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位网民问一个赛博朋克爱好者:“元宇宙到底是行为艺术还是科学?”
主持人说:“我也不清楚,但我肯定不是科学”
“为什么?”
“如果是科学的话,他们应该先拿狗做试验。”
2、
美术馆里有一幅描写亚当和夏娃的画。
一个女拳看了说:“太恶臭了,竟然有脸分苹果,不应该全部让给小仙女吗!”
一个白左看了说:“他们一定都是LGBT,因为完全赤裸一起散步,肯定没有性别概念”
一个会场保安看了说:“他们一定是投资元宇宙的人,他们被骗的精光,现在没有衣服吃得很少,却还以为自已在天堂!“
3、
“元宇宙会不会有平行宇宙?”
“不,不可能,因为没有那么多韭菜了。”
4、
某社会组织在元宇宙公司内部搞了一个问卷调查:“请你用理性思维描绘元宇宙商业模式。”
结果,这个调查失败了。
元宇宙公司高管不知道什么是诚实。
元宇宙公司员工不知道什么是元宇宙商业模式。
投资者不知道什么叫理性。
5、
一个画家受邀以元宇宙商业圈为主题画一幅画,画家画完给画取名字叫蓬勃发展。
一位元宇宙公司董事长看了勃然大怒,他指着画的一角问道:“这是啥?”
画家说:“这是你们一部分人割完韭菜后纸醉金迷的生活。”
董事长又指着画的另一角问这是啥。
画家说这是你们一部分人因为非法集资和诈骗被抓了。
董事长又指着画的另一部分问这特么又是啥。
画家说这是被你们割了的韭菜血本无归。
董事长更生气了,说元宇宙商业圈呢?这画跟你的主题有关系吗?
画家说:元宇宙商业圈蓬勃发展
6、
网络运营部部长,听说你在了持有元宇宙是骗局观点的人,是真的么?
是的。
那么你现在了解了多少了呢?
二十个账号的小黑屋。
7、
一位元宇宙公司成员结束一天的批判工作,回到办公室,突然独自大笑起来。
对面办公桌的同事奇怪的问道:“有什么好笑的事吗?”
“是啊,我听到了一个关于元宇宙的笑话。”
“哦?说来听听?”
“你疯了吗,我刚当着全体韭菜的面说这个表笑话的人居心不良。”
8、
元宇宙商业模式里割韭菜现象严重,于是有人问:“到什么时候才没有割韭菜现象呢?”
有人回答:“等元宇宙真正能实现的那一天就没有了,因为那时候韭菜都被割光了。”
9、
某次元宇宙宣讲中主持人刚念到“伟大的元宇宙”,外头就传来了“爆米花,又香又甜又脆的爆米花”的叫卖吆喝声。
主持人没管,继续他的演讲,可当他刚讲完一句,外头又传来了“爆米花,又香又甜又脆的爆米花!”的吆喝。
如此反复了四遍,主持人终于忍不住了,大声呵斥到:“谁喊的,给我站出来,我立马把你们投资的钱连本带利还给你们,不让你们有暴富的机会!”
主持人刚说完,全场的听众都站了起来,大声喊到:“爆米花,又香又甜又脆的爆米花!”
10、
有个人向某元宇宙公司董事长汇报:“现在我们公司在XX会场搞宣讲,里面有您出现,每当您一出场,下面就热烈鼓掌。”
董事长听了以后非常得意,有一天他买了一张入场券去看这个宣讲会,期间他陷入了沉思,忘记了鼓掌。
这时旁边有人推了他一把:“哎!你为什么不鼓掌?你不鼓掌一起糊弄那帮自己买票进来的傻子,你就拿不到钱啦!”
11、
一个元宇宙公司总经理的鹦鹉在公司内部丢了,这是只会模仿主人一个人在办公室日常语言鹦鹉。
于是这位总经理在公司内部发表了一篇声明:“本人遗失鹦鹉一只,另外请各位股东主义,本人不同意它对元宇宙的所有偏见。”
12、
一位元宇宙高管面授员工给一些投资元宇宙的股东写封信。
员工问:“信的开头怎样写?写尊敬的股东们吗?”
高管大怒:“尊敬的?可他们是一群十足的傻子和无脑的韭菜,不能这样称呼。要么就称亲爱的家人们!”
这种概念每年美国都炒作出来很多,习惯了就好。
自动驾驶、区块链、5G、元宇宙、VR、在线赌博、一键买车……
啊不对,5G是华为炒作出来的,美国一点动静都没有,这个可能是近年来国产的唯一高端概念了,可惜只有国内知道。
你说这些玩意能不能成,大家都不知道;——我不是说技术上可不可行,而是一旦实现了,是否有愿景描绘得那么美、产值那么高。比如共享单车的经营模式一直可行、今天的美国和欧洲还有不少,但公司值不值那些价值,是另一个问题,被玩成庞氏骗局了跟技术没关。5G也同样,我现在就用5G,对生活一点改变没有。
这就是创新的难点:不确定性太高。其实投资人也不知道,所以人也分散投资, 投十家公司,成一家翻20倍就行。
所以你这一看,人拿钱往下撒的大佬都不知道成败纯凭运气赌,普通人就别猜是骗局还是未来的方向了。
英文有句话叫什么“Fake it until make it”意思是说,真炒作这个新名词的时候,其实大家也不知道能不能成、怎么做,甚至某些行业还大量作假,比如Theranos。
因为创新是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你要是都知道怎么做了,别人不会抄或是复制啊?只能是你抢先提出想法和计划,然后拉来投资,就空手套白狼,这叫做“Fake it”,走在别人前面; 第二步就是有投资、有名气、有人有时间了,开始研究和尝试,逐渐Make it。
第二步也成了,然后滚雪球,因为速度快所以别人追不上,就是下一代的FLAG了;第二步没成,就是Theranos,现在创始人大美女天天控诉投资大佬那个巴基斯坦人性侵她,问题是当初你不是为了要投资才接近人的么。那些当年站台的、支持的商政界大佬们个个都躲起来了。
你说创始人是骗子么?可以说是;但另一个平行时空里,Elizabeth Holmes手下的工程师和科学家成功的实现了一秒测核酸,啊不是,是血检,然后Theranos成功上市,成为世界500强大企业,那时候人们又纷纷称赞她为商业奇才、21世纪伟大的女商人、女版马斯克了。
今天看的天神一般的Google,当年也是几十个搜索引擎公司中存留到最后的。你要说回到2000年前后你确定Google最后能胜出,那最少赚了10个、20个财富自由了吧。
所以创新就是养蛊,很多种蛊虫自相拼杀,残存到最后的一定是胜利者。拼杀混战的时候谁知道哪个蛊厉害啊。你知道区块链、比特币、自动驾驶、元宇宙谁最先实现么?反正我是100%不知道。
所以创新就是“成功后看起来很容易,执行中非常难”的典型。而且创新难点或许不在技术,而在于资金,本质上是个金钱赌博。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就是类似的创新大事件。1492年,当时欧洲的科技已经使很多人都意识到地球是圆的、往西走应该能达到印度。我想当年“发现新大陆、探索新航线”这个概念肯定提出很久了,但没人敢冒险,也没人愿意当冤大头出钱支持,葡萄牙人就选择绕非洲,至少不会走丢对吧。
