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的处理办法是使用工业生产的单独包装的咸蛋黄
这种咸蛋黄是先把鸭蛋腌制成咸鸭蛋(然而此时蛋清仍然是液体)
再把咸鸭蛋打开,咸蛋黄和咸蛋清分离处理
咸蛋黄清洗、烘焙后单独包装,就成了我们能买到的一包一包的咸蛋黄
而咸蛋清可以拿去做饲料或者制药之类的用途,或者脱盐处理做成蛋白粉,这样就不会浪费了
咸鸭蛋的蛋白咸到齁,蛋黄都没了 蛋白确实没多少人喜欢吃。
每天要剥几千个咸鸭蛋,蛋黄拿去包粽子,而蛋白全部当作厨余垃圾扔掉,每天要扔几千个蛋白。这家店所在的小区已经成为了“粽子一条街”,几乎每家粽子店每天都会丢弃两三千个蛋白。
如果能便宜卖,比如一块钱5个蛋白,对于商家来说肯定还是愿意卖的,但既然存在这样的问题,主要还是很多人不喜欢单吃蛋白。
鸭蛋白如果有特殊用途还行,这个有点像榴莲壳,南方人一般会拿来煲汤,而北方大多数人是直接扔掉的。
另外也有些人吃完的香蕉皮不扔,喜欢煮香蕉皮吃。
如果能作饲料原料,或者再加工也挺好,但是这玩意喂猪毕竟钠盐超标,会不会造成其他影响也说不好。
——————————6.15 更新 ——————————
评论区有把“蛋白碾成碎,和饭炒”的操作,于是想了下,新产品就叫 “氨基酸盐”。
就在这晒,晒够180天
经过 500 多天的攻坚研发,历经 15 道工序,完美解决了蛋白质和盐的结合问题,做成了第一款 “氨基酸盐”。
炒菜放一点,营养加倍。
(以上内容纯属虚构)
我是 @左华栋 ,一个喜欢关注时事的互联网人
咸鸭蛋的蛋白当垃圾处理很合适。
那玩意儿咸得要命,除非是拿一丁点儿下酒或下白粥,才能吃下去。
然而喝酒或吃白粥的人,不会去买你粽子店的下脚料来吃。咸鸭蛋又不贵,也不难买到。
送给人,很多人都不要。
可能会有要的,比如很穷的地方(就像大凉山里的小学生,自己带饭没有菜,吃白饭)的人可能会要,然而你组织收集存储运输发放……成本不低,豆腐算来个肉价钱,这种事就算是搞慈善的人也不干,人家要干就直接买咸鸭蛋送人了,拿你的边角料给孩子吃,怕不要被圣母婊骂死。
白送还有个问题:万一吃出什么事儿来,你怎么办呢?
其实都不用来知乎问,只要把自己设想成粽子店的店主,然后你就会发现,你除了把鸭蛋白都扔掉,真的是找不到更好的处理方法。
没有。
一切厨余垃圾都要最大限度充分利用,凡是能进嘴的东西统统都要进嘴,这是匮乏时期留下的思想钢印,这里面固然蕴藏着劳动人民的智慧,但实际上是穷日子过出来的习惯。
一件东西能进嘴,并不代表它就是食物,也有可能是厨余垃圾,是垃圾就该扔,不能因为它还能进嘴就强行留着,甚至想方设法深层加工,用人力的无限损耗来把厨余垃圾吃下去,这是典型的过密化行为。
咸鸭蛋这东西的吃头全在蛋黄上,那蛋白没人爱吃,死咸,没有口感,拿来做粽子也是取黄去白,而且这东西已经被盐水腌透了,怎么加工都是死咸。
汪曾祺写高邮咸鸭蛋,大量的篇幅都是用来描绘蛋黄的,谈蛋白只提了一嘴“蛋白柔嫩”,可见就算是他们那个年代的人也是不喜欢咸鸭蛋白的,袁枚的《随园食单》里提到咸鸭蛋白,说的也是“不可去黄存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说穿了还是为蛋黄服务的。
犄角旮旯里的肉都要强行掏出来吃掉,偶尔为之,不失乐趣,但约定俗成,则大为不妥。
今年是全球粮食丰收年,不是说非得像美国人一样浪费,但一些匮乏时期熬日子的行为,我看也大可以就此打住。
说一个真事,也是知乎上看到的。
一个知友做水果批发,水果一旦有破损,就不适合长途运输了,破顺的地方很容易烂掉发霉,进而影响整个批次的货物。
他每天都有大量的这样破损的水果,以前一直是扔掉。后来他也觉得浪费,就把这些水果放一个框里,竖个牌子,供路人自取。
确实放在外面的水果会变少,一段时间内也无事发生,看来是被有需要的人取走了,店老板也很开心。
但直到有一天,一个老爷子闯到店里来,质问他外面的水果是不是他放的,他说是。
老爷子说,他老伴吃了外面的水果,去了医院,现在要店主负责。
他没办法,跟老爷子一块去了医院,付了医药费,赔了点钱,事情也不严重。但从此,他再不敢把这些不要的水果放外面了。
粽子店把鸭蛋白扔掉,实在不是什么能上纲上线的事,如果确实有人要,能拿去二次加工做成饲料什么的,那事先把责任划分明确,你出所有的人工物料,免费拿走就是了。但如果又不让扔掉浪费,又要店家为这些蛋白的后续责任买单,就有点为难店家了,毕竟保管、运输乃至于食品安全的监督,都是需要成本的。
