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kit-learn和TensorFlow之间有很多显著差异,非常有必要同时了解它们。
Scikit-learn(sklearn)的定位是通用机器学习库,而TensorFlow(tf)的定位主要是深度学习库。一个显而易见的不同:tf并未提供sklearn那种强大的特征工程,如维度压缩、特征选择等。究其根本,我认为是因为机器学习模型的两种不同的处理数据的方式:
上图直观的对比了我们提到的两种对于数据的学习方式,传统的机器学习方法主要依赖人工特征处理与提取,而深度学习依赖模型自身去学习数据的表示。这两种思路都是现行并存的处理数据的方法,更加详细的对比可以参考: 人工智能(AI)是如何处理数据的?
sklearn更倾向于使用者可以自行对数据进行处理,比如选择特征、压缩维度、转换格式,是传统机器学习库。而以tf为代表的深度学习库会自动从数据中抽取有效特征,而不需要人为的来做这件事情,因此并未提供类似的功能。
sklearn中的模块都是高度抽象化的,所有的分类器基本都可以在3-5行内完成,所有的转换器(如scaler和transformer)也都有固定的格式。这种抽象化限制了使用者的自由度,但增加了模型的效率,降低了批量化、标准化的的难度(通过使用pipeline)。
clf = svm.SVC() # 初始化一个分类器 clf.fit(X_train, y_train) # 训练分类器 y_predict = clf.predict(X_test) # 使用训练好的分类器进行预测
而tf不同,虽然是深度学习库,但它有很高的自由度。你依然可以用它做传统机器学习所做的事情,代价是你需要自己实现算法。因此用tf类比sklearn不适合,封装在tf等工具库上的keras[2]才更像深度学习界的sklearn。
从自由度角度来看,tf更高;从抽象化、封装程度来看,sklearn更高;从易用性角度来看,sklearn更高。
sklearn主要适合中小型的、实用机器学习项目,尤其是那种数据量不大且需要使用者手动对数据进行处理,并选择合适模型的项目。这类项目往往在CPU上就可以完成,对硬件要求低。
tf主要适合已经明确了解需要用深度学习,且数据处理需求不高的项目。这类项目往往数据量较大,且最终需要的精度更高,一般都需要GPU加速运算。对于深度学习做“小样”可以在采样的小数据集上用keras做快速的实验,没了解的过朋友看一下keras的示例代码,就可以了解为什么keras堪比深度学习上的sklearn了。
model = Sequential() # 定义模型 model.add(Dense(units=64, activation='relu', input_dim=100)) # 定义网络结构 model.add(Dense(units=10, activation='softmax')) # 定义网络结构 model.compile(loss='categorical_crossentropy', # 定义loss函数、优化方法、评估标准 optimizer='sgd', metrics=['accuracy']) model.fit(x_train, y_train, epochs=5, batch_size=32) # 训练模型 loss_and_metrics = model.evaluate(x_test, y_test, batch_size=128) # 评估模型 classes = model.predict(x_test, batch_size=128) # 使用训练好的数据进行预测
不难看出,sklearn和tf有很大区别。虽然sklearn中也有神经网络模块,但做严肃的、大型的深度学习是不可能依靠sklearn的。虽然tf也可以用于做传统的机器学习、包括清理数据,但往往事倍功半。
更常见的情况下,可以把sklearn和tf,甚至keras结合起来使用。sklearn肩负基本的数据清理任务,keras用于对问题进行小规模实验验证想法,而tf用于在完整的的数据上进行严肃的调参(炼丹)任务。
而单独把sklearn拿出来看的话,它的文档做的特别好,初学者跟着看一遍sklearn支持的功能大概就对机器学习包括的很多内容有了基本的了解。举个简单的例子,sklearn很多时候对单独的知识点有概述,比如简单的异常检测(2.7. Novelty and Outlier Detection)。因此,sklearn不仅仅是简单的工具库,它的文档更像是一份简单的新手入门指南。
因此,以sklearn为代表的传统机器学习库(如瑞士军刀般的万能但高度抽象),和以tf为代表的自由灵活更具有针对性的深度学习库(如乐高般高度自由但使用繁琐)都是机器学习者必须要了解的工具。
工具是死的,人是活的。虽然做技术的一大乐趣就是造轮子,但不要把自己绑在一个轮子上,这样容易被碾死在滚滚向前的科技巨轮之下。
[1] Log Analytics With Deep Learning and Machine Learning - XenonStack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