伊莎贝拉一世许诺给哥伦布的有一项,是说如果发现新大陆,好像会封他为新大陆总督、10%的收入还是产值都归哥伦布及其后代所有。所以要是到今天可真了不得,光10%的美国GDP给一个家族,想想就爆炸。
因为当时很多人根本没觉得哥伦布能活着回来。其实他真发现了新大陆,一开始人们也没重视:没金子银子,光有土地和一些野人有什么用?后来有人发现天热土肥开始种蔗糖,这时候已经至少过去10年20年了。
今天如果回头看哥伦布的创新,可以说是过去500年里最伟大的:没有哥伦布,满清不会有5亿中国人,川菜不会出现(因为辣椒不会传入中国),不会有美、加、墨这些国家,太多历史将会改写。
但是你问哥伦布同时代的人,他们会认为哥伦布是疯子,不好好做生意,尽做些吃力不讨好的事情。甚至哥伦布自己,可能活着的时候,都不知道他的创新如此之伟大吧。
技术,概念,落地应用是不同的概念
在硬科技领域服务很多硬科技企业、也陪投资人看过不少项目
新概念出来后,市场会有泡沫,也会有炒作
但是所有的骗局都是人来组的
技术是个中立的词
所以元宇宙这个概念,我相信一定会有不少落地应用,也必然存在人的骗局,
辩证看哈,有利有弊,投资人们还是要睁大眼睛筛选项目哈
我是老扎古 @老扎古 专注硬科技,欢迎多交流
元宇宙目前的最佳打开方式是脑机芯片,所以方法很简单,你只需要关注马斯克的脑机芯片有没有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和商用成果,就能知道元宇宙离我们还有多远,也能判断现行和元宇宙相关的东西,到底是已成现实,还是骗局。
元宇宙是可以基于其理论而实现的,元宇宙的构成主要有三个部分:互联网,虚拟应用,交互体验。
现阶段互联网和虚拟应用技术,可以说已经完全成熟了,关键在于人和虚拟现实的交互体验感。
也就是怎么让构建在虚拟应用上的元宇宙世界,达到和现实世界完全一致的可视、听、触摸、情绪感知、情感交互的现实1:1体验。
目前的互联网虚拟人际交互,多是通过电脑屏幕完成的,更先进一点的技术是VR影像和智能穿戴设备,交互形式是通过声音影像对现实世界的逼真模拟,增强人对虚拟世界的感知完成的。
这显然离元宇宙概念的交互体验要求还差的远。目前看来,只有脑机芯片才能实现元宇宙的真实体验。
自信点,去掉“我觉得”。
元宇宙不是一个骗局,元宇宙是一堆骗局。
元宇宙来源于对赛博朋克负面情绪的阉割。本质上确实是冷饭热炒,赛博朋克是人文科学主义对抗数据科学主义的科幻题材,讲的是科技为人服务反抗科技控制人类的概念。元宇宙名词源自赛博朋克开山作《雪崩》,其去掉了赛博朋克中的控制和反抗,只留下了物理层面的虚拟世界,就告诉你,未来就是这样,你接受就好了。
元宇宙冷饭热炒的起点是扎克伯格为了销售VR眼镜,扯元宇宙的时候根本没考虑区块链,是区块链割韭菜的时候选择了元宇宙。挺好的一个全世界倾销VR眼镜的宏伟计划,被一帮炒币的给霍霍了,小扎真TM糟心。随着割韭菜,搞传销,搞诈骗的一窝蜂的冲进元宇宙,下一个进来元宇宙的可能就是网警,P2P的前车之鉴,挺好的一盘大棋搞不好被这帮孙子玩儿蹦!
而币圈,并不是把元宇宙作为骗局,而是币圈把所有的热点都作为骗局,比如区块链P2P或者区块链物联网或者区块链共享经济,基本上是啥热区块链就去链啥,所以区块链贴上元宇宙一点也不要惊讶,我和你打赌下个热点区块链也会链上去。
上市企业炒作元宇宙就是提高自己股票价值,2015年他们炒作VR的时候被监管层叫停了,现在换个名字元宇宙再来一遍。但证监会也不是吃白饭的,一样的招数玩两次也不容易。
元宇宙不是一个骗局,元宇宙是一堆骗局。扎克伯格是用来卖VR眼镜,币圈是用来割韭菜,股市是用来哄抬股价。如果真正对元宇宙感兴趣,应该去了解赛博朋克文化,了解科技人文主义和科技数据主义的竞争。了解未来是人控制机器还是机器控制人。
可能那些忽悠你投资元宇宙的账号,还不如你看《骇客帝国》三部曲来阐述元宇宙更明确一些。
另外附送一句,提出“元宇宙”的《雪崩》,1992年出版。这本书也即将迎来其三十岁生日了, 所以现在不是元宇宙元年,而是元宇宙而立之年。
现在开始跟风元宇宙的,之前29年都干嘛去了?
开始迷上写元宇宙段子了怎么办:
问:伏地魔和元宇宙是什么关系?
答:伏地魔是大家都知道是什么,但谁也不能说出来。元宇宙是大家都不知道是什么,但TMD必须要天天挂在嘴边说。
我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将工程中的Project 改名为 Verse, 将工程中的 Entity 改名为 Meta,这样我马上拥有了一个完善的 MetaVerse 平台。
最后再说一个笑话:求赞。
你的感觉没错。
有答主说普通人包括他在内,对元宇宙的认识是出于盲人摸象的状态……
emmmmmm,看来不看网文的人挺多呀。
作为一个曾经的头盔网游作者,表示这玩意十年前就已经被广大的起点作者写光了好嘛?现在都没人写了好嘛……
什么是元宇宙?
一句话:极度真实的感官虚拟世界。
在我看来,现在的问题不是听你吹在里面能做啥,而是现在的技术能支持到何种程度。
你要炒也可以,给个时间线,虚拟头盔、脑机接口还要多少年。给不出来就别瞎BB,爷十几年前就你吹的是啥玩意了。
这个世界上有一个最基本的道理,就是真正赚钱的东西都是偷偷赚、亲兄弟都不想说,但凡是到处宣扬能赚钱的,那一定是他想从你身上抠钱。
包括并不限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某些投资、庞氏骗局、传销、直销等等。
这些跳的最欢的、到处宣传我这个东西多赚钱的,他一定一定有问题啊!!!!!
他一定是想得到你的本金啊!!!!!
一定啊!!!
不然他那么大肆宣扬干什么啊!!!!!
他是你亲爹还是亲妈啊!!!!!
就这么绝对啊!!
真赚钱他不会告诉你的啊!!!!
我有时候面对一些被骗的人,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你是仙还是佛啊,赚钱的机会别人就这么轻而易举的告诉你???
凭什么啊?
凭你们家的青烟扶摇直上九万里啊?
骂醒一个算一个,总言逆耳利于行。
言尽于此,想死就上,不拦着,钱搁在你们这里也是浪费。
………
没想到这个回答能被知乎重视,感谢我乎。
目前有两种评论我想聊一句。
第一种就是觉得自己都能在击鼓传花这件事上拿到早期收益。
我认识搞元宇宙的人,给你们看看他的朋友圈。
这位在9月份开始进军元宇宙,在此之前一直宣扬各种币和区块链。
如果各位你们在9月份之前就已经进军元宇宙而且很清晰的知道元宇宙该怎么玩,那你确实走在了击鼓传花的前面。
如果你11月才听说,你已经是韭菜了。
第二种是拿比特币涨了亿倍说事。
记住了!比特币被公众听说的时候,已经是2019年上万美元一枚了!
