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乌克兰 1932~1933 年的饥荒真的是人为的吗?真实历史是什么样的? 第3页

           

user avatar   you-lun-74-61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看一下乌克兰大饥荒的死亡人数

Based on newly discovered documents, censuses, and eyewitness accounts, most scholars place the number of victims at 7-10 million people. One third of those who died were children.

基于新发现的档案,统计数据和证人描述,大部分学者认为受害者人数在7-10百万之间。三分之一死者是小孩。

还有,这个过程中不仅仅是大饥荒,还有各种抓捕,驱逐和清洗,贴一段文字:

The consequences of the Holodomor extended far beyond the human losses and had devastating and far-reaching effects: economic, social, demographic, political, psychological, cultural and linguistic.

• Millions were deliberately starved to death by the Soviet regime. The decimation of the rural population brought about the destruction of the Ukrainian language, traditions, and the spirit of individualism and independence.

• The Ukrainian elite and the Ukrainian Orthodox Church were annihilated through massive arrests, deportation, and firing squads. Russification encompassed all spheres of Ukrainian life.

• It created a number of social problems, including vast numbers of orphaned children, many of them resorting to crime as a means of survival.

• The Holodomor brought about a significant alteration in Ukraine’s demographics. Entire villages were depopulated. After the famine, 2-3 million people were brought from Russia into the depopulated areas of Ukraine.

• The Holodomor had a devastating impact on the psychology of Ukrainians who survived the Famine. Starved into submission and filled with constant fear of repressions, they were compelled to pretend that it had never happened and sing praises to the regime.

除了这个过程中的清洗之外,以及史达林不顾大饥荒,同时在出口食品,Gennady Boryak教授指出:

“Even a cursory review of these documents allows us to see the terrifying exploitation of Ukrainian regions, which were turned into territories of death in 1932-1933. The Plan for exporting products from Ukraine in 1933 was estimated at 107 mln. rubles. and was fulfilled by 85%. Compared to 1932, export of products increased by 24%! A particularly significant increase was observed in the food sector – the plan was executed by 126%. The Plan of Plodexport (fruit export) was quite substantial, reaching 137.8%!”

接下来重点谈一下大饥荒期间的抓捕和清洗

在1933年初期,就出现了大规模驱逐人群的计划,最初计划驱逐300万人,然后减少到了200万人。在2月7日亚戈达通知 Kazakh ,也就是OGPU的领导关于驱逐100万人去哈萨克斯坦的计划。同一天他告诉西伯利亚的OGPU领导人计划驱逐100万人去西西伯利亚。按照MICHAEL ELLMAN的说法,1933年的时候,苏联的领导人对农民非常有敌意(这大概也是乌克兰大饥荒在一些地方被认为是种族灭绝的原因之一),此外,1933年的大量的人员死亡被视为一种消灭反苏分子的方法(Secondly, the mass deaths from starvation which actually took place in 1933 could be seen by this anti-peasant leadership as an alternative—and cheaper and thus more attractive—way of eliminating ‘anti-Soviet elements’. )

当然,首先就会有一个问题就说为什么最初计划驱逐300万人,然后减少到了200万人, Davies 和Wheatcroft给出了两个原因,首先是地方政府不愿意也没有能力吸收那么多人,然后是因为接下来发生的灾难。照MICHAEL ELLMAN的说法,地方政府的反对也是一个原因,毕竟,亚戈达在2月13日汇报说转运100万人在短时间内离不开西和中部西伯利亚的组织(Yagoda reported on the 13 February that: ‘Undoubtedly the transfer of a million people, in a comparatively short time (from the end of April until October 1933) will be extremely difficult without massive hard work by the West Siberian organisations and the central organs’)

再来说一下抓捕, 1932–33 to a quarter of a million people being charged by the OGPU,1932年到1933年25万人被OGPU抓捕指控,其中超过20万人被判刑(大多数是在古拉格关5-10年),超过1.1万人被判死刑。具体情况见下表:

再来看一下这张表格,可以看到苏联法院在集体化和大饥荒期间判刑的人数远远超出平时

除了法院判刑,还有OGPU处理人也毫不含糊

综上所述,乌克兰大饥荒不仅仅是大饥荒,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基于种族,ZZ观点,职业等因素的清洗,给乌克兰人在各方面毁灭性打击。

