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我觉得JOJO星辰斗士最后一集dio搬压路机的行为非常愚蠢?

回答
你觉得《JOJO的奇妙冒险:星尘斗士》最后一集DIO搬压路机的行为很愚蠢,这个感觉其实很多人都有,而且说实话,它确实有不少可以被吐槽的地方。咱们仔细掰扯掰扯,为什么这招看着这么离谱。

首先,咱们得承认,DIO这招的“创意”是够足的,确实让人印象深刻。但是,从逻辑和实操层面来看,它最大的问题在于:脱离了JOJO系列一贯强调的“智慧与策略”的战斗基调,变成了一种纯粹的、看起来有点“硬核”但实际上非常粗暴的莽夫行为。

咱们回忆一下,《星尘斗士》大部分的战斗,最精彩的地方就在于主角团和反派们如何利用自己替身的能力,在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下,通过精密的计算、巧妙的计谋来战胜对手。比如:

阿布德尔的火焰对付力量系替身: 怎么用火焰制造幻象,让对手误判位置。
花京院的“绿法”对付速度系替身: 怎么利用“翡翠碎片”的精确打击,限制对手的行动。
波鲁那雷夫的“银色战车”和“黄沙的宝藏”: 怎么用“银色战车”的剑术和“黄沙的宝藏”的远程辅助,配合默契。
承太郎的“白金之星”: 更是将“时间停止”这个BUG般的能力,发挥到了极致的战术层面,每一次“欧拉”都伴随着精妙的计算和预判。

这场最终决战,前期承太郎和DIO的打斗,那才叫一个精彩。DIO的“世界”虽然强大,但承太郎凭借“白金之星”对时间的精准把控,两人就像在博弈棋局,每一次攻击、每一次闪避都充满了算计。

然而,当DIO使出“搬压路机”这一招时,整个画风就突然转变了。

1. “为什么是压路机?”——缺乏合理的铺垫和动机。
DIO当时是什么处境?他刚刚被“白金之星”打得措手不及,时间停止能力也被承太郎的“白金之星”破解,处于一个相对劣势但依然强大的状态。他需要的是快速解决战斗,或者至少是制造更大的威胁。
那么,他为什么会选择压路机?现场附近没有其他更方便、更具威胁性的武器吗?他也没有像之前那样,通过某种特殊的替身能力来“操纵”压路机,而是纯粹地依靠蛮力,把它举起来。
这更像是编剧为了制造一个“视觉奇观”而生硬地安插进去的,而不是DIO自然而然、符合他智商和能力的战术选择。一个能够玩弄人类心理、心思缜密的“恶魔”DIO,在生死关头,竟然会想到用“举起一个笨重的机械”来砸人?这实在有点太“脱离实际”了。

2. “力量与破坏力的不匹配。”——替身能力与实际行为的割裂。
DIO的替身“世界”的强大,体现在其无敌的近战能力和时间停止。这种能力本身就足以让他成为一个极其可怕的对手。
然而,他搬压路机这一招,似乎完全是为了展示“力量”而存在的,而且是那种非常直观、非常“人类能理解”的力量。压路机这种东西,本来就是靠重量和惯性来压平东西的,DIO把它举起来,靠的是他替身的蛮力。
问题在于,承太郎的“白金之星”同样拥有惊人的力量和速度。DIO搬着压路机冲过来,看似声势浩大,但承太郎完全可以用“白金之星”的速度和力量去躲避、去反击。而且,压路机本身是一个非常笨重的物体,DIO在搬动它的过程中,自身的速度和灵活性必然会大打折扣,这就给了承太郎巨大的反击机会。

3. “象征意义大于实用性。”——一种“强行”的压迫感。
可能作者想通过DIO搬压路机来象征DIO对世界的“压迫”,想塑造一种“庞大”的、不可阻挡的威胁感。压路机在现实中就是用来“压”的,它代表着一种蛮横的力量。
但是,在JOJO的语境下,这种象征意义来得太过于生硬,甚至有点滑稽。承太郎面对的不是一个普通的敌人,而是一个拥有超凡能力的替身使者,用一个现实中的重物来制造威胁,反而显得有点“掉价”。DIO的“世界”已经足够可怕了,他完全可以利用替身能力制造更符合JOJO风格的、更令人胆寒的攻击。