如果确实量大,又能找到可以对此二次利用的人或单位,那就由当地有公信力的单位(最好是某某部门)牵个头,把责任主体、交接流程规范清楚,发挥这些蛋白的余热。
但我估计很少有人会愿意干这个事。
没想到这个问题这么多人关注,我特意找了一下我所描述的水果店主的原帖,可惜没有找到。
其实在我看来,这个事情真算不上什么事情,之所以能吸引眼球,是因为被扔掉的咸蛋白让人想起了被资本家倒掉的牛奶,而ZBJ有关的话题,在当下是足够具有吸引力的。
但其实,咸蛋白的问题,和倒牛奶的问题,表面上都是食物浪费,但本质上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问题。
倒牛奶的问题,本质上是生产过剩的问题,是上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的主因之一。而咸蛋白被扔掉的问题,本质上是商品生产过程中的废料处理问题,虽然两者都披着食物浪费的外衣,但问题的内质是完全不同的。不能因为咸蛋白还能吃,就掩盖它是商品生产过程中的废料的实质。
关于生产过程中的废料,如果对其进行再利用的成本,要远高于再利用能获得的收益,那么显然,直接按照废物处理,是最合适的办法。强行进行道德绑架,为了避免食物浪费而花费人力物力对咸蛋白进行回收,才是真正的浪费,对社会资源的浪费。
当然、核废水这类废料需要另设情况考虑。
所以咸蛋白这道题目的正解是,要么能找出低成本的回收方案(因为废弃的咸蛋白本身价值就不高),要么就扔掉了事,大家就当没看到。这年头,谁也不愿意羊肉没吃到,惹得一身骚。南京彭宇案,郑州李凯强案,谁弱谁有理、受害者有理的司法习惯对于社会风气和道德环境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虽然近年来有所改观,但仍是没有缓过气来。青年或者学生的世界里还可能理想至上,道德至上,但要一个整日为生活为家庭奔波的成年人不考虑功利,实在是太难了。
咸蛋白的利用价值的确不大,而且盐分太高,吃起来也不健康,店主也很难把这些东西另作他用,因此扔掉是合理的,这种形式的「浪费」很难避免。
如果《反食品浪费法》对这种形式的「浪费」都要打击,那我觉得是法规设定的缺陷。
目前《反食品浪费法》对于食品浪费定义如下:
本法所称食品浪费,是指对可安全食用或者饮用的食品未能按照其功能目的合理利用,包括废弃、因不合理利用导致食品数量减少或者质量下降等。
我觉得,除了基本定义之外,应该还需要定义哪些行为属于「食品浪费」,再去规定一个阈值,如果「食品浪费」行为超过这个阈值再予以处罚,这样会更合理一些。否则很容易陷入主观判断。
比如,剥橘子剩下的橘子皮,扔掉算不算食品浪费?橘子皮可以加工成食品调料啊。这算不算「未按照其功能目的合理利用」?摘菜时把不好的菜叶摘出来扔掉,算不算食品浪费?菜叶完全可以不扔掉,但卖相会变差,影响顾客的体验。应该如何去抉择?
我觉得,这些行为都需要合理的定义。不然我们会遇到各种匪夷所思的因为所谓的「食品浪费」被处罚的情况,最终反而不利于节约粮食。
也不是说这种情况「完全没有办法避免浪费」。
我来提供一个可能的处理方法:直接去采购原料咸鸭蛋黄。就是类似这种东西,淘宝,阿里巴巴上都有很多,直接搜就好。
这种原料在工厂大规模生产时,在工厂端就会进行蛋清蛋黄的分离。
说到具体工艺,有的是先分离后腌制:分离出来的蛋清可以用于面条,饼干加工,还可以作为饲料使用;蛋黄单独腌制并加工成咸蛋黄。
也有的是先腌制后分离:液体的咸蛋清可以用于面条加工,而咸蛋黄可以直接包装,或是蒸成熟咸蛋黄再包装。
比起店里的做法,使用这种工业化产品可以保证鸭蛋各个部分都合理利用,避免了浪费。这也是一个「工业化食品代替手工现做」的典型例子。
评论区很多人提醒我,说这种咸蛋黄风味跟手工剥出来的有很大差距。其实这种工业化的咸蛋黄有很多厂家都在做,各家工艺不同,产品风味也不一样,有的工艺比较好,可能跟手工就接近一些。
从发展的眼光看,对于工业化产品,「风味」和「口感」都是容易用技术手段去改进的。当它们的感官品质跟现做相似,甚至超越现做的时候,我们没有理由不使用工业化产品代替。
作为一个知名咸鸭蛋产地出生的外科医生,我还是有一丢丢发言权的。
鸭蛋这玩意很蛋疼,诸君都吃过咸鸭蛋,那有多少人吃过白煮鲜鸭蛋?
