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目前老婆辞职在家带娃,但周围的人都告诫她不能当全职太太,我应该怎么办呢?

回答
听到周围有人对你太太辞职在家带娃的事情说三道四,让你心里不好受,我也能理解。尤其是在这个社会观念似乎还在变化的情况下,全职妈妈这个角色,有时候确实会受到一些误解或者不被“认可”。

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个根本问题:你和你太太是怎么想的?这才是最重要的。

1. 理解你太太的想法和感受:

你太太辞职在家带娃,这绝对不是一个随随便便的决定,背后一定有她的考量和期望。她自己对这个选择有什么看法?她是在享受这个过程,还是只是为了孩子,自己心里也有点纠结?

聊聊她的初衷: 当初为什么决定辞职?是觉得孩子太小,需要妈妈时刻的陪伴和照顾?还是她自己也想花更多时间在孩子身上,亲身经历孩子的成长?或者是觉得外面工作压力太大,在家带娃更适合她目前的状况?
听听她的感受: 她在家带娃的这段时间,感觉怎么样?是充实、快乐,还是会感到孤独、无聊,或者失去自我?她有没有因为别人的话而感到压力或者怀疑自己的选择?
共同探讨未来: 她有没有想过未来重新工作的事情?什么时候想,以什么样的方式?是想等孩子大一点再找工作,还是有没有考虑过兼职或者线上工作?

这些沟通非常关键,因为你的支持是你太太最大的后盾。如果她自己是支持自己的这个选择的,并且从中找到了价值和意义,那么外界的声音就没那么重要了。

2. 如何回应外界的声音?

关于周围人的告诫,这确实是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很多人可能还没认识到全职妈妈的价值,或者只是习惯性地从传统的“经济贡献”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

首先,要理解这些“告诫”的出发点: 大部分时候,他们可能是出于关心,觉得太太在家带娃“可惜了”她的才能,或者担心她和社会脱节,未来不好找工作。当然,也有少数人可能就是爱嚼舌根或者观念比较陈旧。
如何回应,关键在于态度和立场:
坚定和自信: 当别人跟你说这些的时候,你可以微笑,然后平静地表达你们夫妻的共同决定。“这是我们夫妻商量好的,我们觉得现在这样对孩子最好。”或者“我们有自己的规划,谢谢大家的关心。”
强调全职妈妈的价值: 你可以适当地分享一下你太太在家带娃的辛苦和不易,以及她付出的努力和带来的成果。“别看她在家,其实比上班还累。孩子现在各方面都挺好的,多亏了她在背后付出。”“她现在是我们家的‘首席教育官’和‘生活管理者’,这可不是谁都能胜任的。”
保持边界: 不需要过多地去解释或者辩解,你不需要说服所有人。你们的家庭,你们做主。如果有人一直说个不停,影响到你们的心情,可以直接礼貌地结束话题:“好了,说来说去,我们自己清楚就好。”
适当展示积极的一面: 如果你太太在家也学习新技能,或者发展了自己的小爱好(比如烘焙、绘画、写作),或者在育儿方面有自己的心得,并且乐于分享,这些都能侧面证明她并没有“无所事事”。当然,这不是为了给别人看,而是你太太自己热爱生活的一种体现。

3. 作为丈夫,你可以做什么?

