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历史上的四大阳谋真的无解吗? 第1页

     

user avatar   tom-zhu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二桃杀三士,三士的自杀是这道题唯一正确的解法。压顶的王权,抛出这道题的目的就是要给三士下楔子,换句话说,就是要在三士和三士的家族之间埋下不死不休的矛盾,这样王权才稳。三士的自杀相当于计提损失,账面上看似损失大,其实对于三个家族而言,基本面没有发生任何变化,而且结成了信任关系牢不可破的血盟。这一局其实是出题人大败亏输。先自杀的是给另外两人提示,而二士也很快就领悟了。

这道题出题人聪明,但解题人才是真英雄,刚毅决绝地迈上正确的道路。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看不清哪条道路是正确的,但我们从来不走,为什么?因为正确的路实在是太难了。

Now I have come to the crossroads in my life. I always knew what the right path was. Without exception, I knew. But I never took it. You know why? It was too damn hard.

这道题历史上由无数人出过无数次,为什么这一次被记录下来了?不是出题人聪明到可以上史书,而是解题人牛逼到可以上史书。须知,这道题的标准答案是下面的人把脑浆子都打出来。

忍耐。要知道,再过不久,就是田氏代齐了。

========分===哥=====线==========

我本来以为说得挺清楚了,但一看评论。。。。行吧这里再把几个大家认识比较模糊的点说一下,在大家接下来的人生中,肯定要考。

1、当是时,分桃的议程已经充分体现了上级的恶意,如果三人按照议程来进入讨论,那必然要发生长久的内斗,在内斗中逐渐损失三个家族的实力,然后被国君一并碾碎。这个议程必须废除,但设置议程本就是国君的权力,如果三人一定要废除议程,请告诉我,除了自杀来退出议程之外,还有什么办法?

下面,为了使问题更加抽象(抽象问题才能更好地使用理论来分析),这里引用了博弈论和运筹学的一些基础的概念,关键词我用粗体标出了,这些关键词都有明确的内涵和外延,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自行进一步研究学习。

2、摆在三人面前的是一个囚徒困境,我们知道,囚徒困境的纳什均衡解是所有人出卖所有人,但这三人却用自杀选择了帕累托最优解,这三人有多牛逼?还有一个原因是晏子没有设置好囚徒困境的隔离环境,让三人有了沟通的手段,但总体来说,在两千多年前,这三人单凭这个帕累托最优的选择上史书是完全够格的。

3、囚徒困境的损失函数是参与方利益最大化,但参与方都自杀了,什么利益都没了,又如何最大化呢?这就引出了三士背后这场博弈真正的参与方,三士的家族。三士的自杀行为优化的是家族利益。

4、即便我们理论上认识到了帕累托最优解,但这个解是是自杀,有几个人能够真正实施的?有人说我的分析是结果论,还有人要查这三个家族以后的行为。可以说,当场自杀是理论的胜利,是概率的胜利,但绝对不是结果论的胜利。这三人用朴素的博弈论认识到了帕累托最优解,但不可能确信自己的家族在几年几十年之后的结果。这恰恰说明这三人的坚毅刚强,如果每个人都能知道自己的决定最终的结果,那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困难的决定了好吗?当然,田氏代齐的史实也说明,这个家族长久的隐忍最终得到了回报,没有愧对列祖列宗。但就算田氏最终失败了,我们就能认为三士的自杀是错误的吗?这才是结果论。绝大多数普通人,由于无法确认长远目标,也不敢为了长远目标放弃眼前的利益,终其一生随波逐流,这就是认知能力和行动能力的差距。


user avatar   zhou-zhao-fan-1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都快笑爆了。

且不论这所谓“四大阳谋”是不是你一拍脑袋想出来的,先说推恩令和挟天子以令诸侯。

推恩令必须是短时间内无外敌、稳定、强有力的国家政府,既平定了七国之乱的汉中央朝廷,才能够强制推行,不然你放到南北朝那群造反宗室身上看看?谁鸟你?

能被子弟闹分家搞得焦头烂额的宗王就不是让汉中央焦头烂额的诸侯王了,这些要分家的小宗闹不过大宗,就会去找颁布法令的中央,如果中央无法替他们出头、强制实施法令,你觉得这些小宗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朱允炆怎么不推恩给自己的叔叔们,非要削藩?

挟天子以令诸侯更是搞笑,“若不得通,乃表曹操隔我王路”,“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

都是出来争霸的,谁还不知道你心里那点小九九,曹操如果在官渡被袁绍击败,你猜他跑回许昌让汉帝刘协发诏书让袁绍投降袁绍会不会认?

