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若干年后,平成的天皇(今日本上皇)一脉如果绝嗣,天皇之位传给谁?

回答


如果平成天皇(明仁天皇)一脉绝嗣,即没有直系子嗣(如德仁天皇),天皇之位的继承将依据《皇室法》和日本皇室的继承规则来确定。以下是详细的分析过程和可能的继承路径:



1. 《皇室法》的基本框架
日本皇室继承制度由《皇室法》(1947年颁布)规定,核心原则包括:
直系血亲优先:天皇的继承人优先考虑直系血亲的男性后代(即子嗣)。
旁系继承:若直系血亲无男性继承人,则考虑旁系亲属,但需通过法律程序认定。
性别与年龄限制:女性不能直接继承天皇之位,但可作为旁系继承人。



2. 平成天皇的直系血亲现状
平成天皇(明仁天皇):现任日本天皇,其子嗣线包括:
德仁天皇:平成天皇的长子,现任天皇(2019年即位)。
秋子内亲王:平成天皇的女儿,未继承皇位。
假设情况:若平成天皇无子嗣(如德仁天皇早逝或绝嗣),则其子嗣线断绝,需考虑旁系继承。



3. 旁系继承的可能路径
根据《皇室法》,若平成天皇无直系子嗣,天皇之位将依次传给以下亲属:

(1)平成天皇的兄弟
德仁天皇的伯父:平成天皇的弟弟,即德仁天皇的伯父(因德仁天皇是平成天皇的长子)。
继承顺序:平成天皇的兄弟(如亲王)是其最直接的旁系继承人,且需符合《皇室法》的继承条件。

(2)平成天皇的叔父
若平成天皇的兄弟(伯父)无子嗣,则可能考虑其兄弟(叔父)。
例如,平成天皇的叔父可能是皇族中的其他成员(如明仁天皇的叔父)。

(3)更远的亲属
若上述亲属均无继承人,则可能涉及更远的皇族分支,如明仁天皇的祖父(昭和天皇裕仁)的其他兄弟,或通过“皇族分支”(如御三家、御三爱等)的成员。



4. 历史案例的参考
昭和天皇裕仁:无子嗣,其子嗣线断绝,天皇之位由德仁天皇继承(2019年)。
明治天皇:无子嗣,其子嗣线断绝,天皇之位由裕仁继承(1926年)。
明治维新后:皇室继承制度逐渐明确,强调直系血亲优先,旁系继承需通过法律程序。



5. 法律程序的细节
继承权的认定:若平成天皇无子嗣,需通过“继承权的认定”程序,由皇室会议(皇族会议)决定继承人。
性别与年龄限制:继承人需为男性,且符合法定年龄(通常为20岁左右)。
皇室会议的决定:皇室会议由皇族成员组成,需确保继承人符合皇室规范。



6. 可能的继承人名单
假设平成天皇无子嗣,可能的继承顺序如下:
1. 平成天皇的弟弟(德仁天皇的伯父)
若该兄弟无子嗣,可能成为天皇。
2. 平成天皇的叔父(如明仁天皇的叔父)
若前一辈无继承人,则考虑叔父。
3. 更远的皇族成员
如明仁天皇的祖父(昭和天皇)的兄弟,或通过御三家、御三爱分支的成员。



7. 皇室分支的复杂性
日本皇室分为多个分支,包括:
御三家:后水尾宫(德仁天皇)、崇德宫(德仁天皇的堂兄弟)、秩父宫(德仁天皇的堂兄弟)。
御三爱:皇族中的其他分支。
御五摄:天皇、后宫、皇太子、皇太女、皇孙等。

这些分支在继承中可能作为备选,但需符合《皇室法》的条款。



8. 结论
如果平成天皇一脉绝嗣,天皇之位将依次传给以下可能的继承人:
1. 平成天皇的弟弟(德仁天皇的伯父)
首选继承人,需通过法律程序确认。
2. 平成天皇的叔父
若前一辈无继承人,则考虑叔父。
3. 更远的皇族成员
若上述亲属均无继承人,则可能涉及皇族分支的成员。

