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电动车就是这么个玩法。
方向盘加热这种,硬件成本极低,甚至低于生产线的区别生产成本和区别库存成本:也就是与其在生产流水线上对每一辆车分别决定是否安装方向盘电热丝,以及不同版本分别库存,还不如干脆全部安装电热丝然后按需解锁更便宜。特斯拉这种全力走量的电瓶车生产线,显然达不到像宝马奔驰奥迪保时捷这种拥有高度灵活订制的水平。
所以,玩DLC、付费解锁这一套,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毕竟autopilot就是付费解锁的,方向盘加热有什么不可以?
特斯拉的路线是可以预见的:每一个系列的车型除了车漆轮毂内饰的区别之外(特斯拉的车漆轮毂内饰选装区别也很少,远不及BBA、保时捷的定制能达到的差异),其他全部都一样,每辆车唯一的区别就在于软件解锁的功能不同。
你所谓的“硬件都有了为什么还要软件解锁”,就和“游戏光盘上数据都有了为什么还要付钱买DLC”的争论一样。在互联网时代,数据分发的成本为零,你的终端上有数据不意味着你拥有数据使用权。
电车这种玩意,注定会由软件定义,因为它们的硬件高度同质化,至少特斯拉希望走的是这条路。你如果依旧坚守“我买了的东西就是我的”的思想,就去买老牌传统厂商的车,它们的重心依旧放在传统的机械素质上。毕竟托森差速器之类的东西是绝不可能白送你硬件然后软件解锁的。
我的个人预测么,坚持停留在物理位面、坚持真材实料的商品会变成奢侈品,而穷逼们会被赛博朋克,在硬件消费上趋于同质化,一切由软件定义,并且丧失私有权,转为“租用”,被各种月费吸得一干二净。再延伸开来,元宇宙就是穷逼们的宿命,肉身一切从简,精神活在虚拟空间里,为各种不值一钱、毫无边际成本、虚无缥缈的服务付费。
这事问题很大
作为model3车主,我想说,这种做法与绑架无异
车内已经有这个配置了,你觉得资本家会不收钱就卖给你这个东西?
不可能,后排座椅加热和方向盘加热肯定是早就安装好的配件,软件激活即可,但是这个配件,肯定是已经算在车价里的,也就是说我们花了相应的钱,却没有获得相应的服务,而服务还要再掏一笔费用
那我倒宁愿你没有车价便宜点,而不是用这种方式搞你心态
要么你像蔚来小鹏一样,要加什么配置罗列出来,谁要谁加,要么你像理想一样我这车就一个配置,直接给你拉满,不需要后续解锁
花钱解锁这种操作,说句实话,真不会再考虑特斯拉
硬件预装,软件解锁这种商业模式是十分成熟的,在各行各业都有可能成为未来趋势。
也不一定非得电动车,燃油车为什么就不能这么干呢?电动车除了发动机和油箱和电动车没什么不同,发动机和油箱又不会影响芯片或者软件工作。
王者荣耀/LOL/DOTA以至于任何一款有皮肤的游戏,皮肤的数据是存在每个人的客户端本地的,但不花钱就不会给你解锁啊,本质上这不就是硬件预装软件解锁吗,这有什么不可理解的嘛?这不都是很成熟的商业模式了吗。
过去说过,再唠叨一遍。
事情很严重,但是人类们相当没意识到,我姑且娓娓道来。
我举个例子。
一瓶水,价值1元。
有人找明星代言,卖1万元。
1元到1万元的转变,这两种产品并不是同一种性质,甚至不是同一种产品,虽然都是水。
前者
是人类基础刚需产品。
后者
可能是人类认同,影响力之类的东西,就像supreme卖一块砖头。
supreme有影响力,砖头就有价值。
资本家,可以随意调配一个产品的元素,产品是他的,这是他的权力。
一旦卖给我们,这东西就得是我的了,权力移交。
之后这个东西的每一个分子都归我所有,哪怕我拿奥巴马签名垫桌角那是我的事。
但是特斯拉不一样,或者说付费模式不一样。
这些叫非买断制。
国外包括波兰蠢驴,相当多有影响力的人和机构是讨厌非买断制的。
我们知道,大刘的【赡养人类】有着很极端的财富发展推论,世界出了终产者, 连空气都是他的财产。
你呼吸空气得计费知道吧。
如果非买断制的触角持续发展,就有可能这样。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
我卖你一个面包,但是我不允许你吃。
你每吃一口,我随机要求你付费解锁,不然不给你吃,你饿死不关我的事,你不继续付费浪费了也不关我事。
法律保护我。
更厉害一点。
医生给你安装心脏,付费跳动。
....