同样是家禽,为嘛很少见到鹅蛋?
作为一个里下河水乡吃货,我表示,白煮的鹅蛋和鸭蛋实在太尼玛难吃了。
除了在端午用来撞蛋,鹅蛋真的没有一点排面。
讲回鸭蛋。
南京人会做菊叶鸭蛋汤,但是白煮鸭蛋着实不好吃,不如鸡蛋鲜美、细腻,鸭蛋生来就适合腌着吃。
而腌好的咸鸭蛋,最美味的莫过于蛋黄——尤其是筷子扎下去,那一抹红油的流淌。至于咸鸭蛋的蛋白如何处理,别说平头百姓,就连高邮某鸭蛋集团都被这个问题困扰多年。
大概是五六年前某次饭局上,听闻该公司高层吐槽,很多企业来定咸鸭蛋黄,但鸭蛋白根本无人问津。
咸鸭蛋必须要整蛋一起腌制才好吃,也不能在未腌制时就分离蛋白蛋黄。
而过了亚硝酸盐的高峰期,基本上鸭蛋白就已经很咸了。
厂家引进了某个科研大牛的技术,想把咸鸭蛋白做成类似豆腐或者腐乳类似的玩意。
嗐,那味道,还不如直接吃绿色王致和。
关键你想拿去当肥料都不行,丫太咸了。
真正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不过近两年看到高邮开了一些鸡蛋干厂子,配方中有鸭蛋白,是不是利用咸鸭蛋白就不清楚了。
总而言之,在当下,越来越多的美食喜欢用咸鸭蛋黄,咸鸭蛋白如何处理的确是个难题。
前几年,从武汉跑出去,到了外地工作。
那个小城市偏北,菜喜欢放辣椒啥的,一个清炒包菜,就要放一堆小红椒,辣椒油啥的。更别说喜欢用青辣椒来调味了,只要沾荤的菜,里面就是一堆辣椒籽,要知道辣椒籽又辣又难消化的,从嘴到肠胃到排出,简直就是一路辣出去的……
偏偏那个公司来的一半都是外地人,基本还都不能吃辣的地方来的,如深圳、广州、东莞那一带。
大家先是勉强吃了一个多月,中间拉肚子的拉肚子,闹痔疮的闹痔疮,脸上长痘痘的长痘痘,我们这些不能吃辣的人和厨师和人事(当地人)反映了多次。反映一次,也就管个一两天,后面厨师就是照旧,人事解释说,这里天气偏寒,都喜欢吃重辣重油的……
我们那个公司又是建立在新工业园区的最里面,旁边都是工地和山坡,周边也没什么配套的餐饮,就连外卖都不送这边。有一些人吃不了辣的就不吃,自己买点方便面吃,但是吃方便面吃几次就会腻味,还是最后得到食堂吃饭。
但是食堂的菜又辣又油,于是很多人都是只吃点饭,夹点不那么辣的青菜,其余的菜饭基本就是丢到潲水桶里面去了。
每次乌压压一片人进来食堂,差不多一半的人都把大部分的菜给倒了,导致食堂的一个巨大潲水桶还不够装,后来弄了三个潲水桶才够。
人事看不过去了,几个人事部的丫头拍了照片,有基本没动的饭菜往潲水桶里倒的,有潲水桶里飘着的整片猪肉、牛肉啊,看上去的确是浪费严重,奢靡之风跃然屏幕上。
人事还在群里宣导说这浪费现象触目惊心,粒粒粮食皆辛苦,这菜啊粮食啊,都是很远的菜市场拉过来的,人工,车费都花了不少,公司还有补贴,大家才能吃上这么丰富的菜。
群里,大家开始还都没吱声,有的和事佬出来说,是的,是的,大家都要注意下,粮食很珍贵的,不要这么浪费,大家以后会注意的。然后人事说,要在食堂贴一些标语,倡导大家节约是美德,浪费很可耻……后续还要推出来相关奖惩措施,要实行光盘行动,对于吃完的要奖励,对于那些浪费严重的要罚款……
终于,群里面爆发了……一堆人开始激烈控诉,劳资拉了一个月肚子,痔疮都拉爆了,天天出血,说了也不听,还是那么辣;我吃辣的都吃过敏了,身上长一堆痘痘,公司能不能报销医药费;我辣的吃的反胃,我胃溃疡都吃发了,公司人事到底能不能管下食堂……
最后,人事领导只好出面安抚,说一定要严格管控食堂餐饮,要食堂少做辣的,至于什么浪费啊,奖惩标语啊,都没有了……
后面是该浪费的还是浪费,潲水桶只要是食堂做得不好吃的,依旧是三个大桶都堆满……
………………
话说回到题目上面来,那种鸭蛋,为了让蛋黄入味好吃,往往都是重盐腌制,而且还不是一般的重……否则蛋黄达不到咸香的程度。蛋白的口感绝对不考虑在内的,绝对是咸得发苦还腥,实在难以下嘴。就是喝着稀饭,把那蛋白当咸菜下咽估计都不行。
说到这里,肯定有杠精嘲讽,你去当地吃过吗?你怎么知道那个口感,我吃咸鸭蛋的时候,蛋白都是可以吃的,还吃起来贼香……
但为什么我敢这么说?因为如果真的可以吃,或者真的可以用作其他方面,那么这么多年来,店员或者店员的亲戚家属、朋友啥的不往家里拿呢?而是直接当垃圾丢掉呢?