什么?2011年你就听说了?
那你见到当时比特币像今天元宇宙这样大肆宣传吗?又是明星上,又是大佬上的??
你听说也不过是偶然听说,你当时拿出一千块进军比特币了吗?当时有这么多人在互联网或者各大论坛劝你说比特币商机满满吗?
还拿我的朋友圈这位说事,他在元宇宙之前,一直拿区块链和火币等说事。
后来元宇宙出来,人家就全心全意进军这里。
区块链和火币有没有能赚到钱的?
有。
有五分之一的赚到了吗?
没有。
本质上,对这些东西抱有信心的都是在赌博,你根本不知道这是啥,这跟你去澳门梭哈没啥区别。
区别就在于你去澳门梭哈一把,你是45%胜率,而这些不足10%
评论区无数懂王,觉得自己多牛逼,觉得作者我不懂…
大哥啊!你们都这么厉害,那就闷声发大财吧!一个个地把自己发大财的事都宣扬出来,你们都是佛吗?你们也太善良了吧!
因为本来就是啊。
“用计算机模拟一个人”是个不折不扣的科幻技术,在科幻作品的科技树上还要放在强AI之后。
目前为止,科幻小说和起点文里出现的“模拟人类”,大概有以下三种:
最现实版的,由海量触发器和庞大的数据库组成的模拟人类,比如网游小说《猛兽记》里的游戏NPC,这个技术完全可以靠献祭海量程序员的头发来实现。
最常见的,是强人工智能模拟出来的人类,比如《光环》的科塔娜,《质量效应》的EDI和杰斯,是有自主意识的人工智能,靠人类输入的数据来“拟人”,其本质并不是人。
最牛叉的,是直接转化人类的虚拟意识,比如《中国2185》里的虚拟人,《星际争霸》里的净化者,《赛博朋克2077》里的relic版强尼银手,本质就是人,离机械飞升不过一步之遥。
那么,本时间线下,人类现有的技术能做到那一步呢?
人类可以用计算机模拟一个很短的肽段的折叠过程,比较长的肽段无法模拟,只能先根据已知同源序列建模,然后用理化实验检测结果来修正。
以前的“割韭菜”概念好歹还有干货。
比如VR,确实是一种新型硬件或者平台,别管有没有用买不买得起,这东西起码也是高科技玩具。
比如比特币,确实是一种新型支付方式或者货币体系,别管合不合法以后有没有未来,这东西起码灰色地带用的不亦乐乎。
比如云游戏,确实是一种网络服务代替硬件的创意,别管服务器成本贵不贵,这东西理论上是可以让玩家在手机上玩gta。
这些东西被称为割韭菜是因为可行性没有吹嘘的那么理想。
那么神乎其神的“元宇宙”,请告诉我它到底拿出了什么新技术?VR?AR?脑机接口?
或者拿出来什么独特的创新?网上交友?虚拟经济体系?玩游戏能赚到钱了?
这时候你就会感叹:
玩过《梦幻西游》《魔兽世界》《Minecraft》的还是太少啊,真有人以为“在虚拟世界里造房子,做买卖,交友结婚”啥的是个什么新玩意啊?
林俊杰网上买套几百万的房子很新奇?
那你搜搜《梦幻西游》?
醒醒吧,这是我小学就有的东西。
甚至说,韩国那个虚拟货币+游戏,都比这有新意,好歹这玩意是真的以前没有。
“元宇宙”最诡异的一点是:他们吹嘘的很多东西,没有一个是新东西,甚至很多东西十年前就有,然后就愣告诉你《头号玩家》的那种世界要来了。
那我就好奇了,作为虚拟现实的基础,整个VR产业这几年有任何一款大作吗?
除了《半条命》之外有任何能算大作的玩意吗?
或者说VR沉浸式电影有人拍吗?
或者说VR设备现在500块钱能买吗?普及率多少了?
啥都没有,那么“元宇宙虚拟现实”就是对着5寸手机屏幕脑补是吗?
我就特想问扎克伯格,你的facebook八百年没变样了,就跟QQ一样充满怀旧,你的meta体现在哪?
说起QQ,十年前,QQ就能养QQ宠物,开心农场还能种地呢!更不用说QQ本身强大的社交性了。
你说QQ是不是元宇宙?
只能说这一波,腾讯还是很克制的……
【百度元宇宙公测了,赶紧上线体验了一把-哔哩哔哩】 https://b23.tv/TcL6YWT
好家伙说着这某大厂就把元宇宙做出来了
这阴间的游戏画面,真就是互联网上坟呗?
G胖也来“盖棺定论”了,也算是来自行业权威的嘲讽了吧。
因为网络丰富了,借机敛财的手段也多了。很多人利用信息不对称,故意隐瞒了准入门槛,把极少数的成功案例当做普遍现象推广。
大概是19年起,我总在各种媒体平台上看到无数的“赚钱捷径”。
包括但不限于:
做公众号等自媒体。
之前有个叫夏知凉的骗子开培训营,号称月入过万。然后以项目融资等借口借了很多钱,跑路了,近况未知。后来此类宣传少了很多,可能是因为国家对自媒体管控日益严格。
理财。
请问我就一块钱,怎么用正常手段快速变成十块呢?
配音。
这个简直是无孔不入。我前单位一个东北哥们,居然在材料科学的微信号上也看到这种广告,标题差不多是:急招100个材料科学工作者,400元一小时,不要求经验。
嗯。我在魔兽世界号上也看到过,不过标题是100个魔兽玩家。
那哥们因为东北腔太重就没去。
400一个小时,我一天三小时就1200,一周十十天就12000了。
哇塞!写网文的都哭了好吧?
说道写作,一般网文培训已经过时了,现在改为剧本杀等写作培训营居多。
我听过几节免费课程,基本上就是这种套路。
一个能说会道的人天南海北扯一通,基本内容点无非包括:剧本杀很简单滴,只要xx然后xx就能写出来,我们包推广,月收入有xx等。
当然,培训费用就是五六千起步。
要不是我有点写作功力差点就信了。
扪心自问,你有推理方面的脑洞吗?
你对人物性格塑造能整个123出来吗?
去大街上溜一圈,能不能通过文字把几个路人描写的有所区别?
给你限定的故事人物要素,你们怎么改让故事好看?
没有?
那你怎么觉得经过培训就茅塞顿开,让写出去的本子赚大钱呢?
人家培训营又不是做慈善,干嘛费力八气推广你?
有没有报班了后赚钱的,欢迎反驳我。
最后就是元宇宙了。
去年年底,有个著名网站发了个“元宇宙千万大赛征文”。
奖金很诱人吧?
但一开始压根没有正式的征文公告。
我参加的比赛大大小小都超过十个了,无论哪一种都会写明评选条件,评选机构,奖金分布,有的还有推广奖励等。
这个元宇宙就没有,进了群就一个教学视频。
没了,整得跟个野鸡征文似的。
直到过了一个月后才出现像样的公告。
最近初选作品有了,清一色网游换皮文。
有人还是愿意试试,那就随便了,时间也是成本啊。
既然扯到元宇宙,我心目中的神作只有两个系列《.hack》和《黑客帝国》。
没有其他的。所以在黑客帝国4上映后,我明知道是烂片还去看。
我家附近新开了一家冒菜馆,媳妇说没吃过冒菜,非要我去尝尝。
我说:“不就是麻辣烫吗?”