骇人听闻是不?
而且
你不要觉得我在聊科幻,毕竟人工心脏技术很不错了。
无人驾驶这两年新闻稍微多一点,你觉得好家伙,无人驾驶要来了。
人工心脏19年就用上了,谁都懒得关注,宝贝,有生之年这些随时成为现实。
而
特斯拉,是第一个将触角,从非刚需,探索到刚需的领域。
人工心脏,的确是个好例子。
再刚需不过了,至少这玩意还没植入付费项目。
APP付费,听歌付费,大不了我不听了,娱乐方式那么多,总能找到点别的。
很多东西都是非买断制。
你活在这个世界上,花了那么多钱,没啥东西属于你。
学习,听歌,啥玩意都让你花钱,花钱,花钱!!90后00后多惨啊!
甚至两个漫画网站,你在一个解锁了,另外一个你都还是看不到。
啥花里胡哨的,怪不得人有说吃到嘴的才叫消费品。
资本真要发展生产力,终生解锁制度出来就能发展大跃进。
衣食住行是刚需,这个我们无需讨论,你有意见也尽量当特斯拉是刚需,我懒得辩。
特斯拉的消费群体这么大。
特斯拉真的是彻底进入了刚需领域。
你说我瞎说?
凡事而都需要定义,凡事都需要在不同角度看。
这世界上100%的骗子都是100%的在运用定义去骗你钱,你一个小小的举动,可能就意味着你接下来愿意对一个骗子花个几十万。
就比如你最初转账500返600,转账800返1000,接下来你出去的几十万就不会回来了。
特斯拉的行为,不是出一个付费解锁那么简单。
运用马斯克第一性原理,这特么就是开启了资本侵略人类最重要的一环。
你今天接受付费解锁,没多久就可以给你刹车会员包计费,开一半没钱了高速上不给你刹车。
绝不绝?
蔚来的广告,绝不绝?
害。
活在互联网时代,最害怕的是蠢。
一个事情快成为现实了,他指不定还给骗他的人数钱。
就单纯特斯拉这事情,我就敢定义所有反对我的都是公关走狗。
这是在我的思考小世界里的出来的结论,我信任我自己,信任经过我判断靠谱的人。
我们每天在网上看信息,看咨询,就得有独立思考能力,太重要了。
说极端点,一个问题下面所有对一方有利的回答,你都得想想是不是虚假运作。
甚至可能是一个人写的。
你说,哇,几十个答案一个人写的,不可能吧~~
这都是常规操作。
这种事情我见多了去了。
付费解锁方向盘加热这事情,用一个例子形容。
就是你对象告诉你,我和异性约到一个屋子里牵一下手,没任何其他问题。
你该不会真的说:牵手而已,不代表什么。
不会吧,不会吧,不会吧?
哈哈哈哈
贴切,太贴切了。
谁也不差这点钱。
一更:
评论里典中典:
好嘛,筷子也不是刚需,你可以手抓,出行范围的东西不是刚需?重新再定义刚需。
无数厂商发现自己并不是从业刚需范围。
对啊,你又不是花几十亿火车买断了,你那点车票钱算啥。
你买的是服务,不是产品,这个服务确实买断了。
售货机是你整个买来放那的?你自己买了售货机,然后自己塞东西,别人还要你付费解锁?