参考文献:en.hromadske.ua/posts/u

Holodomor Famine - Genocide in Ukraine 1932-1933 Prepared by Maria Kiciuk, PhD. and Oksana Kulynych, Chair U.S. Holodomor Education Committee

euromaidanpress.com/201

MICHAEL ELLMAN, Stalin and the Soviet Famine of 1932–33 Revisited

--------------------------------2020年6月3日更新---------------------------------------

原本在新经济政策期间,布尔什维克对于乌克兰文化是比较友好的(In Ukraine, the Bolsheviks implemented the policy of indigenization, which meant “Ukrainization,” together with the already existing NEP. ),再贴一段文字:

All aspects of Ukrainian cultural life were marked by intense activity in the 1920s. Literary development was especially strong and turbulent. The writer Mykola Khvyl’ovyĭ (1893-1933) personified this cultural period. As an ardent Communist, he became a leading figure in the heated rivalries between various literary and ideological groups. He was a most effective advocate of re-orientating Ukrainian culture toward European models, and formulated the slogan “Away from Moscow.” At the height of the Famine, Khvyl’ovyĭ committed suicide. The cultural resurgence of the 1920s represented so great an advance that in retrospect it came to be known as the “golden era” in Mykola Khvyl’ovyĭ Ukrainian literature and arts. But owing to the brutality with which it was later repressed by the Kremlin, the movement also gained a more somber name, that of the “rebirth executed by firing squads” (rozstriliane vidrodzhennia).

各方面的乌克兰文化生活都充满了激烈的活动在20世纪20年代。文学的发展特别的强劲和混乱(turbulent)。作家Mykola Khvyl'ovyĭ (1893-1933) 是这个阶段的体现之一。作为一个热心的共产党员,他成为各种文学和意识形态团体之间激烈竞争的领军人物。他是将乌克兰文化重新定位为欧洲模式的最有效倡导者,并提出了“远离莫斯科”的口号。在大饥荒的高峰期间, Khvyl'ovyĭ自杀了。文化的复活在20世纪20年代代表一个巨大的发展,回想起来,它被称为"黄金时代"在Mykola Khvyl'ovyĭ 的乌克兰文学和艺术方面。但由于后来受到克里姆林宫的残酷镇压,这场运动也获得了一个更为阴沉的名字,即“由行刑队执行的重生” (rozstriliane vidrodzhennia).

但是,当史达林上台后局面发生了变化,史达林的反对乌克兰的战争开始于对政治上最脆弱的群体的攻击(Stalin’s anti-Ukrainian campaign began with an assault on the politically most vulnerable group in Ukrainian society, the non-Communist cultural activists. ),比如说1930年的审判(The 1930 show trial of the Union for the Liberation of Ukraine (Soiuz Vyzvolennia Ukraïny – the “SVU”), an alleged underground organization supposedly led by academician Serhiĭ Iefremov (18761939), served as a pretext for the liquidation of the non-Bolshevik cultural elite of Ukraine.)同时,为什么说强制集体化导致了大饥荒呢?因为集体化是顶着巨大的压力进行的,以至于要出现很多破坏( The period of agricultural collectivization (1929-1933) that followed NEP met with immediate and strong resistance throughout the Soviet Union. This new policy could be implemented only after the destruction of village leadership and opposition.)在这个过程中,不论农民真实的经济地位如何,如果反对史达林的经济政策,则会被扣上富农的帽子( In particular, the label kurkul’ (in Ukrainian) or kulak (in Russian), signifying a well-to-do peasant – and thus a class enemy worthy of exile or liquidation – was indiscriminately applied to all peasants who opposed the Bolsheviks, regardless of their real economic status. ),这个过程中的破坏就导致了严重的食品短缺。

再来说一下为什么乌克兰大饥荒在很多人那里被视为种族灭绝,因为乌克兰大多数人是农民,而对乌克兰的农民(其实也包括俄罗斯的,北高加索等地区的农民)的战争,很大程度上就意味着对乌克兰民族的战争(It could hardly have been otherwise, as the Ukrainians, then a nation over thirty million, had always been a predominately agricultural people. Concessions to the Ukrainian nation had come as a corollary to concessions made to the peasantry. Hence, a war against the peasantry meant a war against the bulk of the Ukrainian nation. )