要知道那些从业者及其家属、朋友可是一大堆人,一家店的员工可能几十人,但是算上亲属,朋友,可是上千人了。而那边那么多店,都是蛋白丢丢丢,怕相关的人得上万人……
他们可是和我们一样的智商,甚至在某方面比我们更聪明,对如何赚钱的商机更敏锐,并不是如杠精们想的那么傻或者蠢,放在眼前的便宜和利益不去占,不去动脑筋的。肯定是方法想遍了,最后觉得还是直接丢最好……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四川台报导这个事情之前就有很多lowb,智熄,低能,没事找事,夸大其词的瓜马匹操作。
这群货经常想占领道德制高点,俗话说没得金刚钻就不要揽瓷器活,就四川台这群货,金刚钻这三个字,就只有一个占,染马真的是占得有盐有味。
有天说清水河公园开馆子的,噼里啪啦说了一堆,公园里面开馆子是不是啷个啷个了,各种危言耸听。然后这条新闻结束后就是介绍文化公园里面馆子美食的恰饭假新闻,说得一个油爆爆。
清水河公园离我家近,价格也比较公道,环境也可以,多亲民的,我们家庭聚会经常去那里。劳资当时看他们几爷子批塞的时候,还有点怕遭他们这些憨批把清水河公园搞黄 ,要是真的搞黄了,劳资儿说不屌死他们。
还有一天,有种树子自然脱皮,几个哈马匹染踏马就给遇到外星人一样,在那儿分析了半天,是哪个不道德把树子皮剥了嘛,撒子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最后上升到保护地球。我真的要哭,那批树子十几米高,这外星人再78疯他rier马一条gai的树子都爬十几米克搞破坏?
说到外星人,昨天就有个老胎神,我估计本来就是给他们合伙骗“爆料费”的疯子,晚上拍了个无人机,以为是UFO,染马也是一顿分析。真的但凡长四分之一个脑壳,就算他脑花儿已经烫熟笨了大头菜给葱花儿了,也该晓得那rnm是个无人机。
还有经常还想提升点等级,参与点正经龙门阵,特别是经济方面的,物价啊票房这些,可以是可以,尼玛你想参与这些你采访点专家学者嘛,肉价涨了他们就梭到自由市场问卖肉的,菜价高了就问哈卖菜的,电影院票房如何,经常就只有电影院搞清洁的大妈张事他们,你说有好jer哈。
对了,说起经济,先前说的清水河公园,去年疫情,那些馆子些生意不好的时候,也是他们几爷子,跑去qio人家生意好不好,最后就是悲天悯人的叹息嘛,还能咋子?结果现在生意回来了,他们反手就想给人家kang了,真的不是东西。
还有之前有段时间搞了个哈马匹首席评论员,主要就是喷他们发现的一些牙尖事情。那个瓜眼镜儿说白了就是稍微会说话有点下水道建渣口才的杠精,除了危言耸听就是危言耸听,有个小店家犯了点小错,拿给这个胎神说得好像要把社会价值观颠覆了一样。不过还好没几天就停了,估计挨骂太多了。
还有一天,搞了个撒子网红评论员来评论那些抖音上翻出来的八手新闻,那个主持人高矮给你说这个网红评论员终于来了,大家一定要仔细听哦,憨憨一样。更憨的是那个撒子下水道网红,给他龟儿准备了3条新闻,他一上来就按错了,说的给画面完全是两回事,尼玛不晓得是有好jer紧张,这点儿世面都没见过就想当网红,劳资微微一笑。第二天这个版块就消失了,可能就是一天球事都不想管的笑面佛领导也忍不住了。
还有个男记者,一副小流氓表现,但凡是采访乖点的女娃子,就找机会往别个身上靠一哈撞一哈,还加上各种智熄问题,染踏马真的该逮捕了。
很早以前还有个女记者,真的自以为是天神下凡,采访人尼玛都是趾高气扬,好78了不得的样子。
就这个蛋清的事情,人家是生产粽子的,咸鸭蛋只是生产资料之一,尼玛对生产粽子没得卵用的他不丢他咋子?除了用下水道弯脚杆想事情,就是用土方腰围想事情。这哈对了,白送,哪个疯子大爷大妈吃出问题来了,他们多半又来给你摆食品卫生安全了。真的是P脸不要。
总之这四川台,包括整个四川本地媒体,土就算了,那是真正的low。
爆料人李先生说,这些咸蛋白扔掉真的太可惜了,那这件事不就结了,让李先生把这些咸蛋白拿回去不就行了。拿回去的时候让他签一份协议,第一别到时候出了问题找店家就行了,第二保证他拿回去也不会浪费。
