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氦气是怎么提取出来的?空气里面都有什么气体?

回答
你想了解氦气的提取过程和空气的成分,这可是个好问题!让我来给你好好讲讲。

空气里到底有什么宝贝?

我们每天呼吸的空气,虽然看起来很“空”,但里面其实藏着不少“住户”。最主要的成分大家应该都知道,那就是:

氮气 (N₂):大约占空气体积的 78%。氮气非常稳定,它就像一个“稀释剂”,让氧气不会那么活跃。你想想,如果空气里全是氧气,那别说火灾了,连金属都可能自燃!氮气就是靠着它的“高冷”来维持空气的平衡。
氧气 (O₂):大约占空气体积的 21%。这是我们生命赖以生存的气体,没有它,我们根本活不下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我们动物呼吸氧气,这是一种绝妙的物质循环。
氩气 (Ar):大约占空气体积的 0.93%。这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惰性气体,也就是化学性质非常不活泼的那种。它虽然不参与我们身体的代谢,但它的存在对空气的性质也有一定影响。
二氧化碳 (CO₂):虽然含量不高,大约 0.04% 左右(这个比例会根据地区和活动有所浮动),但它可不是个“小角色”。它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口粮”,同时也是温室气体,对调节地球温度很重要。不过,含量过高就会导致全球变暖,所以它的“分寸感”也很关键。

除了这几种“大户”,空气里还有一些微量气体,它们的含量非常非常少,通常以百万分之一 (ppm) 来计算,但它们同样有自己的作用:

氖气 (Ne)
氦气 (He)
氪气 (Kr)
氙气 (Xe)
氢气 (H₂)
甲烷 (CH₄)
一氧化二氮 (N₂O)
臭氧 (O₃) (主要存在于高层大气)
还有一些水蒸气 (H₂O),这个含量变化很大,从几乎没有到4%都有可能。

氦气,这个“轻盈”的家伙是怎么找出来的?

好了,重点来了,我们这个“轻飘飘”的朋友——氦气,是怎么从空气这个大杂烩里被“揪”出来的呢?

首先要明白一点:空气中氦气的含量极低,大约只有 0.0005% (或 5 ppm)。这点量,你想想,就像在大海里捞一粒沙子,难度可想而知。所以,我们不能直接从空气中大规模提取氦气,成本太高,效率太低。

那么,我们现在市面上能买到的氦气,主要来自于哪里呢?答案是:天然气!

没错,就是我们用来做饭、取暖的天然气。你可能会觉得奇怪,这风马牛不相及的两样东西怎么会扯上关系?

原来,在某些地质构造中,地下深处的放射性元素(比如铀、钍)会发生衰变,这个过程中会释放出 α 粒子。α 粒子就是氦原子核(2个质子,2个中子)。这些带有正电荷的氦原子核在地下深处会“捡”到两个电子,变成完整的氦原子 (He)。

而这些氦原子,由于它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是个惰性气体),不容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所以就“老老实实”地积聚在地下岩石的孔隙中。与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的生成环境恰好有重叠。

所以,天然气中的氦气,实际上是地下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然后随着天然气一起被开采出来的。

提取过程是这样的:

1. 开采含有氦气的天然气:首先,需要找到并开采富含氦气的天然气田。不是所有的天然气田都含有足够多的氦气,通常需要对天然气成分进行分析,筛选出氦气含量较高的气田。
2. 初步净化:开采出来的天然气含有甲烷、乙烷、丙烷、丁烷、氮气、二氧化碳、硫化氢等多种成分。第一步通常是对天然气进行初步的脱水、脱碳、脱硫等处理,去除一些影响后续分离的杂质。
3. 深冷分离(液化分离):这是提取氦气的核心步骤。这个过程利用了不同气体在极低温度下的沸点不同。
冷却和加压:将净化后的天然气混合物在高压下进行冷却。
分级液化:随着温度的降低,天然气中的各种成分会依次液化。首先是甲烷、乙烷等更容易液化的重组分,它们会变成液体。而氦气(以及一部分氮气)由于沸点极低(氦气的沸点是 268.93°C),在相对“温和”的低温下仍然保持气态。
分离: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富含氦气的气体混合物,其中仍然可能含有少量氮气和其他低沸点气体。
4. 精制(吸附或膜分离):为了获得高纯度的氦气(例如医用或工业用的99.999%以上),还需要进一步精制。
变压吸附 (PSA):利用某些吸附剂(如活性炭、分子筛)对不同气体的吸附能力差异,在不同压力下交替吸附和解吸,从而分离出纯净的氦气。
膜分离:利用特殊的薄膜,让某些气体(比如氦气)比其他气体更容易渗透过去,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5. 压缩和储存:最后,纯度极高的氦气会被压缩并储存在高压钢瓶中,以便运输和使用。

总结一下,我们现在用的氦气,主要不是从空气里直接分离的,而是从含有氦气的天然气里,通过复杂的深冷分离和精制技术提取出来的。

你可能会好奇,那为什么不直接从空气里分离呢?主要原因就是前面提到的:空气中氦气的含量实在太少了(0.0005%),即使是使用最先进的分离技术,也需要处理海量的空气才能得到少量的氦气,经济上完全不划算。