但是反对说认为乌克兰大饥荒是种族灭绝的理由也存在,比如说不仅仅是乌克兰遭受到了大饥荒,还有北高加索等地区也受累,而且史达林主要是对农民视为二等公民而不是对乌克兰人(an attitude towards the peasants which, as Davies and Wheatcroft point out, ‘was far from positive’and always regarded them‘as second-class citizens’ )。

@华沙的勇士 问一下你了解Mykola Khvyl’ovyĭ这个人吗,以及看看还有没有什么需要补充的。

参考文献:Holodomor – Famine in Soviet Ukraine 1932-1933 , In Commemoration of the 75th Anniversary, An Exhibit in the Ralph J. Bunche Library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State Washington, D.C. September 16 – October 31, 2008

——————2020年10月5日更新—————————————————————————

贴一下Holodomor – Famine in Soviet Ukraine 1932-1933一书的封面和封底

这本书似乎有美国国务院的背景,一些人可以说有ZZ宣传的目的。


user avatar   li-xiang-1-48 网友的相关建议: 
      

乌克兰富农为了抵抗集体化政策,杀死牲畜,烧毁房屋,往井水里投毒,甚至武装叛乱,乌克兰生产力因此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这直接导致了饥荒。所以确实是人为的。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这些敌对分子被绳之以法,避免了进一步的损失。
















以上答案是骗你的。真实历史是怎样的呢?我就不说了,你可以猜。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家可以看看肖洛霍夫给斯大林的信,大家自己判断。

肖洛霍夫就是静静的顿河作者,他在北高加索干农业工作。

下面几张才是重点




回信

又一封

回信

最后一篇

另外斯大林与肖洛霍夫关系见。


user avatar   zhu-yi-heng-85-3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先说明一点,1932-1933年的饥荒是全苏都有的,不光乌克兰一家,饥荒的分布也是全苏性的,难道就乌克兰人大规模的死亡么????
再来说说乌克兰那两年死了多少




那三年一共由于各种原因死了300万出头,哪来的500甚至千万的说法,那就是西方发明。
乌克兰确实发生饥荒,乌克兰的饥荒确实和集体化有很大关系,但是只是因为主观原因么???我们往下看。
首先,我们分析一下为什么集体化,集体化是1928年苏联粮食收购危机,苏共才下决心加速集体化。集体化是不仅仅为了粮食收购危机,还是为了把富农作为一个阶级消灭。是社会主义改造一部分。
首先,集体化过程中有没有强迫和过急现象,当然有,要是没有,慈父也不可能写被胜利冲昏头脑了,很多地方干部的不称职也是其中之一。



当然,苏联不同我国,布党对于农业控制较弱,富农势力比较强,导致了富农对农业集体化反抗,各地富农恶意破坏,把牲畜杀掉,甚至组织武装,杀死各地的共产党员,破坏政府



富农破坏对于苏联农业的损失




好了,我们把时间换到1932年,集体化进行大半,这个时候苏联遭遇了连续几年的灾害,还有各地工作人员的问题和对于机器的一些问题,农民的落后等等,从而导致了农业生产效率低下。




苏联在1932使用余粮分配制,并且号召苏联人民抗击灾害,才有了1933的丰收,从1934年开始,人口的死亡也恢复了正常值。


总上所述,苏联的饥荒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有天灾,有人祸,对于苏联集体化,辩证的看待,分析其中的不足,给我党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经验和教训。


user avatar   ji-er-shui-bing-zai-xing-do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来说句政治不正确的话,

YAMY本来就不好看,没必要因为这件事把她吹成美女,

这属于矫枉过正,是美是丑,自己判断,别被资本和大众洗脑。

这件事你问我一万遍,我的答案依然是YAMY不好看。

但问题是,徐明朝你不是观众,你是她的老板,YAMY是你公司旗下的艺人,

你要对YAMY的演艺生涯负责,长得不好看在演艺圈发展得很好的姑娘又不是没有,

韩红也长得不好看啊,但我很喜欢韩红的歌,也很喜欢韩红,

这说明啥,一方面韩红有实力,另一方面韩红老师背后的公司还是有本事的。

你如果嫌她不好看,那当初就不要签她,既然签了她,就得想怎么帮她发展。

举个简单通俗的例子,徐明朝是个厨子,YAMY是个苦瓜,

对于我这样看了苦瓜就想吐的挑剔食客来说,

你能把苦瓜做成一道名菜,我愿意尊称你为大厨,并且为你的苦瓜买单,

结果你这个厨子,对着苦瓜叽叽歪歪半天,怒批苦瓜不太好吃,太苦了,不太好做菜,

那你跟我这个食客有啥区别?就这手艺,你还是别开店了。

这对于我这样的食客,对YAMY这样的苦瓜,都是好事。


补充几个观点,顺便给大家科普一下影视圈的基本规则:

1、在其他行业,恶意评价女性的相貌,是一件非常恶劣而且没有素质的行为,如果你是一位女性医生/教师/公务员/工人/程序媛等等,被你的同事、上级骂丑女,我第一个站出来帮你说话喷他们,并且强烈支持你维护自己的尊严。

2、但在娱乐行业,评价女性艺人的相貌与身材,是一件非常客观而且常见的事情,明星的相貌、身材、气质本身就是资源,如何根据艺人的自身条件,打造适合的人设,为其选择适合该艺人的艺术作品,是每个娱乐公司都要考虑的问题,举个简单的例子:

你让金城武、吴彦祖、朱一龙这样的帅哥,去演个赵子龙,完全没问题。

你让郭德纲去演赵子龙,这叫闷声作大死,德云社被三国迷们冲了,我都要拍手称快。

那些说YAMY是美女的,你敢让YAMY去演小龙女、王语嫣、黄蓉这样的古装美女吗?

敢让她挑战一下“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这样的四大美女吗?

或者难度低一点,演个四大名著里的大小乔或者李师师?

你YMAY能演吗?她没这个能力,你知道吗?

说她是高级脸的,甚至达到亚洲审美标准的,

行,我让她演个《回家的诱惑》里的小三可以吗?

我看哪个倒霉孩子演洪世贤,对着她的脸说:你好骚啊。

当年西门大妈还没把你们这群玩政治正确的人恶心吐吗?

我都心疼刘德凯,为了赚点钱,太不容易了。

这么多年过去了,荧幕上的美女没多多少,

各种妖魔鬼怪倒是来群魔乱舞了。

3、这个世界上有美女,自然就会有丑女,有帅哥,就会有丑男。不要搞什么政治正确,什么每个女孩都是美丽的,这叫睁着眼睛扯犊子,和指鹿为马一样离谱,你既然尬吹YAMY是美女,为什么不承认八两金是帅哥?

气冷抖,中国的男人什么时候能够站起来说,我们每个人,都是帅哥?

这话你听着恶心不?我一大老爷们都觉得恶心。

4、我之所以要骂徐朝阳,因为你作为老板,你既然签了YAMY,要做的就是根据他的自身条件,去量体裁衣,去打造作品。相貌不佳,但是凭实力走红的女性艺人又不是没有,你自己没这水平,就不要怨天尤人,搞得自己多委屈一样。

骂员工能力差的老板,是最蠢的,因为当他们说出句话的时候,只能证明自己既不懂管理也不懂培养。

你见过刘备骂诸葛亮,孙权骂周瑜,曹操怒斥郭嘉的吗?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从管理学上来看,就是在嘲讽许多老板,压根就没有驾驭千里马的能力,更没能力当伯乐,只能当个喂马的。

要我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你徐朝阳实在打造不出来明星,那就承认自己水平不够,和YAMY好聚好散,在业内也不失一段佳话,闹成今天鸡飞狗跳的模样,纯属自找,但凡有点能力的老板,都整不出这么离谱的活。

就像我说的,把你那个破店关了,对你,对你手下的艺人,对于我们这些观众,都是有好处的。

---------------------------分割线---------------------------

本来呢,审美是一件很个人的事,但现在有的人,上个网发个言,都要搞政治正确。你要凹人设是你的问题,不过我个人觉得,既然上网了,跟你现实中身份都已经切割了,可以痛快做自己了,那咱们能不能多一点真诚,少一点虚伪,多一点爽快,少一点套路?

我就问你们两个问题,希望你发自灵魂深处来回答:

1、觉得YAMY很美的,如果你是女人,你愿意长成YAMY这样吗?

2、觉得YAMY很美的,如果你是男人,你愿意你老婆长YAMY这样吗?

就像有的网友说的,说她的长相只是不符合主流审美,不算丑,这个观点我都认了,而且我觉得这位朋友真是人才,说话又好听,我超喜欢他的。

但求求你们别吹YAMY是美女,好吧?难道你从小到大,见到的班花、校花,都长YAMY这样,我的娘啊,你的学生生涯有这么不幸和恐怖吗?