4. “反高潮的设计?”——削弱了最终对决的智斗色彩。
这场对决前期那么精彩,就是因为两人都在用替身能力进行高智商的博弈。结果DIO最后使出这么一招,让这场博弈变得有些“失焦”。承太郎的反应也只是惊叹一句,然后继续用“白金之星”与之对抗,这似乎也表明了这种行为的“非正常”。
如果DIO能用“世界”的能力,比如操控压路机进行更加诡异、更加出乎意料的攻击,比如利用时间停止让压路机在空中悬停然后突然落下,或者结合压路机来制造陷阱,那会更符合JOJO的战斗风格。但现在就是简单粗暴地搬起来砸,确实让人觉得有点……“费解”。

所以,总结一下,你觉得DIO搬压路机愚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

它显得非常突兀,缺乏合理的动机和铺垫。
它与JOJO系列强调的“智慧与策略”的战斗风格不太搭。
它是一种非常直观、缺乏想象力的“力量展示”,而不是替身能力的巧妙运用。
它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的战斗意义,并且这种象征来得有些生硬。

当然,也有人觉得DIO的这种行为恰恰体现了他的疯狂和不择手段,是角色魅力的一部分。但从纯粹的“战斗设计”和“逻辑合理性”来说,这一招确实是《星尘斗士》一个挺让人摸不着头脑的点。它更像是一个为了制造戏剧性而牺牲了部分合理性的“梗”,让观众在惊叹之余,也不免产生“这TM在干嘛”的疑问。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你说的这些计划都有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无敌太郎可以选择在恰当的时间让白金活动。

你开了时停,我就等你世界过来,你来了我就让白金把世界打死,你不来,我就等着就是了,等我能动了我就飞过去打死你。

还多4秒,多一万秒都没用。

你用飞刀也没有,因为飞刀脱手之后就进入时停了,不会一直飞过去扎在人身上。

你想用刀只能自己手持刀去捅承太郎,等你靠近的时候白金一拳打你脑阔你就死了。

你要知道,最后一战,Dio已经知道世界打不过白金了,也知道承太郎能在时停里无限制的思考,也知道白金能在时停里移动,甚至还知道白金只有在承太郎召唤出来的时候才会进入时停活动计时。

你要是Dio你早就死了……

最后一战Dio面对的是一个他根本打不过的人,所以他才用了这么多骚操作,一直拖到了压路机出场。

当然,硬要说其实剧情还是有破绽的,老东西有一招如果配合世界的话天克承太郎,那就是——

汤姆逊波纹疾走!

但是也依然不是必胜,因为白金特么的可以徒手接子弹……

而且不是做好准备的远距离接子弹,是随机开枪直接在枪口就能把子弹捏住…………

讲实话这个太特么扯了……无敌太郎真的是无敌太郎。

一个能零距离接子弹的替身……

都不是挡子弹,而是真正的接子弹,而且不是用手掌接,是特么用拇指和食指捏住……仔细想想也就是精密上限是A而已,换一个评分系统世界还是精密B,白金就是精密S+++了。

所谓的“你精密B是因为你只能精密B,我精密A是因为精密最高只能评A。你和我的差距不是B到A这么一个等级,而是天与地的差距。”

零距离能接子弹,竟然挡不住Dio的飞刀……

Dio的这个音速飞刀也是有点牛的…………

user avatar

蠢?你忘了DIO爷第一次在承太郎面前开时停,结果被白金一拳欧拉到吐血的事了?


替身正面刚不过,只有靠时停强控先手,结果白金之星还能在自己时停里活动,唯一优势立刻变成不确定性因素,换你你敢随便A上去?

