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人类进化过程中为何会选择雌性担任生育任务,而非雄性?从体能优势看,这是否算地球上碳基生物的原生bug?

回答
人类进化过程中,雌性承担生育任务而非雄性,是生物繁衍机制的必然选择,从体能优势来看,这并非“原生bug”,而是生物学上高度适应性和进化的结果。

让我们从几个层面来详细解读:

一、 生物繁衍的根本区别:配子大小与投入

雌性配子(卵子): 卵子是女性体内产生的生殖细胞,体积巨大,富含营养物质(如卵黄),是胚胎发育初期的能量来源。每个月经周期通常只产生成熟卵子,数量相对有限,且生产过程耗能巨大。从生命诞生那一刻起,卵子就承载了大部分遗传物质和发育所需的基本物质。
雄性配子(精子): 精子是男性体内产生的生殖细胞,体积微小,结构简单,主要功能是携带遗传物质并能够高速运动以寻找卵子。精子的生产数量极其庞大,每天可以产生数亿个,且生产成本相对较低。

这种巨大的配子差异是所有有性生殖生物的基本特征。 这种差异决定了雌性和雄性在繁衍中的角色和投入是截然不同的。

二、 雌性承担生育的必然性(从生物学角度):

1. 内部受精与孕育的生理结构:
卵子运载和结合: 雌性拥有阴道、子宫等生殖道,是精子进入和卵子结合(受精)的场所。
胚胎发育的场所: 子宫是雌性特有的器官,提供了一个稳定、受保护且营养丰富的环境,供受精卵着床、发育成胚胎和胎儿。
哺乳和养育: 乳腺是雌性哺乳动物独有的特征,为幼崽提供营养和免疫力,这是生命延续的关键一步。雄性通常不具备这些结构和功能。

2. 能量和资源的投入:
早期投入巨大: 卵子的形成、排卵、受精后的着床、妊娠期的营养供给(通过胎盘)、分娩的巨大生理消耗,以及产后的哺乳期,都对雌性身体提出了极高的能量和资源要求。雌性需要储备大量脂肪和能量来应对这些挑战。
有限的生育能力: 由于卵子数量有限且妊娠期长,雌性的生育能力在生理上是有限的,一生中能够成功孕育的后代数量是受限的。

3. “母亲投资理论” (Parental Investment Theory):
这是进化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认为在有性生殖中,父母对后代的投资是不对称的。通常情况下,雌性在早期(配子形成、妊娠、哺乳)的投资远高于雄性。
由于雌性的投资更大,她会更加谨慎地选择配偶,确保她投资的后代能够成功存活和繁衍。这可能导致了某些在求偶和选择配偶上的性别差异。

三、 从体能优势看,这是否算地球上碳基生物的原生bug?

绝对不是原生bug。 相反,这是生命进化极其精妙和成功的策略。我们不能用现代人类的“体能”标准来衡量这种古老的生物学分工,而应该从“繁殖成功率”和“种群延续”的角度来看待。

1. 分工合作的最大化效率:
将生育的生理负担集中在雌性身上,而将寻找配偶、保护领地、获取食物等方面的压力部分地转移到雄性身上,是一种“分工合作”的策略。
雄性之所以能够大量产生精子并拥有更强的运动能力,正是为了提高受精机会,在广阔的环境中寻找并竞争雌性。这种“高风险、高回报”的策略与雌性的“低风险、高回报”的策略互补。
如果雄性也需要承担妊娠和哺乳,那么整个物种的繁殖效率将大幅下降,甚至可能导致灭绝。想象一下,如果雄性也怀胎十月,生产和哺乳,那么在狩猎和保护族群方面将出现巨大的能力缺失。

2. 能量利用的优化:
生物体内的能量是有限的。将能量集中用于生产大量高活性的精子(男性)和用于孕育后代(女性)是能量利用上的高度优化。
如果雄性也需要储备大量营养来支持妊娠,那么它们在其他生存活动上的能力会受到严重限制。