媳妇说:“不是,是冒菜。”
拗不过,去了店里,招牌四个大字:“金汤冒菜”。
我看着柜台里的菜:“老板这不就是麻辣烫吗?”
老板惊讶地看着我:“这不是麻辣烫,这是冒菜!”
我说:“可是你这跟隔壁麻辣烫完全一样啊。”
老板说:“麻辣烫是麻辣烫,冒菜是冒菜!”
我气急了,看见老板的小儿子正在边上打网络游戏,我就举例子问他:“你看你儿子现在玩的这个垃圾网游!如果它看着是垃圾网游,玩着也是垃圾网游,那你说它到底是什么?”
“是元宇宙!”老板斩钉截铁地说。
这世上,只有两种发财机会,会被他们广而告之。
1,这里充满危险,他们需要有炮灰探路。
2,他们铺好了陷阱,做好了收割的准备。
你有这个觉悟,这是件好事,世上从来没有白来的便宜,只要有人说可以轻松赚钱,一个耳光打过去就可以了。
不是“个”骗局,是过去几年所有骗局的集合。
你“觉得”的没错
这玩意儿迟早爆仓
常人想捞一笔基本没戏
尤其在某些生存压力极大的国家,
要是想用奶嘴计划来维稳的话,咱还有快手抖音短视频呢。
啥叫元宇宙?
本质就是:
牧 场 物 语 矿 石 镇
+
我 的 世 界
扎克伯格的脸书,中国国内的媒体一直把他吹捧成神,如果你冷静的看待脸书这个产品,你会发现,脸书只不过是中国的新浪微博,和腾讯的QQ微信差了几十条街。
脸书的发展前景,有极大的不稳定性,就像新浪微博一样,一旦用户不喜欢这种表达方式,有新的表达方式或渠道产生,它会消亡得相当快,而数据显示,当新浪微博的流量渐渐汇集到明星大V上,普通用户存在感降低,他们的发言数降低活跃度也跟降低,最终就离开了。
脸书也遇到用户增长和活跃降低的问题,扎克伯格是如何解决的呢?
他解决不了。
开始想来开通中国市场,用用户增量来缓解危机,假装秀了一下中文,事实上政府一眼看穿了这厮被美国政府控制的本质,没答应。扎克伯格被拒绝后,回到美国疯狂推动国会对华的贸易封锁,因为他认为中国的互联网对美国的互联网有巨大的危胁,最新一代的社交产品极有可能在中国产生,到时脸书将一败涂地,说到这里,大家应该能理解为什么他要在国会上亲自露面把海外版抖音说成政治产品,最终导致张一鸣当场下跪要卖掉。
与美国流氓政治结合,是脸书为了自保抓住的最后一丝保险杠,他利用产品的传播特性,积极向中东用户推送反政府内容,在各种回春的运动里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得到的回报就是政府会保障他的利益,出现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在美国国内他就收购,外国产品通过政府出面用政策强行收购。
在互联网领域,政府的政权被弱化,现在全球政府都拿不出有效的手段处理这个问题。
比如脸书把川普禁言。
川普当时是美国总统,脸书敢把他禁言!
美国总统是地球上权利最大的人,他可以直接发动对外战争,决定上万亿的美金流向、决定上千万人的死亡,但他指挥不动脸书,这就是互联网霸权对现实政权的挑战。
扎克伯格以此和美国政府相互苟合,将现实军事和互联网霸权整合,对世界其它地区进行意识形态的洗脑和扩散。
但即使和政治联姻,依然改变不了脸书只是一个浅社交工具的事实。它甚至做不到QQ微信这种强关联,一旦用户不喜欢通过脸书分享信息,这个工具就彻底灰飞烟灭,而且,大数据显示用户有明显的衰退现象,如果你是扎克伯格你会怎么办?
扎克伯格就在等一个新概念,这个概念必须足够大,前景能让世界引发无数幻想;同时,其出发原点必须够极致,就像宇宙大爆炸的奇点的一样,让扎克伯格能得最大限度的话语权,能达到这个要求的就是元宇宙。
所以这个概念一被提出来,99%的人都没当回事,扎克伯格却敏锐的关注到了这一点,经过多年的操作和铺垫,元宇宙被包装成未来网络科技最终最伟大的使用场景,让人们相信,未来已来。
这个概念如果在三年前提出,它就是一坨屎。
但是新冠病毒的全球扩散,让世界经济都受到重创,丑国发了10万亿的现金没地方充水,就等着扎克伯格表演了,时也势也。
元宇宙扒干净,就是个VR联网,但概念被重新包装,新瓶装旧酒,说要重造宇宙,扎克伯格成为了创世神,以后连接进去的人都没有国界之分,都是互联网人,用数字货币消费,现实税收都省了,元宇宙里都由扎克伯格一个人说了算。
就光数字货币税这一条,他就把现实政府的权利抢光了,想得挺美的。
这厮在做梦呢。
不就是个大号网游吗?????
网络游戏的迭代而已,整这么玄乎干啥?
光速宇宙下,人类连实现普遍的云游戏都遥遥无期,还元宇宙呢…
说起来当年我也认为比特币是骗局,甚至到现在我都认为比特币是骗局,所以哪怕很早我就知道比特币,但是我从来不炒,因为我始终不相信靠电力和算力消耗弄出来的一串数字代码会有价值。
但是现实却是,比特币以及相关的电子货币,不仅受到了金融行业从业者的认可,甚至还受到了一些国家的认可,成为了货真价实具有价值的货币。对于我来说,如果我知道结果是这样,那么我扪心自问,在我一开始知道有比特币这个东西的时候,应该挖他几百个,然后一直保留,但我现在就是千万富翁了,因为在我知道比特币的那个时候,挖几百个比特币,真的不算什么难事。
但我现在仍然说服不了我自己,告诉自己比特币是有价值的,而不是一串浪费时间和金钱弄出来的代码。就像我仍然说服不了我自己,区块链是有价值的,而不是一帮人搞出来的噱头一样。我固执也好,也可以认为我死脑筋,不过在我看来,直到今天我仍然认为比特币是骗局,是不可信的东西。
我想如果全世界80%的人都跟我抱有一样的态度的话,那么比特币就真的成了骗局了,比特币将变得不再有价值,而且与之相关的其他电子货币也变得不再有价值,因为大家都不认可,一个不认可的东西是不能被大家接受的。
所以你现在问我后悔吗?我可以很明确的告诉大家,后悔。但是我能坚持自己的选择,因为人永远无法欺骗自己,我总是无法说服自己比特币是一种真的存在价值的东西。也许我之前知道它会这样值钱的时候,应该挖几百个,并且在市值到达最高点左右的时候卖出去,这并不是意味着我相信了比特币不是骗局,而纯粹是一种投资行为,我现在的后悔也不是因为认为比特币是骗局,而是没有先见之明进行这种投资行为而已。
所以你现在问我元宇宙是不是骗局,我只能告诉你,在我看来它就是骗局。因为他符合所有我自己关于骗局的定义,但问题是,比特币这个现实已经赤裸裸的打了我的脸,所以问题不在于元宇宙是否为骗局,而在于相信元宇宙的人是否足够多,如果相信元宇宙的人足够多,那么元宇宙就不是骗局,而会成为一种全新的生活模式。但是如果,相信元宇宙的人不够多的话,那么元宇宙就极有可能变成一种骗局。
所以有句话说的好,叫做“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只要你相信,就算是一株郁金香,都能变得价值连城。但是如果一旦有一天你不相信了,那么曾经价值连城的东西也会变得不值一文。
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因为人是有本能认知的,你的本能认知由你所受的教育、掌握的知识、行事的方式以及人类本能构成。
关键时刻你的本能会调动你所掌握的一切信息在一瞬间就对一件事情做出判断,这是人类趋利避害的本能,人类就是靠这套本事从猴混到现在的。
你以为你只是“觉得”,其实你的本能已经告诉你,既然你不能脱离现实世界的吃喝拉撒睡,那一副VR眼镜给你的只不过是一个大型的网络游戏,既然网络游戏不能称之为“宇宙”,你加个VR就成了什么“元宇宙”了?
