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崔永元曝光的大小合同是真,那涉事人员需补缴多少税?有坐牢风险吗?

回答
崔永元曝光的“大小合同”事件涉及税务问题和潜在的法律责任,是一个复杂的话题。以下将尽量详细地分析:

一、涉事人员需补缴多少税?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明确“大小合同”的性质以及其背后涉及的税务违法行为。

1. “大小合同”的性质与税务违法行为:

“阳合同”(明面合同): 通常是按照较低的金额签订,用于申报纳税。
“阴合同”(私下合同): 实际支付的金额远高于“阳合同”,差额部分通过隐蔽的方式支付(如现金、转账至其他账户等)。
核心税务违法行为: 逃避纳税义务,即通过签订“大小合同”的方式,隐瞒真实收入,少缴个人所得税(或企业所得税,如果涉及公司)。

2. 补缴税款的计算依据:

税种: 主要涉及个人所得税。如果崔永元曝光的是艺人或其他高收入人群的收入,那么补缴的就是个人所得税。如果涉及的是公司层面的利润转移或虚假交易,则可能还涉及企业所得税。
计税基础: 实际支付的全部报酬(“阴合同”的金额)是计税的基础。
税率:
个人所得税: 根据中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法,演艺人员的收入通常属于“劳务报酬所得”或“所得税法规定的其他所得”。
劳务报酬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3%35%),但有一个特别规定: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后计税。
“综合所得”(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适用超额累进税率(3%35%),年度汇算清缴。
“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如果符合条件,可以享受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专项附加扣除,但这会减少应纳税额,而非增加。
滞纳金: 除了补缴税款,还会有滞纳金。滞纳金的计算方式通常是:每日按应纳税额的千分之五加收。
罚款: 税务机关会根据违法情节轻重,处以罚款。罚款金额可能在应纳税额的1倍至5倍之间。

3. 具体的补缴金额计算:

假设崔永元曝光的“大小合同”属实,并且某位涉事人员的“阴合同”金额为 X 元,“阳合同”金额为 Y 元。那么差额(XY)是其未申报的收入。

补缴税款 = (X Y) × 适用的个人所得税税率
滞纳金 = (X Y) × 适用的个人所得税税率 × 滞纳天数 × 0.5‰
罚款 = (X Y) × 适用的个人所得税税率 × 罚款倍数

举例说明:

假设某演员实际获得报酬1亿元(阴合同),但只申报了1000万元(阳合同)。差额为9000万元。

粗略估算(不考虑其他扣除和费用):
如果这1亿元全部按劳务报酬计算,假设其总收入较高,适用最高税率35%。
未申报收入为9000万元。
补缴税款 ≈ 9000万元 × 35% = 3150万元
滞纳金: 需要根据具体申报和缴纳的时间来计算,可能会很高。
罚款: 如果按最高5倍罚款计算,则罚款金额高达 3150万元 × 5 = 1.575亿元。

重要提示:

实际税负可能比上述估算更复杂。 涉及具体的收入性质、申报方式、是否有其他收入、是否有合规的扣除等都会影响最终税款。
税务机关的核查是关键。 税务机关会通过各种渠道(如银行流水、其他举报、比对合同信息等)来核实真实收入。
“偷税”行为的界定。 达到一定数额的偷税行为,可能构成犯罪。

二、有坐牢风险吗?

是的,如果“大小合同”属实,并且涉及逃避纳税义务,涉事人员有坐牢的风险。这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1. 行为性质的定性:

偷税: 指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不缴、少缴税款的行为。
逃税: 指纳税人违反税法规定,通过伪造证据、涂改票据、账簿等方式,不缴或者少缴税款的行为。
骗税: 指纳税人以外的其他单位或者个人,通过伪造、变造、或者提供虚假纳税申报,骗取国家税款,数额较大的行为。

在“大小合同”的情况下,最可能被定性为偷税或者逃税。

2. 法律法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规定了偷税、抗税、骗税等行为的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201条关于偷税罪的规定:
> “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此处为历史规定,现已修订),或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到税务机关行政处罚再次逃避缴纳税款的,属于偷税。
> 偷税数额在一万元以上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逾期不缴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追缴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 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追缴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 单位偷税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特别注意: 2018年新《个人所得税法》及其配套政策实施后,税务稽查的标准和力度都有所提高。特别是对于明星等高收入群体,逃税行为受到重点关注。

