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二胎后生育率最高的除了某神族,剩下的就是山东了
为什么
因为山东济南啊青岛啊烟台啊威海啊大连啊(划掉)发展的比较均衡
根本不用挤到一个地方去打工
就在家门口就行了,
这就意味着可以随时回家,房价也维持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形成了良性循环
现在很多省市就是省会独大,找工作除了去省会根本就没别的地方,都挤到一起,资源就那么点,谁还敢生孩子啊
我一直认为中国应该学德国的,每个城市都有不错的企业,()实在不行学美国也行啊,特么学香港·····
而不是挤到一起
当然以前行政命令可以这么做
现在都是私企了,人家要利润的···
没人干活怎么办,引进移民咯,加工资是不可能加工资的
富士康也承诺,将创造平均年薪近5.4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6.4万元)的工作,这个数字高于目前美国平均薪资;以美国劳工部6月发布的周薪资料推算,民间企业员工平均年薪约4.7万美元。这座新厂初期将聘雇3000人,最终将聘用1.3万人。
其实2008年,不,甚至2012年之前,放开计划生育,起码能迎来一个高峰,那时候房价还是能承受的
结果等到现在放开了,根本就生不起了····
高票half life 的白老鼠实验把我搞的有点紧张,这不就是当前中国正在发生的事情吗? 我还有好多代码要码,匆忙先总结一下。
按照高票那个回答实验例子,中国人居住非常密集,生活环境非常严峻,中国的现状持续下去岂不是没救了?妥妥的凉了?
挽救措施:
中国的极限在哪里?
中国有500万平方公里宜居土地,三分一下,166万农业用地,166万保留/绿化,166万建设城市供商业、工业和生产。我们取个整数,100万平方公里可以规划为城市,现有技术条件下按5000人/平方公里。50亿人。
我国现有13亿人,还有很大发展空间,但是按现在的生育率,怕是很快就会面临人口断崖,发展不下去了。根据联合国的预测,最低到2100年可能只有7~8亿人左右了。我看了这个白老鼠的实验,悲观估计可能更低。
就说几个最近的感想。
一,人口。80后90后好像有人测算过,如果世界没什么大变动的话,到他们60岁以后,那时到60岁往上,将有5亿人左右,如果那个时候全国人口10亿(总得下降吧),也就是60岁以下,再除去孩子,到不了5亿,想想就很可怕。
二、所谓的有一些钱了就不生,是真的。不是养不起,而是拼不起家境。如果上一代的财富,后代大多数追不上,就会有这个问题。这些家境给一个人,很有竞争力;分给两个人,就给不了多少了;分给三个再往上,就和穷人没什么两样了。全世界都这个原因,我们确定也要这样吗?
三、最近看有人问,家有儿女的家境,回头想了一想,发现,其实这几年,大城市里的物质生活,其实根本没有富裕多少,除了货币数量是超级膨胀了,觉得自己很有钱了,以前少见的东西,也不再少见了,但总体的生活,其实并没有变化太多。手机和电脑才是这几年的改变。只有科技改善了生活,房价的上涨,其实并没有改善生活多少,就是从这是我的房子,变成了这是我一千万的房子。还有以前到上海打拼,感觉只要站住脚了,就对未来充满期望,变成了,仅仅站住脚,还没老家好。老家都越来越好了,但人也越来越少了。
提高中国妇女的素质。
容我面向墙角偷笑一会。
========
上面有点调皮了。呵呵。
不过上面针对的是女同胞中的50%,没有在职场打拼的。
针对另外50%,养孩子的钱只是一部分原因,没有时间才是关键。想想以前国企怎么操作的。
针对这部分女同胞,需要社会整体的协调和安排,举个例子,哪个写字楼或者CBD周边能给附近工作的家庭建立托儿所的。想想就是成本高,市场经济嘛,要的是拉开差距,这种亏本生意是没人投资的。
朋友,罗马尼亚了解一下。齐大大的强制生育政策效果显著,把生育率从一点几拉到了二点几,结果等这批年轻人成长起来,经济却未同步增长不能提供足够就业岗位,后面发生的事大家都知道了。
前些年热热闹闹的阿拉伯之春也类似,国外敌对势力的走邪路煽动和国内保守统治集团的走老路压制固然是重要原因,但四点几五点几生育率制造的大量年轻人得不到996机会,不能为MSL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才是根本动力。
那么,随着新时期经济进入新常态,号召提高生育率的前景如何就很清楚了。
归根结底,低生育率的最大害处是高赡养比,要解决这个问题有比提高生育率更直接有效得多的方法。毕竟现代人寿命提高的原因不是基因突变而是医疗保障,只要坚定不移的推动深化改革,有力促进医疗市场化民营化,严格限制公立医院扩大规模,相信党和政府一定能解决好这个问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