3. “基因的传播”才是核心:
生物进化的终极目标是基因的成功传播。从这个角度看,即使雌性承受了巨大的生理压力,但通过成功孕育后代,她的基因得以传递下去。雄性通过提供精子,也实现了基因的传递。
这种分工确保了至少有一方(通常是雌性)能够保证后代的基本发育和生存,提高了基因传递的成功率。

4. 非绝对性:
需要强调的是,并非所有生物都是如此。在一些物种中,比如海马、某些鱼类和鸟类,雄性也承担着孵卵甚至部分孕育的任务(例如肚子上的育儿袋)。
然而,这些情况通常发生在卵子已经形成并由雌性产生之后。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卵子的形成和最初的营养储备仍然是雌性完成的。

四、 总结

雌性在人类(以及大多数碳基有性生殖生物)进化中承担生育任务,并非是生物设计上的“原生bug”,而是由配子大小、生理结构、能量投入以及“母亲投资理论”等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高度适应性的进化策略。

从配子层面: 卵子是生命的起点,其形成和包含的营养是孕育的基石,这决定了雌性的初始投入。
从生理结构层面: 雌性演化出了内部孕育和哺乳的器官,这是完成生命延续的必要条件。
从进化策略层面: 性别分工最大化了种群的繁衍效率,降低了基因传递的风险。

这种分工使得雌性成为“生命的容器”和“能量的储备库”,而雄性则成为“基因的播种者”和“环境的探索者”。两者通过协同合作,共同推动了物种的繁衍和进化。因此,这是一种生物学上的“智慧”,而非缺陷。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人沿用了胎盘哺乳动物的祖传代码。这不是什么 bug。

影响同种动物不同性别的体型关系的因素很多。对有内骨骼的动物来说,“通过胎盘支持后代发育并通过阴道分娩”的需求可以影响骨盆的结构,对整个体型的影响是间接的。

你可以注意到没有胎盘的动物在物种数量、个体数量、总碳原子量等方面压倒性地多于有胎盘的动物。题目挂着“碳基生物”,其实动物以外的生物更没有这种规律。

一些动物物种的雄性彼此激烈斗争来取得交配权,体型大、力量强对战斗有直接的好处,可促使一些雄性演化得更大更强壮,以便跟其他雄性争抢资源(包括而不限于领地、食物、雌性等)。在这种情况下,体型小的雄性动物可以躲开直接争斗,发挥速度优势搞些隔壁老王的操作,或是扮成雌性混入群体来交配。在雌性参与争抢资源的动物物种里有不一样的情况。在雌性包办战斗的蚂蚁等一部分社会性昆虫里则明显是雄性的身体较弱小。过去至少一千万年间,人的祖先主要是雄性在争抢资源。

雌性动物比雄性的身体更强大的物种一般是雌性负责照顾后代(包括觅食在内)的。这些物种的雄性主要负责提供精子,有些物种的雄性在交配途中或交配之后有被雌性吃掉的风险,雄性为此演化出交配前赠送食物分散雌性的注意力、交配后顺风逃走等行为。一些社会性昆虫干脆抛弃了雄性,纯以孤雌生殖延续。

狩猎采集时代古人类的觅食主要是男性在搞狩猎,女性采集为辅,照顾后代的女性并不负责觅食。再往前追溯数千万年,人类的祖先也不是雌性大包大揽的类型。

雄性负责照顾后代的动物物种里,情况就会有变化。雌雄帝企鹅的体型基本一样。要用育儿袋支持幼体的雄海马的体型比雌海马大。在雌雄一同照顾后代雌雄都不管后代的动物物种里,情况是不稳定的。

历史上,达尔文认为人的体型差异归因于性选择[1]。但是,后续研究显示,“体型更大的男性在搏斗中取得优势从而传下相应的基因”造成的影响极小,甚至不存在[2]。相比之下,性激素的影响更明显。在青春期前,人类男女生长速度都差不多。进入青春期后,卵巢分泌的雌激素会逐渐增多,刺激骨骼生长,但高雌激素水平会导致生长更早地结束。结果,女性的身高增长很快达到极限,而男性的身高可以继续增长几年时间。当人们的营养条件和健康情况较好的时候,女性初潮可能提前,造成平均身高增长的程度不如男性,和男性差距更大。

