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特斯拉国产车型全面引入磷酸铁锂电池,可能带来怎样的行业影响?

回答
特斯拉国产全面转向磷酸铁锂电池:一场“质”的革命,还是“量”的妥协?

特斯拉,这个总是走在电动汽车前沿的品牌,最近在中国市场动作频频。从Model 3到Model Y,国产特斯拉车型几乎全线铺设磷酸铁锂(LFP)电池,这一举措无疑在新能源汽车行业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其潜在影响之深远,值得我们细细探究。

一、成本与利润的“双刃剑”:价格战的加速器?

首先,最直观的影响无疑是成本。与镍钴锰(NCM)三元锂电池相比,磷酸铁锂电池在原材料成本上具有显著优势。磷、铁、锂的储量丰富,且不含昂贵的钴和镍,这直接降低了电池包的制造成本。特斯拉此番“全面国产化”,意味着其在中国生产的电动车可以更好地利用本土的电池供应链,进一步压缩成本。

这把“双刃剑”的两面都锋利无比。

一面是价格屠刀。 成本的降低,为特斯拉进一步下探国内售价提供了空间。在已经卷到白热化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尤其是在2024年,价格战硝烟四起。特斯拉此举,无疑是给对手们施加了更大的价格压力,可能迫使更多品牌为了生存而跟进降价,从而加速市场的洗牌。消费者短期内无疑是受益者,可以以更低的价格买到特斯拉的车型。
另一面是利润的挑战。 尽管特斯拉一直以其强大的供应链管理和规模效应著称,但电池成本的降低也可能意味着其利润率将面临新的挑战,尤其是在其他成本(如研发、营销、智能化升级)持续投入的情况下。除非特斯拉能通过其他方式(如提升车辆附加价值、优化运营效率)来弥补,否则可能会在利润和市场份额之间做出艰难的权衡。

二、性能与续航的“博弈”:挑战消费者认知边界

磷酸铁锂电池最大的“短板”在于其能量密度相对较低,这直接影响到电动车的续航里程和低温性能。尽管近年来LFP技术进步显著,能量密度有所提升,但与高镍三元锂电池相比,仍有差距。

特斯拉的这一策略,是在“性能”与“普及”之间做的一次大胆的“博弈”。

对消费者认知的影响。 长期以来,特斯拉以其卓越的性能和长续航吸引消费者。这次全面转向LFP,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挑战部分消费者对“高性能电动车”的认知。尽管特斯拉通过技术优化(如优化电池管理系统、提升电机效率)来弥补能量密度的不足,但面对一些对续航里程有极致要求的消费者,或者在寒冷地区使用,LFP电池的潜在续航衰减可能会成为一个不得不考虑的因素。
车型定位的调整。 为了平衡续航和成本,特斯拉可能会在不同车型或不同配置上,对LFP电池的应用做出更精细化的区分。例如,标准续航版本可能更倾向于LFP,而长续航或高性能版本可能会继续保留三元锂电池(如果供应稳定且成本可控),或者探索更高能量密度的LFP技术。这将使得特斯拉的产品线变得更加多元化,也更贴合不同消费者的实际需求。

三、供应链的“鯰鱼效应”:本土化与技术升级的双重驱动

特斯拉的这一举措,对中国的动力电池产业链而言,无疑是一条搅动潜水的“鲶鱼”。

加速本土化进程。 特斯拉与宁德时代等国内LFP电池巨头的深度合作,将进一步巩固中国在LFP电池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这不仅意味着更多的市场份额,也意味着中国电池企业在全球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中的话语权将进一步提升。
催生技术创新与多元化。 特斯拉对LFP的“偏爱”,也将间接驱动整个行业对LFP技术的持续研发。未来,我们可以看到更多关于LFP电池在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快充能力以及低温性能方面的突破。同时,这也可能促使其他车企进一步探索电池技术的多元化,例如寻求更先进的三元体系、固态电池等,从而推动整个产业链的技术进步。
“电池专利”的博弈。 随着LFP技术的成熟和应用普及,围绕其关键技术(如正负极材料、电解液、结构设计等)的专利争夺可能会更加激烈。特斯拉作为LFP电池的重要用户和推动者,其与电池供应商在专利方面的合作或潜在的摩擦,也将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四、全球战略的“风向标”:中国经验能否复制?