所以恭喜你兄逮,你用这个怀疑证明了人生会比很多人少很多坎坷。
我跟您说个题外话,杀猪盘您知道吧?
杀猪盘其实方法很低劣的,但是为什么会有成功的?
因为杀猪盘实际上是吃了小红书啊抖音啊以及各种综艺节目的红利,后者给人洗脑,让人整天想着不劳而获还高消费达成所谓“阶级跃升”,还各传播各种各样的新名词儿整的整个世界都欠你的那种,反正总之就是告诉你是小仙女,你就该不劳而获还能大富大贵嫁亿万富翁,正好给了杀猪盘一个空档,做个有钱的人设随便瞎忽悠,反正一群人本来就让媒体忽悠瘸了,只要你满口半懂不懂的新词儿,她就能上当。
其实司法口为了提高警惕打击犯罪,很多事情不好宣传,拿出来给你看的案例都是有钱的大龄女性无辜被骗,其实大部分杀猪盘案例不是这样的,大部分杀猪盘里面,涉及了一个重要法律概念,叫做受害者有过错。这是什么意思呢?我给你翻译一下,就是,受害者看到骗子有钱的人设,以为自己手段高明,想套路一下渣点钱,结果掉坑里了。就是如果这些案例拿出来讲,十有八九亲会觉得活鸡儿该,不利于打击犯罪宣传。
正常的女孩对于莫名其妙的陌生人,对于什么巨富之人,其实有一种本能的警惕。但是这些受害者其实都是被现在的媒体磨掉了做人最起码的警惕性和自我保护意识,真觉得自己不受自然规律约束,就该大富大贵,所以自然而然觉得自己就该配一个有趣有钱的人。
说这些就想跟你说,那些拥趸元宇宙的,要么是水军,要么就是上面那类人。
元宇宙是不是骗局?还不确定。
但拿元宇宙概念圈钱的骗子,那可多了去了。
比如虚拟地产交易:
先千金买马骨,平台找名流重金购入虚拟房产,名流效应示范下,韭菜纷纷入场推高价格,在越早进赚越多的广告效应下,更多名流韭菜入场,直至韭菜长得差不多了,平台再一茬子割掉。
最后,名流的钱如数归还,韭菜的钱三七分账。
告诉你一个秘密,炒概念现在已经是某些大品牌公司维持自己品牌效应的一道秘诀了。能不能做出来先别管,每年编一个概念炒了再说。不炒概念怎么体现其先进性?不炒概念怎么表现其品牌领先于人?高端人才不炒概念难道去当苦逼研发人员吗?
只要稍微有点记忆的人,只要稍微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基本上每年一个循环,各个行业的领军公司们都会搞出一些概念来炒作。有一些还好炒的都是能做出来的东西,只不过夸大了其优势而已,比如空调冷暖一体了,拿出来炒一下,推销员天天给你吹冬天很冷必须要暖气;变频了,炒一下,好像那节可调节电阻是什么高科技一般;节能了炒一下,说得好像能拯救地球一般,实际上节约那点电费恐怕还不够涨的价。
这都算好的,毕竟还是做出来了,头几年溢点价还算情有可原。最可恶的就是那种明知道八字还没有一撇,或者明知道技术有缺陷,还要拿出来炒的,这种人只能说卑鄙无耻没有下限了。
比如某个要上火星的,你等着吧,30年内能带回来一块火星的石头都算运气好了,而且有没有他人家都可以带回来,关他什么事?比如什么自动驾驶,从前几年就开始吹,说得好像多么先进似的,其实也就是实验室产品,真上路就草菅人命,10年内能实现真正的无人驾驶上路都算奇迹了,你等着吧。比如吹区块链的,大家就说吹了这么久除了抄币的,还见过什么大家日常能用的区块链技术吗?等大家真能用上至少得小十年吧,你等着吧。比如吹AI的,阿尔法狗战胜柯洁之后开始吹爆,都开始担心机器人占领地球了,结果连个福岛都处理不了。比如VR、AR技术,从前几年就开始吹,其实效果用过的都知道,就是个玩具。
现在又开始吹元宇宙,吹吧吹吧,反正吹牛不上税,网民都是健忘的,只记得他吹牛时的高端大气上档次,谁会在几年后来找他兑现的,不能兑现又不会被抵制,为什么不吹呢?
什么?你说为什么国产品牌不大喜欢吹概念?废话!不知道网民们都有一双火眼金睛吗?国产品牌稍微夸大一点不怼死你,没有看见华为被骂成什么样子吗?网民们都是世界公民,为全世界的利益服务的,你一土鳖有什么资格吹?你吹爆了影响了洋大人的业务,岂不是罪过了?
有一件事要想明白,这个世界上最赚钱的东西一定是没什么“卵”用的。
香奈儿的一个包,瑞士的机械表,号称能飙到340km/h的法拉利……这些东西你要是买回家就会发现它们一点都不经济实用。比如法拉利,限速120公里的高速上,你敢把车开到340公里吗?如果你不能飙到340公里,那么你为啥要买它呢?
还有比特币,它是不是一个骗局呢?是!这种东西没有任何实物绑定,也没有任何一个机构,任何一个系统为它的信用背书,那么它怎么就这么值钱了呢?
这里我必须要说一个很诡异的事情,那就是在工业革命以后,人类已经从物质匮乏,变成了产能过剩。今天,如果美国生产力全开,可以让整个世界都没有饥饿,中国如果产能全开,可以让全世界都不缺钢铁,衣服,玩具,俄国,沙特,伊朗,美国产能全开,全世界不缺石油,天然气,所以世界根本就不缺生产能力,不仅不缺还过剩。可是因为分配制度不能有太大调整,所以财富极度不均,有钱人有“维护特权”的需求,没钱的人有“变成有钱人”的需求。如何让两边都满意还不引起动荡,这就需要搞一套“魔幻”体系。
以前这个魔幻体系叫宗教,有钱没处花的权贵们要么修金字塔,要么修佛像,要么建教堂,不做这些大工程来“浪费”,穷人就没饭吃,多余的劳动力就会造成内乱。通俗点儿说就跟当爹的给半大小子看生理科教片一样,要把这混小子的邪火给去一去,要不然指不定惹什么祸!同时,宗教还能维护甚至增加特权。一个个超级大工程,让乡巴佬一看两腿就发软,一定感慨只有神选之子方能有如此能力改天换地。那万人朝拜的特权,何其痛快!
后来这个体系叫对外征服,产能过剩,也就是人口过剩,也就是上升通道封闭,找个邻国干一架,创立一个“军功”魔法系统。多余人口出清,上升通道打开,敌国财富掠夺,稳赚不赔!
