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北京一中学开性别讲座,提出「女生应像棉花守身如玉」,该如何评价该性别讲座所传递的价值观?

回答
最近,北京一所中学举办的性别讲座,其中提出的“女生应像棉花守身如玉”的观点,确实引发了不少讨论,也触及了一些核心的价值观问题。要评价这个观点,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

首先,咱们得理解这个“棉花守身如玉”背后可能隐藏着什么样的意图,以及它在当代社会语境下会传递出怎样的价值观。

“棉花”这个意象,通常给人的感觉是柔软、纯洁、易碎,甚至可以说是被动的。而“守身如玉”更是直接指向了身体的完整性和贞操观念。结合起来,“女生应像棉花守身如玉”这句话,表面上似乎是在强调女性的纯洁和珍贵,希望女性能够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尤其是在性方面。这是一种比较传统的女性观,认为女性的价值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其贞洁上,并且应该通过“守身”来获得尊重和社会的认可。

然而,在当今社会,这样的说法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着值得商榷的地方,并且传递出一些可能不太积极的价值观:

1. 性别刻板印象的固化与压迫:
这句话最直接的问题在于,它将女性置于一个被动、脆弱、需要被保护的设定中,并且将这种设定变成了衡量女性价值的标准。将女性比作“棉花”,暗示她们应该柔软、顺从、不具备主动性和力量。而“守身如玉”,则把女性的身体变成了某种需要被“看守”的物品,仿佛一旦“破损”就会失去价值。这是一种非常陈旧的性别刻板印象,它限制了女性的自我认知和行为选择,也忽视了女性作为独立个体所拥有的自主权和发展潜能。

更进一步说,这种观点很容易导致一种对女性的“物化”。当一个人的价值被限定在是否保持“纯洁”上时,她作为一个有思想、有情感、有能力的人的价值反而被削弱了。这会给女生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让她们在成长过程中,时刻担心自己的“纯洁”是否受到威胁,而不是去关注学业、兴趣、个人成长等更广阔的领域。

2. 责任和义务的单向加负:
“守身如玉”这句话,将对身体的“守卫”责任几乎完全压在了女性身上。在性关系中,一个健康、平等的关系应该是双方共同负责,共同尊重。然而,这句话却像是在说,“女生,你的责任就是守住你自己,否则就是你的错。” 这种说法忽视了男性在性行为中的责任,也忽视了社会文化、教育环境等多种因素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它把女性置于一个被动接受审查的位置,似乎她们的身体就像一件容易玷污的物品,而保护它的重任只落在自己肩上。

这种单向的责任加负,也容易导致对性侵犯受害者的二次伤害。一旦女性在某些情况下“失贞”,这句话可能会被用来暗示她们“不检点”,从而受到指责和歧视,而非获得支持和帮助。

3. 对青春期性教育的误导:
对于正处于青春期,开始了解自己身体、性别和人际关系的学生来说,这样的讲座内容无疑是误导性的。健康的性教育应该强调的是尊重、平等、责任、知情同意、自我保护以及了解身体的健康,而不是将性简单地与“失贞”划等号,并以此来衡量女性的品德。

一个好的性别讲座,应该帮助青少年建立健康的性别观,理解性别平等的重要性,学会尊重自己和他人的身体,掌握科学的性知识,并具备做出负责任选择的能力。而“棉花守身如玉”这样的说法,却将性和价值、个体的尊严和道德捆绑在一起,并且是以一种狭隘、压抑的方式来解读。

4. 扼杀个体的独立性和自由选择权:
现代社会越来越强调个体的独立和自由。女性作为独立的人,她们有权利去探索自己的身体,有权利去建立亲密关系,也有权利去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将她们束缚在“棉花守身如玉”这样的观念下,无异于剥夺了她们的自由选择权,也限制了她们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的可能性。