好嘛,你可以自建网络服务中心,当个国外的小网络公司,也不是不可以,前提是你有这个财力。
这样就买断了。
服务和买断不太一样。
基站你花钱建的?你花钱花到让人建立,然后别人还找你收钱解锁?
那是违法,你可以去告。
租和买都分不清…典中典。
不愧是资本家论调,听到没,我们特斯拉不是买的,是租的。
有人吃屎你也不也没跟着学?
多大年纪了,能买车这点事还想不明白,太子爷呢?
水军都会提到合同,论调出奇的一致。
我承认有合同,但有合同不代表这就是买断制了,不代表合理了,也不代表不能质疑反对了。
有合同只能证明他们为了搞你做了预埋。
有合同恰恰证明他们做了非买断制搞消费者,这是我们的论据,不是你的。
所谓买断,那就是车我想怎么弄就怎么弄,里面的东西都是我的,啊,懂?
以上。
二更:
刚在评论里有一个举例,说:
三更:
有个朋友问了一个很好的问题:
我的电脑上有很多软件,最喜欢的eagle就是彻底买断制,而且还可以提供两台电脑使用,后续更新也很给力。
说实话,我不觉得软件一律买断制是对的,因为软件付出的劳动是:
主体开发+后续更新维护
但是,这得涉及一个概念,那就是【评估开发量】。
按照这个概念eagle,或者 Everything,NB这种有限开发量软件,显然不应该是非买断制。
最近NB闹这么凶,完美联动。
还有一些软件纯粹就是赚钱。
比如手机游戏,每个版本是否有诚意玩家都可以评估。但是诚意与否,与开发量不挂钩。
出个皮肤就能让你氪出血,那就是资本家游戏罢了。
其实,因为我们无法有效评估软件开发成本,很多买断制软件,本质上商家卖的是细分服务。
eagle:图片分类储存。(超值)
Everything:文件搜索。
nb:笔记。
ps:图像编辑(adobe那么贵真是有原因的…)
你会发现,很多欧美软件,尽管卖的贵,也是买断制,大家都很老实。
也有例外。
就比如虚幻引擎,你在上面做游戏免费,但是人家抽你游戏的成。
其实…
也特么很合理,毕竟免费使用这么强的软件,中小厂商的福音。
但!
别人给你免费,是因为游戏开发有很高的死亡概率啊!
你买了软件,项目失败,亏大发了。
让你免费用软件相当于入股,作为天使轮,抽成也不高。
好了,你们看到了,解释这些东西其实挺不容易,每一个都像讲课一样。
例子举到这。
有些小白觉得,刚需,大概就是人除了呼吸一下没啥是刚需。
你看,光是一个刚需小白都理解费劲,这就像是和路边拉三轮的聊专业知识一样。
这些人最欠缺的有两种:
1.敬畏心,对知识敬畏。
2.学习心态。
以上
最后一更了。
其实一开始就考虑要不要写这个,最后还是写了。
接下来要更新的是,强盗逻辑部分。
顺便把前面更新中的牢骚话都删除了,精简了一下,也让大家看的舒服一些。
那是不是你出生前就写个你是奴隶的合同,你就该当奴隶了?
我觉得反抗不合理是人最基础的能力了,你怕不是一个健全的人。
合同藏着猫腻,就和买房后操作公摊面积一样可恶,反对一定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又不是只有我这分享见解,你别看别评论啊???
只有不是只有活着是一种生存方式,你死一死啊拜托!!
你不放这屁不就是了!别人聊这个事情你叫别人别买,你是说了一句多么废话的废话。
而且还没买的确实不敢买了,谁还敢买蔚来?
对,你专业,请问你专业在哪?证据在哪?你的回答在哪?
你没有分享见解的勇气却只有在网络喷粪浪费时间让人眼睛一烦的勇气。
不管谁比你优秀谁比你杰出,甚至是你身边人比你多说一点,你就上前说一句恶心人废话,你这种人不是网络庇护你早被打死了。
好好修行你的教养吧!