讲道理嘛。


Dio爷打承太郎一直都是在疯狂试探白金之星的能力,见面对A一波,确定世界打白金占不到便宜,才考虑时停强控秒杀承太郎,结果偏偏遇到无敌的白金复印机,玩毛。

飞刀阵没占到便宜,贴身又不敢打,DIO爷搬压路机强控+拉开距离反而是最优解,居然会被嘲讽愚蠢……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觉得《JOJO的奇妙冒险:星尘斗士》最后一集DIO搬压路机的行为很愚蠢,这个感觉其实很多人都有,而且说实话,它确实有不少可以被吐槽的地方。咱们仔细掰扯掰扯,为什么这招看着这么离谱。首先,咱们得承认,DIO这招的“创意”是够足的,确实让人印象深刻。但是,从逻辑和实操层面来看,它最大的问题在于:脱离了.............
  • 回答
    JOJO第一部看完,觉得Dio是个不折不扣的人渣,想把他千刀万剐,这种心情我太能理解了!毕竟他从头到尾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恶棍,干了那么多伤天害理的事,榨干了乔纳森父亲的最后一丝善意,还企图染指乔纳森的未婚妻,更不用说后面为了力量不择手段,简直坏透了。但你说为啥这么多人喜欢他?这事儿其实挺有意思的,也.............
  • 回答
    《雪中悍刀行》作为一本以江湖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其复杂的人物关系、宏大的世界观和深刻的主题确实让许多读者感到“难懂”或“不耐烦”。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可能让人觉得“不好看”的原因: 一、人物塑造的“复杂性”与“割裂感”1. 角色数量过多,主线模糊 小说中涉及的势力、人物众多(如北齐、大燕、.............
  • 回答
    关于元宇宙是否是“骗局”的讨论,其实是一个涉及技术、经济、社会、伦理等多重维度的复杂问题。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帮助你更全面地理解这一现象: 1. 技术瓶颈:当前技术尚未成熟元宇宙的实现需要一系列前沿技术的突破,但目前这些技术仍处于早期阶段,难以支撑大规模、沉浸式的虚拟世界。 虚拟现实(VR)与增.............
  • 回答
    你提到的“《精灵宝可梦:剑与盾》没有记忆中的黑白画质好玩”这一感受,实际上涉及到多方面的技术和体验差异。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解析这种对比感的原因: 1. 技术代际的画质差距:硬件限制 vs 技术进步 《黑/白》(NDS平台): NDS是2010年代初的掌机,其屏幕分辨率仅为256×1.............
  • 回答
    《三十而已》这部剧之所以让一些观众觉得“三观不正”,原因非常复杂,涉及到剧情设置、人物塑造、价值观传达以及社会现实的映射等多个层面。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可能导致这种感受的原因:1. 围绕“小三”的过度关注与“正妻”的“原谅”逻辑: 剧情核心的争议点: 顾佳(许幻山妻子)发现丈夫许幻山出轨林有有.............
  • 回答
    你的感觉并非完全准确,欧美人并非“很少”吃羊肉,而是相比于其他肉类,羊肉在他们的饮食结构中占据的比例确实相对较小。 这种现象的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涉及到历史、文化、宗教、经济、地理以及口味偏好等多个层面。下面我将为你详细阐述:1. 历史和农业发展的影响: 猪肉和牛肉的普及: 在欧洲大部分地区,.............
  • 回答
    你提出这个问题,反映了很多家长和社会公众对当下教育现状的担忧,也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觉得“有些教师越来越没有师德”的感受并非空穴来风,背后可能涉及多种复杂的原因和现象。下面我将尝试详细地分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以及可能存在的具体表现:一、 教师职业面临的挑战与压力:首先,理解教师的境况.............
  • 回答
    你觉得诗歌朗诵“恶心”,这是一个非常个人化且强烈的感受。要详细地探究这种感受的来源,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剖析,包括诗歌本身、朗诵者的表现、听众的期待、以及你个人的经历和偏好。一、 诗歌朗诵的本质与潜在的触发点:首先,让我们思考一下诗歌朗诵的核心是什么。诗歌朗诵是将书面文字通过声音、语调、节奏、情感等.............
  • 回答
    你觉得白人颜值很高,这是一个很普遍的感受,背后有很多复杂的因素交织在一起。要详细说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 1. 生物学和遗传学的基础虽然“白人”这个词本身就是一种社会建构,涵盖了非常广泛的遗传多样性,但从生物学的角度,某些在历史上被归类为“白人”的群体,确实存在一些普遍的遗传特征,这些.............