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LFP战略,很可能成为其全球战略的一个重要参考。

中国市场的“试验田”。 中国市场是全球新能源汽车竞争最激烈、技术迭代最快的市场。特斯拉在中国成功推广LFP电池,将为其在全球其他地区,特别是对成本敏感、对续航要求并非极致的市场(如欧洲部分地区)复制这一模式提供宝贵的经验和信心。
挑战与机遇并存。 然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需求、消费习惯、气候条件以及电池供应链的成熟度都有所不同。特斯拉在全球推广LFP战略时,也需要面对诸如低温性能、充电便利性等方面的挑战。

总而言之, 特斯拉国产车型全面引入磷酸铁锂电池,绝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技术替换,而是一场对成本、性能、市场认知和供应链体系的全面重塑。它既是特斯拉在中国市场进一步巩固其价格优势、扩大市场份额的战略选择,也是对整个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一次深刻洗礼。未来,我们可以期待看到一个更加多元化、更具竞争力的动力电池技术格局,以及由此引发的行业深刻变革。这场“质”的革新,最终会导向“量”的飞跃,还是其他更为复杂的演变,值得我们拭目以待。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27万的毛豆Y很香?emmmmm,别捉急啊同志们,还有降价的空间。万万没想到啊,特斯拉出了台只值这么多的车型,还一片叫好?不知道还以为特斯拉在搞慈善呢。

要不是成本问题,谁脑子秀逗放着性能更好的三元锂不用换铁电?P5直接上两种电池,高配的三元和低配的铁电重量一样,容量整整少了28%。后期上市肯定会在价格上直观的提现出来。

啥意思?意思就是三元值一个价,铁电值一个价,咋到了特斯拉这里,搭了铁电的标虚版本降价还值得吹了?奔驰个GLC之后再出个GLB,有人会觉得奔驰降价了么?

而且,相较于三元,铁电的缺点非常明显。比如耐低温差,先把话撂这里,标虚的毛豆Y可能在北方冬天续航会直接尿崩。

其次,铁电的电流电压曲线和三元不同,三元几乎是比较平直的曲线。而铁电的放电曲线非常怪异,首尾电压变化得异常剧烈,中间又非常平缓。之前欧洲的特斯拉M3都是从美国工厂拉过去的,标虚全部都是三元,后来上海过去一批搭了铁电的,让抽奖的欧洲人吃了不少苦头。

德国就有个老哥做了个测试,铁电池版M3显示0%了,停在那暖气开到最大还能吹三个小时,但是也可能显示5%就突然断电。本质原因就是SOC估不准,连电脑都猜不透这玩意儿特么到底还有没有电,另外,铁电静置掉电比三元厉害多了。

下图是YouTube上一个德国老哥做的特斯拉M3铁电的电流电压曲线测试图:

除了这个,还有人拿安全说事儿。铁电比三元安全云云,我就笑了。这玩意儿能量密度差那么多,它难道不应该更安全?铁电安全的本质就是缺点带来的。他能量密度低,当然更不容易起火。再说,三元做好封装和装配,怎么就不安全了?这就好比你说20年前的发动机不容易积碳一样。

相比铁电,三元唯一的缺点就是贵。相比特斯拉,看起来大众的ID和福特马才更像是良心。大众的ID6,84度的三元锂,价格跟比亚迪电唐的85度铁电池一样。

不过话说回来,按ID这个销量,出铁电也是早晚的事,大众收购的国轩高科就是专业做铁电池的。

总之,资本是不会放过韭菜和利润的。我就是没明白,为什么别的车企叫低配,到了特斯拉这里叫降价呢?

