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一些豪华车厂商会强调手工打造的车更高档?这个说法成立吗? 第1页

  

user avatar   ace-zh 网友的相关建议: 
      

好像很多人把“手工打造”理解为拿个锉子一点点磨?哪个榔头一下下敲?拿现代工艺,虐工业革命前的工艺水准找优越感,真的大丈夫?当然媒体喜欢鼓吹某个老师傅用榔头能敲出多高精密度,很多人因此受到误导,不奇怪。可是……您说您是内行?

“手工打造”需要的精加工设备比批量产品只多不少,要求只高不低。

现代工业的效率为何远远高于手工作业,最核心的,除了设备,更本质的是零件的可替换性。每个尺寸都有严格的工差链控制,保证一个生产成本和产品性能的平衡——围绕公差不断的和供应商模具工艺QC生产斤斤计较,这才是产品研发工程师的日常。所谓“工业”,指的不是设备、指的不是加工能力,而是在零件可替换基础上形成的量产体系。

很多人觉得,生产行业的成本就是材料、设备和人工成本。错!同样一批零件,通过检测,公差0.01mm的,10美元卖给客户A,公差0.05mm的,5美分卖给客户B,你能说A和B拿到的零件成本是一样的?

以当前的加工能力,仅考虑两个零件配合,精度完全可以达μm量级。检测上,一般要求检测设备精度至少是产品公差的2个数量级以上。为什么不定更高的标准?因为你要量产,就必须考虑零件的通用性。模具会磨损、设备之间会有差异,第一第二第三供应商的加工能力会有偏差……你不得不一而再的放宽公差。因为你不能要求产线每隔一两天就停产检修模具、不能要求设备都由一家来提供和维护、不能允许一个供应商出现断货就全线停产。同时,越重要的零件,关键尺寸越多,你也不可能像上面那样,通过检测筛选来提高零件精度,成本太高,而且每百万个零件里也未必能找到若干关键尺寸同时满足高精度的。

怎么办?精修!一个尺寸一个尺寸的修。不是用榔头锉子修,而是用量产品同等或以上的加工和检测设备修,以实现每个配合尺寸达到理想的精度。在现代工艺的背景下,这,叫手工打造




  

相关话题

  来回60公里上班应该买新能源吗 每个月油费1000多 买个长安奔奔estar 4万块 划算吗? 
  我是否应该买BBA呢? 
  为什么上海车展要分媒体日和专业观众日? 
  论5g可以给汽车带来哪些从来没有的东西,以及目前为止汽车有多少装了4g? 
  如果真有只加水就能动的发动机,那世界会怎么样? 
  经济实用油耗低的汽车,预算5w到10w,各位有什么推荐的吗? 
  2018 年有哪些值得期待的新车? 
  为什么拍摄视频的车手在驾驶硬派越野车穿越无人区的时候,不用带整桶整桶的汽油(大量汽油)? 
  如何看待杨笠粉丝为支持杨笠,晒奔驰车自称有多套房,结果被人揭穿造假实为租房挤地铁? 
  如何评价丰田即将推出 1.5L 三缸发动机?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暴走漫画王尼玛称被监控,创始人回应系公司网管滋事」?
下一个讨论
当年那个犀利的韩寒是否已经离我们远去?





© 2025-05-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5-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