以上。
问题不在于这根方向盘加热丝的价格,一根电阻丝撑死了几块钱的事。但是千万不要拿几块钱的事安慰自己说反正没付多少钱给就给了我不开通也不亏。
当用户接受了这种设定,特斯拉有付费解锁电池模式等着你,短续航长续航就是一个远程指令的事。动力电池可不是一根电阻丝几块钱的成本能比的,续航多一百,成本得增加好几千,所有车主无差别买单,并且长续航版本还能再割一笔。以后指不定能做出什么自动驾驶包月收费,行车电脑雷达全给你装上就是不让你用,但你不小心撞了不好意思我们只有带雷达的保险杠卖,跟买手机付费解锁摄像头和cpu性能一样,吃相难看的时候再bb就已经晚了。视频网站充会员免广告大家从骂声一片,到理解人家也要赚钱,到现在普遍接受,你看整出个什么玩意儿
不想这样发展下去,关键还是在于一开始就不要接受这种模式。
评论区那些叫好的大家也别难为人家了,跟十几年前喊全国人民喜迎油价上涨的人一样,不编点支持的理由可能饭碗都保不住
堕落了。
跟50元城中村一样换姿势要加钱。
上个世纪的时候,也有很多消费者觉得这样做是不对的,为了让这些消费者心里舒服,厂家不得不在低端产品上装个限制器去抹除某些功能,一度使得低端产品的实际成本高于高端产品……
一直到今天的CPU……
如果你们真的觉得很不舒服,特斯拉也只会把这个限制做成需要用专业设备解除的方案,然后让你们多跑一次4S店花上几百大洋……
当然了,软限制的麻烦就是理论上是可以破解的,这就是超频和开核……
我觉得要不然以后特斯拉还是出一个洁版,把选配可升级硬件都去掉,既省钱又免得有些车主不高兴。反正都卖一个价,特斯拉省钱,那些车主省事。
不过我怀疑那些车主还是会不满意,因为没有硬件升级功能会影响他们将来卖车的转售价。
这事互联网公司熟悉啊。
没人管的话,它还可以出付费停止加热,套餐加热,看广告加热,等等选择。
跟大家看腾讯视频爱奇艺一样一样的。
这次我站特斯拉。
你看以前好多人吹,外国的设备好呀,包含了各种隐含成本,质量又好,用的都是特种材料,所以卖你贵点怎么了?人家该贵呀。
特斯拉好就好在,他就明明白白告诉你,那些都是扯淡的,他根本不是说设备呀材料呀什么的值钱,就是看见韭菜多才值钱的。
你看其他外国品牌的车,哪怕就是一个合资皮,低配卖30多万,高配就加了几个车载电器和气囊硬要多卖你20万的,以前多少人吹,说人家这20万收得多么理直气壮的。你国产车加一万把啥都装完也没人赞,看不起你呀,人外国人用的东西能不值钱吗?
现在好了,特斯拉就告诉你,这车无论是乞丐版还是豪华版,其实本来就值不了几个钱,你买乞丐版花的钱本来就已经包含了豪华版的成本了,之所以多收你20万,不是说多耗了多少工,纯粹就是看你钱太多了人家帮你花花呀,你还不感个恩?
利润 = 销售收入 - 成本
那么怎么提高利润呢?
很简单,增加销售收入,减少成本。
先说减少成本。
特斯拉一直在做的事情,就是不断降低成本。
但给汽车增加方向盘加热,是要花费成本的。为什么特斯拉要这么做呢?