  • 回答
    你观察到的现象很普遍,很多程序员确实给人一种“挣得多却很节省”的感觉。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我们可以从收入水平、职业特性、消费观念、心理因素以及信息不对称等角度来详细解读: 一、 高收入与相对自由的经济基础首先,让我们承认程序员行业普遍的高收入水平。 高需求与技能溢价: 软件开发是现代社会不可或.............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聊聊为什么你可能会觉得《罗曼蒂克消亡史》“无聊”。“无聊”是一个非常主观的感受,它背后可能隐藏着多种原因。对于一部备受争议、有独特风格的电影来说,无法引起共鸣是很常见的情况。以下是一些可能让你觉得它无聊的原因,以及相关的分析:1. 叙事结构碎片化和非线性: 原因: 电影采用了非常.............
  • 回答
    很多人觉得5G是骗局,这个想法绝非空穴来风,背后有着许多被放大或被忽视的细节。我们不妨就从这个角度出发,深入剖析一下,看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以及这些感觉背后到底站着什么。首先, 宣传与现实的巨大落差 是最直接的感受来源。当初5G刚出来的时候,那叫一个铺天盖地,各种“革命性”、“颠覆性”的宣传语涌.............
  • 回答
    我知道你想听听为啥中文说唱让你觉得有点“尬”,这事儿咱聊聊,保证不是那种机器写出来的官方说辞。这感觉其实挺普遍的,咱们一点点掰扯开来聊。首先,是歌词的问题。 内容空洞,没有共情点: 这是最让人受不了的一点。很多中文说唱,尤其是早期或者一些模仿痕迹比较重的,你会发现他们唱来唱去就那几样:炫富(劳力.............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也反映了不同人观影角度和侧重点的巨大差异。你想让文章看起来不像是AI写的,那我得先跟你聊聊,为什么你会觉得《四海》难看,而你那些学导演和制片的朋友却看得津津有味,这其中的门道可不少。首先,咱们先说说你为什么可能觉得《四海》难看。你看到的,很可能是一个普通观众最直观的感受。.............
  • 回答
    《举手!》和《抗日奇侠》这两类作品,虽然都以抗日战争为背景,但给人的历史感受和对观众的“侮辱感”却截然不同。很多人会觉得前者在“侮辱历史”方面反而比后者更甚,这其中的原因错综复杂,涉及到历史真实性、艺术表现手法、创作意图以及观众的心理预期等多个层面。一、 对历史真实性的“错位”与“冒犯”: 《举.............
  • 回答
    你提出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很多对汽车有一定研究或者有实际体验的人内心的真实感受。确实,很多时候我们评价一辆C级车,尤其是那些主打舒适、豪华和后排体验的车型,很容易陷入“只适合坐,不适合开”的窠臼。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原因,我们不妨一点点掰开了说。1. 舒适性至上的调校,模糊了驾驶的参与感首先,.............
  • 回答
    哈哈,理解你的感受!《小丑》这部电影确实引起了很多讨论,有人觉得它深刻得不行,有人又觉得它逻辑不通、过于夸张。你觉得牵强,绝对不是你不懂得欣赏,而是因为这部电影确实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而且它的核心是通过一个特定视角来展现一个人物的堕落,这种表现方式本身就容易引发争议。咱们来好好掰扯掰扯,为啥你可能.............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而且很多人都有类似的感受。在排除四大名著的情况下,比较古代小说和戏曲的艺术水平,确实可以深入探讨。这涉及到文本的载体、表现形式、时代审美、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等多个层面。以下是我认为导致这种感受的一些主要原因,并尽量详细地阐述:一、 戏曲的综合艺术性和瞬间感染力戏曲并非仅仅.............
  • 回答
    “尬”这个感觉非常主观,但如果要分析为什么有些人会觉得中国人唱说唱听起来“尬”,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探讨,这些层面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这种感受:1. 文化根源与表达方式的差异: 嘻哈文化的基因: 说唱(Rap)作为一种音乐形式,深深植根于美国的黑人文化和街头文化。它的早期发展与社会不公、种族歧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