再说了,你们这些伪善粉,嘴上这么吹,心里又不这么选,你这不是欺骗人YAMY感情吗?

说的不好听点,YAMY搞成今天这样,在座那些鼓吹YAMY是美女的粉丝们,要负很大责任的。

-------------------------无奈的分割线-------------------------

鉴于这个帖子里,依然有人睁着眼睛说瞎话,学习白左玩政治正确,鼓吹YAMY是美女,甚至声称YAMY达到了亚洲美女的标准,我觉得我身为亚洲男人的身份和审美都被侮辱了。

我懒得说服她们,因为我这个人能动手的时候,绝对不逼逼。我就上两张图,你们自己去选,哪个美哪个丑自己判断,尤其是某些男士,人家姑娘要面子,嘴硬一点,我还觉得挺可爱的,你一个大老爷们跟着凑什么热闹?想当舔狗也不是这么当的。

同为男人,我就直接点,直接问你:下面两个妹子,你选一个当老婆,你选谁?

为了符合亚洲美女这个身份,我特意没选中国的美女,否则上个范冰冰、刘诗诗、刘亦菲或者巅峰巩俐这样的,这游戏就结束了,而且没有亚洲氛围。

因此,我特意挑了一个亚洲网红妹子,据说是印度的,来,请大家告诉我,哪个姑娘美?这是知乎,不是豆瓣,别玩什么政治正确。


user avatar   chen-xiong-45-1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努力工作,年收入突破百万。我楼下小卖部老板眼红了。

他说他每天7点开店,晚上10点关店,工作时间比我长,收入却比我低,这不公平。为此,他甚至发展出了一套小卖部老板人权理论,要求将卖给我的可乐从一瓶2块钱涨到100块钱。

他说之前他受太多委屈了,等他觉得委屈弥补回来了,他会把价钱降到一瓶4块钱的。但想像原来一样2块钱一瓶那是永远不可能的。

我默默想了一下,走多一百米,用2块钱在另一家店买了一瓶可乐。

这件事被小卖部老板知道了,他生气了,他跑去骂另一家小卖部老板,骂他不尊重小卖部老板人权理论,并且在我家楼下贴大字报隐晦地骂我。

你说我为啥讨厌他?

我不只讨厌他,我甚至想报警呢。可惜警察说这事他们管不了。

……

这件事还有后续。

后来,小卖部老板人权组织找到了我,跟我说我楼下的小卖部老板的小卖部老板人权理论不是正宗的,他们才是正宗的。

我说,那你们的是怎么样的?

他们说,我们卖3块。


user avatar   xiao-tu-59-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曾公之伟,必将名垂千古。

1.曾公是一个脱离了民族身份的思想高级的人;(hanjian)

2.曾公功劳甚大,曾送南京全城汉人、鸡狗升天,造福三界,普度众生。(tufu)

3.曾公已经走出中国,走向世界了。且看看《叛逆鲁鲁修》中的朱雀,肯定是以曾公伟岸光正作为原型的。(buniedianzhigou)

4.曾公如能再续命两百年,能保大清龙庭踢上世界杯(daqingzhigou)

5.曾公品德高尚,情怀充沛,写个家书都能名传后世。是个高级著作大师(biaozi)

以此看来,曾国藩远胜过洪承畴、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端的是一条好汉永镇大清,他不是第一完人谁是?


user avatar   SakuraFuko 网友的相关建议: 
      

怎么没人提《圣斗士星矢》啊?

这个系列作品的特色不就是回回都是一部的戏就半天时间么?

黄道十二宫篇:纱织中了天箭座的箭,必须12小时内突破圣域十二宫。

北欧篇:奥丁代言者希露达被海皇戒指蛊惑令冰川融化,纱织代替希露达阻止冰川融化但是只能坚持12小时,必须在时限内摘下希露达的戒指。

海皇篇:纱织代替人类承受波塞冬的洪水,应该也是只能支撑一天之内的时间。

冥王十二宫篇:被哈迪斯复活的圣斗士要在12小时内取下雅典娜的首级,实际目的则是为了雅典娜去冥界并且唤醒女神圣衣,12小时候被复活的圣斗士们就消失了。

冥界篇:记不清打了多长时间,但从纱织被塞到缸里抽血开始到解决应该也是一天之内。

黄金魂:在本篇剧情里有好几天,但对应到冥界篇时间仅仅发生在冥界篇12黄金击破叹息之墙到打死神之间。

火星篇:马尔斯获得阿丽娅的权杖后建立起巴别塔吸引火星,会在12小时内毁灭地球,主角们必须在12小时内突破新十二宫。

土星篇:这篇好像打了很多天……


user avatar   18322449619 网友的相关建议: 
      