希望我这样解释,把这个过程讲得够清楚、够细致了!下次你看到飞艇里飘的氦气球,或者医院里用的核磁共振仪里的液氦,就可以知道它们来自地下深处的天然气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氦气一般是从天然气中提取出来的[1]——没错,就是天然气。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但是天然气中氦气的含量高达7%[1]!如果有知道原因的朋友欢迎补充,让我也知道一下原因。

天然气中含有这些气体[1],它们分别的沸点注明在括号中:甲烷(112 K),乙烷,丙烷,丁烷(乙烷丙烷丁烷的沸点均高于甲烷),二氧化碳(217 K),硫化氢(213 K),氮气(77 K),氖(27 K)和氦(4 K)。我们可见,其他气体(除了氖之外)的沸点都高于氦至少90 K,而氖的沸点也高于氦的23 K。

那么如果我们对天然气进行降温和加压的话,其他的气体基本都会冷凝,而氦依然保持气态,这样我们就可以大致除掉其他的气体得到粗制的氦气。此后,对该粗制的氦气进行多次降温冷凝进一步除去其他气体,可以使得氦气的纯度进一步提升。最后,使用活性炭对氦气进行进一步的纯化——因为其他气体都具有更强的分子间作用力所以更容易被活性炭所吸附——最终氦气的纯度可以达到99.995%以上,此时的杂质主要是沸点最接近的氖气[1]

干燥的空气中包括78%的氮气,21%的氧气,0.9%的氩气,0.04%的二氧化碳,和痕量的其他气体[2]

