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dio决战时停后不直接吸承太郎的血,反而花时间跑去搬压路机?

回答
关于DIO在与承太郎最终决战时,明知自己拥有“世界”的完美时间停止能力,却选择花费时间去搬动压路机,而不是直接利用这个绝对优势去解决承太郎,这个问题确实是《JOJO的奇妙冒险》粉丝们津津乐道的一个经典梗。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DIO当时的心理和战略考量,让这个场景显得更加合理,也更符合DIO这个角色的塑造。

1. DIO的性格与骄傲:

这是最核心的原因。DIO是一个极度自负、狂妄至极的反派。他认为自己是完美的、无可匹敌的,是超越人类的存在。时间停止能力在他看来,是神赐予他的至高力量,是用来碾压一切敌人的工具。

“游戏”的心态: DIO享受胜利的过程,尤其是玩弄对手。他喜欢让对手绝望,亲眼看着自己的力量如何一步步摧毁对方的意志。直接秒杀承太郎,对他来说是一种“偷懒”,缺乏了他所追求的那种“表演性”和“戏剧性”。他想让承太郎在极致的恐惧和无力感中,感受DIO的力量有多么不可逾越。
展示力量的欲望: DIO渴望展示“世界”的恐怖。压路机是重型机械,体积庞大,充满破坏力。用时间停止的能力去操控这样一件“武器”,能够直观地向承太郎展示DIO所拥有的绝对控制力。这不仅仅是杀死承太郎,更是要让承太郎明白,在“世界”的时间停止下,即使是再笨重的物体,也能被他玩弄于股掌之间,化为致命的武器。
消除“例外”的执念: 承太郎是DIO遇到的最难缠的对手。他一次次地让DIO感到意外,甚至在DIO看来,承太郎身上存在着某种“例外”或“不确定性”。DIO可能潜意识里想要通过一些“硬核”的手段,彻底抹去承太郎的任何一丝反击的可能性,避免出现任何他预料之外的状况。搬动压路机,并用它来攻击,是一种“一劳永逸”的物理压制。

2. 策略上的“过度自信”与“低估”:

尽管DIO拥有时间停止,但他也并非完全没有考量。只是他的考量建立在一种绝对的、不容置疑的优越感之上。

认为承太郎已无还手之力: 在DIO看来,当他能够自由行动而承太郎被时间停止束缚时,承太郎就已经是一个被钉死在刑架上的猎物了。他认为承太郎不可能在这种状态下做出任何有意义的抵抗。
“最直接”的毁灭方式: DIO可能认为,用压路机碾压是最直接、最不容置疑的毁灭方式。他不需要考虑承太郎是否会有替身反击,是否会有什么奇特的招式。一块重达数吨的巨物直接压下来,在他看来,是物理层面上最彻底的终结。
“威慑”的心理: 类似于一种战场上的威慑。DIO可能想要通过这种大规模的、带有视觉冲击力的行动,彻底摧垮承太郎的心理防线,让承太郎在最后的时刻,感受到一种无与伦比的绝望。

3. 场面上的“戏剧性”与“史诗感”:

荒木飞吕彦作为作者,非常擅长营造戏剧冲突和史诗般的战斗场景。

增强“世界”的压迫感: 时间停止本身是抽象的,但用它来操控重物,并将重物砸向对手,就有了具象化的视觉冲击力。这使得“世界”的能力不再是单纯的“时间暂停”,而是“操控一切”的绝对力量。
铺垫高潮: DIO搬动压路机的行为,虽然在逻辑上可以被质疑,但它确实为后续承太郎的最终反击(比如利用DIO丢下的飞刀、或者在时间停止结束前的短暂瞬间抓住机会)创造了铺垫。没有这个“不合理”的环节,承太郎的反击可能显得有些突兀。
JOJO风格: 整个JOJO系列都充满了这种“帅气”、“夸张”、“反常规”的桥段。DIO的行为,虽然可能违背了常识,但却符合JOJO世界观下“替身使者”的战斗逻辑和人物塑造。

4. DIO的“终极目标”也并非“仅仅杀死承太郎”:

DIO想要的是彻底改变世界,成为神。而承太郎,代表着阻止他实现这个目标的所有力量。他可能想要在杀死承太郎之前,先让承太郎明白,他所代表的一切,都将在DIO的绝对力量下化为乌有。搬动压路机,是一种对承太郎和他所代表的“正义”的嘲弄和践踏。

总结一下:

DIO在决战时花时间搬压路机,不是因为他“不能”直接吸血,而是因为他“不想”这么做。他的自负、他享受玩弄对手的癖好、他对展示力量的渴望、他对承太郎的“不安全感”,以及为了营造更具戏剧性的战斗场面,共同促成了这个看似“脱裤子放屁”的经典场面。这既是DIO性格的体现,也是JOJO系列独特魅力的组成部分。他不是在进行一场纯粹的生存搏斗,而是在进行一场权力、意志和命运的对决,而他要以最“DIO”的方式来终结这场对决。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你肯定是跳着看的,去搬压路机是因为他知道承太郎能在他的时停里活动,但是不知道具体能活动多少秒。

