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念上说,我一直是觉得应该换研究方向的。我始终觉得好些方向如果你没有人带的话,你很难踩进去,或者说有些方向相关课题的构思,外行人很难摸着门道,再不然就是踩一堆坑。
如果不是看自己博士期间做的细分方向的东西,而是看其他不同方向的人的文章,他们实验步骤里的小技巧/表征上的错误/实验设计的问题之类的,都不见得能看出来。所以我觉得换一个领域做博后,进专业的组学习,能大大提高我踩进另一个我感兴趣领域的可能性。
但缺点也很明显,除了踩进一个新方向需要适应周期,可能影响产出效率以外,一个很大的问题在于,你换方向申博后不好申,因为别人很可能倾向于招一个熟手,而你的履历怎么看都像是在强申……除非你的专业刚好和别人的需求匹配,不然你申博后的难度会大大增加。我正在吃这个亏,而且吃得不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