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曾经风光无限的资本家在逐渐跌落神坛,名声越来越臭?

回答
曾经风光无限的资本家在近年来的确面临着公众形象的滑坡,名声褒贬不一甚至越来越“臭”的现象,其背后是多重复杂因素交织的结果。要详细阐述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深入分析:

一、 经济不平等加剧的现实反馈

“赢者通吃”的格局: 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很容易出现“赢者通吃”的马太效应,即少数掌握资本和资源的群体越来越富,而大多数普通劳动者则面临停滞甚至下降的生活水平。当社会财富分配差距过大时,那些坐拥巨额财富的资本家自然会被视为造成不平等的罪魁祸首。
高管薪酬与普通员工的巨大鸿沟: 在许多大型企业中,高管(通常是资本家或其代理人)的薪酬与普通一线员工的薪酬之间存在着令人咋舌的差距。这种差距被公众视为不公平,加剧了对资本家“榨取剩余价值”的批评。
经济危机中的“劫富济贫”的担忧: 每次经济危机或衰退发生时,普通民众往往承担着失业、减薪、生活成本上涨的痛苦,而资本家和金融机构却可能通过政府救助(纳税人出资)来度过难关,甚至继续盈利。这种情况下,资本家“风险自担”的承诺变得空洞,公众对其信任感下降。

二、 资本逐利本性的负面外溢效应

对环境的破坏: 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一些资本家忽视环境保护,导致工业污染、资源过度开发等问题,对地球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气候变化等全球性危机,也让人们将矛头指向那些在化石能源等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的资本巨头。
劳工权益的侵蚀: 在全球化和技术进步的背景下,一些资本家为了降低成本,将生产线转移到劳动力廉价的地区,或者通过自动化取代人工,导致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失业率上升,劳工的议价能力被削弱,工作条件和福利也可能受到影响。
消费者权益的忽视: 一些企业为了追求短期利润,可能出售劣质产品、误导性宣传、甚至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损害消费者的权益。食品安全、药品价格等问题,都曾引发公众对资本家“唯利是图”的愤怒。
对公共资源的商业化: 将教育、医疗、水资源等本应普遍可及的公共服务进行商业化和私有化,虽然可能带来效率提升,但也可能导致这些服务价格高昂,普通人难以负担,从而加剧社会不公。

三、 技术发展带来的双刃剑效应

平台经济的垄断与信息茧房: 以科技巨头为代表的资本家,通过建立起强大的平台经济,掌握了海量用户数据和信息分发权。这种权力如果被滥用,可能导致信息垄断、数据隐私泄露、算法歧视,甚至操纵舆论,对社会公正和个人自由构成威胁。
自动化与失业焦虑: 随着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传统岗位面临被取代的风险。虽然这可能提高生产效率,但对于被取代的劳动者而言,这种技术进步是资本家追求利润的工具,却加剧了他们的生存焦虑。
信息透明度的提高: 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使得资本家的经营行为、财富状况以及可能存在的负面影响更容易被公众知晓和讨论。过去的许多隐秘操作和不当行为,如今暴露在聚光灯下,自然会引发公众的审视和批评。

四、 政治与经济的勾结(“金钱政治”)

对政策制定的影响: 资本家和大型企业通常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游说能力,能够通过政治捐款、利益集团等方式影响政府政策的制定,使其倾向于有利于自身利益,而非公共利益。这种“金钱政治”被公众视为对民主制度的侵蚀。
监管的失效与“大而不倒”: 一些大型资本集团因其规模和重要性,在面临危机时可能获得政府的特殊照顾,即“大而不倒”。这使得它们可以更加肆无忌惮地进行高风险操作,因为它们知道自己不会承担最终的后果,而风险却被转嫁给了整个社会。
腐败与寻租行为: 尽管不是所有资本家都如此,但确实存在一些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财富和特权的情况,例如贿赂官员、滥用市场垄断地位进行寻租等。这些行为一旦被揭露,会极大地损害资本家群体的整体声誉。