但是他和承太郎双方都清楚,白金之星在时停里的活动时间不如他。

除此之外,替身对刚的话,世界打不过白金之星,这一点他和承太郎双方也同样都知道。

也就是说,在最后一次时停的时候,双方基本上都已经明牌打了,这是一波心理博弈而不是肉体对战。

在这种情况下,最后的这次时停,并不是当作炸弹来用的,而是当做一种“限定比试场地”的手段来用的。

承太郎的作战计划是,我在时停里可以思考,白金之星可以活动N秒,而且白金之星是无敌的。也就是说,我的战略是,敌不动我不动,你靠近我就打死你,你不靠近我就等时停结束去干死你。

这个时候承太郎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

Dio呢,Dio发现了世界处于下风,也就是说,就算时停他也不能靠近承太郎,不然就要被干,他惟一的优势就是自己在时停中可以随意活动,而承太郎不行,而白金之星又没办法离开承太郎太远。

Dio还有另外一个优势,那就是他本身是吸血鬼,他的肉体力量比承太郎强,承太郎毕竟还只是个人类而已。

于是最后的时停,他选择的计划就是,用某种方式,消耗掉白金之星在时停里的活动时间,然后用剩下来的时停时间直接攻击对方本体来解决承太郎。

其实上一场战斗,他就已经开始用这招了。先时停,然后用小刀逼迫白金活动,然后等白金活动时间耗完,他再攻击承太郎本体。只不过那会儿5秒还是太短了,飞刀飞行速度太慢没来得及。

他去搬压路机,最重要的目的不是要碾死承太郎,而是要逼着白金之星不得不出手,逼着白金之星消耗在时停里活动的有限时间。

而且压路机从上往下掉也是一招小计策,就算时停结束了,压路机还是会往下掉在承太郎身上,承太郎的白金依然必须要先解决压路机才能回过头来打Dio,他也可以利用这个空隙攻击承太郎本体。