所谓的谋,最后的目的都是站在势的风口,顺势而为,以势压人,形势比人强。

阴谋,就是势还不足,要用点小伎俩来弥补或引诱敌人犯错误;

阳谋,就是势足够了,我做我的,你就等着黑白吧。

所以我觉得没什么无不无解,只有好不好用,再简单的计谋,成功了、效果好,就是“无解”;

明堡宗那么水的政变,还不是叫门成功了?

举个例子,阴谋的典型“金刀计”,王猛看不爽慕容垂,就是要弄死他。

怎么弄呢?

苻坚要王猛讨伐前燕,要求慕容垂的儿子慕容令跟自己一起走,当带路党。

于是,慕容垂就和王猛一起喝酒,感谢他提携自己的儿子(造慕容垂饮酒);

喝到一半,王猛忽然讨要信物:“今当远别,何以赠我?使我睹物思人。”

王猛是有备而来,慕容垂又没防备,把自己随身金刀给送了出去。

王猛到了洛阳,花重金收买慕容垂的亲信金熙,让他带着那把刀,去慕容令的帐中说:“跑路回燕国吧,再不走等死啦!爹已经溜了,你快跟上吧!”

一边是父亲的亲信,一边是父亲的金刀,慕容令犹豫了数日,才下定决心跑向前燕。

今疑之,踌躇终日,又不可审覆。乃将旧骑,诈为出猎,遂奔乐安王臧于石门。

说实话,慕容令犹豫了几天才跑,实在是了不起了。因为慕容垂同样掉进了坑里:“猛表令叛状,垂惧而出走,及蓝田,为追骑所获

至此,从投诚的良将变反覆的叛臣,金刀计完成。

王猛做了什么?

要慕容令当向导,是提携他;跟慕容垂喝酒,是搞交际;酒到酣处要个礼物,是拉关系;如实报告慕容令叛逃,是尽忠职守。

其实还是有着痕迹,比如讨要礼物,比如收买亲信。但这对王猛来说不是什么大问题,慕容令在我大秦军营中,但凡慕容垂要提醒自己的儿子,想想能不能靠近大营。

几十个人就敢阵前捉将的王猛,手握大军还拿捏不了一个慕容令,也太搞笑了。

除了收买亲信设套让慕容令钻之外,王猛几乎就没怎么动手,他只是最大程度利用了慕容父子的恐惧和不安,慕容垂就被逼得要逃亡,甚至没逃掉,被抓了回来。

他唯一算漏的一点,就是苻坚的脑回路和别人不太一样,但凡换一个君主,慕容垂就能拍一部《被嫌弃的一生》了。

这是我觉得最接近阳谋的阴谋,因为你只要不是开上帝视角,你就没法知道,喝顿酒,送件礼物,你的儿子就会跑路,连累你当阶下囚。

而我觉得比题主所谓“四大阳谋”还靠谱一点的,是我堂堂正正要你死,你还不得不乖乖受死。

494年,南齐朝。

当时的皇帝萧昭业要清理权臣萧鸾,于是授周奉叔为青州刺史,希望他关键时刻来帮自己一把。

这个周奉叔猛地很,以前和他爹周盘龙两个人两匹马在北魏几万人的军中乱搅,干碎了北魏军。

萧鸾不想下一个被干碎的人是自己,那他肯定不能坐看这种事情发生,所以他想了一个办法。

周奉叔辞行完毕准备出发,他的部属已经开拨了。

萧鸾和萧谌设计说皇帝有旨,让他赶紧来尚书省官署内。

接着用好几个勇士把他活活打死。

简单吗?简单,就把你叫进来,直接打死。

无解吗?无解,一个辅政大臣说有旨意,你不来就是抗命,你来就是死。

就地造反吗?你的部属已经开拨了,再说他们不一定跟;

这里还有一个细节。

周奉叔求皇帝给自己封千户侯,皇帝想答应他,但萧鸾不同意,只封他曲江县男,食邑三百户,气的周奉叔当场拔刀。

那么只要召唤周奉叔的人假意暗示,这封旨意是皇帝封千户侯,那周奉叔会不会乐呵呵的接受呢?

所以题主的阳谋库里是不是要多一个“五大阳谋”或者“六大阳谋”了?