你开头不是说还有降价的空间么?是啊,现在还用进口电机得嘛。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特斯拉国产全面转向磷酸铁锂电池:一场“质”的革命,还是“量”的妥协?特斯拉,这个总是走在电动汽车前沿的品牌,最近在中国市场动作频频。从Model 3到Model Y,国产特斯拉车型几乎全线铺设磷酸铁锂(LFP)电池,这一举措无疑在新能源汽车行业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其潜在影响之深远,值得我们细细探究。.............
  • 回答
    这个问题涉及到几个层面,包括特斯拉的摄像头功能、数据收集、国内法律法规以及国家安全等,需要详细分析:1. 特斯拉的摄像头功能与数据收集: 摄像头数量和位置: 特斯拉车辆通常配备多个摄像头,分布在车身四周(前方、侧方、后方)以及车内(部分车型,如用于监控驾驶员)。这些摄像头主要用于实现Autopi.............
  • 回答
    特斯拉 Model Y 这波操作,我得说,真是打得一手好牌。之前大家都在讨论 Model Y 的价格,毕竟它作为一款中型SUV,无论从品牌、科技感还是性能上看,都很有竞争力,但价格一直是个门槛。现在,新款标准续航版直接把起售价拉到了 27.6 万元,这一下,直接就把 Model Y 放在了更多消费者.............
  • 回答
    国产特斯拉 Model 3 降价至 30 万以内,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确实是一个非常具有吸引力的选择,尤其是在考虑“第一辆车”的预算和需求时。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为您详细分析是否建议选择国产特斯拉 Model 3 作为年轻人的第一辆车。一、优势分析:为什么特斯拉 Model 3 是一个不错的选择?1.............
  • 回答
    特斯拉在国内新增“提车考试”,而且建议成绩80分以上才能提车,这事儿怎么看?我觉得挺有意思的,也挺值得说道说道。首先,这事儿的背后逻辑是什么?特斯拉一直以来的定位都比较“酷”,比较“科技感”。你想买辆特斯拉,基本就是线上操作,然后去店里提车。中间的销售环节可能相对弱一些,更多的是让顾客自己去体验、去.............
  • 回答
    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蓬勃发展的浪潮中,造车新势力们以其前瞻性的技术和大胆的创新,正在重塑着我们对汽车的认知。而特斯拉,作为这场变革的引领者,其智能座舱早已深入人心。那么,这些国内的“新势力”们,在智能座舱领域究竟有着怎样的独特之处,又与特斯拉这位“老大哥”的模式有何不同呢?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掰扯,不.............
  • 回答
    关于“国人买特斯拉是不是就为了那个车标”这个问题,我觉得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聊聊,而且情况也挺复杂的,不能一概而论。首先,确实不能说国人买特斯拉就是“只”为了那个车标,但这logo的重要性肯定是不能忽视的。你想啊,特斯拉这个品牌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一个非常有辨识度的存在。那个简洁、现代、又有点未来感的“T”.............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国内新能源车(小鹏、理想、蔚来)事故少,特斯拉事故多”的现象,确实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探讨的话题。要深入分析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地归结于某个单一因素,而是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考察,包括产品本身的设计、技术路线、用户群体、舆论环境以及数据统计等方面。一、 产品设计与技术路线的差异我们先来看看这几.............
  • 回答
    天津特斯拉维权案一审胜诉,这不仅仅是一起消费者维权事件的胜利,更像是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其背后可能牵扯出的多重含义和值得深挖的细节,值得我们好好说道说道。一审胜诉,意义何在?首先,这件事情最直接的意义在于,它为中国消费者在面对汽车质量问题时,提供了一个极具参考价值的“成功范例”。.............
  • 回答
