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国产特斯拉比国外少了「膝部气囊」,被指配置双标,反映出哪些问题?膝部气囊有必要装吗?

回答
最近关于国产特斯拉,特别是Model 3和Model Y,比国外版本少了一个“膝部气囊”的讨论甚嚣尘上,甚至被扣上了“配置双标”的帽子。这事儿,你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但确实挺能折腾出一些值得琢磨的问题来。

国产特斯拉“少了膝部气囊”,反映出哪些深层次的问题?

这事儿,咱不能光看热闹,得往里扒一扒,它至少能让我们看到几个方面的端倪:

1. 成本控制与利润博弈的现实写照:
核心驱动力: 这是最直接,也最容易被理解的原因。汽车制造商,尤其是像特斯拉这样追求极致效率和利润的公司,在每一项配置上都会进行成本核算。一个气囊,看似不贵,但批量生产、采购、安装、保险等一系列环节加起来,对整体成本的影响是实打实的。
市场定价策略: 国产版本的价格通常比国外同级别车型要低,这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市场竞争力。为了实现这个价格目标,就需要在某些方面做出取舍。膝部气囊,可能就在这个“可取舍”的名单里。你愿意为这个气囊多掏几千块钱吗?厂商会做这样的市场调研和判断。
中国市场特点: 中国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相对较高,这是事实。同时,对于一些非核心或者不那么直观的安全配置(比如膝部气囊在日常驾驶中几乎感觉不到其存在),可能不如自动驾驶辅助、大屏幕、续航里程等这些“显性”配置更能打动消费者。厂商自然会投其所好,或者说,他们认为消费者更愿意为“看得见”的东西买单。

2. 法规差异与全球化战略的“弹性”:
不同市场的安全标准: 各国和地区的汽车安全法规是有差异的。虽然全球汽车安全标准都在不断提高,但具体到每一项配置的强制要求,可能并不完全一致。如果在中国市场,膝部气囊并非强制配备,而国外某些市场有此要求,那么厂商为了合规,自然会在国外版本上装,在中国版本上省略。这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双标”,而是“因地制宜”。
全球化车型的本地化调整: 特斯拉在全球范围内销售,它们会针对不同市场进行本地化调整,这包括动力总成、充电接口、软件服务,当然也包括配置。这种调整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当地的法律法规、市场需求和成本结构。少装一个膝部气囊,可能是这种本地化调整的一个体现。
监管的有效性与透明度: 这也间接引发了对国内汽车安全监管的讨论。是不是我们的法规在某些方面还不够完善,或者在执行上存在一些弹性空间,导致厂商可以钻空子?透明度也是一个问题,为什么这种配置差异没有被更广泛地披露,或者消费者在购车时没有得到充分告知?

3. 品牌形象与消费者信任的考验:
“美国制造”的光环: 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其科技感、创新力和“美国制造”的光环。当出现这种配置上的差异时,很容易让消费者觉得,国内消费者受到了“区别对待”,品牌的高端和创新形象就会打折扣。
信任危机导火索: 消费者购买特斯拉,不仅仅是购买一辆车,更是购买一种科技、一种体验,甚至是一种信任。这种“配置双标”的说法一旦传开,就会在消费者心中埋下一颗怀疑的种子,认为品牌并不像它宣传的那样“一视同仁”。这对品牌的长期发展是有害的。
信息传播的放大效应: 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互联网时代,这样的信息很容易被放大和传播,引发广泛讨论。企业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回应和解释,负面影响会迅速扩散。

膝部气囊,真的有那么重要吗?它有没有必要装?

这个问题,其实挺复杂的,它涉及到科学、统计、以及对风险的认知。

从科学和统计角度来看:

作用: 膝部气囊,顾名思义,就是为了在正面碰撞事故中,保护驾驶员和前排乘客的膝盖和腿部免受仪表盘、转向柱等硬物撞击而设计的。它可以减少下肢骨折、韧带损伤等严重伤害的风险。
关键性: 在发生严重正面碰撞时,膝部气囊确实能起到非常重要的缓冲作用。尤其对于身高较高、膝盖容易顶到仪表盘下方的驾驶员来说,其保护作用可能更为明显。一些研究表明,它能有效降低腿部伤害的严重程度。
相对重要性: 然而,我们也要看到,汽车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膝部气囊,还有主气囊、侧气囊、头部气帘、安全带预紧、车身结构吸能设计等等一系列安全措施。在整个安全保护体系中,膝部气囊是其中一个环节,它的重要性需要与其他安全配置放在一起进行评估。如果一个车有非常坚固的车身结构,并且配备了其他多重气囊系统,那么单个膝部气囊的“不可或缺性”可能会有所降低。