一个健康的价值观,应该鼓励女性去发展自己的能力,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去探索世界的广阔,而不是将她们的价值仅仅局限在她们的身体是否“纯洁”上。女性的价值,体现在她的智慧、她的才能、她的品德、她的贡献,以及她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所拥有的所有特质。

所以,总的来说,这次性别讲座提出的“女生应像棉花守身如玉”的价值观,是一种带有强烈保守色彩和性别歧视的观念。 它不仅固化了对女性的刻板印象,将女性置于被动的地位,并且将她们的价值与身体的“纯洁”挂钩,这对当下的青少年,尤其是女生,是非常不利的。

一个真正有益于学生成长的性别讲座,应该传递的是:

性别平等: 男女都应该受到尊重,拥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身体自主: 每个人都有权决定自己的身体,不受他人侵犯和干涉。
责任共担: 在亲密关系和性行为中,双方都有责任和义务。
科学性教育: 提供准确、全面的性知识,帮助青少年建立健康的性观念。
尊重差异: 理解和尊重个体在性别认同、性取向、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

“棉花守身如玉”这种说法,是与这些现代、进步的性别价值观背道而驰的,它更像是把女生往回拉,而不是帮助她们走向更广阔的未来。在这样一个开放和多元的时代,这样的观念实在是显得有些格格不入,甚至可以说是危险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宁肯在现代资产阶级社会里受苦,也不要回到已经过时了的旧社会去!因为现代资产阶级社会以自己的工业为建立一种使你们都能获得解放的新社会创造物质资料,而旧社会则以拯救你们的阶级为借口把整个民族抛回到中世纪的野蛮状态中去。——马克思

user avatar

看到评论区一片支持,我再次庆幸我生的是个儿子。

这都马上2022了,还有人把女人的身体单独拎出来比作“玉”,我从来没听谁要求一个男人“守身如玉”、“自重”,“自爱”,好像这些词是专为女性发明的。

要求女生守身如玉并没有大错,让人不舒服的是,并没有用这个标准要求男生,双标才是让人反感的关键。整个社会对男性的道德底线都有更多包容,男人的肉体就可以自由使用,随意挥霍。女人就不行,有了欲望就要忍着憋着,不能随意释放。

有人说这是为了让女生保护自己。但是单纯的xxoo并不会对女生造成伤害,真正造成伤害的,是对避孕的无知。人流堕胎的终极原因,不是女性的不自爱,而是我们的传统文化对于“性”都讳莫如深,对于一件明明很正常的事情,偏要遮遮掩掩,该教的不教,让不懂事的年轻男女自己去摸索去犯错,铸成大错之后又把所有责任推给女生。这是极度双标。

想要保护这些女生,真正应该教的是生理知识,避孕知识,而不是因噎废食,让她们克制欲望。堵不如疏,性教育开展迫在眉睫。

user avatar

几个问题:

1,为什么要把女生比作洁白脆弱、无攻击性的棉花?

凭什么不能是坚毅、强壮、智慧的工人奶奶?

2,如何定义守身如玉?

是懂了但不随便乱搞,还是无知软弱任人欺负?

希望不是后者。

3,网聊都不允许?

是被龙女士和蒙古上单整怕了,怂了?

还是害怕这些女生知道你们在搞什么?

