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经济史对现实有何应用? 第1页

  

user avatar   Orzhui 网友的相关建议: 
      

经济史上统计识字率有一个有趣的指数:age-heaping率。看的是人口统计中年龄以0和5结尾的人数比例,比如60岁,25岁。理论上讲年龄以0或者5结尾的人口比例应该是20%左右,但是对于不识字(数)的人来说,他们往往不知道自己的确切年龄,因此往往会说一个整数(0)或者中间数(5)。

在统计学上,往往用5以下的数字出现的频率(或者类似方法)考察样本是否随机,比如彩票兑奖、考试成绩是否造假。心理学上研究认识经典实验之一,就是让受试者先无意识看一个数字,然后让其说一个随机数字,发现受试者的选择受到影响。统计学和心理学上这些研究,我不知道是不是和age-heaping率互相借鉴,反正它们说明age-heaping率具有很好的微观基础。

利用age-heaping率考察古代识字(数)率结论惊人。比如根据研究即便是14世纪的英国富人,其age-heaping率高达60%,比意大利高10%以上,而到1800年英国age-heaping率则是20%左右,回到正常理论水平。也就是说,无论横向还是纵向对比,早期英国富人中文盲比例都很高。

有军事专家依据现代后勤理论,指出早期中外战争双方人数几十万不可靠。英国age-heaping率让我一直有个想法,中外古代战争人数不靠谱的重要原因,就是军队中大部分的人不识数。想想有大量贵族都不知道如何计算年龄,计算两位数加减非常困难,那么军队调配中牵扯到各种人员流动,这背后复杂的计算问题,就让人不得不怀疑当时的统计数据了。




  

相关话题

  中国房子既想去库存,又不想降房价,是否有点矛盾? 
  大家都是在哪儿得到最快、最新、最可靠的新闻? 
  为什么懂经济学却看不懂经济? 
  GDP是衡量社会福利的好指标吗? 
  资源的海洋运输路线对世界格局的影响?对中国的影响? 
  如何评价福州这个城市? 
  在中国知识真的不值钱吗? 
  经济学属于民科吗? 
  香港需要提防深圳发展吗? 
  核心,C刊,一类,二类都是指什么? 有什么区别? 

前一个讨论
历史上有哪些真正为人民服务的好官?
下一个讨论
相亲时聊什么成功率比较高?





© 2025-02-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2-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