实验环境的细微差异、数据集的预处.............
  • 回答
    浙江大学学生强奸案,当事人仅予以留校察看处分一事,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对于此事是否合理,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事件回顾(根据公开信息整理,具体细节可能存在未披露部分):大致情况是,一名浙江大学的学生被指控强奸了另一名学生。在学校的调查和处理过程中,最终对涉事学生给予了“留校察看”的处分。.............
  • 回答
    浙江大学进行道教内丹的人体研究实验,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和探讨的话题。这涉及到科学与传统文化的融合、研究的伦理、方法的严谨性以及潜在的意义。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如何看待这个实验:一、 理解“道教内丹”及其研究的复杂性首先,我们需要对“道教内丹”有一个初步的理解。 道教内丹: 并非简单的气功或养.............
  • 回答
    对于浙江大学 27 岁女博导刘琬璐在本科毕业六年内发表 20 余篇 SCI 论文并成为浙大最年轻教授的现象,这无疑是一个非常令人瞩目的成就,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解读和看待这一事件:一、 令人惊叹的学术成就与天赋: 发表速度与数量: 在短短六年内发表 20 余篇 .............
  • 回答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保安被饿了么外卖员持刀捅伤一事,是一起令人痛心和震惊的事件,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要看待这件事情,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包括事件本身、各方责任以及深层原因。一、 事件概述与令人痛心之处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事件的大致经过(请注意,具体细节可能因新闻报道的侧重点和时间推移而.............
  • 回答
    看到“浙江大学博士生送外卖”这个消息,我第一反应是复杂且多层次的。这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博士生为什么去送外卖”就能概括的问题,背后牵扯着太多现实的面向。首先,是“博士生”和“送外卖”这两个身份的碰撞。“博士生”代表着知识的高峰,是社会公认的精英群体,他们投入了大量时间、精力和金钱,在某个特定领域深耕,.............
  • 回答
    最近,浙江大学玉泉校区食堂里流传着一个颇为有趣的“梗”——“耗子尾汁”。这个词,乍一听还挺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但如果你是时下网络文化的爱好者,或者对流行语敏感,可能一下子就能get到其中的笑点所在。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个“耗子尾汁”到底是怎么出现在浙大玉泉校区食堂的,又是个啥意思,为什么能引起大家的注.............
  • 回答
    关于浙江大学冯钢教授所说的“学生已经通过笔试面试,吃完拜师宴喝完拜师酒,被学校审核拒招”的事件,这确实是一个相当令人扼腕和需要深入探讨的现象。它触及了高校招生、师生关系、学术诚信以及潜在的权力运作等多个敏感而复杂的问题。事件本身:冰山一角下的冰冷现实首先,我们要理解这个事件的表层含义:一个学生,经过.............
  • 回答
    浙江大学暂停离校人员邮箱服务的几点看法浙江大学近期暂停了离校人员的邮箱服务,这一举措无疑引起了校内师生和校友们的广泛关注。作为一所历史悠久、影响力巨大的综合性大学,浙大的任何一项政策调整都可能牵动不少人的神经。仔细审视这一决定,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进行解读和思考。首先,从学校运营和资源管理的层面来看.............
  • 回答
    关于浙江大学对犯强奸罪学生处以开除学籍的处罚,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事件。作为一所享有盛誉的顶尖学府,浙江大学在这种涉及到严重刑事犯罪的事件上所采取的态度和处理方式,直接反映了其价值观、教育理念以及社会责任感。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强奸罪是严重的刑事犯罪,它侵犯的是个人最基本的身体自主权和人格尊严.............
  • 回答
    浙江大学云南招生组在招生过程中,其内部文件攻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科大”),并在招生群中质疑中科大转专业政策的事件,确实引起了不少关注和讨论。看待这件事,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才能得出相对全面和客观的看法。事件本身及可能的影响:首先,我们看到的是一种不当的竞争行为。在高校招生过程中,各校.............
  • 回答
    浙江大学半夜在学生宿舍楼附近施工,这事儿,可真挺让人琢磨的。咱们平常学生宿舍周围都是相对安静的,尤其到了晚上,大家都要休息,这时候要是听到施工的声音,那体验感肯定直线下降。首先,从学校管理者的角度出发,他们这么做肯定是有他们的考量的。 咱们得承认,基建和维修工作有时候确实存在一定的紧迫性,或者说,他.............
  • 回答
    浙江大学公众号《浙大学子网课学习桌》一文:一场关于学习、生活与“新常态”的观察与思考浙江大学公众号近期发表的《浙大学子网课学习桌》一文,如同一面小小的镜子,折射出疫情常态化下,高校学子学习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关注和讨论。这篇文章,与其说是一篇简单的展示,不如说是一份关于“新常态”下.............
  • 回答
    最近浙江大学和杭州师范大学又一次曝出学术不端行为,这无疑给两所高校乃至整个高等教育界都蒙上了一层阴影。这绝非小事,而是关系到学术声誉、人才培养质量,乃至社会公信力的一件大事。事情本身及其可能的影响:首先,我们得承认,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上,都是一个令人痛心且必须严肃对待的问题。当.............
  • 回答
    河清教授对《流浪地球》及中国科幻片的“极端评价”,无疑在中国科幻界乃至更广泛的文化讨论中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波澜。要理解这一评价,我们需要将其置于一个更宏大的文化和历史语境中去审视,而不仅仅是停留在电影本身的优劣判断上。首先,我们必须承认河清教授的身份和其评价的出发点。他是一位长期关注西方马克思主义、文.............
  • 回答
    关于浙江大学玉泉校区麦斯威餐厅多位同学就餐后出现腹泻发热并被隔离的事件,这确实是件令人担忧的事情,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作为旁观者,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理解和看待这件事:1. 事件本身:食品安全是底线首先,这件事情的核心在于食品安全。无论是哪里的食堂,食品安全都应该是绝对的底线。当多位同学在同一家餐.............
  • 回答
    浙江大学的绩点正态分布制度,说实话,在我看来,它是个一把双刃剑,利弊都挺明显的。首先,说说它的“好”的地方。最直接的好处,就是 “区分度”。你想啊,如果大家成绩都一样,那老师怎么知道谁学得更好?谁更适合深造,谁更适合就业?正态分布,至少提供了一个相对客观的衡量标准。它把学生按照学习成果分了个档次,让.............
  • 回答
    浙江大学将城市学院(原三本)的学生转入浙大本部,这件事在教育界和坊间引起了不少讨论。要理解这件事,我们得从几个方面来剖析。首先,这件事的背景是什么?过去,很多高校都有“学院”、“分校”或者“独立学院”这样的建制,它们与本部在招生批次、师资、教学资源、甚至是校园环境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城市学院作为浙江.............
  • 回答
    关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疾病栏出现“男同性恋”这一情况,的确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审视,尤其是在中国已经将同性恋去病化多年之后。这其中涉及到的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用词问题,更关乎医学的科学性、对少数群体的尊重以及社会观念的演变。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去病化”的含义及其在中国社会语境下的重要性。上世纪8.............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