现在这个魔法体系叫金融,想一想整个美国普通人民没有余款,全民都欠钱,这个社会是不是有点儿诡异?再想一想美元其实就是美联储的借条,全世界竟然都囤积它,是不是觉得很魔幻。再想一想,GDP负增长的情况下股市能够翻一番是不是有点离谱?不过没关系,总有人觉得自己是股神在世,有钱人的钱仍在里面也是稳赚不赔,大家都开心!
今天,金融这套体系已经是一套实体经济以外资本特权的维护机制。可是随着财富不均愈演愈烈,金融体系都饱和了。这就是为什么又搞出了数字货币,元宇宙的原因。
只要有了新的概念,就会有造富的神话,就会有屌丝逆袭。然后对于普通人来说,也就有了希望。同时,无论新玩儿法是什么,有闲钱,有专业人士操盘的大资本势必是最大的受益者,老的特权也可以继续维系甚至扩张。全赢!
元宇宙扯淡不扯淡?当然扯淡!可是比起金字塔,兵马俑来说,它不仅是靠谱,而且是业界良心!
贫富分化的直接后果是投机资本越来越多!而当投机资本越来越多的时候总会有这么一个时刻,对多数人来说,不管什么新概念都分不到一点儿面包渣。这个时候,更奇葩的事情就会发生,那就是最最靠谱的东西譬如粮食,石油,房子都看着像骗局。
想明白经济是非理性的,也就能明白,骗局足够巧,时机足够好,那就不是骗局而是发家致富的良机!
虽然从百年尺度来看,许多东西就是一个泡沫,但是谁又能活过百年,等过百年呢?
35美金一盎司的黄金何在?几百年世界都通用英镑何在?放在百年尺度里看,它们就不是骗局吗?
一心投机,和绝不投机,都不是最优解。世界就是在理性和混沌中晃来晃去,一会儿三分理性七分无序,一会儿八分理性两分混沌,过两年就五分理性五分无序……所以做人难,做事难,一个不留神就失了分寸,失了分寸就会遭受雷霆暴击。被暴击了,自然就会说这是骗局,可是总有人因此得利!比特币造出多少富豪,元宇宙就能造出多少富豪,只是不到最后一刻你永远不知道,你究竟是拿捏住了分寸,还是失掉了分寸。
骗局?
首先你要定义什么是骗局。
我觉得很多人没有真正弄懂郭嘉为什么要封杀比特币之类的虚拟货币,自然也搞不懂什么是元宇宙,为什么很多人会想花钱用最新的科技去搞平行世界。
郭嘉封杀不仅仅是因为这玩意是骗人的的,容易引起社会金融风险什么的,而是这个真的会毁灭郭嘉的金融体系,甚至会模糊掉郭嘉的边界,概念。如果比特币能成功,货币体系就不需要再以郭嘉的信用实力背书,不会出现少数决策者去控制操纵汇率的情况。
元宇宙离不开比特币之类的虚拟货币,这个就是经济基础,有钱了,游戏才能长久的玩下去,越来越多的人把现实的钱换成数字货币虚拟货币,形成了现实世界与元宇宙的互通,即使你在现实世界看起来是个LOSER,但是元宇宙里你有数字资产,地块,可能还是元宇宙里面上市公司的老总,社区管理员,歌手明星等,完全可以用自己在元宇宙的发展反哺现实世界的生活。
但是,我也支持刘慈欣的想法,元宇宙很难成功,因为虽然虚构了空间(AR,VR,实景渲染等),但时间怎么破,我们时间分配不过来,学生还好一点,大不了逃课,把学习的时间分配给元宇宙。那些要上班,要管理家庭的人怎么办,能在睡觉前刷刷手机已经不容易了,还要带上AR眼镜,还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元宇宙里社交,发展,心累啊·~~~~如果元宇宙流行,结婚率生育率就更低。如果其他国家起步和发展比我们更前面,说不定他们自己把自己作死了。
唯一能让我期待元宇宙好处的就是时间,如果他可以虚拟空间,那时间有可能吗?毕竟人类感知时间的方式也就是靠太阳,钟表之类的计时器,那能不能在元宇宙里虚拟时间呢?
比如我上班很累回家还要看公务员的书,刷题,带小孩,做家务。能不能进入元宇宙里的某个社区的某个图书馆,我在里面看书刷题,时间的流逝能与现实产生差异化。比如现实10分钟,元宇宙的图书馆能虚拟渲染成15分钟?不管是通过外界的感觉刺激神经的方法,还是虚拟人类对时间的感知,如果能虚拟时间,那真的很内卷,很厉害,很适合国情需要,哈哈哈~~~如果人间一天,元宇宙一年,哇塞,真的太厉害了~~
以上就是我对元宇宙白日梦的一些些小想法~~
---------------------------------------------------分割线
有点失落的是很多人对不懂,或者想象空间大的东西,都放弃了,一句是骗局,就可以故作很高深看清楚了一切。从18年开始,央视新闻报道比特币到现在,自己去看看吧,每次都是以“泡沫,骗局,崩盘”这种立意去报道。
我记得我看第一条央视财经频道报道比特币的新闻,那时候是400元/个,我告诉我爸妈的时候,他们也是一副“傻儿,这就是骗局”,我每年都会跟他们汇报一下比特币的价格,当然每次他们听到广播和看到关于比特币崩盘的新闻也都会提醒我他们是对的。
今年是2021年,从我,18,19年跟我爸妈讲过比特币到现在,我爸妈印象当中,每年都在崩盘的比特币,崩着崩着就是到了30万一个,我相信这件事情对他们是有触动的,有些事情确实脱离了上一代人的想象,在我的督促下,他们见证了,也不会随便再用一句轻飘飘的骗局去解释BTC了。
还有,回答个问题,有必要人身攻击吗,我虽然不做会计,会计也是个低薪的工作,但是学财务真的很有用,我很珍惜我以前的职业经历。记得刚毕业那会,在公司当出纳,年底为了付工程款,天天去银行提现,每天100多万的新钱,我还傻白甜,觉得要是银行天天都是新钱该有多好。旁边的老会计还觉得我好笑,超发货币懂不懂,笑我以为是郭嘉嫌钱旧了,才会发新的。哎~~人生啊~~
现在普通人(包括我)对于元宇宙的认知,是处于「盲人摸象」的状态,为什么说是「盲人摸象」呢,因为我们对元宇宙的概念,是来自于媒体和新闻。例如看到Facebook改名Meta,觉得元宇宙马上要来了;看到某游戏公司说自己做的手机游戏就是元宇宙游戏,又觉得关于元宇宙都是炒作;看到大厂都跟进,觉得元宇宙又要来了;看到A股某个公司说要做元宇宙,拉升股价割韭菜,又觉得元宇宙是骗局。
当然,你我皆瞎子,因为元宇宙还处于非常早期阶段,连元宇宙的定义都是模糊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多换点角度摸摸。摸得越多,心里的那个大象就更接近真实的大象。
如果根据维基百科,大家普遍认为元宇宙是:
用来描述一个未来持久化和去中心化的在线三维虚拟环境。此虚拟环境将可以通过虚拟现实眼镜、增强现实眼镜、手机、个人电脑和电子游戏机进入人造的虚拟世界。元宇宙已在某种有限的形式中存在于VRChat等平台中或第二人生 (互联网)等游戏中。元宇宙在电脑游戏、商业、教育、零售和房地产领域都有明确的用例。大规模采用元宇宙的最大限制来自于目前与实时虚拟环境交互所需的设备和传感器的技术限制。
那这里包含了什么组成部分呢?
