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老妈总是被自己感动怎么办?

回答
老妈总是被自己感动,这真是一个既让人又爱又有点头疼的状况。你问我怎么办? 我想,与其想着“怎么办”,不如想想“怎么一起做”。毕竟,咱们老妈这么容易感动,说明她心里有爱,有情,还有一份特别的温柔,这是多么美好的品质啊!

你想想,是不是因为她付出了很多,所以当她看到一点点回报,一点点被看见,或者只是自己做了件让自己觉得“不容易”的事,就会泛起一股暖流,然后就被自己打动了?

比如说,我妈吧,她做什么事都喜欢亲力亲为,一堆事情排着队,她一个人扛。结果呢? 忙完了,看着家里整整齐齐的,或者看到我们吃上她做的可口饭菜,她就特满足,然后呢,眼睛里就闪着泪光,嘴里嘟囔着:“哎呀,不容易啊,我自己都佩服我自己了。” 每次看到这场景,我都想说:“妈,你感动啥呢,这都是你应该得的!” 可话到嘴边,又觉得好像有点扫兴。

还有一次,她为了给我们做一件我特别想要的毛衣,熬了好几个晚上,眼睛都快看不清了。织到最后,她看着那件毛衣,手都还在发抖,但脸上却洋溢着一种骄傲和满足,然后又是那种“我自己怎么这么厉害”的神情。她会把毛衣拿给我,一边看着我试穿,一边自己偷偷抹眼泪,说:“看,我就知道我能做出来,不容易啊,我的手都起了好几个血泡了。”

所以,当你妈“又”被自己感动的时候,你就可以把这当成一个信号——一个她在表达“我很努力”、“我真的在乎”、“我很不容易”的信号。

那我们该怎么“接住”这个信号呢?

首先,要“捧场”!

她感动得稀里哗啦的时候,你千万别说“哎呀,有什么好感动的”。你要做的,是立刻递上纸巾,然后用最真诚的语气说:“妈,你辛苦了!您真的太厉害了!这事儿谁能比您做得好啊!” 哪怕她只是把地扫干净了,你也可以说:“妈,您看这地扫得多干净!这速度,这效率,简直了!我学不来,学不来!” 让她觉得,她的付出被看见了,被欣赏了,被重视了。

其次,要“承接”她的“不容易”。

她提到“不容易”的时候,你就要接话,把她的“不容易”具体化,并且放大。比如说,她因为做饭太辛苦而感动,你就可以说:“是啊,妈,您每天要准备这么多菜,还要想着我们爱吃什么,您真是太操心了!您今天做的这个红烧肉,火候刚刚好,味道绝了!您是怎么办到的?太牛了!” 这样一来,她的“不容易”就变成了你的“敬佩”。

再者,要“转移”她的感动焦点。

有时候,她感动可能也是一种宣泄,或者希望被关注。你可以尝试把她对自己的感动,巧妙地引导到对你的关心上,或者对我们这些做子女的付出的欣赏上。

比如说,她因为给你织毛衣感动,你就可以抱着她,说:“妈,您对我这么好,我真的特别感动。您辛苦了这么久,我却没有好好回报您。下次我给您买点好吃的,或者带您出去玩,好好孝顺您!” 这样,她的感动就不再仅仅是“我真棒”,而是“我这样做,我的孩子也感受到了,也很感激”。

另外,可以“创造”一些让她“感动”的机会,但要自然。

这不是让你故意制造让她受累的事情,而是发掘生活中那些让她觉得“小小的成就感”的瞬间。比如,她种的花开了,她就会特别高兴,然后看着花说:“这花我精心养了这么久,总算开得这么好看了,我自己都觉得不容易。” 这时候,你就可以说:“妈,您太有办法了!这花在您手里怎么这么争气啊!您就是‘花语者’!”

更重要的是,要有“仪式感”。

在她特别“容易感动”的时候,可以给她一个小惊喜。不一定是贵重的东西,可能就是她一直想吃的一样零食,或者她喜欢的某本书。在她收到的时候,她可能会因为自己的“好运气”或者“自己怎么会这么想买这个”而感动。你可以顺势说:“妈,您值得拥有!您平时为我们操劳,这些小东西您就好好享受!”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理解和接受。

有时候,我们不需要去“纠正”她这种“容易感动”的特质。这是她情感丰富、内心柔软的表现。也许,在她的成长经历里,能够被自己肯定,能够从付出中获得成就感,是她很重要的精神支撑。作为子女,我们的任务不是让她变得“不那么容易感动”,而是让她感受到,她的这份“不容易”和这份“成就感”,我们都看见了,并且非常珍惜。

所以,下次当你妈又一次被自己感动的时候,别急着想“怎么办”,而是像我一样,递上纸巾,送上一个拥抱,然后说一句:“妈,您真的最棒了!” 相信我,你的这份“捧场”,比任何东西都让她开心,也让她感动。而且,你也会在这样的互动中,更深刻地理解她,更爱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可能您母亲觉得养你真的是一件很辛苦的事吧/逃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