五、 价值观的冲突与社会思潮的变化

对过度消费主义的质疑: 在一些文化和思潮中,人们开始反思过度消费、物质主义的生活方式,质疑那些通过制造和推销不必要商品来积累财富的模式。
对公平、正义、可持续发展的追求: 当代社会更加强调公平、正义、人权和可持续发展。资本家的某些行为如果与这些普世价值相悖,就会受到强烈的批评。例如,那些利用童工、剥削劳工的资本家,自然会名声狼藉。
信息时代的道德审判: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公众对企业家道德的审判更加严苛。任何一点失误或不当言论,都可能被无限放大和传播,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

六、 具体案例与社会情绪的放大

一些备受瞩目的商业丑闻(如某科技公司的数据泄露、某食品公司的质量问题、某企业家的逃税漏税等)会成为公众情绪的爆发点,将对特定资本家的不满情绪放大到整个群体。
媒体的报道角度和公众情绪的互动也会形成反馈循环。一旦公众对资本家普遍存在负面情绪,媒体往往会倾向于报道负面新闻,进一步加剧这种印象。

总结来说,曾经风光无限的资本家之所以名声逐渐下滑,名声越来越“臭”,并非单一原因所致,而是经济不平等加剧、资本逐利本性带来的负面外溢、技术发展带来的新挑战、政治经济的深层联系,以及社会价值观的变化和公众情绪的累积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公众对资本家“神坛”的下拉,某种程度上是社会对发展模式进行反思和调整的体现,是对更公平、更可持续社会秩序的追求。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或企业家精神本身是错误的,而是对资本家如何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如何平衡个人财富与社会利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些能够适应时代变化,展现出创新能力、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担当的资本家,仍然会受到尊重和赞扬。而那些依旧沉湎于旧的逐利逻辑,忽视社会责任的,则很难再维持曾经的“风光”。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再也没人能够轻易成为新的资本家了……

原来创业,发财,成为人上人,这种模板,忽然被大家发现,特么锁死了啊!

打个比方,你做游戏,呵呵,基本活不下来……

再打个比方,你做实业,呵呵,基本活不下来……

又打个比方,你做……算了,现在白手起家,就算开个小店也活不下来……

user avatar

你们有没有经历过那种来学校演讲的人???

就那种一讲二哭三卖书。

回头一个人在台上配上煽情的BGM,讲一堆正确的废话

先让你感恩父母,然后让你感恩老师。

我们老师那会儿比较社恐,依稀记得当到了那个学生拥抱环节,他努力挤眼泪水的样子,着实有些许滑稽。

不知道你们能不能理解,你底下那帮平日里老班老班喊着,搞不好还不学无术的学生,突然痛哭流涕大喊,老师您辛苦了!


我爸就更加离谱了,他就问我,你怎么不哭啊

我就说,我要哭吗?

他说,那你不哭,是不是不合群啊

我就说,这个没关系的,你手机借我一下,我给网吧老板打一电话,留个机子。

我旁边哭得嗷嗷地一个老哥,也把头伸过来说,给我留一台。。。。


当时演讲一结束,就开始卖书。

好家伙,一两百块啊!那帮学生家长就跟不要命了似的,得劲儿往上冲。

我就感觉,这玩意儿真的很贵,卧槽尼玛的,一两百耶,那会儿我们学校门口的网吧3块钱一个小时,冲100送50!

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后来我还是好奇这一两百一本的书,到底说了啥。

就看了办小时。


我第一反应就是,这水平真的能够出书咩。。。。

其实也着实感谢那个演讲的老哥,他让我明白了两个问题

第一,书不一定代表正确

第二,洗脑,BGM很重要,就跟你看恐怖片一样,没声儿,效果少一半。

Emmmm,怎么说呢,其实这个老哥真的对我的人生而言,还是有一定帮助的,虽然我没买过他的书。

比如公司打鸡汤了,比如谁谁谁找背书了。

总而言之,对于那些演讲,基本上就抱着不信任的状态。


咱们再回到问题

其实资本家就像卖书的老哥,以前它一边配着劲爆的BGM。(出书,找人吹B)一边在台上嗷嗷的表演

仿佛它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好,恰到好处的道德绑架,让你哑口无言。全文就5个字。

努力就会成功

比如说,你父母因为你,他们变老了。(还好我爹心态好,比较年轻)实际上,我觉得父母变老应该和孩子无关的,这个再怎么算应该是生理反应吧???