我觉得你一开始的定义就搞错了。


user avatar   zuan-shi-huang-lao-w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四大阳谋(姑且不论是不是阳谋)其方法论本身是有解的,即“以力破之”,老子就要杀上东京砍了你这个鸟皇帝,这不就破了么?然而这就好比用“踹门”的方法去开锁——我踹一脚看看能不能开,不能的话再来一脚,再不行再补一脚……

确实存在一脚就能踹开的门,然而用这个解法去解决实际问题肯定是行不通的。实际上,“以力破之”的解法往往受到人力等因素的限制而难以实现。家里门能踹,银行金库门就踹不开;我能踹门,霍金就抬不起脚来。同理,汉武帝能够推恩,明建文帝就不行;孙膑能围魏救赵,胡宗南就不行。甚至很多时候,给你设局的人就看准了你踹不开这个门,才给你上了这道锁。

具体到这四个故事中庞涓、三士、诸侯和分封王的时空和立场,我认为由于力量对比等原因,这四个谋略确实是没有完美解的。


首先说的是二桃杀三士。这里我部分同意知友 @Tom Zhu 的观点,即“三士的自杀是这道题唯一正确的解法”。我进一步地解释一下:

三士的名字分别叫做公孙接、田开疆和古冶子。其中公孙接的“公孙”,指的是诸侯公(即“齐X公”等)的孙子,代入其背景,大致是齐国宗室小宗的后代、齐景公的远亲

田开疆一般认为是历史上的田开(可能田开字“疆”),是当时把持齐国朝政的田氏家族族长,也是田桓子无宇(齐庄公女婿)的长子

古冶子背景不详,但是考虑到春秋时被称为“XX子”的基本都是贵族或者因功受封,再加上故事中其他二人都佩服古冶子的武勇和功绩,所以我认为他大概率是一位军事勋贵

也就是说,这三个人背后代表了三个势力:宗室中的小宗、权臣家族族长和军事贵族代表。如果齐景公是一个汉朝皇帝,那么这三个人大致相当于刘备、霍光和卫青。

换句话说,“二桃杀三士”的本质,是齐景公和晏婴希望借此挑起这三个势力之间的内乱,从而将权力收归自己手里。桃在这里并不是桃子本身,不是说“我不吃”就可以退让的,而是一种权力受到国君认可的象征。同时代著名的历史故事,送过大夫华元的车夫因为没有喝到羊汤,愤而直接把自己的主将送进敌营。车夫真的缺那一口羊汤么?也未必,他在乎的只是主君的认可罢了。

面对桃子,任何退让的行为,都表明了自己放弃了手中的权力。所以三个人中任何一个人只要谦让了一下,就表明承认自己“德不配位”,手中的权力也没资格继续占有,此人和其背后的派系就彻底失势了。而这个人背后的势力自然不会自甘中衰,肯定要和其他势力产生矛盾。如此,齐景公和晏婴的目的就实现了。

而三个人选择集体自杀,无疑是代表了对王权的反抗——你给我们的东西,我们不要,但是我们死也要死在一起。三个人死了,这三笔血债就记到了齐景公和晏婴的头上,从此齐景公对于国家的控制力逐渐下降。明眼人都知道,这两个桃就是用来整人的。这样一来齐国国君就多了一条“逼杀重臣”的罪名,而三士虽然身死,反而成了义不受辱的勇士。

三士的这个解法,正确但是不完美,可以算是一种“脚残锁破”的悲壮结局。不过几千年来,可能也没有比这更强的解法了,更何况是在事发当时要迅速作出反应。


推恩令和上边不同,属于真的没有解。既然汉朝经过七王之乱等劫难后发布了推恩令,就肯定是下定了决心要削藩。而汉武帝公元前127年发布时,正处在汉朝兵强马壮之时,两年之前车骑将军卫青刚刚取得了对匈奴战争的大胜(卫青在整个中国历史中都算得上第一流的军事家)。此时,汉帝国中央政权有足够的意志和贯彻意志所需要的力量,因此削藩也是势在必行的了。当然,有些人肯定会说,推恩令是自愿的,诸侯可以选择不推。对此我只想说,新冠疫苗也是“自愿接种”的。

朱棣和吴三桂面对削藩可以造反,可是就算他们是汉朝的王,他们有几个胆子敢跟卫青对攻?


挟天子以令诸侯,如果专指曹操的话,对于孙权、刘备、袁绍、刘表、刘璋、马腾等少数人以外的小诸侯,确实没有什么解。如果我是他们的话可能最好的应对方法就是“打不过就加入”,要么加入曹操,要么加入惹得起曹操的人——比如刘备或孙权。

如果是大诸侯的话,有了实力自然可以不理朝廷。要么就公然拉起“勤王”“衣带诏”或者“清君侧”的大旗对着干(比如刘备),要么就出工不出力,听调不听宣(比如刘璋),能苟一天是一天。


围魏救赵回头再更。


user avatar   zheng-zhuang-gong-6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四个明明都是阴谋,为什么题主要说是阳谋呢?

什么是阳谋?阳谋就是明明白白告诉大家做这种事的手段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据我所知,世界上唯一的阳谋就是教员的“引蛇出洞”。五十年代教员说,不应该封杀反社会主义,反马,反公有制计划经济的知识分子,而应该允许他们写文章,说话,还有把他们典型的文章广为印发,传播,给全国人民看,让全国人民自发地和他们辩论,批驳他们。教员把手段和目的都清清楚楚说出来了,这才是阳谋。但是当时的那些知识分子都不敢接招,广大人民一批驳他们,他们就害怕,说泥腿子不按书本出牌,反而禁广大人民的言,只让他们说话,连教员都让他们封杀了,教员想发篇文章都没地方发。

除此之外,还有阳谋吗?