你的角色至关重要,你的支持和行动比任何言语都更能打动你太太,也能堵住一些不必要的议论。

精神上的支持:
肯定她的付出: 经常性地告诉她,她在家带娃的付出你都看在眼里,并且非常感谢她。比如:“老婆,你今天累坏了吧?辛苦了!”“多亏有你在家,我才能安心工作,孩子也带得这么好。”
关注她的感受: 关心她是否感到疲惫、孤独。主动问她今天怎么样,有没有想我,或者有没有什么开心的事。
鼓励她发展自我: 即使在家带娃,也要鼓励她保留自己的兴趣和追求。比如,如果她喜欢读书,给她买书;如果她想学点什么,支持她去报个网课;如果她想找朋友出去玩,尽量安排好家务让她能出去放松。
让她知道她不是一个人: 强调你们是团队,在育儿和家庭方面是共同的战友。
行动上的支持:
分担家务和育儿责任: 即使她在家带娃,你回家后也绝不能完全撒手。主动承担一部分家务(比如洗碗、收拾房间、带孩子玩一会儿),让她也有喘息的机会。
给她“喘息时间”: 争取每个星期能有一个下午或者一天,让她可以完全放松,去做她想做的事情,不必操心孩子和家务。你可以提前安排好,或者让她自己去约朋友。
经济上的保障和尊重: 确保她在经济上感到安全和有尊严。即使她没有收入,也要让她在家庭开销上享有平等的决定权,并且定期给她零花钱,让她能自己买点喜欢的东西,而不是觉得一切都得伸手。让她知道她的劳动价值是体现在孩子身上,而不是金钱本身。
把家务和育儿也当作你的“工作”: 很多时候,外界评价一个家庭的“成功”只看经济产出,但你更应该看到家庭内部的“经营”同样重要。你太太在家带娃,也是在“经营”家庭,在为你们的“未来”打基础。
在朋友圈或小范围内适度展示: 在合适的时候,你可以在朋友圈或者与亲近的朋友聊天时,流露出你对太太在家带娃的支持和肯定,这也能间接影响一些人的看法。但要注意分寸,不是炫耀,而是分享家庭的幸福和你的价值观。

4. 如何看待“全职太太”这个身份?

“全职太太”不是一个贬义词,更不是一个“无所事事”的标签。它意味着一份全心全意投入的、没有薪水但极其重要的工作。

重新定义价值: 孩子三岁前是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由父母(尤其是母亲)倾注的爱和陪伴,对孩子的长远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这份“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投资未来: 把太太在家带娃,看作是对孩子未来教育和成长的“投资”,而你太太就是这个项目的“首席执行官”。
社会观念的演变: 过去“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深入人心,但现在社会越来越多元化,女性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职场。理解并拥抱这种观念的转变, yourself。

总结一下,处理这件事的核心是:

1. 你们夫妻的共识和支持是基础。 充分沟通,确保太太内心是认同并愿意的。
2. 用行动和言语肯定太太的价值。 让她感受到被爱、被尊重和被肯定。
3. 有策略地回应外界的声音。 保持自信和边界,不必为了迎合别人而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
4. 自己要先对全职妈妈这个角色有正确的认知。 明白这份工作的意义和分量。

你太太的选择是为了你们家庭整体的幸福和孩子的健康成长,这是非常值得骄傲和支持的。把这些想法和你太太好好聊聊,让她知道你是在她身边的坚实后盾,你们一起面对外界的声音,就会更有力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握个手,你这情况我也遭遇过。

我们也是双胞胎,而且还是早产,其中一个牛奶蛋白过敏。娃在一岁前,是真的经常要去医院,而且碰到感冒之类,一定是两个娃一起感冒,非常累。再就是小孩有段时间哭闹不停,幸亏家里有人学医,把症状一说,赶紧让我们上医院看是不是缺维D,佝偻症的前兆。总之那段时间非常辛苦,娃她娘因为在公家单位,比较人性化,可以在家上班,长达两年。当时我们请了一个保姆,但保姆带了一年就回去了。双方父母都不能过来。后面再请保姆,一听是两个娃,都不愿意过来。再后来通过熟人介绍,又找了一个保姆,带了两个月就回去了。而且后面请的这个保姆比较懒。那时娃她娘快整得抑郁了,大把掉头发,非常焦虑,经常失眠,常常情绪崩溃,歇斯底里,经常一点小事就狂骂我一通。整得我也非常郁闷。因为我比较关注产后恢复这块,担心她是不是有产后抑郁倾向,所以找她深入沟通,谈心,我当时建议她去湘雅看心理医生,她去了,医生诊断是抑郁,还开了药。

当时我感觉事态非常严重了,马上辞职回家做奶爸。做了一年多。全职带两个娃,家里所有事情都没让她再插手,只是晚上带一个睡。然后慢慢的,她整个精神状态才好起来。开的抑郁症的药也没吃,就这么好了。而我也快成半个儿科专家。我们家小的有哮喘,只要感冒,咳嗽就会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好,大的牛奶蛋白过敏。我专门买了雾化机,自己买药做雾化。所以我在家带娃的那一年多时间,去医院的频率少了很多。等到娃两岁多时,放我父母那里带了一年多。我就出来上班。然后快4岁时把两个娃接回来上幼儿园,也把婆媳关系调和了一下,然后我母亲过来帮我们带娃。就这样才度过难关。