如果这个店每天剩余几千个咸蛋黄,我估计李先生都不会知道有浪费这一说,因为不会浪费,店员就分了,即使吃不掉还能卖钱。即使店员不要,准备扔了,李先生知道了也不会爆料,因为李先生就照单全收了。
别说咸蛋黄了,我去买烤鸭,经常碰到有人来问店家要剃下来的杂碎,要回去给狗吃,来晚了都拿不到。
之所以这个李先生会爆料,是因为咸蛋白压根没人要,他自己也不想要,但他想立牌坊,所以跳出来说话。
现如今吃鸡头鸡屁股还有淋巴结的少了,因为科学家调查发现这类东西吃多了对身体很不好。咸蛋白也这样,含盐量太高,食盐太多对人的身体会造成很大的负担,从而导致各种疾病。
哪怕不是没人要的咸蛋白,每天剩余2000个粽子,作为商家扔掉也是最划算的。如果要送出去2000个粽子对商家来说是一件成本又高又麻烦的事情。
首先要保证食品安全,不能变质,这方面就要投入成本。
然后要有人负责派送和现场管理,否则店门口因为领粽子摔倒了,店家要负责。如果都安分守己的排队领也就算了,有的会抢,有的会打架。
还要店铺里单独开一块区域,如果摆大街上派送城管要管。
有些人知道天天有人派送了,就不买了,就等到晚上免费拿。
店家在免费派送的过程中,要投入人力,物力,还要承担风险,拿回去吃坏肚子了依旧可以找店家。
所以对于店家来说,扔了是很合理的处理方式。
很多店每天都会扔掉大量的食物,糕点店,面包店,快餐店等等。
而现在是什么情况知道吧,就是大家都在指责店家浪费食物,都在指望店家想办法不浪费这些食物,想办法利用起来。都是站在道德的最高端去指责店家,店家招谁了,原材料自己花钱买的,即使浪费也是浪费自己的钱。
这种情况,如果想利用即将扔掉的食物,不能指望店家,应该由国家相关部门出面,比如街道社区,让国家相关部门去承担这一系列的开销和责任,国家相关部门把这些食物统一收走,全程有冷链,然后筛选,好的留着,有变质的处理掉。然后在社区街道指定的地方派送,派送过程中安排人管理。
然后做到一切公开,每天哪个店领了点什么,有多少检查后坏了,最后送出去多少剩下多少,有领取人的签字,有监控视频,别到时候成规模的领完了不派送,找个地方又给卖了。
到时候吃坏了别找店家,找国家相关部门。如果这样,一切就都解决了。
那为什么不这样?因为相关部门也不想投入成本和承担责任。相关部门都不想管,让店家负责?店家就是开门做生意赚钱的,不是为了开门送福利的。
如果我是店主,我就发表声明,把蛋白全部免费赠送给 @四川观察 和 @荔枝新闻 。
爆料的李先生也不能忘,每年送他一千个蛋白。
要感谢他们的监督。
争取让媒体同志们,每天都能吃上好吃的蛋白。
以前是明星不懂事占用公共资源,现在媒体也不懂事了,让你监督,不是让你天天断章取义引战的。
原本很有秩序,媒体来了,反而乱了,要你们何用,要你们吃咸鸭蛋么。
如果还有剩的,还可以送给主张中国人不要吃肉,还有主张中国人不要再吃海鲜的人,让他们多吃点鸭蛋白,这也是对他们致力于保护地球生态的鼓励与支持。
我是 @Van静石 ,我的小目标是拥有32300个关注,下次我可以给大家表演个直播吃咸鸭蛋,告诉大家有多咸。
我猜测或许他们根本没吃过咸鸭蛋白,所以才会盲目指责,建议 @四川观察 给每个记者都买一个,这样写起文章来,才能更接地气。
无解,一时半会真没有什么好的处理方法。
蛋白这玩意, 就像鸡肋一样 食之无味 弃之可惜。但又不完全一样,鸡肋是没二两肉,都顶不住嚼的。咸鸭蛋是太咸了,偶尔尝一下鲜还行,长时期吃下去身体绝对也扛不住。
而根据相关的研究,成年人食盐日摄入量不超过6克,7—10岁儿童每天5克,4—6岁儿童每天3克。
摄入食盐太多,对身体是大大的不友好。谁要是敢送给学校一大筐咸鸭蛋蛋白,我看是要咸死学生们。
其实咸菜、咸鸭蛋、鸭脖我都是不推崇多吃的,所有过咸的东西,还是少吃为妙。鸭脖、烧鸡,咸鸭蛋、咸菜。少吃怡情,大吃伤身。