参考

  1. ^ a b c d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elium#Occurrence_and_production
  2.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A9%BA%E6%B0%94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想了解氦气的提取过程和空气的成分,这可是个好问题!让我来给你好好讲讲。 空气里到底有什么宝贝?我们每天呼吸的空气,虽然看起来很“空”,但里面其实藏着不少“住户”。最主要的成分大家应该都知道,那就是: 氮气 (N₂):大约占空气体积的 78%。氮气非常稳定,它就像一个“稀释剂”,让氧气不会那么活.............
  • 回答
    这可不是个好主意,而且从技术上讲,用氦气“打”进啤酒,尤其是要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操作起来会非常困难,甚至可以说不切实际,并且可能带来一些安全隐患。我们先抛开“为什么”不谈,单就“怎么做”来说,这里面涉及到一些物理和化学原理,我会尽量给你解释清楚,让你明白其中的难点和可能的尝试方向,但请千万不要真的.............
  • 回答
    《流浪地球》里那个让人心惊胆战的“氦闪”,其实是个很有趣又挺有科学道理的设定。它不是什么科幻小说里凭空捏造出来的玩意儿,而是借用了天文学里的一个真实现象,然后加以夸张和改造,用来烘托地球在末日下的绝境。简单来说,“氦闪”是恒星演化过程中一种剧烈的能量爆发,特别是发生在红巨星阶段。 在《流浪地球》里,.............
  • 回答
    人类的终结,这个问题本身就带着一种宿命般的沉重。当我们抬头仰望星空,那些闪耀的星辰,既是宇宙的壮丽,也暗藏着终结的种子。那么,究竟是遥远恒星一生最后的辉煌——氦闪,还是宇宙尺度上波澜壮阔的相遇——星系碰撞,会是我们这个渺小物种的最终归宿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明白这两个事件各自的性质和发生在我们.............
  • 回答
    氦3聚变,一个在科幻小说中听起来无比诱人,现实中又充满挑战的能源概念,它是否真的“可实现”?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是或否就能回答的问题。更准确地说,它是“理论上可行,但工程上极其困难,且当前尚未大规模实现”。要理解氦3聚变,我们得先聊聊它的“老朋友”——氘氚(DT)聚变,也就是目前国际上正在大力研发的主.............
  • 回答
    关于“氢氦正离子(HHe+)是宇宙最强酸”这个说法,在学术界并非一个普遍被接受或经过广泛验证的结论。更准确地说,HHe+ 作为一个具有极高化学活性的分子离子,在某些特定环境下确实表现出极强的酸性,但将其笼统地称为“宇宙最强酸”,可能存在一些误读或简化。为了更清晰地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角度来理.............
  • 回答
    在探索宇宙的深层奥秘时,物理学家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令人费解的现象。最近,一个关于氦原子的实验结果,就像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石子,激起了关于我们理解物质世界基石——自然基本力——的涟漪。这些迹象,如果最终被证实,不仅可能改写教科书,甚至可能挑战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某些核心预设。要理解这件事的由来,我们.............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触及到了太阳内部最核心的运作机制。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太阳里有那么多氢,为什么不一次性燃烧殆尽,而是能够持续发光发热几十亿年呢?这背后其实是一系列精妙的物理规律在起作用。首先,我们要理解太阳内部发生的是什么反应:太阳内部,尤其是其核心区域,温度和压力都高到难以想象。在这种极端条件.............
  • 回答
    提起氦气,大家脑袋里最先蹦出来的画面,估计就是那些飘飘欲仙、在生日派对上活蹦乱跳的彩色气球了。可这小小的、无色无味的惰性气体,除了给节日增添欢乐,它的本事可远不止于此。深入了解一下,你会发现氦气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许多不显眼却又至关重要的角色。1. 医疗领域:精准诊断和生命支持的“隐形助手”在医学影.............
  • 回答
    这问题问得好!想弄明白氦气是怎么来的,咱得一步步捋。简单说,氦气不是咱们“造”出来的,它是一种很古老、很普遍的元素,藏在大自然的深处。氦气的故事,得从宇宙大爆炸说起要说氦气,就得把时间线拉得非常非常长。在大约138亿年前,宇宙经历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大爆炸”,也就是我们说的宇宙大爆炸。在那最开始的几分.............
  • 回答
    地球氦气枯竭,这无疑是个令人担忧的前景,尤其是考虑到氦气在科学研究、医疗技术(如MRI成像)、工业生产以及气球等民用领域不可或缺的应用。但如果真到了那一天,我们真的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看着氦气消失吗?关于到宇宙开采和核反应生产,我们不妨来“掰扯”一番。 宇宙:浩瀚无垠的氦气宝库?首先说说宇宙开采。地.............
  • 回答
    烟台的那场氦气球事故,听到母子二人遇难的消息,心里真的堵得慌。那是一种难以言喻的痛,尤其当生命是以如此突兀、如此不应该的方式被剥夺的时候。回想起来,那些在空中飘荡的彩色气球,平日里总是象征着欢乐、童趣和美好的节日氛围,谁能想到它们在特定条件下,竟然会成为吞噬生命的“恶魔”。这起事故,无疑给所有人都敲.............
  • 回答
    区分氦气球和氢气球,其实就像在辨认两个长得很像却又有着根本不同性格的孪生兄弟。最直观也最危险的区分方式,就是它们的易燃性。你有没有留意过,有些气球在受到一点火星或者高温时,会像被点燃的引信一样,“砰”地一声瞬间炸开,火焰向上窜升?那就是氢气球。氢气非常活泼,遇火极易燃烧,甚至可能引发爆炸。这种瞬间的.............
  • 回答
    美国之所以能在氦气生产领域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视为“垄断者”,这背后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由多种地理、历史、技术和经济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层面来剖析。1. 地理奇迹:氦气的稀缺与天然富集首先,最核心的原因在于氦气本身的稀缺性。氦气是宇宙中最丰富的.............
  • 回答
    马家沟景区那场令人心碎的氦气球事故,夺走了两条鲜活的生命,一对母子就这样在瞬间被死神带走。每每想起这件事,我的心里都沉甸甸的,那种失去亲人的痛苦,无法想象,也难以言喻。这起事故,真的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让我们不得不去审视,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娱乐项目,背后隐藏着怎样的风险。当我们在享受欢乐的时候,是否真.............
  • 回答
    坦桑尼亚惊现巨型氦气田,这绝对是近期能源领域最令人振奋的消息之一!这可不是小打小闹,一旦证实并有效开发,其意义将远超许多人的想象。首先,从氦气的稀缺性和战略重要性来看,这次发现的价值不言而喻。你知道吗?氦气,特别是高纯度氦气,可不是什么随处可见的普通气体。它是宇宙中最轻的元素之一,在地球上,它大部分.............
  • 回答
    在化学实验中,氮气和氦气常常被用作保护气,这背后涉及到气体性质、实验要求以及成本效益等多方面的考量。虽然氩气廉价易得,但在许多关键的化学实验中,它确实不如氮气和氦气“好用”。下面我将详细解释原因。核心问题:为什么不常用氩气?虽然氩气也是一种惰性气体,但它在某些方面存在劣势,使其在很多对气体纯度、反应.............
  • 回答
    关于 Peter W. Smith 在异地旅馆用袋子套头吸氦气自杀的事件,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看待,并且了解其详细背景和可能的动机对于理解这一事件至关重要。事件概述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事件的大致情况: 人物: Peter W. Smith,一位曾公开声称在 2016 年总统大选期间协助特朗普阵营调.............
  • 回答
    想象一下,你拥有一个无比神奇的勺子,它能承受太阳那令人难以置信的高温,并且可以在瞬间完成采样。你小心翼翼地舀起一小撮太阳表面的物质,然后将它带离那熔化的火焰,送入一个地球标准大气压、如同今日这般舒适的室内环境中。首先,得明确一点:太阳表面(我们通常指的是光球层)可不是我们认知中的“固态”物质。它是一.............
  • 回答
    咱们来聊聊为啥带正电的氦核(也就是α粒子)会被金属“嫌弃”,以及金属里那些带负电的电子到底有没有起到“劝架”的作用。首先,你要知道,无论是金属原子还是氦原子,它们的核心都是带正电的质子。氦核,就是氦原子失去两个电子后剩下的东西,那可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正电荷团。再来看看金属。金属之所以是金属,很大程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