要想搞笑,低俗是最快速的手段。

日本的志村健在三俗的路上走了快40多年了,

现在依然还是依靠这个维持人气的。

可是,一直依靠低俗笑料

迟早会遇到玻璃天花板的。

日本有个叫 快乐亭黑的混血,是说单口相声的,

说的全部都是下三滥的笑料,不是一点,而是全部。

结果就是没人敢找他上电视,广播,或者剧场演出。

翻过来说,保持一点三俗笑料不用,纯靠幽默和擦边球的相声演员,

依然不多。

而且要一直维持这种作品的风格是极其困难的。

侯老,马老就是典范。

(马老后期说的很多小段,其实就是外国笑话,当然是自己加工过的)

反过来说

七口人这个死杠死口 的内容

说了有一百年了吧?

不用解说大家不还是听的懂?


user avatar   kkj-93-36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是针对谁,但这个问题下 @鲁超 的高票答案中存在很多或大或小的错误。科普很不容易,要兼顾正确性和通俗性,但不能为了通俗就用一些似是而非的文字游戏来妥协,甚至牺牲最基本的正确性。所以在这里写个回答分析一下其中一些:

1. 鲁超在回答中写道:

没想到从1937年开始,μ子、中微子、π介子各种奇异粒子接连在回旋加速器中被捕捉到。

这是错的。

μ子最早是于1936年被Carl D. Anderson和Seth Neddermeyer在宇宙射线中发现的。中微子最早是于1956年被Clyde L. Cowan和Frederick Reines利用核反应堆作为中微子源探测到的。π子最早是于1947年被 Cecil Powell、César Lattes、Giuseppe Occhialini等人利用宇宙射线探测到的。这些粒子最早的探测都跟回旋加速器没有任何关系

2. 鲁超在回答中写道:

1956年,物理学家首先发现θ子和τ子的自旋、质量、寿命、电荷等性质完全相同,让人不得不怀疑这俩货实际上是同一种粒子。但另一方面,θ子会衰变成两个π介子,而τ子会衰变成三个π介子,这又如何解释。
这种情况下,两个在美国的中国小伙子杨振宁和李政道对此开展研究,他们提出:这两种粒子实际就是一种,之所以衰变方式不一样,是因为衰变的时候发生了弱相互作用,在微观世界,弱相互作用的宇称不守恒。

这段话也是有问题的。

首先,当年的τ-θ难题的核心并不是性质相同的粒子有两种不同的衰变模式。在物理学中,无论是基本粒子还是复合粒子,有多种变化途径是很正常很常见的现象。比如Z玻色子就既可以变成一对正反电子型中微子,也可以变成一对正反μ子型中微子,还可以变成一对正反τ子型中微子。τ-θ难题的关键在于π子的parity是 -1,而parity作为一个量子数是通过相乘(而不是相加)来复合的,因此两种衰变模式的产物的parity不相等,这才是τ-θ难题的关键。

其次,当时弱相互作用已经被发现了,物理学家也早就知道τ子和θ子衰变为π子是弱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杨振宁和李政道提出的并不是τ子和θ子“衰变的时候发生了弱相互作用”这种在当时人尽皆知的废话。

3. 鲁超在回答中写道:

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镜子里的人跟自己不是完全一样的,左右互换了。但镜子里的人也必须遵守同样的物理定律,我跳他也跳,我蹲他也蹲,不可能看到我在刷牙,而他却在洗脸。这就是宇称守恒!