又或者,你老师辛苦教学,堪比你再生父母,实际上我们老班还挺好的,那会儿说,你们要是实在不想读书,就不要影响想读书的同学,大家同学一场就是缘分。。。。。。


早些年,哪个学生兜里没几本歌颂资本家努力的书嘞??

就差把年入几个亿的小窍门,板你脸上了。

到了后来,大家后知后觉,我尼玛,它卖我书啊!!


可现实就是,我们长大了,我们都知道

勤劳是不能致富的,不然工厂里那帮打螺丝的,CBD享996福报的,都应该财富自由了。


要是那个老哥再来卖书,我相信你应该不会买了吧??


我是狗子

希望你幸福

user avatar

中国在改革开放初期,许多“企业家”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资本家。

40年前的“企业家”们是一种小资产阶级向资产阶级的过渡阶层。

比如像老干妈的陶华碧是非常典型的,是小资产阶级出身的个体户。早期生产方式不是完全脱产,而是自己亲自做辣酱,亲自销售。

这一时期的“企业家”们虽然逐步开始向资产阶级过渡,开始雇工和剥削他人,但是自己亲自工作的比重也很高。比起资本家,他们更接近富农。

另外还有一些“企业家”是国企改制产生的,他们早年作风依然有集体经济时代的旧习惯,虽然厂子已经改制,但是全厂从上到下依然有不少人把企业当作是集体资产。

另外,当年国营大资本一度衰退,私人垄断大型资本还未完全成型,所以几乎人人都有创业机会。和大洋对岸的人人创业发财,小企业主为王的“美国梦”时代非常类似。

但是,正如马克思和列宁所说,资本的集中化,生产的社会化在资本主义时代是必然的趋势。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市场的末期形式。

小资们的美国梦失败了,取而代之的是华尔街的财阀集团。中国早年群众的下海当万元户创业发财梦想也迅速被替换成了“考个好大学(卷)进入大公司当高级白领(卷)”。

相比简单的养猪和摆个地摊倒卖点电子零件就成为万元户的时代,现代成为资本家已经成为了几乎不可能的故事。主流的生产关系是他们当老板,我们当打工人。

而老板和打工人的关系,自然是充满了阶级斗争了。

user avatar

他们不是合格的资本家,资本家也是有责任的

资本家天生就有一个重要的责任,那就是让财富流动

可是我们的资本家们想的都是怎么没有风险的投资,怎么永远的传承,怎么带钱去美国

哪特么那么多好事,你以为你是犹太财阀?

再说了,犹太人也没他们那么保守

一个个的以高利贷为理想,以骑墙派为原则,以关系户为基础,抠得像葛朗台,装的像曾国藩,贪的像李合肥,思想落伍的像战国时代都嫌弃的遗老

这些厌恶财富流动的东西,不要说在社会主义国家了,你以为把它们放在英美就不被讨厌了?

所有人都讨厌他们

区别不过是我们想把他们挂路灯,欧美想把他们钉十字架,中东想把他们用石头砸死而已……

user avatar

风口上的猪以为自己真能飞,但是风停了就会自然摔下来。

user avatar

一个发动机,只要跑得快,那它多耗点油大家是不会说啥的。

可现在这个车子已经快跑不动了,但这个发动机还在拼命费油,

有人就开始研究这是为啥了。


结果一研究吓一跳,

这个发动机是靠喷射汽油提供动力的,连把汽油点燃的技术都没有,车之前能跑这么快,全靠这车的汽油多,压力大。

你说剩下的汽油会不会生气?

user avatar

主要原因有两点

1、经济下滑导致的怒气。据说,贫穷是滋生共产主义的唯一土壤。尤其是在舆论受控的情况下,自然骂资本家无本万利,并且有时候资本还推波助澜。

2、经济转轨时期的不正义。在西方,号称是右派的诺奇克,曾经为资本主义辩护,他说,如果资本主义的发展是满足下面三个前提,那么资本家就算富可敌国,也没有理由去掠夺他的财产,