使用类似的机制,雌性斑鬣狗的身体比雄性更发达,因为怀孕期间斑鬣狗母体给雌性胎儿提供了大量的雄性激素。


在地球上已知的有性别的动物物种里,雌性的身体比同年龄同物种雄性更大的情况占多数。

下图是对 73 个有性别的动物纲中的物种的雌雄体型差异进行的统计:

  • 灰白色表示的 24 个纲,雌雄体型无差异。
  • 蓝色表示的 34 个纲,雌性体型更大。
  • 蓝网格表示的 7 个纲,既有雌性更大的也有雄性更大的,雌性更大的物种多。
  • 棕网格表示的 2 个纲,既有雌性更大的也有雄性更大的,没有倾向。
  • 红网格表示的 4 个纲,既有雌性更大的也有雄性更大的,雄性更大的物种多。
  • 红色表示的 2 个纲,雄性体型更大。
  • 除蜥蜴和鳄鱼外,大多数旧分类爬行动物是雌性体型比雄性明显大。
  • 大多数两栖类和鱼是雌性体型比雄性大,少数相反。有一种鲤鱼雄性的平均体重是雌性的12~13倍。
  • 大多数昆虫、蜘蛛等节肢动物是雌性体型比雄性大,一些螃蟹等相反。
  • 几乎所有非雌雄同体的扁形动物和线形动物是雌性体型比雄性大,血吸虫等相反。
  • 缓步动物、轮虫等是雌性比雄性大。
  • 非雌雄同体的软体动物·棘皮动物一般雌雄体型相似,如果雌雄体型有差异,则是雌性大。

现代人男性平均身高比同年龄女性高约 8%,平均体重比女性多 15% 到 20%,并不算显著差异。哺乳动物中,南方象海豹之雄性的体重可达同年龄雌性的 7~8 倍。鸟类中,大鸨之雄性的体重可达同年龄雌性的 3 倍。

在雌性体型明显较大的物种里,雌性的身长可达雄性的 10 倍以上,体重可达雄性的 100 倍到 500000 倍。如果没有发现它们在交配,人类很难相信它们是同一个物种。

其实,如果你让人类女性在历史上偶然地演化成了身高三米、体重五百斤、青面獠牙、血盆大口、体表布满毒素、生个孩子像拉屎一样,对智人这个物种是纯强化。


一些人称哺乳动物是“高级动物”,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自己是哺乳动物。达尔文早已表示动物不分高级、低级。

野生哺乳动物在人类登场前的物种平均存续时间就明显短于大部分无脊椎动物和其他脊椎动物,在人类影响下更是走向灭亡。现在野生哺乳动物的总碳原子数约 700 万吨,是人和家畜的零头,比鱼、虾蟹、昆虫、蚯蚓等少得多[3]。你大可声称“身强力壮的性别只顾内卷”要在一定程度上为此负责——尽管那程度不高。

参考

  1. ^ 达尔文:“毫无疑问,与女性相比,男人的体型一般更大、力气也更强,并且拥有更宽阔的肩膀、更发达的肌肉、更粗犷的身体轮廓、并且更骁勇好斗……在漫长的野蛮人时期,借助那些最强壮、最大胆的男性在生存和觅偶方面取得的成功,这些特征得到了保留、甚至强化。”
  2. ^ Dunsworth, HM. Expanding the evolutionary explanations for sex differences in the human skeleton. Evolutionary Anthropology. 2020; 29: 108– 116. https://doi.org/10.1002/evan.21834
  3. ^ 如果没有人类,哺乳动物爬行动物鸟类谁的族群更加繁盛? - 赵泠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15441867/answer/2345038251
user avatar

身体强壮有利于生育是对的

但身体强壮不等于一定是肌肉发达

你为何不先思考一下

体脂率和肌肉率哪个更有利于生育

爆发力和耐受力哪个更有利于生育

然后再做出判断呢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