那么我们一个一个来看这些可能性。
首先,是可能增加销售收入的。有一些用户就喜欢这种随机预装,按需启用的模式。当然也许有用户不喜欢。
其次,增加成本可能很少或为零。这个部件成本也许分摊下来很低,比如一台车十几元钱。
最后,可能还会降低成本。采购量增加了,单个成本降低了;降低了装配培训成本;降低了售后培训成本等等。
所以,给每台车预装方向盘加热这件事,有可能对特斯拉来说,不但不赔钱,还会赚钱。
而特斯拉搞的软件在线升级,则把提升销售收入变为了现实。
《最终公司许可协议》
一、知乎每删除或折叠本账号发表的一篇回答,应支付本人删帖补偿金一亿元。
二、知乎每封禁本帐号一天,应支付本人封号补偿金一亿元。
三、本协议从发表之时起生效。知乎显示本答案即视为同意本协议全部内容。
以后特斯拉也会出现“正版车辆受害者”了。
你买个丐版车,挺便宜,就是啥功能都没有。
然后你去找街边维修店解锁一下,店里的师傅插个U盘,滴滴滴,所有功能启动,所有网络连接断开,好了这已经是一台可以正常使用的顶配特斯拉了。
保修?差价购买2台新车了。
线上?开车不需要互联网。
自动驾驶?已经刷了华为或者百度的纯净版了。
一旦接受了这种设定,那就拥有了美好的未来
它在告诉你,你买的是使用权,而不是所有权。
现在是付费解锁“方向盘加热”,你得感谢马斯克收的是“加热”钱,而不是解锁方向盘的钱。如果有一天特斯拉“付费解锁方向盘”,我一点也不奇怪。
我甚至怀疑它会把刹车变成付费的,踩一次500块,且随车速增加而增加。当你飙到180时,踩一脚刹车收你一个W不多吧?毕竟命重要还是钱重要?锁定你自己硬件中某些文件(功能),要求支付赎金,这不就是“勒索病毒”的套路嘛,不寒碜,特斯拉果然“很美国”。
所以我认为马斯克应该是是迄今为止最伟大的商人。因为他可以用一次次事故对用户进行清洗,以精确筛选出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患,并把他们变成越收割越兴奋,越感激的优质韭菜。太NB了,这不比苹果NB多了。
当然,商人最高境界就是卖出绞死自己的绞索,马斯克还需要继续加油。
理性的说,特斯拉的行为和“购买甚至免费下载某软件,然后软件一些特定功能需要继续付费才能使用”有着本质的不同。因为下载软件并不需要付款,且软件的价值在于知识产权,完全可以按时间、按功能收取费用,当然这是事先约定好了的。但汽车是硬件集合,汽车方向盘加热是属于硬件功能。虽然也有软件功能,但这些软件是属于硬件的附属存在的。用户在购买整车时,所有硬件和支持这些硬件使用的软件都已经付费(千万别跟我说这不需要硬件,或者车上包含某个用户没付费的硬件,那太暴露智商了)。而特斯拉居然可以把用户已经购买的硬件再次收费,实在是佩服马斯克割韭菜的能力。
当然,如果特斯拉仅仅是软件增值功能额外收费,那另当别论。比如可遥控加热,定时加热,预约加热,环境场景自动加热,都是软件增值功能,额外收费还可以理解。但硬件基础功能额外收费,这是耍流氓了。马斯克吃相太难看了。
我看居然还有人叫好,说特斯拉像游戏付费方式一样,只是改变汽车收费方式。游戏是免费下载的,特斯拉的硬件也是免费送的么?