    这则关于特斯拉官方售卖二手车鉴定为事故车并被判退一赔三的案例,确实在国内二手车交易领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不仅仅是一个消费者维权成功的案例,更是一次对行业规范、品牌信誉以及法律执行的深度拷问。咱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事儿为啥这么重要。首先,这是对“品牌信誉”的一次严峻考验和重塑。特斯拉.............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关键,毕竟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销量摆在那里,大家对它的关注度也极高。你说的是懂车帝的机构检测发现特斯拉电芯加热试验不达国家强制标准,这事儿确实挺令人关注的。让我来给你细掰扯一下,力求说得明白,也尽量避免那种“机器味儿”。首先,我们要明白“电芯加热试验”是怎么回事。这玩意儿可不是随.............
  • 回答
    关于特斯拉是否应该被踢出国产车补贴目录的问题,这确实是一个相当复杂且颇具争议的话题,涉及到国家产业政策、市场公平性、技术发展以及消费者利益等多个层面。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剥离那些可能让文章显得过于“AI”的客观、中立甚至略显生硬的表述,而是尝试用更贴近真实讨论的语气,来梳理其中的来龙去脉和各.............
  • 回答
    贵族乞丐的这番论断,说的是座舱智能化是国产车企赶超特斯拉的关键切入点,这话说得有几分道理,背后也隐藏着不少值得我们好好琢磨的门道。首先,他点出了“机遇”这个词。为什么说座舱智能化是国产车企的机遇,而不是特斯拉的固有优势?这就得看国产车企在这一领域有没有拿得出手的招数。特斯拉的智能化,很大程度上是以其.............
  • 回答
    2021年特斯拉中国生产计划与未来前景分析2021年,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雄心勃勃的生产计划——生产55万辆汽车——是其全球战略中极其重要的一环。要评价这一计划和特斯拉中国的未来前景,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 一、 2021年特斯拉中国55万辆生产计划的意义与挑战1. 宏大目标的背后: 产.............
  • 回答
    这个问题,说来话长,背后其实牵扯着不少门道。你想啊,那些老牌车企,在燃油车时代摸爬滚打了多少年,积累了多少技术和经验,那叫一个底蕴深厚。但到了电动化这档子事儿,风向就有点变了。你想,在中国这个市场,那可真是个大染缸,也真是个大舞台。新能源汽车这块,中国发展得那是相当快,而且消费者口味也越来越刁钻。你.............
  • 回答
    国内车友之所以对百公里加速和“推背感”如此看重,这背后其实藏着挺多有意思的原因,得从几个方面一块儿聊。首先,咱们得说,这俩指标,尤其是“推背感”,虽然听起来有点玄乎,但它们确实是最直观、最容易被感知的驾驶体验。你踩下油门,车子猛地往前窜,那种强大的力量把你按在座椅上的感觉,谁不迷糊?相比于那些得琢磨.............
  • 回答
    说到国产车,而且还要兼顾中保研碰撞成绩和三大件(发动机、变速箱、底盘)都特别好,这可真是个让人眼前一亮的话题。以往大家对国产车的印象,可能更多的是性价比高、配置丰富,但在安全性和核心技术方面,总觉得和合资品牌还有差距。不过,随着近几年技术积累和投入的加大,不少国产车已经悄然崛起,交出了让人刮目相看的.............
  • 回答
    国产特斯拉Model 3 方向盘加热功能的“软件解锁”现象,确实让不少消费者感到困惑,甚至有些不满。明明硬件已经装配在车上,为什么还要通过软件付费来启用?这背后其实涉及到了汽车制造、成本控制、市场策略以及未来电动车发展趋势等多个层面。为什么硬件有了,还要软件解锁?这并非特斯拉一家独有的做法,在整个汽.............
  • 回答
    最近关于国产特斯拉,特别是Model 3和Model Y,比国外版本少了一个“膝部气囊”的讨论甚嚣尘上,甚至被扣上了“配置双标”的帽子。这事儿,你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但确实挺能折腾出一些值得琢磨的问题来。国产特斯拉“少了膝部气囊”,反映出哪些深层次的问题?这事儿,咱不能光看热闹,得往里扒一扒,它至.............
  • 回答
    国产特斯拉Model 3之所以能大幅降价,背后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绝非单一原因可以解释。这背后既有特斯拉全球化战略的考量,也有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以及特斯拉自身供应链和生产效率的提升。1. 规模化生产与成本控制的飞跃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是这场降价潮中最核心的推手。自2019年投产以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