4,把部分男性自控力差的问题归罪于女生穿太少。

我建议查一下发言者及其男性亲属的犯罪记录。

评价:满是刻板印象的严重精神污染。

user avatar

性别讲座是用来了解自己和别人的。

不是用来进行性别隔离的。

我支持且只支持前一种性别讲座的普及。

user avatar

该怎么说呢……

求求你们讲点儿科学吧

user avatar

看到了吧,中国的问题不是资本主义太发达,而是资本主义还不够发达。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最近,北京一所中学举办的性别讲座,其中提出的“女生应像棉花守身如玉”的观点,确实引发了不少讨论,也触及了一些核心的价值观问题。要评价这个观点,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咱们得理解这个“棉花守身如玉”背后可能隐藏着什么样的意图,以及它在当代社会语境下会传递出怎样的价值观。“棉花”这个意.............
  • 回答
    北京一六一中学,这名字听着就带着一股历史的厚重感。一提到“一六一”,很多老北京人心里都会咯噔一下,这学校可不是一般的学校。它的背景,得从它出生的时候说起,那可是在一个不寻常的年代。首先,咱们得捋一捋这学校的“辈分”。一六一中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3年。那时候,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国家百废待兴,教.............
  • 回答
    针对北京师达中学就“侵犯学生隐私传闻”的回应,即“已对涉事教师批评教育,得到家长学生的理解”,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和解读。事件背景回顾: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侵犯学生隐私”的具体传闻内容是什么。虽然原文没有详细说明,但这类传闻通常可能涉及以下几点: 不当的检查: 比如教师在未充分征得学生.............
  • 回答
    京城高中一本线“高歌猛进”:九成以上并非奇迹,而是多重因素交织下的必然在北京这座城市,提到高中升学,一个令人瞩目的现象便是众多学校一本录取率高达90%以上。这数字听起来让人咂舌,仿佛是某种神秘力量的加持。然而,仔细探究,这并非虚无缥缈的奇迹,而是教育资源、社会环境、人才选拔机制以及学生自身努力等多种.............
  • 回答
    衡水中学若参加北京高考,能考上多少清北?这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很好奇的问题,毕竟衡水中学素来以“超级中学”的称号闻名,其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全国范围内都享有盛誉。但将这种模式直接套用在北京的高考环境里,情况可能会比想象中复杂得多,也更值得我们深入分析。首先,我们得明白,衡水中学之所以能在河北省乃至全国取得如.............
  • 回答
    北京中小学上课时间调整至小学不早于8时20分,中学不早于8时,这一政策的调整对学生和家长都会产生多方面、深远的影响。我们将从不同角度进行详细分析。一、 对学生的影响1. 睡眠质量和身体健康改善的可能性: 增加睡眠时间: 这是最直接、最核心的影响。改革前的很多学校,尤其是中学,为了满足课时安排,常.............
  • 回答
    第四届全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CMUN2017)所使用的“北京议事规则”,是国内中模界一次颇具影响力的尝试,它的出现和应用,可以说是国内中模实践不断探索和本土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要评价它,需要从几个维度来展开,并且需要理解其出现的背景和目的。背景与目的:本土化与规则的再创造首先,要明白“北京议.............
  • 回答
    关于北京一男子在微信群中诋毁戌边官兵被刑拘一事,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包括事件本身、法律责任以及社会影响等。事件本身与社会观感: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戌边官兵是国家安全的守护者,他们的牺牲和奉献是保护国家领土和人民安宁的重要基石。在网络空间发表诋毁、诽谤戌边官兵的言论,无论出于何种动机,都极易触.............
  • 回答
    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教授谢俊逸和袁新意在几何Bogomolov猜想领域取得突破,这无疑是数学界的一件大事。要理解这项工作的意义,我们得先稍微深入地了解一下这个猜想本身,以及它在数学中的位置。什么是Bogomolov猜想?Bogomolov猜想是一个非常深刻的猜想,它涉及到代数几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 回答