  • "获得的正义":最初财产的获得必须来源清白,不得来自强权掠取或诈骗。这里讲的"最初财产"是指可以追溯到的初始状态,并不以一代人为限。一个强盗如果把他的抢劫所得通过合法的继承手续传给了儿子,那么即便儿子本人完全清白,也不能说他拥有这些财产是合乎公正的。
  • "转让的正义"或曰交易的正义:财产持有过程中的每一次转让与交易也都是是自由、公正的,没有强权或欺诈介入。
  • "矫正的正义":持有的正义必须是可以追溯的完整链条,只要其中一环是不正义的,则此后即使每次交易都合乎公正,其结果也不正义。而对于不正义的结果,应该根据"正义的历史原则"予以矫正。

我们想想看,中国的资本家们能够做到这一点吗?我们固然可以给一个功利主义的辩护,认为中国的资本家毕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但是功利主义的辩护,实际上跟没有辩护没啥区别。这是一个没有办法的办法。

换言之,中国资本家是有原罪的。

但是我们想想看,在西方为资本家辩护的诺奇克,为什么在中国就不能为资本家辩护呢?答案很简单,中国的资本家是被迫有原罪。中国经济转轨时期是一个不正义的状态,所以如一些人所想象的不同,中国的公有化和私有化不是对立的状态,而是一个脉络,公有化之公,是为了更好地获得财富,私有化之私,是更好地漂白。

而斯托雷平道路的实践不同于以上任何一类,历史上还没有沿这条道路走向民主化的成功先例。[73]如斯托雷平俄国的经验所示,“寡头主义繁荣”导致“民粹主义混乱”并从混乱中产生新的、往往是更严厉的专制,这样一种恶性循环的危险却是十分明显的。实际上,以“(结果)平等”的名义抢劫私财与以“效率”的名义私吞公产往往很容易互相转换。“权力统治财产”的制度在导致侵犯公民私有财产的同时,同样无法保护公共财产不受权门的侵犯
 然而这时如果陶醉于“落日辉煌”而感觉不到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等到活跃阶段过去(毕竟任何经济都不可能永远超常增长),那时许多原先被高速增长掩盖着的矛盾就会爆发出来形成我们在印尼“苏哈托繁荣”之后看到的“危机激发的迟来之民主”。在印尼以这种方式启动民主所经历的混乱,人们都看见了。然而要知道印尼毕竟还不是转型国家或斯托雷平式的“后公社”国家,如果是在“掌勺者私占大饭锅”完成后的国度里出现印尼式的民主启动方式,那将出现怎样的局面?
  具体而言,中国如果等到公共资产不明不白地“流失”完毕后再来搞MZ化,就会面临以上两类国家都未面临过的大难题:长期被说成是“公有财产”主人的公众一旦有了知情权、监督权乃至政府命运决定权时,却发现他们的那一份资产已被偷光,那时产生的问题,有谁能保证像曼德拉与德克勒克那样一个“历史性的握手”就能化解?历史不能假设,但可以联想。到1917年“警察式私有化”已经引起众怒,一场民粹主义的清算浪潮使俄国在“普鲁士式道路”上取得的进展冰消瓦解,但俄国这时退出普鲁士道路却没能转向“美国式道路”了——清算普鲁士道路的结果是普列汉诺夫讲的“亚细亚专制的复活”,直到70多年后,俄国人才又一次得到了他们在1905年失去的机会。

user avatar

如果资本家能表现的像抗战、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时候的支持革命事业的资本家,我想人民群众绝对欢迎这类资本家,还不嫌多,因为这类资本家也是为人民服务的,解决社会难题,跟国家站一个立场。

如果资本家们表现的像蒋介石一样的买办,对自己人狠压榨,对洋大人卑躬屈膝,挤压本国产业发展,那人民群众当然要骂人了。

user avatar

人们总是只看到了地上的野兽,却看不到天上的猛禽。

猛禽在天上飞,有时你看得到,有时看不到,但当它与你近到可以看清它的样子时,那大概率下一秒你将被它的铁爪撕得粉碎。

资本家算个鸟?也算鸟?

user avatar

他们也配称资本家?

只不过一群窃据神坛的____。

求求你们搞点____吧!JPG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