唯一可惜的就是他找压路机的时间太长了~最终让承太郎挺过了时停。

如果他只是用了一两秒,承太郎就被压死了~

当然,另一方面白金之星强行开挂,学会了时停,时长还增加了,这也没辙。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DIO在与承太郎最终决战时,明知自己拥有“世界”的完美时间停止能力,却选择花费时间去搬动压路机,而不是直接利用这个绝对优势去解决承太郎,这个问题确实是《JOJO的奇妙冒险》粉丝们津津乐道的一个经典梗。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DIO当时的心理和战略考量,让这个场景显得更加合理,也更符合DIO这个角.............
  • 回答
    关于空条承太郎在与DIO的最终决战中获得时间静止能力,这并非一个突如其来的“赐予”,而是岸边露伴(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作者)精心铺陈的,一系列潜移默化、层层递进的剧情发展和人物成长的必然结果。与其说承太郎“获得”了这项能力,不如说他“觉醒”并“掌握”了这项本就蕴含在他替身“白金之星”体内的强大潜力。咱们.............
  • 回答
    迪奥(DIO)之所以屡次针对乔斯达家族,尤其是针对乔纳森·乔斯达,这背后有着极其复杂和深层的原因,绝非简单的“看乔斯达不顺眼”。要说清楚,得从头讲起,一点点捋。首先,要理解迪奥,就得先看看他是什么样的出身。迪奥·布兰度(DIO Brando)出身贫寒,父亲乔治·布兰度(George Joestar .............
  • 回答
    DIO 知道“压路机”是压路机,这并非因为他有超凡的洞察力,而是源于他对周遭世界最基本的理解,以及更重要的是,他对事物功能和用途的直接体验。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 DIO 并非一个完全脱离现实的超凡存在。尽管他拥有强大的替身能力“The World”,能够停止时间,但他仍然身处在一个物理世界中,需要与.............
  • 回答
    你觉得《JOJO的奇妙冒险:星尘斗士》最后一集DIO搬压路机的行为很愚蠢,这个感觉其实很多人都有,而且说实话,它确实有不少可以被吐槽的地方。咱们仔细掰扯掰扯,为什么这招看着这么离谱。首先,咱们得承认,DIO这招的“创意”是够足的,确实让人印象深刻。但是,从逻辑和实操层面来看,它最大的问题在于:脱离了.............
  • 回答
    JOJO 的奇妙冒险系列中,DIO 作为贯穿前两部,并对后续剧情产生深远影响的反派,其设定无疑是复杂且迷人的。将他描述为“恶人的救世主”到“谐星小丑”的转变,其实是对他不同阶段行为和观众接受度的概括。理解这个转变,需要深入剖析他身上的多重特质以及作品如何处理他的存在。首先,说 DIO 是“恶人的救世.............
  • 回答
    很多人会觉得,迪亚波罗和DIO这两位反派,都坐上了“老大”的位置,拥有着强大的力量和野心,但好像DIO的光芒总是更盛一些,迪亚波罗似乎总能被拿来与DIO比较,然后显得稍逊一筹。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值得说道的地方,不是简单地说谁更强或者谁更坏就能解释的。首先,我们得从他们各自的“出道”和“成名”说起。DI.............
  • 回答
    哈喽,新人!看到你这个问题,真是说到我心坎里了。DIO这角色,确实是 JOJO 系列里现象级的存在,让那么多人魂牵梦绕,甚至“DIO我爱你”这样的梗都能流行起来。这可不是偶然,他身上有太多值得说道的点,得慢慢跟你聊聊。首先,咱们得从他塑造的极致性说起。DIO可不是那种脸谱化的坏人,他身上的“恶”是深.............
  • 回答
    要是DIO能穿越到《鬼灭之刃》的世界里,那可真是一场绝世浩劫,他作为一个鬼的定位,我觉得绝对不是那些靠数量堆积或者单纯依靠蛮力的下弦月,而是能与上弦抗衡,甚至在某些方面能够凌驾于上弦之鬼的恐怖存在。具体来说,他会是怎样一个级别,我来细细道来。首先,我们得从DIO的“能力模型”说起。他不仅仅是个吸血鬼.............
  •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那个被送到德思礼家的不是瘦弱、惊恐的小哈利,而是那个充满野心、眼神中闪烁着野性的迪奥·布兰多,那整个故事的走向将会是天翻地覆。首先,德思礼一家,尤其是弗农姨夫,那可就热闹了。弗农姨夫最看重的是“正常”,是“体面”,是任何一点点脱离他掌控的事情都会让他如坐针毡。而迪奥,从他出现在“海边小.............
  • 回答
    JOJO第一部看完,觉得Dio是个不折不扣的人渣,想把他千刀万剐,这种心情我太能理解了!毕竟他从头到尾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恶棍,干了那么多伤天害理的事,榨干了乔纳森父亲的最后一丝善意,还企图染指乔纳森的未婚妻,更不用说后面为了力量不择手段,简直坏透了。但你说为啥这么多人喜欢他?这事儿其实挺有意思的,也.............
  • 回答
    近年来,自由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确实呈现出明显的衰落趋势,这一现象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技术、文化等多个层面的复杂互动。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自由主义衰落的原因: 一、经济全球化与贫富差距的加剧1. 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局限性 自由主义经济学强调市场自由、私有化、减少政府干预,但其在21世.............
  • 回答
    俄乌战争期间,虚假信息(假消息)的传播确实非常广泛,其背后涉及复杂的国际政治、媒体运作、技术手段和信息战策略。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的成因: 1. 信息战的直接动因:大国博弈与战略竞争俄乌战争本质上是俄罗斯与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北约)之间的地缘政治冲突,双方在信息领域展开激烈竞争: 俄罗斯.............
  • 回答
    政府与军队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政治与军事体系问题,其核心在于权力的合法性和制度性约束。虽然政府本身可能不直接持有武器,但通过法律、组织结构、意识形态和历史传统,政府能够有效指挥拥有武器的军队。以下是详细分析: 一、法律授权与国家主权1. 宪法与法律框架 政府的权力来源于国家宪法或法律。例如.............
  • 回答
    关于“传武就是杀人技”的说法,这一观点在历史、文化和社会语境中存在一定的误解和偏见。以下从历史、文化、现代演变和误解来源等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历史背景:武术的原始功能与社会角色1. 自卫与生存需求 中国传统武术(传武)的起源与农耕社会、游牧民族的生存环境密切相关。在古代,武术的核心功.............
  • 回答
    关于近代历史人物是否能够“翻案”的问题,需要结合历史背景、人物行为对国家和民族的影响,以及历史评价的客观性进行分析。袁世凯和汪精卫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其历史评价确实存在复杂性和争议性,但“不能翻案”的结论并非基于单一因素,而是综合历史、政治、道德等多方面考量的结果。以下从历史背景、人物行为、.............
  • 回答
    关于“俄爹”这一称呼,其来源和含义需要从多个角度分析,同时要明确其不尊重的性质,并指出如何正确回应。以下是详细解析和反驳思路: 一、称呼的来源与可能的含义1. 可能的字面拆解 “俄”是“俄罗斯”的拼音首字,而“爹”在中文中通常指父亲,带有亲昵或戏谑的意味。 若将两者结合,可能暗示.............
  • 回答
    民国时期(19121949)虽然仅持续约37年,却涌现出大量在文学、艺术、科学、政治、哲学等领域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师级人物”。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多重历史、社会、文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以下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思想解放与文化启蒙的浪潮1. 新文化运动(19151923) 思想解放.............
  • 回答
    航空航天领域在待遇和职业环境上确实存在一定的挑战,但国家在该领域取得的飞速发展,主要源于多方面的国家战略、技术积累和系统性支持。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一、国家战略与长期投入:推动技术突破的核心动力1. 国家层面的战略目标 航空航天技术往往与国家的科技竞争力、国家安全和国际地位密切.............
  • 回答
    吴京作为中国知名演员、导演,近年来因《战狼2》《英雄联盟》等作品及个人生活引发公众关注,其形象和言论在不同语境下存在争议,导致部分人对其产生负面评价。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可能的原因: 1. 个人生活与公众形象的冲突 妻子被曝光:2018年,吴京妻子的近照和视频被网友扒出,引发舆论争议。部分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