这种对宇称守恒的理解是不正确的。

即使镜子里的人与镜子外的人有不一样的动作和行为,也不代表宇称不守恒。反过来说,即使镜子里的人与镜子外的人的动作和行为完全一致,也不代表宇称守恒。宇称守恒指的是在宇称变换下物理定律不发生变化。镜子内外的人的行为是否相同跟物理定律并没有关系。

4.鲁超在回答中写道:

当吴健雄的论文发表之后,第二天,《纽约时报》就以头版报道了吴健雄实验的结果。

这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错误。

《纽约时报》对吴健雄实验的头版报道是在1957年1月15日哥伦比亚大学的新闻发布会的第二天,而吴健雄等人的论文《Experimental Test of Parity Conservation in Beta Decay》发表于1957年2月15日。(见文末截图)

5. 鲁超在回答中写道:

动量守恒代表的是空间平移的对称性,空间的性质在哪里都是一样的,并不因为你在南京而不在上海,你就会胖一点或者跑得快一点。
角动量守恒代表的是空间的各项同性,不管转多大角度,物理定律都是一样的,如果你要说你转多了头晕,不是由于空间出错了,而是你的生理特征,这也由更深层次的物理学定律所支配。
能量守恒代表的是时间平移的对称性,时间总是均匀的流逝着,时钟不可能一会快一会慢。

这种表述是错的。

空间平移不变性指的是物理定律在空间平移的变换下保持不变。空间平移不变性跟空间性质没有什么直接关系,也不能推出 “空间的性质在哪里都是一样”。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Schwarzschild时空,在这个球状对称的时空中,空间性质并不是处处相同,因为不同半径处的曲率等性质显然不同。但其中的物理定律还是有空间平移不变性。

同理,时间平移不变性也跟时间是否均匀流逝没有什么直接关系。

6. 鲁超在回答中写道:

这就是伟大的“诺特定理”,它体现了守恒律的美。
而现在吴健雄的实验告诉大家,原来我们的宇宙竟然有一个不守恒的地方,而且是我们之前最意想不到的地方:镜像不对称,大多数人都首先表示不能接受,泡利“左撇子”的论调正是代表了大家的心声

这种对诺特定理的理解是错的。

诺特定理中涉及到的与守恒律相关的对称性是连续对称性。宇称变换是离散变换而不是连续变换,宇称对称性(和宇称守恒)跟诺特定理并没有直接关系

7. 鲁超在回答中写道:

一直以来,电荷对称性也被视为宇宙真理,每一种粒子都有其对应的一种反粒子,除了电荷以外,其他性质几乎完全一样。

在粒子物理学中,charge-conjugate symmetry并不能翻译为电荷对称性。因为charge-conjugate transformation涉及到的不只是电荷,还包括与强相互作用相关的色荷(color charge)等其他charge quantum number。在charge-conjugate transformation下,粒子变成相应的反粒子,正反粒子的区别不仅仅在于电荷,还在于其他charge quantum number。这也是为什么电荷为零的中子跟反中子不相同。

另外,除了这些charge quantum number,正反粒子的其他性质就是完全一样,并不需要加上一个“几乎”。

8. 鲁超在回答中写道:

对称破缺的一种比喻,小球只有在中央的顶点才是稳定的、对称的,当受到微扰,它就会落下来,产生运动,并发出各种叮呤咣啷。稳定的、对称的、孤芳自赏的小球甚是无趣,叮呤咣啷才是我们宇宙的精彩。

这是错的。

在“墨西哥帽”模型中,中央顶点对于小球来说是不稳定的,这也是为什么小球会倾向于发生对称性破缺而从顶点移动到较低的点。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刘五万造谣说刘备在徐州屠城嫁祸给曹操? 
  五千年前到现在气候发生了很大变化吗,具体是怎么变化的,据说古中国犀牛分布殷商时期犀牛所能到达的北界? 
  林青霞版的东方不败说汉人世世代代欺压苗人,历史上确有此事么? 
  新疆是否是自古以来的中国故土? 
  为什么部分日本民众不承认南京大屠杀? 
  英国有成为冷战第三极的可能吗?如果英国不能成为第三极,那么,法国或者其他哪个国家可以成为第三极? 
  2022年3月16日,联合国国际法庭做出裁决,要求俄罗斯停止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如何看待这一裁决? 
  你觉得“民主之后,杀你全家”是一句笑话,还是真的会出现那样的事情? 
  都说冷战的军备竞赛把苏联经济拖垮,那为什么没有把美国经济拖垮? 
  为什么说北京下了雪就变成了北平?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2014年9月16日新闻《九旬院士吴良镛人民大会堂站着做报告 学生们已睡倒一片》?
下一个讨论
如果六小龄童的电影《敢问路在何方》真的好看至极,大家又会怎么说?





© 2024-06-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