你说的有一个小孩发育有点问题,我不知道是不是什么大运动有点落后之类。娃她娘在这块特别焦虑,当时去省妇幼测这玩意,说是有点落后,要做什么狗屁康复,当时看那狗屁医生狡黠的表情,劳资就半信半疑。省妇幼太差了,太坑人。以前就有不快的就诊经历,医生素质太差,比隔壁的湘雅差几个等级。当时那狗屁医生说先做一个周期的康复,费用一万,时间一个月吧。我当时看我们的娃实在都很正常,能吃能睡能玩,咋就大运动落后了呢。而且当时还做了一些我感觉根本就没有必要的多余的检查。纯粹就是要掏空你的钱包。所以当时我就没理,直接回家了。后面鸟事都没有,两个娃正常生长发育,一直到今天。

以我个人带娃经验,你们最好请一个保姆,否则你们夫妻俩根本搞不定,太累太辛苦了。

你老婆的职业生涯一定不要中断,哪怕你老婆的工资全部用来请保姆都是值得的。体制外生存很艰难,如果只有一个人上班,哪天失业,家里就陷入困境了。夫妻俩都上班,哪怕工资低点,但抗风险能力会强很多,尤其现在这种行情。

user avatar

主义一定要正,不能听外人闲扯淡。

周围的人都是看客。

以前我也走过弯路。例如我下夜班,刚好我老公打电话让我带点菜回来。这时有人跟我讲“你上了夜班,还要去买菜,你老公都不去买”

听到这话,当时我会想“妈的,老公一点都不体谅我”,回去就和老公吵架。诸如此类事情层出不穷。

某一天,我突然觉醒了,我下班刚好经过菜市场,顺带买菜怎么了,怎么就上升到爱与不爱了。而且每次夜班下来,老公都会打电话问我累不累啊。让我带菜那次,刚好他加了几天班,他真的比较累。

所以回到题主,周围的人劝解就是喜欢劝解刚刚组成家庭不久的青年人。他们这群看客说不定隐秘的嫉妒你家喜得双胞胎。

如果现在相应的情境跑到我身上,周围人劝诫我不要做全职太太,我会嘴上说“好的,好的”,心里会“妈妈逼,关你屁事,孩子你们给我带,都是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

当然,你的妻子做全职太太期间,你的工资要全部给她。尤其她是带两个孩子,是非常操心的事,因此你要关心她,体贴她带孩子不易。不要说有老人帮带,我的孩子也有老人帮带,但是孩子就是喜欢全天候无死角的黏着妈妈,幼童和妈妈的感情是不一样的。

