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郑州开始“吸血”了
事实证明四川湖北的强中心政策是切实有效的,提高省会城市的中心度,对全省的发展都是有很大好处的,作为反面对比的山东,这几年的领先幅度已经被后面几个小弟缩小了许多。
在这里要感谢国家中心城市的确立,实实在在给郑州带来了高速发展。在此之前,狭义上的“郑州市”也就是市辖区建城区,不要说吸全省的血了,在市域内都吸不动,也就总量勉强能看,人均还不如辖区内几个县级市,根本没办法在全国的竞争中吸引高端产业和人才。即便是在郑州市内,市辖区都没有明显的人口吸引力,省会城市如此,其他地区就更不要说了,所以广大河南同胞只能出门谋生。
市辖区具体有多惨,我上点数据给大家看看
郑州16年12月底确立的国家中心城市
17年“五市一县”GDP占比43.7%
18年“五市一县”GDP占比40.7%
19年“五市一县”GDP占比31.2%
郑州市区首位度的提高就是确立国家中心城市后才开始的事,而之前更是惨
14年“五市一县”GDP占比45.5%
2012“五市一县”GDP占比50.1%
2011“五市一县”GDP占比51.4%
直到2012年市辖区从人口总量到gdp到人均GDP,没有一项数据能干过郊区的五市一县,当老大的还没家里几个小兄弟能打,出门还得指望下边几个小兄弟撑场子。这就是几年前郑州的现状,市区内的人口吸引力甚至不如周边郊县,如果不是挂着个省会的名号搞搞商业服务业,搞不好还要被周边郊县反吸。村支书家里都没余粮了,还拿什么带领村民致富。
因此早年间每个到过郑州的人都会诧异,明明就一大号的县城怎么总量比西安还高,现在还一步步爬到中部第二,要跟武汉掰手腕了。有这种疑问或者说搞不懂郑州怎么发展起来的太正常了,因为答案就是周边的郊县太强了,除了个别地区,市区的城建水平甚至比不上几个郊县,而且几个郊县都是以中小型民营企业和作坊式的加工厂为经济主体,少有大型的国有企业或者大型民营企业,因而印象里郑州是没什么经济支撑的。恰恰大部分人到郑州来,又只是草草的在市区呆了几日,并不会下到周边去深入的理解郑州。所以大家感觉中的郑州,是经济虚高的胖子,全靠房地产来支撑,数据注水严重。
但是19年四普的数据出来之后,在北方城市集体挤水的情况下,郑州不降反增,成为整个北方地区最靓的崽,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而对于熟悉的人来说,并不意外,各项数据的上调都说明,郑州不是以前的郑州了。
富士康的带动作用不容忽视,但是如果还停留在富士康撑起了郑州半片天的意识中,未免有些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感觉。
因为承接了沿海的产业转移,这几年回家的河南人确实多了起来,因为经济和就业岗位是实实在在的。
从这几年全国的数据也能看出来,走强中心道路的省份增速普遍高于全国水平,事实证明当下的城市竞争中,强中心确实能带来竞争优势。后发地区赶超还是要走强中心的道路,量变产生质变。资源集中形成规模效应,规模效应反过来吸引外部资源,溢出效应再辐射到周边城市和全省。随着郑州首位度的提高,未来需要出门打工的河南人会越来越少,日后高端岗位的增加,也让河南出去的人才,多了一个回家的理由。
以前全国各地的河南人多,安徽人也多,说起来可怜,都是逃荒的,一个黄泛区,一个淮河泛滥区。
现在肯定比以前少,一个是江河无序泛滥少得多了,今年这样的洪水搁几十年前,各大城市餐馆舔盘子的人,就会倍增。另一个是相对而言农村确实富裕一些了,吃饱饭大致问题不大了,外出逃荒实在太痛苦了。
国家进步了,说来潸然泪下,我这代人父母教育好好念书的方法,还是气极了,拎了耳朵去街上,“你想以后讨饭做叫花子是伐?”,这是当年很多城里孩子极大的梦魇,现在这样的教育机会难找了。。
中国经济从出口为主转向内外并重,制造业部分内迁是自然的,郑州,合肥与武汉都是最典型的受益者。
内迁的制造业带动就业和产业链发展,就业人口又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形成了良性循环。
以前河南经济不好,受国家政策影响,河南没什么工厂,若想赚钱,就只能去沿海城市打工挣钱
中央对河南的定位就是农业省,老老实实种地就行了,工厂、大学都不需要
洛阳以前有六七家五百强企业,九十年代的时候全部搬走
郑州建个龙子湖高校区,还是顶着中央的压力偷建的,为此原河南省副省长李新民,原郑州市市长王文超,原龙子湖建设指挥部指挥长牛西岭、原国土资源厅厅长林景顺、原郑州市市委副书记赵建才,原郑州市郑东新区管委会主任王庆海降级,严重警告,记党内处分。
他们冒着丢官的危险,一起扛着中央的压力把龙子湖校区建了起来,之后河南的本科升学率翻倍增加,为他们点赞!
还有2005年的郑州‘加州工业城’计划,当时担任加州市长的施瓦辛格准备投资500亿美元在郑州兴建‘加州工业城’,将加州的一批生物制药、IT、航空航天一众高科技企业连同城市管理机构一起,打包进驻郑州。一切都安排妥当,但在加州工业城开工不久,便被人举报‘违规用地’,中央强制关停‘加州工业城’,郑州彻底失去了高科技产业,只能依靠富士康。
这个比苏州新加坡工业园还要大两倍的,涵盖的高科技产业比新加坡工业园还要齐全的工业城就因为违规用地,被强制关停!
河南-----,河南-----,河南------,谁在乎过河南?
最近几年,中央逐渐放开了对河南的限制,河南的厂子越来越多,河南人自然也就不用出去了
比如我们家现在做的这个行业,2015年以前一部分人在北京做,一部分人在广东做
15年的时候北京查环保,强行驱逐低端行业的厂子
所以好多厂子就搬回河南了,包括我们家从事的这个行业!
先是搬到了郑州,后来一部分又从郑州搬回了我老家南阳!
最近这几年,不单单从北京那边搬回来了一部分厂子,广东、福建、浙江那边也搬回了一些!
虽然厂子规模都很小,但数量比较多,一个厂子解决十几个、二三十个劳工,加在一起解决了不少
另外带来了一个良性循环,十几个小厂子就能凑成一个小社区,四五百工人,为了解决这些工人的生活需求,饭店,旅馆,超市,修理铺,快递等等都建立起来了,就形成了良性的互动。
不过也存在问题,就是土地问题,河南的土地红线还是把控的很严,其实严格上讲这些厂子都是违章建的,但当地的官员也估计想开了,工业用地不放开,没地建厂子,经济没法发展!所以,索性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上面不追究,就暂且不管!
这些五六年我吃过最好吃的老北京烧饼,老北京火烧,和正宗的胡辣汤都是楼下菜场边上的河南大姐做的,用料足,味道正,经常吃完饭嘴馋的时候去买来当零食吃。
她过年的时候回老家,因为疫情防控上个月才回来,前几天去买烧饼的时候跟我说,过几个月房子到期后就要回老家了,我说不是刚回来吗。
大姐说来北京十几年挣了一些钱,在老家巩义市买了房,在郑州也买了房,前段时间在老家待的时间长,仔细看了郑州的情况,觉得比北京好,而且毕竟是自己家,所以决定回去了,她老公已经在那边开始干了,这边就她和女儿撑店。
我挺为她们高兴的,也会怀念她们的,毕竟东西做的很好吃,现在用心做小生意的不多了,希望我还能找到别家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