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女孩极少发朋友圈,而且从不发自拍,是不是封闭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

回答
看到你对一个女孩不常发朋友圈,甚至从不发自拍的观察,我能理解你为什么会好奇,甚至有点担心。这确实不是当下社交媒体上那种“活跃分子”的典型表现。

首先,我们得明白,朋友圈的存在和使用方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逻辑和习惯。一个人极少发朋友圈,不发自拍,这背后可能有很多原因,而“封闭自己”只是其中一种可能性,而且不一定是最主要的。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聊聊:

1. 性格和生活方式的体现:

内向或重视隐私: 有些女孩天生性格就比较内向,她们可能更享受独处,或者不太喜欢将自己的生活点滴暴露在大众视野下。朋友圈对她们来说,不是展示自我的平台,而是记录和分享的渠道,如果她们觉得需要记录的东西不多,或者不想被过多关注,自然就不会频繁更新。不发自拍更是隐私保护的一种体现,她们可能觉得照片只是记录生活的工具,而不是“人设”的一部分。
生活重心不在社交媒体: 她们可能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学习、工作、兴趣爱好上。对于她们而言,经营朋友圈不如直接和朋友面对面交流来得实在和有意义。她们可能觉得,重要的朋友自然会知道她们的近况,不需要通过朋友圈来“证明”自己存在过。
不习惯或者觉得没必要: 也许她们只是没有养成发朋友圈的习惯,或者觉得发了也得不到什么实质性的回应,久而久之就懒得去做了。对于她们来说,朋友圈可能就像一本公开的日记,如果内容不够丰富或者没有动力去写,自然也就空着了。

2. 对社交媒体的看法和态度:

“社交媒体疲劳”: 现在的年轻人很多都经历过社交媒体的“轰炸”,看到别人精心经营的“人设”,各种光鲜亮丽的生活瞬间,可能会产生一种疲惫感,甚至觉得这是一种负担。她们可能更喜欢真实、自在的状态,不想为了迎合某种“社交期待”而伪装自己。
更看重深度连接: 相较于在朋友圈点赞之交,她们可能更看重与少数真正亲近的朋友建立更深层次的连接。朋友圈的“泛社交”属性反而让她们觉得有些空泛。所以,她们会更倾向于通过私信、电话或者线下聚会来维系和朋友的关系。
警惕网络信息和负面情绪: 有些人会觉得朋友圈充斥着太多负面的信息、情绪化的表达或者无意义的攀比,长期沉浸其中可能会影响自己的心情。她们选择少发,也是一种自我保护,避免被这些情绪所裹挟。

3. 自拍的心理因素:

不自信或对容貌的担忧: 这确实是一个可能的原因。有些女孩可能对自己的长相不够自信,或者担心被评价,所以不愿意将自己的照片公之于众。这种不自信可能源于成长环境、社会审美压力等多种因素。
不喜欢被关注外表: 她们可能认为自己的价值不应该仅仅通过外貌来衡量,也不希望别人过度关注她的外表。她们更希望别人看到的是她们的内在、才华或者其他方面的闪光点。
觉得自拍是一种“炫耀”或“作秀”: 在她们的认知里,频繁自拍并发布到朋友圈,可能带有一种自我展示、吸引关注的意味,而她们可能不习惯或者不认同这种行为。

“封闭自己”真的就是唯一的解释吗?

不一定。就像我前面说的,这只是一种可能性。她可能是个非常有自己想法、非常独立,并且在现实生活中拥有丰富社交和精神世界的人。她的“不活跃”可能恰恰是她内心充实、对外部世界的一种“慢选择”。

我们应该如何理解?

尊重个体差异: 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和社交习惯都是独特的。我们不能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一个人。她的行为方式不影响她作为一个完整、有血有肉的人。
尝试了解而非评判: 如果你对她感到好奇或者关心,与其猜测她是否“封闭”,不如尝试在现实生活中与她多交流。通过聊天,你可以更直接地了解她的想法和感受。也许你会发现,她根本不是封闭,而是非常有趣和有深度。
关注她和你互动的方式: 即使她不发朋友圈,她是否会主动找你聊天?在你发朋友圈时,她有没有点赞或评论?这些都是她与你连接的方式,可能比朋友圈更能说明问题。

总而言之,一个女孩极少发朋友圈,从不发自拍,可能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它可能是她性格的体现,是对社交媒体的独特看法,也可能是对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但最重要的是,这不一定等于她“封闭自己”。我们应该以更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理解,并且尝试通过更直接的沟通去了解她真实的一面。也许,在你眼中那个“不发朋友圈的女孩”,在现实生活中是一个非常值得交往的朋友呢。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跟一个人接触,分量两种情况,上坡和下坡。

一个真正、长期吸引人的女生,刚开始给人的感觉是平淡如水,是波澜不惊的。给人的感觉是没有个性没有好恶也没有闪光点的,但是时间久了你会发现那叫从容,叫宠辱不惊,只是不喜欢交浅言深,不喜欢轻易敞开自己,哪怕对自己喜欢的东西也不会着急忙慌。