立帖为证,以后特斯拉一定会告诉用户你买的是我的软件,汽车只是买软件送的。所以就可以放心收割了。或者干脆告诉用户,你花的钱是自愿为科学献身而参与了特斯拉一个实验而已。你认为的买特斯拉付的款其实都是参与实验的报名费。所以不止车仍然是特斯拉的,你的人也已经是特斯拉的了。以后怎么用你的生命做实验都是特斯拉的权利。这样就能规避所有法律风险,这简直是太朋克了,真有逼格。
真是不得不说,广大特斯拉消费者喜欢的就是马斯克的流氓气,所以这就叫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有人买账也不足为怪。我们就不要为那些人类高质量买家操心了。
我看好多用户都特别关注我们的NOH,因为这个也是独立收费的功能,所以我得专门给大家介绍一下。
NOH,我们一般用中文会表达为:智慧领航辅助驾驶系统。这套系统结合车机地图的导航路线与高精地图的高精自定位,实现车辆在高速、城市快速路内辅助上下匝道。同时,其还拥有拟人化的驾驶策略以及安全保护系统,监测道路、天气条件,驾驶员状态及系统软硬件安全运行情况。可根据道路限速,全程跟随导航路线行驶,在隧道或者卫星信号不好的地方,也能稳定、可靠、持续地工作,保证了智能出行便利的同时,还具有优秀的安全性。
相信大家看完都明白了,这套系统,基本是给有较多高速公路或者城市环线/快速路/高架行驶的用户所准备的辅助驾驶系统,这并不是一个大家都需要的系统,比如日常通勤都走城市普通道路的车辆,这种是不需要这套辅助系统的。
而真正的重点是,NOH是怎么实现的?答:依托现有摩卡搭载的各种雷达和摄像头组成的探测体系识别道路状况,配合高精地图的精准定位,最终实现辅助驾驶功能。
也就是说,NOH相当于为现有的辅助驾驶软件系统增加了一个新的功能,这个功能使用现有的硬件来完成。
那么估计有人会问了:是不是当前摩卡的探测体系是为了NOH开发的,是不是没有NOH这个探测体系就性能过剩了?
肯定不是这样的,结合现有多家厂商和我们自己在L2级别辅助驾驶上市后用户提供的使用经验并去掉特殊品牌的事故后,我们能发现绝大多数的辅助驾驶相关的事故,都是由于探测系统硬件水平不足造成的,通俗说就是雷达距离不够响应距离短,探测不够精确反应不及时,或者是广度不够导致有探测盲区。所以提升整个探测系统硬件的性能水平,是当下厂商们最需要完成的事情。而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之后会推出激光雷达的版本,以提升整体的探测水平,更进一步的提升辅助驾驶的安全性。
------------------------------------华丽的分割线-------------------------------------
以下是原答案:
先谢邀吧
这事儿……怎么就这么熟悉呢,真的太熟悉了。
这不就是游戏圈那摊子事儿吗?只不过特斯拉不是国内厂商惯用的游戏免费道具收费,他们不敢,毕竟是汽车。他们采用的是激战2和守望先锋那种游戏买断制+道具/开箱收费模式,或者说是steam上很多3A大作的本体+DLC模式。
换言之,享受游戏/车,你的花钱买断,但是想要更好的体验,你还得花钱。
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买断制游戏为了保证消费者的体验品质,道具一般是外观之类的付费内容,就是看着养眼,对于实际体验没有影响,但是汽车走买断制+后期付费,直接带来的是体验的差别,换言之,皮肤或者装饰品带属性……
这套路算是中国市场针对用户研究的大明白了,不知道是哪位高手出的主意。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现在购车主力,特别是电动汽车的购车主力,是超一线一线和新一线的85尾巴、90后和部分00后,有牌照政策限制,有爱玩的心理,有对高科技产品的向往,以及,曾经多多少少接触过买断制游戏或者道具收费游戏,甚至还有不少steam游戏,本体+DLC天天买那种。也就是说这类用户更能接受这种付费制度。
不过我更在意的是,啥时候出时长收费制度,那才是真的良心制度,毕竟方向盘加热咱们只需要用3-4个月,我到冬天买个月卡就行了,建议把这个制度跟上海本地的盛趣公司一起好好研究一下,毕竟FF14的月卡,是经常有充值,充三个月送三个月之类的。
我认为逻辑上,特斯拉是没有问题的:
车主确实买到了有电加热丝的方向盘,但车辆没有该电热丝的实体控制按键,在车机系统里也没有相关控制程序,所以车主无法让电加热丝工作。
而特斯拉出售的是电加热丝控制程序,卖的是软件。
车主自己改一下也是可以让电加热丝工作的:比如外挂一个控制器单独控制电加热丝 或者根本不用就好了。
好家伙,这波是跟腾讯爱奇艺学的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