言归正传的说,蛋黄粽这类,鸭蛋蛋白就是当下脚料用的。可惜这种下脚料,也没有什么好的处理方法和途径。
但凡好处理,保准也像猪下水、牛羊下水一样,有卤煮火烧、羊杂汤、牛杂汤这种平民乐研究出来。像鸭血,也搭配了鸭血粉丝汤。这些下水还没有蛋白敞亮,但是也二次文创了,还很受大家喜欢。
咸鸭蛋蛋白搞了这么长时间,也没听说有这种蛋白为核心生产力的碰头食出来,只能说明,真的是不好吃,也不好造出什么新玩意。所以时至今日,也没有听说过什么蛋白粉丝汤,可能是真的不好料理吧。
以上,我看心疼浪费的热心人也有,不如把蛋白打包回家吃了算了。
或者,就是工业技术再次进步,搞蛋黄、蛋白分离,这样子搞粽子也不要浪费了。
这事儿要么就是营销,
要么就是扯淡。
随便搜索一下,
一个是处理好的咸蛋黄,50个只要你22元。
一个是没处理过的整个的蛋,16个30元。
这老板但凡不是胎盘成精都知道怎么选。
好,就算真的,几千个咸蛋每天煮,煮完处理,水和煤气要不要钱?如果生意好,一天几千个粽子够谁吃?还不够工人人工费的。这老板是做慈善的吧?
所以,有极大可能就是为了一种,
“我家粽子用料都是货真价实”的错觉,
连举报电话都可能是他自己打的。
看后续了,如果成都市拿前段时间浪费食品处罚判例来说话,罚这家店几十万。
那就太开心了╮( ̄▽ ̄)╭
作为一个成都人,我一看这新闻,就知道说的是哪里了。
其实要解决也很好解决,咱们国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里面针对的是食品流通环节里面的制造者进行了要求。
所以,这家店最好的做法就是……
别人来买一个粽子,你送一个鸭蛋白。
甚至要做的体面的话,鸭蛋壳也送,粽子里面米的壳也送,这叫原汤化原食。
你看,这处理方法是不是每次都把山区孩子搬出来要更实际。
但是,但是,但是,
大家都是吃过咸鸭粽子的,就像很流行的蛋黄月饼一样,这玩意儿,里面的确就只能有蛋黄啊。
那蛋白呢?其实变成了一种加工的附带产品,要保证这蛋黄好吃,调制过程中蛋白咸的齁死人。
所以消费者拿到这个鸭蛋白,99%,也还是扔了。
不过消费者扔,分担了店家的风险,至少让媒体没办法拿这个再做文章了,不然又陷入记者暗访火锅店,批评大家吃火锅用三个蘸碟的绚丽场景。
当然,肯定有大聪明会说,那最好的办法应该是优化流程,用不需要蛋白就能做出来的好的鸭蛋黄,这样蛋白就不浪费了。
嘿嘿……速食包就有……保质期三年以上……
这怎么处理讲完了,咱们来看看这背后的逻辑。
其实有没有浪费粮食,我觉得老百姓心里面都有一杆秤,而这杆秤是一直在变化的。
我记得以前看《木偶奇遇记》里面,匹诺曹吃梨,原先只吃梨肉,后面肚子饿了,于是把梨皮和梨核都吃了。
你说,这梨皮和梨核可以不可以吃,当然可以吃。
饥荒的时候别说这些了,树皮都能啃。
但是你现在愿意吃么?你肯定不愿意吃。
这怎么算呢?
要道德表演咱们都能上,我在这里面绝对是行家里手,但是现实生活里面,我买粽子送我鸭蛋白,还是可以直接挤出盐的来,我肯定也是扔啊。
我外婆以前床底下有一个铁盒子,里面是老婆饼,每次我去看她,外婆总会把饼拿出来给我吃。
但是我知道,那饼不知道放了多久了,都有点窖藏的感觉了,我不愿意吃。
我妈偷偷给我说,你不吃,你外婆就会吃,还是你吃吧。
所以我就硬着头皮吃,虽然也没吃出问题,但是我的认知要比我外婆,这个艰苦年代过来的人要……更浪费一点?
我觉得其实还是一个老百姓认知的升级过程,或者说是生活条件好起来以后必然产生的浪费。
这节约粮食的标准,用不同坐标系来看,是真能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
现在大家对节约粮食这个问题,看的越来越重视了,这肯定是好事情。
对那种倒牛奶进下水道就为了给明星进行应援的行为,咱们都抨击。
但是这事儿,有个度。
君不见,有很多比我更擅长道德表演的人,这几天在呼吁,中国人不能吃海鲜么?
还有更早之前,还有人在呼吁,中国人吃肉蛋奶会毁灭亚马逊雨林么?