最终,继承人需符合《皇室法》的条款,并通过皇室会议的认定程序。



补充说明
德仁天皇的伯父:若平成天皇无子嗣,其伯父(德仁天皇的伯父)可能成为天皇,但需确认其是否符合继承条件。
历史对比:类似情况在昭和时代发生过(裕仁天皇无子嗣),最终由德仁天皇继承,说明皇室继承制度的稳定性。

因此,平成天皇绝嗣后,天皇之位将由其最直接的旁系亲属继承,具体人选需依据《皇室法》和皇室会议的决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突然推荐过来的问题,看目前几个答案不甚理想,简单再答一下吧。

日本皇位继承危机其实主要是针对右翼,或者是传统派而言的,因为危机来源于那部以天皇为神的日帝时代制定的超严格的皇位继承法(皇室典范)。

其实皇统只能在男系中传承这一点不算什么严苛的规定,因为欧洲的萨利安法也只承认男系,如法国王位与神圣罗马帝国的皇位,不过后者是选帝制基本不构成障碍,法国爆发过几次继承战争,如英法百年战争,三亨利之战等,最终把萨利安法完全坐实了,继承时照着男系血统的流向走就是。

但日本的问题是,它还人为设置了高踞万民之上的皇族(皇籍),并规定只有皇族才有资格继承皇位,其实仍是把日本视为神之国,把天皇视为现人神的“神学”理念所致——而随着少子化时代的到来,皇族数目只减不增,这才出现了继承危机。

明白了这个前提之后,就可以了解,日本的皇位继承危机的解决是不能偏离传统轨道的。因为像自由派或“开明派”的政治人物,如河野太郎等人,一开始就赞成女系天皇,那就根本没有危机了——认为存在继承危机,这本身就是传统派的思路。其中最极端的,是完全否认女性有皇位继承权;比较传统的右翼,包括高市早苗等人,则主张可承认女性天皇,因为历史上有女天皇登基这样的“故实”存在,但坚决反对女系天皇。

再从传统派的立场类推,就可以知道,所谓“皇别摄家”的继承权也是不存在的,因为没有“故实”作为依据,也违背了日本长期的文化传统!江户之前只有降为臣籍的皇族,没有过继的,像镰仓幕府的皇族将军,或称宫将军,身份仍是亲王,没有改姓源氏。直到江户时代,因为五摄家中最高贵的近卫家绝嗣,从其他门第低一头的摄家迎取养子令其难以接受,正好近卫前子嫁入后宫为女御,这才有了皇别摄家或皇胤摄家的出现,这个名词最早也只用于近卫家。臣籍降下的皇族可以复位,如源定省后来成了宇多天皇,但对于养子文化(养子缘组)盛行的日本来说,过继后就继承了别家的姓氏,不但宗谱换了,连神谱都换了(天皇的祖先是天照大神与天孙琼琼杵尊或迩迩艺命,藤原氏的祖先则是天儿屋命),所以让其恢复皇族身份不但历史上无据,也缺乏理论,尤其是“神学”(神道教)教义的支持——事实上当初这也是自由派为了反对旧宫家回归皇籍而放出的烟雾弹,其主张勉强可以归于“血统说”,唯日本皇位继承的法理是三神器,而不是血统!历史上天皇的皇统就一再转移,南朝的后龟山天皇与北朝的后小松天皇之间血统的分叉足足有11代。

所以说旧宫家回归皇籍是唯一正统的解决方案,事实上今天(12月22日)有识者会议提交的报告也印证了我的观点,其关键的两点,一是旧宫家重新以“养子缘组”的形式回归皇籍,二是以养子方式成为皇族者不能继承皇位,压根儿没提所谓的“皇别摄家”。

11个旧宫家51人集体脱离皇籍是在1947年,距今已有74年,目前状况如下:

伏见家:原世袭亲王家(宫家),现当主伏见博明,主家无男系继承人,分家原博信王华顶博信有男性后代。

闲院家:原世袭亲王家,皇籍离脱时当主、春仁王1988年(昭和63年)去世后断绝。

久迩家:现当主久迩邦昭,前伊势神宫大宫司。昭和天皇之香淳皇后的娘家。

山阶家:皇籍离脱时当主、武彦王1987年(昭和62年)去世后断绝。

北白川家:现当主北白川道久2018年(平成30年)去世后断绝。

梨本家:皇籍离脱时当主、守正王1951年(昭和26年)去世,以久迩宫家德彦王(1943年降为臣籍,赐姓龙田)为养子。

贺阳家:皇籍离脱时当主、恒宪王的长男邦寿在1986年(昭和61年)去世后主家断绝。但三男章宪有男系后代存在。

东伏见家:依仁亲王1922年(大正11年)去世,久迩宫邦彦王第三王子、东伏见慈洽是事实上的继承人(祭祀),战前降为臣籍。

朝香家:现当主朝香诚彦,子朝香明彦。

竹田家:现当主竹田恒正,子竹田恒贵。

东久迩家:原当主东久迩信彦是昭和天皇的第一个外孙,2019年(平成31年)去世,现当主是其长子东久迩征彦,崇光天皇19世孙,昭和天皇外曾孙。

其中北白川家、竹田家、朝香家、东久迩家是明治天皇的驸马,北白川宫能久亲王娶了明治天皇的长女常宫昌子内亲王,其余三家分别娶了周宫房子内亲王、富美宫允子内亲王、泰宫聪子内亲王。东久迩家还是昭和天皇的驸马,盛厚王迎娶了昭和天皇长女女照宫成子内亲王,所以与现天皇家族血统最近的是东久迩家,此外香淳皇后是久迩宫家第二代邦彦王的长女(第一女王),也是东久迩宫家第一代稔彦王的侄女。所以综合“神学”与血统说,东久迩家最有“资格”恢复皇籍,传统派对此都寄以热望。目前旧宫家活跃的男嗣,也以东久迩家一系居多:东久迩征彦(48岁)有儿男两人;信彦的弟弟秀彦(70岁)被旧伯爵壬生家领养,改名为壬生基博,这个不去说了;信彦的幼弟真彦(66岁),有子二人、照彦与睦彦,并已得两个男孙。2019年3月20日,在参议院的财政金融委员会上,国民民主党的大冢耕平议员就曾向出席的宫内厅干部质询:“您知道东久迩宫殿下的系谱里有很多男性吗?”“血统上不是离天皇家很近吗?”【東久邇宮さまの系譜に男子が随分いらっしゃるがご存じか】【血統的には天皇家に近いのか】。而答辩的安倍晋三则表示“(在法律上)我们会慎重考虑”。

顺便再说一下皇别摄家,最初的皇别摄家是近卫家(近卫信寻、1605年)、一条家(一条昭良、1609年)与鹰司家(鹰司辅平、1743年),但目前主家的皇室血脉名义上已断绝了,有人提到的近卫一是近卫家分家近卫秀麿的庶子近卫秀健之子,近卫主家的末代正统皇胤近卫文隆亡于西伯利亚监禁中(其有一个不被主家承认的庶子东隆明),近卫文隆的弟弟近卫通隆则在战前就过继给了叔叔秀麿的原配嫡妻泰子(也是自己的姨妈,原姓毛利)。当前近卫家的家主是从旧熊本藩主细田家过继的婿养子,其子近卫忠大娶了久迩家朝融王之孙女久迩桂子。

近卫信寻的男系子孙有:

常磐井家:真宗高田派法主、旧男爵、养子尧猷是近卫忠房之子。

近卫家:旧子爵、公爵近卫家分家。

水谷川家:旧堂上格(奈良华族)、旧男爵,已无男系继承人。

一条昭良的子孙:

醍醐家:旧清华家、旧侯爵。

南部家:旧盛冈藩主、旧伯爵、养子利英是一条实辉之子。

佐野家:旧伯爵、佐野常羽的养子常光是一条实辉之子,已无男系继承人。

鹰司辅平的子孙:

德大寺家:旧清华家、旧公爵。

德大寺家:旧男爵、公爵德大寺家分家。

东仪家:(雅)乐家。

梶野家:旧永世华族、旧男爵。

高千穗家:英彦山神宫宫司、旧男爵。

住友家:旧财阀、旧男爵。

山本家:旧羽林家、旧子爵。

北河原家:旧堂上格、旧男爵。

千秋家:旧热田大宫司、旧男爵。

华园家:真宗興正派门主、旧男爵,已无男系继承人。

中院家:旧大臣家、旧伯爵,已无男系继承人。

室町家:旧羽林家、旧伯爵,已无男系继承人。

此外还有非摄家出身的“皇别”公家。

第106代正亲町天皇之孙,八条宫智仁亲王的第3王子降为臣籍,开创了清华门第的广幡家(正亲町源氏,広幡忠幸)。

第112代灵元天皇的曾孙有栖川宫韶仁親王第4王子过继于西园寺家,即西园寺公洁。

但这两位都是一代绝嗣,以养子延续家名。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其实非常尖锐。

日本皇室和欧美王室不同,欧洲王室因为各种通婚关系,而且现存王室只重视血统,不分男女,不重视身份的特点,使得婚生后代都有继承权,例如现在表上有记载的可以继承英国王位的有几千人,仅英王室成员有继承权的就有60多人。日本皇室没有对外的通婚记录,而且传男不传女,就有绝嗣风险,有时有女天皇出现。不过由于历史上侧室生的男孩也有继承权,所以古代是很难会绝嗣的,每隔一段时间,因为有继承权的人太多,还会把继承权进行收缩,即有皇籍的后代才可以即位,脱离皇籍的行为叫“臣籍降下”。

明治维新后,日本首先废除了侧室,实行一夫一妻制,又明确了皇室继承的顺序,不再是天皇指定某一个皇子即位,这就使的天皇出现没有后代的隐忧。不过在二战之前,这样的担忧意义不大,因为之前天皇的叔伯兄弟比较多,有皇籍的人较多,哪怕天皇没有孩子,过继其他亲王的孩子即位就可以。然而,由于日本皇室多位成员,在二战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1947年,奉驻日盟军总司令部(GHQ)指示,闲院宫、伏见宫、东伏见宫、久迩宫、东久迩宫、北白川宫、山阶宫、梨本宫、贺阳宫、朝香宫、竹田宫等11个宫家之宗室子弟皆被昭和天皇赐姓成为平民,这是日本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臣籍降下!当时还有皇籍身份的,只剩下秩父宫雍仁亲王(无后),高松宫宣仁亲王(无后),三笠宫崇仁亲王(三子两女)。

雍仁亲王和宣仁亲王绝后,意味着明仁天皇只有一个亲弟弟和三个叔兄弟,而这三个叔兄弟已全部去世,而且没有留下一个男丁,明仁天皇的亲弟弟常陆宫正仁亲王现年已经85岁,没有后代。也就是说现在的德仁天皇只有一个亲弟弟还是皇族,叔伯兄弟都没有了!由于宪法规定,日本天皇必须按照皇室典范选出,按照目前的皇位继承顺序,德仁天皇死后,将由其弟弟秋篠宫文仁亲王即位,下一任天皇则是文仁亲王的儿子悠仁亲王。由于日本皇室还没有离婚现象,所以德仁和文仁从年龄上看,再生出男孩的可能性不大了。这就意味着日本皇室进入实际意义上的四代单传了。

题目问明仁天皇一系绝嗣,如果指的是男性绝嗣,要分开看,因为按照现在日本的皇室典范,女性皇室成员,结婚后必须脱离皇室,也叫臣籍降嫁。如果悠仁亲王在80岁时,发现自己绝后了,哪怕有过女儿,也早已出嫁,想要改皇室典范,面对的尴尬问题是,他自己本身就是唯一的皇室成员,也再找不到有人可以继承皇位。如果他到50岁,有个女儿25岁,刚好要嫁人,这时他猛然发现自己生不出儿子了,赶紧修改皇室典范,让女儿保留皇籍,还算是留下了一个女天皇。如果悠仁亲王现在就意外身亡,日本皇室已事实上绝嗣,那么日本就会修改皇室典范,保留女性出嫁后的皇籍,那么德仁天皇的女儿,爱子就会成为第一顺位继承人,秋篠宫和他的另外两个还没有出嫁的女儿,真子内亲王和佳子内亲王就会成为第2、3、4位的皇位继承人,德仁的四个没有出嫁的叔伯妹妹,分别成为第5~8位王位继承人。