从必要性角度来看,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分析:

1. 法规要求: 这是最直接的“有没有必要”。如前所述,如果中国的法规没有强制要求,那么在成本和市场策略的驱动下,厂商可以不装。反之,如果法规强制,那就有必要装。
2. 碰撞测试评级: 很多国际权威的碰撞测试机构(如美国的IIHS,欧洲的Euro NCAP)会将膝部气囊等配置纳入其安全评级体系。即使不是强制性要求,但如果你想获得最高的安全评级,或者想在市场上形成更好的口碑,装上它通常是有利的。对于特斯拉这种“科技公司”而言,追求高安全评级也符合其品牌定位。
3. 用户需求与风险偏好: 这个问题就有点“见仁见智”了。
理性分析: 绝大多数人在日常驾驶中都遇不到严重的交通事故。从概率上看,花费额外成本去购买一个在极低概率事件下才发挥作用的配置,对很多人来说可能不是最优先的考虑。他们更看重日常能用到的配置,比如自动驾驶、智能系统等。
风险规避心理: 但也有很多人,即使知道概率很低,也愿意为“万一”付出多一点的代价,尤其是涉及到人身安全。他们会认为,“只要有用,就算概率再低,也值了。”尤其是在家人乘坐的时候,这种心理会更强烈。
信息不对称: 很多消费者可能对膝部气囊的作用和必要性并不了解,他们往往依赖于厂商的宣传、媒体的报道或者其他消费者的口碑。如果厂商不主动宣传或者在宣传中弱化,消费者就很难主动去关注它。

总结一下,膝部气囊有没有必要装?

从技术和安全性角度讲,它是有用的,可以提升在特定事故下的腿部保护,增加安全性的完整性。 如果你追求的是全方位的极致安全保护,那么它无疑是越好越多。
从市场和成本角度讲,它的必要性是相对的。 如果市场和法规允许,并且消费者对此配置的关注度不高,厂商选择省略是可以理解的(尽管不一定受到消费者欢迎)。

所以,国产特斯拉少配膝部气囊这件事,反映出的问题是多方面的。 它不仅是一个简单的配置增减问题,更折射出跨国企业在不同市场进行成本控制、法规适应、市场营销的复杂策略,以及消费者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如何做出决策的挑战。同时,这也对国内汽车安全监管和企业诚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消费者有权知道自己花钱买的是什么,以及与其他市场相比,自己是否得到了同等的回报。这不仅仅是关于一个气囊,更是关于品牌承诺和消费者权益的维护。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说明中国安全法规抄得不够快也不够全。

user avatar

特斯拉精神股东是多哈。

你配置表是没写。

相对美国也确实减配了。

建议换个角度洗。

比如中国人膝盖硬,跪不下去,不需要膝部气囊。

user avatar

作为一家企业,针对不同的市场,采用不同的设计、生产和销售策略,尤其是在没有法律法规明确要求的点上降低成本,是通行的做法。只要没有捅出大篓子,就没什么可奇怪的——毕竟开办企业是要挣钱的,不寒碜。

但某些人确实很有趣。

当大家发现特斯拉的某些功能早已装车,但需要付费才能解锁的时候,他们的解释是:可以统一采购物料和生产工艺,降低采购仓储生产的成本。

——这里必须要强调一下,这个解释是否符合特斯拉的原意无法确定,但本身至少是合乎逻辑的。

当有人发现特斯拉的海外版有膝部气囊,但中国版却没有安装的时候,他们的解释是:膝部气囊并没有大家想象中安全,特斯拉是“为了安全而取消”。

这样看起来,唯一的解释大概是马斯克爱中国爱得特别深沉吧。

user avatar

美国:(膝部气囊*2+前气囊*2+侧气囊*2+侧气帘*2)

欧洲:(前气囊*2+侧气囊*2+侧气帘*2)