扛出来的旗号,其实还是粮食保护,甚至上升到保护地球,但是大家品是什么质感。
中国人吃东西,其实很不挑的,不像外国人吃鱼,就切两边没刺的肉,其他都扔了;也不会一只猪的食用比例不到60%,内脏下水咱们都有办法烹饪了来吃。
但是那些用最高标准来要求的,咱就只有惨兮兮的被划分成浪费粮食的国民。
我还记得去年有个事儿, 安徽一农村小学学生因味道差将营养餐倒掉。
看上去是不是触目惊心,是不是想骂这帮不知道粒粒皆辛苦的小屁孩。
但是细看新闻才会发现,那一桶面条整齐划一,干干净净,比我用超强洁净洗面奶刚搓完的脸还要没油水。
而这营养餐是外包出去的,成本2块钱不到,做出来别说小孩了,大人的大喉管都咽不下去。
大家品,这又是什么质感。
所以还是那句话,老百姓心中有杆秤,媒体要曝光,我建议多去看看单位食堂里面的情况,再多看看生产环节的浪费。
先把老虎拍了,再来蹂躏苍蝇,品相会更加给力。
大路是做过月饼的,月饼里面也会用到咸鸭蛋黄。比较有经验,我来说说吧。
首先做食材,咸鸭蛋肯定是煮好的,所以蛋白肯定无法分离出来。
其次,剥离出来的咸鸭蛋蛋白,也是咸的。
这玩意肯定没法送养鸡场喂鸡~
或者喂养其他小动物(猫狗吃了掉毛)。
除了扔掉,没啥用处,又不能保存很久。
我记的 @平老虎 的回答里面是本地一个店,蛋白就放出来,免费提供给食客。
其实我觉得这样是不对的。
店老板是没碰到,要是一两个拿回去吃,吃了拉肚子,带着工商找上来。
可能会被罚到关门。
少许热油,倒入蛋白,搅几下,就会起泡。
然后倒入清水,立马一碗白白的高汤就出来了。
扔两片黄瓜,弄个皮蛋,风味就很好了。
上面的原理比较简单,把咸鸭蛋蛋白当盐,但是特殊的化学反应,会产生白色的高汤既视感。
所以我当时做月饼的时候,都是直接买的咸蛋黄,哈哈。
至于蛋白用来做什么了,我不知道,我也不需要知道。反正我没浪费,我占理。
你非要说没有买卖就没有浪费。
那麻烦你闭嘴,然后坐化吧,哈哈。
但是别人粽子店,只卖粽子,不买皮蛋黄瓜汤,这个就没办法了。
这个节骨眼上,无非是之前国家颁发的“食品浪费法”。真要不浪费,那就是工业流水线上压榨到一滴不剩,反正味道可以调。
那样活着,可能就跟机器人定期抹点机油没什么分别了。又不是天天这么吃,对吧。
一个冷知识:西瓜皮也是可以做菜吃的。
请问各位,你们每年夏天要浪费多少西瓜皮?
该当何罪?
现在知道为啥要垃圾分类了。
将来清算的时候,你扔掉的每一袋湿垃圾,都是你犯了“浪费粮食罪”的呈堂证供。
建议罚款。按照《反食品浪费法》处理。如果他们解决不了蛋白的问题,就禁止他们再生产该歀粽子。大不了大家不吃鸭蛋黄粽子了。你想想是吃鸭蛋黄的粽子重要还是节约粮食重要?
当然是节约粮食重要。
另外,上次面包店扔卖不掉的面包处罚的新闻怎么不了了之了?建议全国都应该推广,责令所有面包店不得丢弃卖不掉的面包,如果面包店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应当责令关闭。
你想想是吃面包重要还是节约粮食重要?
当然是节约粮食重要。
另外,我建议在垃圾投放点设立检查员,检查各家各户丢弃的垃圾,如果发现有大量食品丢弃,要照《反食品浪费法》进行罚款。
你想想是怕家人饿着多做饭重要还是节约粮食重要?
当然是节约粮食重要。
俗话说吃饭要八成饱,适当的饥饿感有利健康,更会减少心血管、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百利无一害。我看行!