由于悠仁今年只有15岁,假定他55岁,夫妻二人彻底丧失生育能力,日本还有40年的时间,决定是否修订皇室典范。

关于女性继承权问题,我个人并不看好。欧洲王室一直以来是贵族通婚,即使是落魄王室都是和落魄贵族通婚的,随便说一个,德意志帝国统一之后就破落了的黑森大公国的卡塞尔分支的多纳图森,是自封的“黑森公爵”,他2003年与“辉柏嘉伯爵“胡贝图斯的次女弗洛莉娅-弗朗齐丝卡·玛丽-路易萨·艾丽卡“女伯爵”结婚,2007年他们生的第一个儿子,成为“黑森王储”,第二个孩子生于2012年,称号是“奥古斯特王子”。这种贵族通婚,保持了欧洲王室所说的“血统高贵”。

而日本不同,过去日本也存在血统问题,从大和王权到藤原氏崛起之前,日本天皇都会娶自己的叔伯姐妹为妻,全部近亲结婚,藤原氏崛起后,天皇一直和藤原氏通婚,其实是从叔伯姐妹,变成了表姐妹,还是近亲结婚,后来西园寺等公家血统也混入了皇室,江户时代之前,日本皇室一直只和京都的公家通婚,并且看不起武士血统,当然由于上千年的近亲结婚,日本皇室质量一直堪忧,不孕不育情况严重,例如118代天皇后桃园天皇绝嗣后,是其太爷爷的弟弟的孙子光格天皇即位,方式嘛,就是光格天皇娶了后桃园天皇的女儿。光格天皇生了5个儿子,11个女儿,其中14个没活过2岁,成年的仅有一个儿子,仁孝天皇,仁孝天皇的母亲出自家格不高的劝修寺家。仁孝天皇正室是关白鹰司政熙之女,正统藤原家出身,但是留下后代孝明天皇的却是家格不高的正亲町家。孝明天皇正室是九条尚忠之女,也是正统藤原家,不过仅有两个活不过2岁的女儿,生下明治天皇的是藤原北家的中山氏。大正天皇的生母是家格不高的柳原家。大正天皇开始,皇室实行一夫一妻制,皇后是正统藤原家,九条道孝之女,这下他们生下四个儿子,其中就包括昭和天皇。昭和天皇的正室是皇室成员,久迩宫邦彦王之女,生下明仁天皇。战后日本华族被废,明仁也没有娶前华族之女为妻,明仁、德仁两代天皇的正室都已是平民,血统高贵已不复存在。若女性可以继承皇位,那这个女天皇的丈夫又应是什么样的人呢,这个血统又怎么说得过去。除非爱子自愿嫁给1947年被降臣籍的几个旧宫家的后代,否则,女性继承权问题非常艰难。

很多人赞,更新一下另一种思路清奇的即位方式。因为1947年被美国废掉的宫家起源太早了,都到了南北朝时期,所以有人提出来了“皇别摄家”继承权的问题,就是以前,近卫家、一条家和鹰司家三个摄关家族,曾迎立天皇孩子做养子继承家业,所以这三家繁衍出一套“皇别摄家”,其中近卫家迎立的是后阳成天皇第四子,改名近卫信寻,一条家迎立的是后阳成天皇的第九子,改名一条昭良,鹰司家迎立的是东山天皇之子,闲院宫开创者直仁亲王第四子,改名鹰司辅平。后来这三个人的后代分出十几个家族,包括鹰司辅平五世孙分出来的德大寺家,住友财团家族——住友家迎立了德大寺公纯的次子,改名为住友友纯。“皇别摄家”的谱系比旧宫家更接近现在的天皇世系,尤其是鹰司辅平一系,鹰司辅平是孝明天皇的三代血亲,孝明天皇之父光格天皇的亲叔叔。孝明天皇-明治天皇-大正天皇-昭和-平成-令和又是一脉相承。以此血脉远近排序,则除现有孝明天皇一系的男丁之外,排位最靠前的应该是鹰司辅平后来分出来的华园家当主,华园真准及其子华园真畅,他们排在第六、第七位,鹰司本家已绝嗣,德大寺家人丁比较多,近卫家当主近卫一,排名第四十三位,我个人看好第十八至二十位的三位住友家的男丁,要说为什么,毕竟住友家有钱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