接触多了,你才会发现她重情重义,不轻易付出,但一旦认定会义无反顾,无论友情还是爱情。你也会发现她胸中有沟壑,眼底有烟云,不仅多才多艺,有持久又深入的爱好,而且精神上独立,思维上客观,是非明确三观颇正,为人处世冲淡谦和但有原则有底限。

当然她也是普通人,也会有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当然肯定有缺点,会偶尔抱怨但不会负能量爆棚,也会冲动但知道适可而止,会羡慕嫁得好长得漂亮家里有钱的,但也明白跟自己没什么关系。表面上看跟绝大部分人没什么区别,但是只差了那么一点点,那就是度。

她们都有一个特点,就是一般不发朋友圈,也不会写什么文艺气息爆棚的签名,一个人也能过得有滋有味。

为什么?她们感觉没有什么值得展示的,即便有也不想展示,但是也会看别人的朋友圈,给别人点赞。

user avatar

唉呀,可怜的题主,老实孩子,这妹纸不是不发自拍,而是没把你放在“看照片”这一组

不信?摊开题主知乎时间线,就可以复盘一个hin悲剧的“爱情故事”

2018年9月,题主和女孩研究生复试合租结识,期间交往不多;

2018年9月底,女孩看到题主在老家体验生活的朋友圈,主动聊天,聊天逐渐暧昧;

2018年10月,女孩趁十一假到题主所在城市探访,玩了一天,亲密程度限于牵手,女孩当晚回济南,双方有在火车站接吻告别。

2018年10月-2019年2月,双方交往深度不详,不清楚是异地恋、或者同城交往。

2019年2月,女孩提出分手,题主把女孩取消置顶。

2019年5月17日,题主在知乎提问“女孩极少发朋友圈,而且从不发自拍,感觉她是不是封闭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

2019年5月22日,题主在知乎提问“分手后女朋友没有拉黑自己,是不是还有挽回的余地?”

2019年5月29日,题主在知乎回答某问题时,说“自卑都与成长经历有关,在一个缺少爱,家庭不和谐的环境里成长就会慢慢变得自卑”。

2019年5月30日,题主在知乎回答“你在一座城市做过最孤独的一件事是什么?”,讲述了自己与女孩的“爱情故事”。

2019年6月1日,题主在知乎提问“有没有不舍得删掉和某个人的聊天记录,即使分手仍然保留的人?想过自己为啥这样做吗?”

时隔10天后,2019年6月11日,也就是今天早上7:00,题主回答自己的提问,讲述到“我和她去年9月开始交往,今年2月她提出来分手,期间的所有聊天记录我(至今)都没删”

……

这是一个真实的悲伤故事……明明是个悲剧,却忍不住好笑,笑完了还是挺心疼题主。毕竟题主是个好人。


我甚至怀疑,题主至始至终从来没和女朋友真实在一起过,没有在同一个城市共同居住,仅仅是单纯的网聊

题主对女孩的爱恋是真实深刻的,念念不忘,无怨无悔。

只不过,小兄弟,恕我们直言,这妹纸恐怕至始至终从来没有把你当男朋友。

真正的恋爱,双方的互动多得多,沟通的深度远远不止微信互撩这种浅层的敷衍试探。

你捧着手机,逐字逐句斟酌她在朋友圈发的每一个字,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可人家压根没想那么多,根本不在意你怎么看待她,你当她封闭也好、你当她孤傲也好、你当她自卑也好……她根本不在意。

再进一步说,也简单,朋友圈分组是个基础功能,她不把你放在“可以看照片”这一组也正常。

抱歉我说不出什么能安慰题主的话。

往好的一面想,哪个男人不是跌跌撞撞失过几次恋,才懂得爱情是怎么一回事呢;题主只要勇敢一点,大胆的往前走,总会看见意想不到美丽风景。

这个过程中,摔几跤,发高烧,又有什么了不起呢,哪一次笨拙,不是男孩成长的勋章?

真正让我担心的是题主说的话“自卑都与成长经历有关,在一个缺少爱,家庭不和谐的环境里成长就会慢慢变得自卑”——希望题主说的不是自己——因为,如果自卑缺爱的人,很容易在两性关系中,被一点点的温暖打动得稀里哗啦、丧失自我。

例如,会把“对我好”当作择偶标准第一条。

例如,恋爱期间对方任何稍微冷淡的表现(包括信息不秒回)都会被理解为“Ta不爱我了”。

例如,明知对方不够好,还是不忍放弃,让“凄美的爱情”感动自己。

……

这会很危险,无论男女。就像《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里的松子一样,很容易让自己的生命无底线的低到尘埃,从而终生与真正的爱情无缘

所以,如果一定要我给题主一个建议,我只能说:兄弟,想要得到真正的爱情,你必须先从珍爱自己开始,你得在你自己心里建起一个温暖坚固的小房子,才有机会吸引爱情住进来

至于未来……只问敢勇,无问西东。加油,兄弟。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