建议直接快进到吃虾扒皮的重罚。
执法也好办,就让在小区垃圾处检查大家扔垃圾的大妈们监督执行。
“像话吗像话吗像话吗?这是嘛?鸡蛋皮,砸碎了掺粥里喝了能补钙知道吗?就这么扔了?违法了您哪,罚款五万还是拘留十五天,自己选一个吧。”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食品,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的食品,包括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食物。
本法所称食品浪费,是指对可安全食用或者饮用的食品未能按照其功能目的合理利用,包括废弃、因不合理利用导致食品数量减少或者质量下降等。
我就想问,这个咸蛋白,是不是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如果属于,我就卖5块钱一个,保质期三小时,过了三小时,就不够安全了,就不属于安全食品了,过期食品扔掉是不是很正常?或者生产环境或者过程,无法做到咸蛋白的食品安全,因为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所以我这个就不能作为食品来卖,既然不符合《食品安全法》,那就更谈不上《反食品浪费法》了。
对食品的定性,不能在食品安全法里紧,但到了反食品浪费法里就松了啊。生活里,能吃的东西太多了,不能说能吃的就是食品啊,麦麸能吃,金箔也能吃,西瓜皮、苹果皮也能吃,但必须要做成食品,达到食品级要求的,才是食品。
所以工业食品行业,往往不会受《反食品浪费法》的影响,因为法规里有“未能按照其功能目的合理利用”,有个功能目的的说法,那这些本就没有做成食品的目的,自然再是食品,也可以说不是食品。零售行业反而比较模糊,因为原料往往不是批量生产的,而是批量采购的,而采购的食品,可以说是全是食品,其中的一部分,要说不是食品是很难的,所以解释上,要从二次加工入手,二次加工,那些被废弃的部分,就失去了作为食品的功能目的。品控,关注的是成品的相关质量要求,对废弃物进行质量管控,是不合理的,那失去质量管控的废弃物,是达不到食品安全法的要求的,自然不是食品。
补充:刚才在一个回答里看到说是店家自制的咸鸭蛋,如果是真的,那这个妥妥不违法了,因为他做的蛋白并没有食用的功能目的,且不符合食品安全法,妥妥不算食品。自然界的粮食,是经过劳动才变成的法律意义上的食品,现在根本没有任何劳动附加在咸蛋白上,咸蛋白根本不能算食品。
没什么好看待的。
国家出台法律约束的是哪些人该有数的心里都有数。
心里没有数的比如这位李先生,建议有关部门教教他什么叫有数。
酒店吊高汤要多少食材?最后的肉渣可都是妥妥的纯肉,不扔是给你吃吗?
店家炒盘西芹还给你把叶子摘了扔了,叶子不能吃?它不降血压吗?都给你吃可好?
店家给你炒盘笋,这得剥多少?都不能吃?都给你吃可好?
面粉厂做面粉,那脱壳脱麦麸,要浪费多少?麦麸不能吃?都给你吃可好?【麦麸应该当饲料或者生产原料卖了,并非丢弃,这里还是有点举例失当的。】
这法律是拿来干什么的?让你讹诈所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
想(上)了(班)一(摸)下(鱼)
还是做点补充说明吧。
《反食品浪费法》本质并不是在于惩戒。
一共三十二条,二十七条之前全部是反反复复在说,要起带头作用,要引导公众节约,要引导商家重视节约,要禁止商家误导消费者超额浪费。
二十七条之后,也都是【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才罚款啊。。。。
最严厉的第二十二和三十条,也只是判了大胃王这类节目死刑。
第二十二条 新闻媒体应当开展反食品浪费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标准和知识的公益宣传,报道先进典型,曝光浪费现象,引导公众树立正确饮食消费观念,对食品浪费行为进行舆论监督。有关反食品浪费的宣传报道应当真实、公正。
禁止制作、发布、传播宣扬量大多吃、暴饮暴食等浪费食品的节目或者音视频信息。
网络音视频服务提供者发现用户有违反前款规定行为的,应当立即停止传输相关信息;情节严重的,应当停止提供信息服务。
第三十条 违反本法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络音视频服务提供者制作、发布、传播宣扬量大多吃、暴饮暴食等浪费食品的节目或者音视频信息的,由广播电视、网信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并可以责令暂停相关业务、停业整顿,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而且仅限于大胃王,不是是所有吃播都是大胃王呀,请不要把吃播和大胃王搞混了。
仔细看看这部法律,是不是像你碎碎念的太公太婆,絮絮叨叨的让你要节约不要浪费啊。。。
国家就差把引导民间节约粮食的风气刻在这法律的脑门子上了,怎么那么多人看不懂呢。。。(还顺便黑了一下那批办黑心食堂的,真的是家里老爷子既视感了。。。
第九条 学校应当对用餐人员数量、结构进行监测、分析和评估,加强学校食堂餐饮服务管理;选择校外供餐单位的,应当建立健全引进和退出机制,择优选择。
学校食堂、校外供餐单位应当加强精细化管理,按需供餐,改进供餐方式,科学营养配餐,丰富不同规格配餐和口味选择,定期听取用餐人员意见,保证菜品、主食质量。)
家里老爷子居安思危,让你们不要随便浪费,结果有的二狗腿子那是无限扩大问题啊。
粮食浪费这个行为本身是一个要结合社会生产力看的问题。
倒退千把年,你敢不吃没有瘦肉的肥油片子吗?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升了生活质量,而生活质量就包括了饮食文化的发展。
“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和“能吃的就要节俭”,是一回事吗?
这就是无限上纲上线,好好的事搅得一塌糊涂。
要不大家都挖草根啃树皮?毕竟“能吃的都要节俭?”
南京抓面包店,还能视为对法律解释的一次试探
这算什么,对所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战书吗?
我想找你麻烦,就找你麻烦,只要能进嘴的,都不能丢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