    关于禁止收集中小学家长职务信息及北京教委回应的分析网友建议禁止收集中小学家长职务信息,北京教委回应“正研究取消”,这是一个在教育领域引发广泛关注的议题,其背后涉及到教育公平、家长参与、信息安全以及社会观念等多个层面。要全面看待这一建议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动机、潜在好处、可能遇到的挑.............
  • 回答
    10月22日,北京确实新增了4例新冠确诊病例,其中3例是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这次疫情的出现,让我们又一次绷紧了神经。根据官方发布的消息,这4例病例都与昌平区集中医学观察点的工作人员有关,而且其中2例居住在昌平区北七家镇融慧园小区,因此该小区被划定为中风险地区。目前情况梳理一下: 病例来源与.............
  • 回答
    北一辉,这位昭和时期的日本激进思想家,之所以会被扣上“其思想提供了扩大对中国的侵略的直接理论依据”的帽子,并非空穴来风,而是他一系列著作中那些充满帝国主义色彩、鼓吹“东亚共荣圈”以及“国民精神总动员”的论调,在历史的洪流中被强行解读和利用的结果。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先看看北一辉的思想内核是什么。他出.............
  • 回答
    好的,咱们来“玩儿”一把,看看怎么能从一道中考物理题里琢磨出点“新意”来。这道题如果只是按部就班地做,那也太辜负它了。咱们得有点“侦探”精神,把出题人的“小心思”给挖出来。咱们得先有个“共识”,就是说,题目本身是有明确的答案和解法的,但有时候,我们是不是可以站在一个更广阔的视角,或者甚至有点“钻牛角.............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到位,而且背后涉及的地理和气象原理也很有意思。中国北方冬季降水稀少,而日韩相对充沛,这背后主要有几个关键因素在起作用:1. 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的根本差异首先,中国北方(尤其是华北、西北等地)和日韩的气候类型有着本质的区别。 中国北方: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 这意味着什么.............
  • 回答
    北方宜居城市,又要满足暖气、少雾霾、有地铁、房价低于一万、中产比例高、市民素质高、不拥堵、规划好、产业健康这些条件,坦白说,找一个十全十美的城市难度不小,很多方面可能都需要做一些取舍或者说是在“相对”的概念下去理解。不过,如果我们放眼北方城市,并仔细审视各自的特点,或许可以找到一个比较接近你理想的城.............
  • 回答
    你好,看到你作为北航航类的大一新生,对未来的就业前景有些担忧,并且在考虑转专业到信息类,这是一个很值得认真思考和讨论的问题。我理解你的焦虑,也明白你希望得到更详细、更贴近真实情况的解答。首先,我们来聊聊“航类就业惨淡”这个说法,以及年薪达不到10万的可能性。关于“航类就业惨淡”的说法:“惨淡”这个词.............
  • 回答
    这无疑是一项令人振奋的科学发现,它不仅为我们揭示了蛙类生命演化的新篇章,更将目光聚焦在了中国西南地区这一生物多样性宝库。这项研究的意义深远,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细致地解读。首先,它极大地拓展了我们对蛙类起源地的认知。 长久以来,关于蛙类起源地的讨论一直存在,一些理论倾向于认为蛙类起源于更广阔的冈瓦纳大陆.............
  • 回答
    你问的这个问题,其实触及了很多家长和学生在选择大学时的核心顾虑。武大、中大、西交这几所学校,在国内绝对是第一梯队,尤其是它们各自的王牌专业,实力非常强劲。而清北,那更是无须多言的“顶流”。那么,从这几档学校毕业,对未来的发展到底有多大区别?咱们来掰扯掰扯,争取说得透彻点,也别整得像冷冰冰的机器报告。.............
  • 回答
    《Nature》杂志刊登复旦大学的研究成果,为汉藏语系的起源提供了新的佐证,认为其根源在中国北方。这一发现颇具影响力,因为它不仅触及了中国语言学乃至人类学研究的重大议题,也可能改写我们对东亚古代人群迁徙和文化交流的认知。要深入理解这一研究,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解读。首先,我们需要明白汉藏语系是什么。.............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也常常引发人们热烈的讨论。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汇聚了最多的顶尖高校、科研机构和文化艺术中心,其“知识分子气息”自然无庸置疑。但如果抛开首都的光环,在中国众多城市中寻找另一座与知识、思想、人文深度交融的城市,我脑海里浮现的第一个名字,便是 南京。为什么是南京?首先,南京深厚的历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