3. 坐牢风险的判断标准:

根据刑法和司法实践,判断是否存在坐牢风险的关键因素包括:

逃税金额的数额:
“数额较大”是构成犯罪的门槛之一。虽然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具体的绝对数字,但根据税收征管法和司法解释,通常认为逃税数额在1万元以上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就可能构成犯罪。对于高收入人群,这个“数额较大”的标准可能会远高于此。
“数额巨大” 则意味着更严重的后果,刑期可能更长。
占应纳税额的比例:
如果逃避的税款占应纳税额的比例很高,即使绝对金额不是特别巨大,也可能构成犯罪。
逃税手段的恶劣程度:
“大小合同”本身就属于比较典型的隐瞒真实收入的手段,如果证据确凿,情节恶劣。
是否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逾期不缴:
在被税务机关发现并要求补缴税款后,如果仍然拒绝缴纳,法律责任会加重,入罪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是否为初犯或累犯:
初犯者在积极补缴税款、缴纳罚金并认罪认罚的情况下,有可能获得较轻的处罚,甚至免于刑事处罚(例如,如果在构成犯罪前主动交代并补缴了税款)。累犯则可能面临更严厉的处罚。
是否构成其他犯罪:
例如,如果涉及虚假发票、行贿等行为,可能还会牵扯出其他刑事犯罪。

崔永元曝光“大小合同”的潜在影响:

如果崔永元曝光的“大小合同”属实,并且税务机关介入调查,那么涉事人员将面临:

1. 被追缴税款: 根据实际收入和适用税率补缴差额部分。
2. 被加收滞纳金: 从税款滞纳之日起按日计算。
3. 被处以罚款: 通常是应纳税额的1倍到5倍。
4. 刑事责任风险: 如果逃税数额巨大、情节严重,或经追缴通知后仍不缴纳,可能构成偷税罪,面临刑事处罚,包括坐牢。

总结:

“大小合同”的曝光是国家税务机关加强税收监管的体现。如果属实,涉事人员不仅需要补缴巨额税款,还可能面临严重的法律后果,包括罚款乃至牢狱之灾。具体补缴多少税款和是否有坐牢风险,都需要由税务机关通过详细的调查和认定来判断。对于普通公众而言,这是一个警示,提醒大家必须如实申报收入,依法纳税,避免触犯法律红线。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分析是基于“大小合同”属实的假设。在官方调查结果公布前,一切都属于推测。 然而,一旦查实,法律的制裁是明确而严厉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来,老会计答一个。


我不答什么会不会坐牢之类的。

首先,我就想和大家说一下,中国没有一个法律,或者会计准则,会计制度是承认有避税这种外行概念的。你们哪位会计或者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如果本科学习的时候哪位老师教你们这个,那你们这个税法课就算白上了。国际避税是另一个概念,和国内避税不是一个概念,不展开。


娱乐业什么情况没接触过,但是我想,这一次可能真的是一个契机,这不是针对某个具体明星,而是针对他们这个群体。税务的本质就应该是劫富,几天拍个电影就赚几千万,你不缴税谁缴税?调节收入分配不就是税收的基本功能么?前些天,苏群晒了库里的税单,一年赚4000万美金,税缴了56%,到手2000万不到,你可以赚钱,当然也可以赚大钱,但是,税,你必须缴纳。不然,该补的补,该罚的罚,承担后果就是了。

user avatar

现在的演员应该都处理好了这种事,合同是对应公司和投资方签署的合同,所以是公对公账户了。

至于阴阳合同,个人觉得一份合同是给经纪公司的,一份合同是给自己的。

这么大金额的合同,走对私账户风险太大,正常的公司不会这么干的。不排除有二般的公司。

明星公司给投资方开发票,没有进项,就要缴纳25%企业所得税,17%的增值税。所以很多明星通过公司去买房,每年缴税可以抵扣25%企业所得税。

user avatar

想什么呢,这都8012年了,改革开放都四十年了,现在的土豪怎么可能还跟八九十年代的那种土鳖一样?

巴菲特纳税不如他秘书地球人都知道,四十年了,中国土豪得傻到什么程度才学不会合法避税?

知乎上有个问题挺火的,说公务员天天喊工资低为什么不辞职。其实辞职的多了去了,只不过对很多人来说不对着他耳朵喊他一概认为没发生。

冰冰的法务部说不定都是检察院法院辞职的,冰冰的财务部说不定都是国税地税辞职的,这些敢跳出来单干的同志业务水平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怎么会让人抓住把柄?