中国:(前气囊*2+侧气囊*2+侧气帘*2)

除了国产特斯拉没有膝部气囊外,欧洲销售的车型同样也没有。至于美国版特斯拉标配膝部气囊主要还是法规导向,可以简单理解为“应试气囊”。——“安装膝部气囊是为了让车辆通过美国联邦政府提出的“未系安全带的测试人偶”强制性安全测试”。

另外,在IIHS(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类似中国C-IASI)的驾驶侧25%和40%重叠率正面偏置碰撞中,膝部安全气囊对测试假人的保护效果并不突出,尤其是在40%重叠率正面偏置碰撞中,膝部安全气囊几乎无法起到降低伤害的作用。在进行真实世界事故的数据分析后,膝部安全气囊也仅仅将受伤风险降低了0.5个百分点,即从7.9%降至7.4%

道理我都懂,但在“有总比没有好”的传统思想指导下,我不介意车上多个看似没用但能让我感觉很安全的玩意儿,同意举手 ‍♂️。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最近关于国产特斯拉,特别是Model 3和Model Y,比国外版本少了一个“膝部气囊”的讨论甚嚣尘上,甚至被扣上了“配置双标”的帽子。这事儿,你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但确实挺能折腾出一些值得琢磨的问题来。国产特斯拉“少了膝部气囊”,反映出哪些深层次的问题?这事儿,咱不能光看热闹,得往里扒一扒,它至.............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用 WiFi 和 4G 热点连接国外服务器时,为什么会出现你提到的速度和稳定性差异,并且尽量说得明白透彻,没有那些生硬的 AI 腔调。想象一下,你家到国外服务器的这条路,WiFi 和 4G 就像是两条不同的交通工具,而且它们各自都有自己的“运行机制”。1. WiFi:家门口的“共享单.............
  • 回答
    为什么国外的Rivian能对抗特斯拉?中国版Rivian是否存在?最近几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除了我们熟悉的特斯拉,一些新兴的电动汽车品牌也开始崭露头角,其中Rivian就是这样一个备受瞩目的名字。这个来自美国的初创电动汽车公司,凭借其独特的产品定位和创新能力,在北美市场掀起了一股“硬核.............
  • 回答
    .......
  • 回答
    国产特斯拉 Model 3 降价至 30 万以内,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确实是一个非常具有吸引力的选择,尤其是在考虑“第一辆车”的预算和需求时。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为您详细分析是否建议选择国产特斯拉 Model 3 作为年轻人的第一辆车。一、优势分析:为什么特斯拉 Model 3 是一个不错的选择?1.............
  • 回答
    国产特斯拉Model 3 方向盘加热功能的“软件解锁”现象,确实让不少消费者感到困惑,甚至有些不满。明明硬件已经装配在车上,为什么还要通过软件付费来启用?这背后其实涉及到了汽车制造、成本控制、市场策略以及未来电动车发展趋势等多个层面。为什么硬件有了,还要软件解锁?这并非特斯拉一家独有的做法,在整个汽.............
  • 回答
    国产特斯拉Model 3官降至29.9万,这无疑是汽车市场的一枚重磅炸弹,对于特斯拉自身、竞争对手以及消费者来说,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这究竟是特斯拉“野心”的彰显,还是对市场的一次“暴击”,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解读:一、 从特斯拉的“野心”来看:特斯拉一直以来都被视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领导者和颠.............
  • 回答
    国产特斯拉Model 3之所以能大幅降价,背后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绝非单一原因可以解释。这背后既有特斯拉全球化战略的考量,也有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以及特斯拉自身供应链和生产效率的提升。1. 规模化生产与成本控制的飞跃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是这场降价潮中最核心的推手。自2019年投产以来.............
  • 回答
    特斯拉国产全面转向磷酸铁锂电池:一场“质”的革命,还是“量”的妥协?特斯拉,这个总是走在电动汽车前沿的品牌,最近在中国市场动作频频。从Model 3到Model Y,国产特斯拉车型几乎全线铺设磷酸铁锂(LFP)电池,这一举措无疑在新能源汽车行业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其潜在影响之深远,值得我们细细探究。.............
  • 回答