人的一辈子很长,不要因为外人的几句话,所谓的见解,影响夫妻感情,家庭关系。冷暖自知,冷暖是自知啊。

user avatar

我只要一写我三岁之前的事情,一定会来一大群人阴阳怪气说,哟,三岁之前的事儿还能记得呢,你可真是个神童。

本来我还想跟这些人争辩几句:三岁啊,这都能记好多事情了。我没断奶的时候,保姆脸上麻子长哪儿我都记得。

后来这些人来的多了,我也就知道了可能大部分人真的记不住三岁之前的事情,能记住幼儿园的事情都已经是人中龙凤了,幼儿园之前的回忆对他们来说大部分是空白的。


我真的觉得一天到晚别老想着对奶孩子怎么怎么着怎么怎么着。

他们根本记不住你是母乳还是奶粉,记不住你有没有在他大哭的时候及时陪伴。


我在不同的月子会所工作过。

有的是月嫂1对1按需喂养,哭了就抱,饿了就喂。这种比较贵,打出的噱头是这种孩子会拥有极致的安全感。

有的月子会所是婴儿房集体喂养定时定点定量,每个人都有一张表格,打出的噱头是月子里就给你把孩子的作息调整好,吃饭的时候认真吃,睡觉的时候认真睡。

按需喂养拍对这种养育方式应该是很不耻的,说孩子竟然还需要睡眠训练孩子,竟然饿的时候真的生生的饿他半顿,到点儿再喂,真tmd残忍。


说小孩根本不具备睡整觉的能力,吃夜奶到断奶才是王道。


但是规律喂养的小孩出了月子特别好带。晚上,该睡觉睡觉,该吃奶吃奶,就算是吃夜奶也是一口气吃饱而不是吃点心奶。

这些能吃能睡的小孩非常强壮。也不容易生病。


我最早一批客户的孩子都上小学二年级了。

不管是按需喂养还是按时喂养,我真的看不出差别。


被那些按需喂养派吹得危言耸听神乎其神好像没有及时满足孩子,孩子将来就要打爹骂娘,危害社会的苗头我也没看到。

我看人家出了月子以后小孩能吃能睡的,过渡到睡整觉睡得也好,本来选择这种方式的爹妈也是放手派,起码不会道德绑架自己。


所以很有趣的一件事是这些小孩连自主进食的进度都比按需喂养的要快得多。

我一看我当时的客户跟我训练的时候,那一个小小奶团子不到一岁竟然可以有模有样的拿勺吃饭了,简直是震惊。


真的,我这么多客户,很多人二胎都还是在我这儿做的产后康复。

我就发现放手派的孩子反倒是比事无巨细万事满足派要长得壮实,这不是个例。


而且我并没有觉得按需喂养派吹的那么危言耸听的东西到底有多少在这些孩子身上实现。


这些孩子普遍强壮,勇敢,胆大,敢于并且善于探索,对世界有着充分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读书了以后这种放手派家长并不是纯粹的放手,而是会把孩子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习惯培养好,并不会像按需喂养派一天到晚盯在孩子身边鸡娃。


但是他们的孩子性格很正常,执行能力很正常,和家长的关系也非常好,甚至在一些学习表现上比更有钱,养得更细致的孩子更出色。



我不是什么教育学的专家,我只是想我看了这么多客户的孩子之后。我看到的结果是什么?

反正按需喂养说的那些危言耸听我觉得这应该不准。

这么多活泼可爱粘人的孩子在打他们的脸。


如果有老师的话,也可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你们班上性格智商,情绪控制力,学习习惯,学习态度都比较好的孩子到底是母乳的还是奶粉的?是按需喂养还是按时喂养的?父母是全职还是双职工?


我婆婆一直在重点小学里当老师。

我问了她以后,她还真去调查了一番。

结果发现孩子的智商大多天生,学习习惯养成要看父母有没有以身作则,要看自己有没有强大的驱动力。

孩子处理事情的能力与其说是遗传,不如说是有样学样。


所以我婆婆和我妈也都是按时喂养的半放手派。

在她们嘴里,一岁之前带孩子特别轻松,因为我和我老公都是天使宝宝。


哪那么巧啊,天使宝宝扎堆儿的想去按时喂养的家庭投胎。他们难道不知道按需喂养的妈妈更有时间,更有精力,更愿意牺牲,更愿意对他们好吗?



奉劝各位女同胞:

虽然世界上有很多男人,但是有的人你跟他结婚,你整个人是走上坡路的,比如我妈生了我之后,大部分时间是我爸和保姆带,我妈成了她们学校最年轻的副教授。

有的人跟他结婚你会被敲骨吸髓。你仅有的一些筹码都会被用得光光的。

而他能给你拿来的所谓补偿也只是耍耍嘴炮。让你放宽心,不要作,再作的话他可就生气了。



最后,以大部分人的资质,没必要养那么精细。没用,也记不住。


点名某些杠精,他们往往在我写个小时候的事都要来杠我说小孩都记不住事,如果你能你肯定是编的。

就这些人,他们三岁前给他们喂屎都行,反正他们记不住。吃了好东西也不往脑子上面长。浪费。




感谢你看到这里,我年轻时迷茫时也是有很多比我年长的姐姐在拉着我往前走,所以少走了很多弯路。

而现在,我想把我走过的弯路与逃过的弯路的经验都告诉有缘的你。

你发现了我,可能再熟一点会感慨为什么没有早点发现我。

公众号:杜嘟嘟嘴很毒。

每周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可以直接实操的恋爱相处干货,一个一语中的的犀利吐槽。

快来,置顶星标,就不会错过每周的三篇干干干干货了!

知乎干货已获赞170万➕,收藏40万➕。我希望在恋爱婚姻家庭上,能够守护好善良的你!比心~

user avatar

我觉得就冲你这做法态度,周围人的告诫是完全正确的

user avatar

题主,我也想劝说你老婆不能当全职太太,怎么办?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