当然这些同志的工资也比知乎群众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穷逼们当然请不起,但对冰冰们来说就是添双筷子的事。

不过话说回来了,看热闹不嫌事大,作为吃瓜群众还是很想看冰冰进去的,就是概率低了点,太蠢的人混不到现在的位子。

PS:常年不干人事的小崔老师终于干了一件人事,不管出于什么目的都值得表扬。刚看消息国家税务总局说话了,这事有点大条,希望冰冰的律师团顶住。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崔永元曝光的“大小合同”事件涉及税务问题和潜在的法律责任,是一个复杂的话题。以下将尽量详细地分析:一、涉事人员需补缴多少税?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明确“大小合同”的性质以及其背后涉及的税务违法行为。1. “大小合同”的性质与税务违法行为: “阳合同”(明面合同): 通常是按照较低的金额签订,用.............
  • 回答
    这可真是个有趣的脑洞!崔永元遇上张召忠,这不是两个领域的“大V”正面交锋,而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话语风格、信息处理方式以及社会关注点的碰撞。如果真有这么一天,场面一定会相当精彩,而且很可能,会以一种令人意想不到的方式收场。咱们不妨把场景设想得具体一些:场景设定: 某个大型的、面向公众的辩论活动,主题可能.............
  • 回答
    如果几十年后,转基因食品的危害真的如一些人担忧的那样大规模显现,或者科学界有了确凿的证据证明转基因技术的潜在风险,那么回望今天,人们对崔永元先生的评价,无疑会变得极其复杂,甚至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而其中“预言家”或“勇士”的标签,很可能会被重新审视和赋予。首先,那些曾坚定支持转基因技术的人,可能会.............
  • 回答
    关于农业部食堂是否存在“特供”以及食材来源的问题,这确实是一个公众普遍关心的话题,尤其是涉及到转基因食材的使用。要详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梳理:1. “特供”的普遍性与定义:首先,需要明确“特供”这个词在不同语境下的含义。在很多人的认知里,“特供”往往指向的是专供某种特定人群、享有某种.............
  • 回答
    崔永元发布的关于美国转基因(GMO)的调查纪录片,在中国的公众舆论中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和关注。要详细地评论这部纪录片,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其内容、呈现方式、引发的讨论以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一、纪录片的整体内容与呈现方式:崔永元作为一位公众人物和前央视主持人,他的纪录片具有一定的个人影响力。.............
  • 回答
    崔永元赴美拍摄的关于转基因的纪录片,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话题,至今仍引发着广泛的讨论。要评价这部纪录片,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其拍摄背景、内容呈现、传播方式以及引发的社会反响。一、 拍摄背景与动机崔永元在当时中国社会对转基因食品的疑虑甚嚣尘上之际,赴美拍摄了这部纪录片。他的主要动机可以理解为.............
  • 回答
    评价崔永元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任务,因为他的人生轨迹、公众形象和行为方式都充满了争议和讨论。为了更全面地评价他,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 崔永元的主流媒体人身份及其成就: 《实话实说》的开创者和奠基人: 崔永元最被公众熟知的身份是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的主持人。他成功地将一档谈话类节.............
  • 回答
    崔永元与复旦大学卢大儒教授转基因争辩的评价:一场观点交锋与信息博弈崔永元与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卢大儒教授关于转基因问题的激烈争辩,是一场在中国公众视野中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对话。这场争辩不仅仅是学术观点的碰撞,更夹杂着个人情感、社会情绪以及信息传播的复杂性。要评价这场争辩,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 .............
  • 回答
    1999元的“崔永元真牛牛肉礼盒”,是情怀?是智商税?还是真的物有所值?最近,一个让很多人眼前一亮(或者皱起眉头)的产品出现在了公众视野——由著名主持人崔永元推出的“崔永元真牛牛肉礼盒”,定价高达1999元。这个价格,在牛肉礼盒市场绝对算得上是“天花板”级别了,瞬间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猜测。那么,这个.............