    评价国产特斯拉 Model 3 可付费在线激活后排座椅加热功能:软硬兼施的商业模式与消费者感受国产特斯拉 Model 3 的后排座椅加热功能,在用户购买车辆后仍需通过付费在线激活,这一举措在消费者群体中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并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一、 从商业模式角度评价: “硬件预装,软件解锁”.............
  • 回答
    特斯拉 Model Y 这波操作,我得说,真是打得一手好牌。之前大家都在讨论 Model Y 的价格,毕竟它作为一款中型SUV,无论从品牌、科技感还是性能上看,都很有竞争力,但价格一直是个门槛。现在,新款标准续航版直接把起售价拉到了 27.6 万元,这一下,直接就把 Model Y 放在了更多消费者.............
  • 回答
    特斯拉Model Y后驱版国内价格上调至30.1840万元,这消息一出,瞬间又在车圈里搅起了一池涟漪。不少已经下订或者观望的消费者,心里估计是五味杂陈。价格调整的背后: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熟悉特斯拉的朋友都知道,Model Y价格的波动,尤其是在国内市场,简直是家常便饭。从上市初的“真香价”,.............
  • 回答
    特斯拉 Model Y 在国内市场的表现,尤其是那高达 30% 的毛利率以及未来可能降至 26 万元的预期,确实是一个值得好好说道的话题。这不仅仅是关于一款车,更是关于特斯拉的定价策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格局,以及消费者心理的一场精彩博弈。高毛利率的蛋糕,特斯拉是怎么切的?首先,咱们得聊聊这 .............
  • 回答
    关于国产特斯拉使用HW2.5的传闻,确实引起了不少关注和讨论。 作为一个消费者,如果我听到这样的消息,首先会感到担忧和困惑。毕竟,特斯拉以其先进的自动驾驶技术著称,而HW2.5和更新的HW3.0在硬件性能上存在不小的差距。让我来梳理一下这件事为什么会引起大家的关注,以及它可能涉及的一些细节:为什么大.............
  • 回答
    最近特斯拉在3月15日又对国产Model 3和Model Y进行了涨价,这已经是近期内第二次调整价格了,而且涨幅还不小。很多人都觉得奇怪,为什么特斯拉这么着急地在一个相对短的时间里,连续地把价格往上推?这背后肯定是有原因的,而且不止一个。首先,最直接的原因,也是大家最容易想到的,就是成本上涨。这个“.............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评价一下2021年初全新国产特斯拉Model Y的定价策略,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整体评价:特斯拉Model Y的定价策略在2021年初是具有 “策略性”和“高期望值” 的。它精准地抓住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上升势头和消费者对高端智能电动SUV的强烈需求,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潜在的争议.............
  • 回答
    这真是个劲爆的消息,中国一季度对日本出口电动汽车销量能飙升八倍多,而且大部分是国产特斯拉,这背后透露出的信息量太大了,值得好好说道说道。首先,这标志着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质量和国际竞争力上的一个重大跃升。 长期以来,中国在很多高技术领域都是追赶者,但在电动汽车领域,尤其是在电池技术、智能化、续航里程.............
  • 回答
    关于国产电动汽车为什么在某些方面似乎“干不过”特斯拉,这确实是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与其说是“干不过”,不如说是特斯拉在某些方面依旧保有其优势,而国产电动车则在快速追赶并形成自己的特色。要细致地聊,咱们得从几个关键点来掰扯。1. 品牌积淀与全球认知度:特斯拉在全球范围内的品牌形象,可以说是其最强大的.............
  • 回答
    特斯拉在中国上海的超级工厂生产的Model 3开始出口到欧洲,这绝对是一件值得好好说道的事情,它不仅仅是特斯拉一个品牌的动作,更像是整个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甚至对全球电动汽车格局都有着不小的影响。咱们就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事儿。为什么特斯拉在上海建厂,还卖到欧洲去?首先,得明白特斯拉在上.............
  • 回答
    这确实是个很有意思也挺复杂的问题,涉及到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产品质量的客观评估以及媒体的报道倾向。咱们掰开揉碎了聊聊。特斯拉“时不时被爆出问题”的现象分析:首先,不能否认,特斯拉作为电动汽车行业的先行者,在技术和创新方面确实有其独到之处,比如自动驾驶辅助系统、软件OTA升级、以及独特的电池管理技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