昨天(2021年12月5日)在一场分享会上(笔记见:陆奇博士2021深圳分享会的一些感悟),陆奇博士给出了一张ppt:
陆奇博士作为投资人,他的意见还是有参考性的。风险投资也许会看错公司,也许会不小心被某些人骗,但很难被整个行业骗。
上图蓝色的部分,是产业已有的部分,是迄今为止主流的数字化体验容器;而红色部分,是新一代主流数字化体验容器,蓝色的一部分(基础设施部分)和红色部分,都是元宇宙包含的范围,都是未来多年待解决的问题。陆奇博士特地强调了元宇宙的体验是「Embodied」。
对于元宇宙这个形态,我最近想了很多。其实每次科技浪潮都伴随着大量的泡沫,甚至95%都是泡沫,很正常,大家没必要被那些蹭热点的公司影响了自己思考。而且「元宇宙」这三个字确实有点唬人,科幻一般的名字也让人觉得像是骗人的概念,但在三维虚拟空间进行活动,确实是未来的新趋势,这里并不是说未来我们天天都要泡在VR的世界里,而是通过VR,我们可以获得更好的数字化体验,尤其在某些场景,例如教育,游戏,社交等方面,给人以更「Embodied」的体验。
所以,回答问题上来。元宇宙是不是骗局?我认为「元宇宙」本身不是。元宇宙这种设想,本质上人类精神层面上的更高的追求。只是这个词被滥用了,背了很多锅而已。就好像很多空气币是骗局,但区块链技术本身不是骗局。元宇宙也一样,确实有人用元宇宙的概念割韭菜,估计这些人还用过区块链,用过工业4.0来割过韭菜。割韭菜的,不是某个技术,而是某些人而已。
另一个元宇宙被怀疑是骗局的说法是,元宇宙所需要的技术依然未成熟,现在谈元宇宙,不就是忽悠吗?诚然,目前依然还有很多技术问题尚未解决,例如内存无法承载或带宽不足以传输全真场景,VR头盔使用起来笨重且晕眩等等。元宇宙虽然还没成为现实,但在全球疫情短期内无望结束的情况下,虚拟三维空间确实成为了一种新的需求,这会促进产业加速发展,让很多人在致力于实现它。
所以,我同意@溪亭日暮 老师说的,元宇宙的发展是「Fake it until you make it」。不过,我更喜欢这个说法:预测未来最好的方式就是创造未来。
最后总结下吧。对于元宇宙的愿景本身是美好的,并不是骗局,但我们需要对声称自己在搞元宇宙的公司持怀疑和观望态度,因为他们可能在用一个美好的愿景来制造骗局。
永远保持怀疑,永远保持好奇。
作为一个错过了大多数资产增值,直到最近几年才能渐渐理解资产价格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的人,我可能不太适合来回答这个问题。
但是要我来说的话,这是一个骗局,但也不是一个骗局。
从某个角度来说,一切资产价格都是骗局,因为资产价格跟资产本身的使用价值没有关联,甚至可以说使用价值越低越好,越低别人越难用使用价值来进行定价。资产价格的本质其实只取决于“信的人”+“信的人能出的价”+“资产稀缺性”。对我个人来说,我已经对货币本身产生质疑了,所以虽然我觉得元宇宙是个骗局,但是并不觉得金钱本身跟元宇宙比起来好到哪里去。
假如说A公司创造出了一个“元宇宙”,而且我很喜欢,并且我很有钱,然后A公司向我出售了一个他们宇宙稀缺的资产,比如说,一个名额,我已经愿意花100亿买这个名额(你别管我为啥要这个名额,我就是喜欢),并且我表现出了对任何其他名额的收购意图(上限到2000亿),假如这个名额一共有20个,你会不会去买其他的名额(只要卖给我就稳赚不赔)?这个机制靠我本身已经可以保证不赚不赔的状态了(这个公司可以是我的),全球只要有第二个人想要这个名额,就可以变成稳赚不赔了,全球资产就可以自然扩张了。
元宇宙是个骗局吗?你把它放在全球需求萎靡不振,全球资产高价,全球利率低的情况下,它就是个自救的良方。所以历史性的形容,它是个骗局,但是它终将欺骗全世界,然后它就不是骗局了。
对待元宇宙不能一言蔽之走极端,什么是正确的态度呢?视频给出两种区分,第二种才是有价值的。
这还有疑虑吗?
最诡异的是,那么多大佬都不向老百姓戳穿骗局,反而都要去分一杯羹,正儿八经的研(忽)究(悠)。不知如何憋得住笑。。。。
说明咱们这个世界,确实没有什么别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点了。。。太可怕了。
你要这么想,这东西真这么赚钱,没人舍得分享给你的。
元宇宙绝对不是骗局,而是一个和90年代的互联网,2000年的智能手机一样的早期技术概念。
人类历史上一直在对新技术表示抵制,连最伟大的头脑也不能免俗。
1876:“这种所谓的‘电话’毛病太多,不能当成一种通讯方式。美国人需要电话,我们则不然。我们有足够的邮递员。”——英国邮局首席工程师William Preece
1889:“倒腾交流电只是浪费时间,永远没人会去使用它。”——爱迪生
1903:“骑马是会一直流传下去的交通方式,而汽车只是一时的潮流而已。”——密西根州储蓄银行主席在奉劝亨利•福特的律师不要投资福特汽车公司时说
1943: “全球市场只需要五台计算机就够了。”——IBM董事长Thomas Watson
1946:“在最初的六个月后, 将失去所有它之前占有的市场。人们会很快厌倦每天晚上盯着一个胶合板箱。”——福克斯总经理Darryl Zanuck评价电视
1961:“在美国,想要使用太空通信卫星来提供更好的电话、电报、电视或广播服务,这是不可能的。”——FCC委员T.A.M. Craven
1966:“网上购物,尽管可行,终将失败。”——时代杂志
1977: “人们没有理由想要在家里拥有一台电脑。”———数字设备公司总裁肯·奥尔森
1981:“手机绝不会取代固定电话。”——发明家Marty Cooper
1995:“我预测互联网将很快发展成为引人注目的宠儿,然后在1996年溃不成军。”——Robert Metcalfe,3COM的创始人和以太网的发明者
2006:“所有人都在问我苹果公司什么时候推出第一个手机。我总是回答,可能永远都不会。”——纽约时报David Pogue
现在已经2021年了,我觉得VRAR元宇宙应该早就出来了才对,2013年google glasses出来的时候我满心欢喜,但是没想到这么快就消声灭迹了。历史的发展是循环上升的果然不假。
具体分析一下元宇宙这个事,元宇宙只是一个花哨的名字(当然还是要比互联网3.0,物联网这些更高大上一些),具体的意思,就和我们现在讲的网络空间差不多。可以粗浅的理解为,沉浸式网络空间。
下面这个视频是我知道的最好的描述了元宇宙(的一种可能)的样貌的视频:
虚拟现实作用下的迷幻世界HYPER-REALITY_哔哩哔哩_bilibili
到时候你没有一个VR眼镜,到了超市都看不到商品价格,就好像现在没有手机,打车都没办法扫码付钱一样。
元宇宙能够铺开,第一个门槛就是硬件的发展,而且不能是VR,必须是AR。因为它首先必须和现实世界有好的融合,否则功效大打折扣,只能作为办公,娱乐的手段。就好像电脑和手机的区别。
AR现在受到显示屏的制约,有3个方面,一个是分辨率,分辨率必须要达到肉眼无法识别像素的程度才可以。这个是发展最快的。