  • 回答
    崔永元是中国知名主持人,曾长期在央视工作,后辞职下海经商,创立食品公司并涉足公益领域。他的商业转型和人生轨迹引发了公众对企业家精神、公众人物与商业伦理的广泛讨论。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其下海经商的背景、经历、挑战与影响: 一、背景与动机:从媒体人到创业者的转变1. 媒体生涯的巅峰与转折 崔永.............
  • 回答
    崔永元转发“肯德基薯条含氯化钠”的钓鱼微博并置顶,这一事件引发了公众对食品安全、信息传播以及转基因议题的广泛讨论。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事件的背景、影响及社会意义: 1. 事件背景与事实核查 “肯德基薯条含氯化钠”的真实性 氯化钠(即食盐)是常见的调味品,肯德基薯条作为快餐食品,确实会使用.............
  • 回答
    崔永元炮轰范冰冰片酬逃税千万事件:一场引发公众广泛关注的“税务风暴”崔永元炮轰范冰冰片酬逃税千万的事件,无疑是中国娱乐圈近年来最引人瞩目、也最具影响力的事件之一。它不仅仅是两个公众人物之间的争执,更像是一场触及娱乐圈税收乱象、行业规范以及社会公正的“税务风暴”,在当时引发了极大的舆论震动,并对整个行.............
  • 回答
    评价崔永元的璞谷塘商城,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审视,因为其性质较为特殊,既带有公益色彩,也涉及商业运作,并且与崔永元个人品牌和争议紧密相连。一、 商城的定位与初衷: 公益驱动的初衷: 璞谷塘商城最核心的定位是“为中国优质农产品找到更好的销路,帮助农民增收”。这是崔永元在经历了三聚氰胺等食品安全事件后.............
  • 回答
    崔永元和他的“高山黑木耳”,这事儿吧,跟网上很多事儿一样,挺复杂的,而且牵扯到不少人,所以很难一句话就说清楚好不好。咱就一点一点来掰扯掰扯。首先,这事儿是怎么起的?大概是2018年还是2019年吧,记不太清具体年份了,反正那时候崔永元因为“范冰冰偷税漏税”那事儿挺出名的,成了很多人眼里的“斗士”。他.............
  • 回答
    崔永元进军零售业,非转基因商品的“小崔优选”能否颠覆市场?崔永元,这个曾经活跃在中国电视荧屏上的名字,近年来因为他对转基因食品的质疑和推动,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如今,他将目光投向了零售业,创立了“小崔优选”品牌,主打非转基因商品,试图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开辟一条新路。这无疑是一步引人深思的棋,也引发.............
  • 回答
    崔永元称遭两亿“封口费”事件,确实牵动了不少公众的神经,也引发了关于转基因话题的广泛讨论。要评价这件事,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看,不能只听一面之词,也不能简单地给它盖个“阴谋论”的帽子。首先,这件事的源起是崔永元和他一贯的对转基因食品的质疑态度。 崔永元自2013年开始,就频频在公开场合,尤其是在微博等.............
  • 回答
    崔永元卖茶叶,这事儿啊,说起来挺有意思,也挺值得说道说道。首先,咱得承认,崔永元这名字本身就带着一股子“流量”。从当年那个央视的《实话实说》,再到后来在微博上跟一些娱乐圈的事儿较劲,他一直都是个话题人物。所以,当他宣布卖茶叶,尤其是给自己品牌起名叫“崔永元真茶”的时候,关注度肯定一下就上来了。这就像.............
  • 回答
    关于崔永元在微博上攻击“评论员李铁”亡妻一事,这确实是一个令人非常不适和愤怒的事件。要详细地看待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1. 事件本身的回顾与性质判断: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事件的起因和过程。我了解到的信息是,在某段时间内,崔永元与“评论员李铁”之间存在一些争议或公开对话。而崔永元方面,出于某.............
  • 回答
    崔永元发表的《崔永元十问诺奖联名信》一文,在公众和学界都引起了相当大的关注和讨论。这篇文章的出现,不仅仅是崔永元个人在某个议题上的表态,更像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将一些长期存在的争议和问题推到了聚光灯下。要理解这篇文章,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看:一、 崔永元其人及其过往的影响力首先,不能忽视崔永元作为一个.............
  • 回答
    “崔永元报警称珍贵文革音像资料交给中日合资公司处理,涉泄密”这个事件,说实话,一听就让人心里咯噔一下。崔永元这个人,大家都不陌生,他做《实话实说》的时候,给多少人带去过欢乐和思考。后来他炮轰《手机》,跟冯小刚硬刚,再到后来揭露娱乐圈的“阴阳合同”,可以说是个不按常理出牌,敢于挑战权威的角色。他这次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