第二个是透光率,在无显示的部分,必须要能无障碍的看到外面的世界才可以,这个相对较难,也还是有一些进展。虽然蔡司镜片都追求99.8透光率,但是我带着脏兮兮的摩托车头盔还是可以在高速上狂奔,所以感觉这也不是绝对的障碍。
第三个是最难,也就是光场,因为现在的ARVR眼镜,技术上有一个缺陷,就是无法显示景深,这个还没有看到非常好的突破,但是如果只叠加信息,也不是绝对的障碍,只能看各大厂商的权衡了。
显示器突破之后,还有电池,芯片,体积这一些列问题,相信随着时间的推进,技术的进步,会逐步解决,只是不知道有多少投资会消耗在这个过程之中。
眼下最现实的,还是VR,明后年苹果肯定要推出新产品了,以苹果家的品牌效应,可以把设备价格拉高到1000-2000美金,这是任何其他厂商都不具备的能力。在这个价格区间下,视网膜屏幕,定制芯片,piecake透镜,宽视野,这一切都可以在现有技术框架下解决。
以苹果的技术实力,并考虑到发售时间,他们应该可以搞出一个消费版本的varjo设备。(强烈建议去看一下这个设备https://varjo.com)到那个时候,基本上就是当年iphone4横扫智能手机市场一样,可以横扫VR市场。
结论:如果说2016年是VR元年,那么2026年,可以期待元宇宙的正式铺开。在此之前,可以持续关注之前提到的技术难点,在被攻克之前,元宇宙都还是看得见摸不着的幻影。(或者相应问题被其他技术解决,比如天杀的neuralink如果可以直接往视神经写数据,还要什么光场显示器)
另外Facebook之所以改名叫Meta并大力推元宇宙,一个是因为他们现在名声实在太臭,改名其实是抛掉历史包袱。另外一个是他们有资源提前铺赛道,在这个事情上支撑下个10年没问题,毕竟其他盈利项目也都没放弃。到时候元宇宙大火之日,随便谁想起来买AR设备,都会首选Meta。
我2013年接触到了Oculus第一代产品,那时候像素满天飞,但是双眼立体的沉浸感还是给了我很强的冲击,坐过山车demo,可以让我在办公室的椅子上就能体验到失重感,记忆犹新。然而缺点太过明显,生态几乎为零。还需要很多年的发展。
一眨眼2017年拿到Gear VR,依然是因为像素密度,追踪精度,计算能力和续航这些明显短板,我还是不看好这个新兴平台,感觉依然需要时间发展。
现在来到2021年,拿到了Oculus Quest 2,我感觉VR已经在爆发前夜了,就等新的平价头显,可以有视网膜显示器和180度+的的视场范围,3小时+的续航,加上几款杀手级应用,就可以全面爆发。看过苹果VR的各种小道消息,以及John Carmack的年度总结,我判断还有2年的时间才能有这种设备问世。前一阵还收到了Meta HR的信息,问考虑不考虑他们VR部门的职位,想到说不定可以在卡神手下当个小喽啰,我还真是有点心动不已。
所以说元宇宙不是一个骗局,而是一个还没有完全成熟的技术框架,2020年的元宇宙,就如同90年代的互联网,2000年的智能手机,还有待完善和发展,然而潜力无穷。
伦敦,唐宁街10号。
窗外时不时传来“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falling down,falling down”的儿歌声。
首相被吵的有些心烦意乱。
“首相,虽然现在很多国家都开始布局元宇宙了,但我一直认为这是个骗局,不应该投入那么多资金——”
“你懂个屁!”首相愤怒道。
“以现在的技术力,根本无法实现真正的元宇宙,只是VR换个名字罢了……”
“那你以为,为什么那么多国家都一窝蜂去搞元宇宙了呢?”
“不是为了割韭菜?”
首相叹了一口气,轻声说道:“你听,外面孩子们都在唱什么。”
“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
Falling down, Falling down.
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
My fair lady.”
首相激动地说道:“那位大人代表了我们国家,她就像伟大的伦敦大桥一样,绝对不能倒塌!不能倒!”
“那位大人……她身体不是还很好吗?”
“那位大人虽然已经很长寿了,但她终究还是会老去的。而元宇宙,就是让她长生不老的钥匙。”
“长生不老?”
“元宇宙的实现,一共分为三步。第一步,利用VR技术,让人类初步体验到虚拟世界。第二步,开发脑机接口,让人类沉浸在虚拟世界里。第三步,才是最重要的,让人类的思维数据化,实现在虚拟世界里的永生!”
“元宇宙是……为了永生?”
“当然了!否则为什么那么多国家都在搞?美国在搞,中国也在搞!在虚拟世界里让人类的意识永生,才是元宇宙的终极目标!”
“那……您是说我们非搞元宇宙不可了?”
首相吸了一口气,坚定地说道:
“那位大人年纪已经很大,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我们要倾举国之力投入元宇宙的开发,让伦敦大桥永不倒塌!”
用过VR眼镜的人应该都记得,VR是用转头正视来「选择」的。而整个场景是单独统一设计的,非常狭小和单一。
现在的网游和VR都是各公司闭门造车、各自独立的虚拟空间。
个人感觉,元宇宙和以前的网游或VR的区别,在于这是一个类似云计算的通用概念。
在元宇宙的概念下,各大公司就会像「上云」一样「上元宇宙」,并提供通用的、可互联的服务。现在我们用一个Chrome浏览器可以从一个网站跳转到另一个网站,云宇宙时代VR用户从一个公司的VR服务跳转到另一个公司的VR服务,就像是走过一扇门一样。
这意味着元宇宙技术需要有类似通信里的SS7、网页里的HTTP一样的标准化协议。可能还会有类似淘宝开店工具、博客引擎、Unity3D、SpringBoot的框架工具。
说到这里,序列之争末尾的VR战就有跨游戏的战斗,就像绝地求生里的角色带着枪械进入王者荣耀的地图。
要戳破其他骗局,或多或少需要一些专业知识,不管是金融还是数学方面的,都有一些门槛。
又或者一些智商税产品,你如果对相关物理化学生物不了解,也有一定概率掉坑。
但是元宇宙不一样。任何玩过游戏、看过00年代网游小说的人,对于元宇宙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看法。
前辈们第一章就做好了设定:
这款游戏(世界)必须有大量玩家,这个基数不是我们现在一个服务器的几千几万,而是上亿人同服。
这款游戏的硬件技术必须有一定程度的领先,vr肯定不行,Sao那样的脑机接口是入门级。
他的可玩性和公平性必须要足够,脱离人工平衡的智脑演算是基础。
同时,他的建模、绘制也必须是大手笔,不说是平行世界,好歹xxoo的时候不能穿模。
……
现在的技术是一条都实现不了,资本还敢炒元宇宙的概念,真的是在侮辱广大人民群众的知识。
任何有脑子的人,在看到元宇宙概念的时候都会受到冒犯。林俊杰除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