我来说说推恩令。

腐朽落后的分封制本来在秦代就被废除了,秦始皇为了废除分封制,费了老大的劲,保守派的势力太强大了,皇亲国戚,王公大臣都反对废除分封制,阻力很大,斗了几十年才废除分封制,但是刘邦让分封制复辟了,造成各诸侯国闹事,尾大不掉,怪谁?

人类社会每前进一步都非常不易,会遇到保守派很大的阻力。他们的理由就是,历来都如此,祖宗章法不可废,民心不可违背。这些王公大臣,明明自己想得到封地,世袭罔替,世代享福,却要把老百姓带上,说是民心如此,他们的心能代表民心?他们能不能得到封地,跟老百姓有关系吗?他们得不到封地,老百姓利益会受损吗?但是这些人为了争夺自己利益,总喜欢把老百姓带上,以人民的名义说话,好像他们非常关心同情老百姓,多么为老百姓利益着想的样子。从私有制到公有制的进步,阻力更大,保守派更会拿老百姓来说话。

分封制被刘邦恢复之后,一直到清朝都没真正被废除过,各朝都受诸侯王的祸害。保守派的势力确实是强大。不要告诉我不废除分封制是因为生产力水平还不够。

推恩令只是给腐朽落后的分封制擦屁股,治标不治本。后代不再有人用。

挟天子以令诸侯,也是阴谋。曹操用得很溜。曹操如果告诉天下,他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保准立即完蛋。

苏联的赫鲁晓夫以及以后的领导,也都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违背共产的宗旨,却打着苏共的旗号,打着为人民利益的旗号号令全苏,把苏联领到斜路上去,看出来的人很少,直到苏联废除共产,实现私产。

这些阴谋都很难被识破,看穿的人说了也没有人信,很难防。


user avatar   blackwarrior-6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推恩令这招本质上和贿赂选民是一个意思。

就是选举人释放好处给更多选民,以赢得选票。

推恩令保护的是藩王所有孩子的利益,嫡长子制度只保证藩王嫡长子的利益,所以推恩令很难破。


但是要说破这招,问题在于你到底是谁?你的屁股到底在哪里,这才是问题。

如果你是藩王,推恩令是关于你死后,你孩子分配的问题,和你有一毛钱的关系?

你都已经死了,你儿子谁分了多少地,对你在世泡几个妹子,盖多大宫殿,吃多少粮食有一丁点影响么?

如果你想要的是千秋霸业,你想当皇帝,那你就从你现在的领地招兵造反啊,又没人拦着你。推恩令也限制不了你啊。

从藩王的逻辑来看,事情是这样:

1.如果他想造反,推恩令没有关于这方面的限制。

2.如果他不想去造反,推恩令也完全不影响他在世的荣华富贵,以及其他利益。

所以从两者能推理出推恩令几乎对象安稳踏实活着的王侯没有任何影响,只对一种人不利:

自己没本事,没胆量造反,却望子成龙,指望儿子造反的那种人。

自己啥也不干只出一张嘴,想让子孙后代干他不敢干的事的人。


所以推恩令难破不奇怪,因为推恩令方方面面的利益都顾及到了,顾及到了藩王所有孩子们的利益,藩王孩子们属臣的利益,顾及到了藩王孩子妈们的利益,顾及到了藩王在世的利益,甚至嫡长子的利益也只是损失了一部分,但接班的稳定性也强了。

这个政策的威力一般得三四十年以上才能看到效果,让所有人有足够的时间去慢慢消化和接收这个结果。

你想赤手空拳立刻打死一只老虎是很难的,但你把林子围起来,一点一点砍掉树木,制造陷阱,老虎最终是肯定跑不掉的,这就是时间的威力。


user avatar   bai-ren-95-9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看了很多人的理解,我觉得很少有人明白二桃杀三士的真正精髓。

二桃杀三士对任何人都有用,包括不服气的你。只要核心利益产生了冲突,人人都可以是三士,而任何三士所不能放弃的核心利益就是二桃!这才是二桃杀三士的精髓!二桃所代表的是三士无法拒绝的利益!因为他们看重二桃后面代表的东西,比如君王的信任,比如自己的荣耀,比如自己在朝中的地位!你根本就没理解这个计谋的本质!你就算换了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司马懿陆逊,一样可以用此计,而且他们也一样会上当,当然,二桃不再是两只桃子了而已,可以是士族中的名声,可以是有能力者的拥护,可以是天下民心,可以是整个偌大的天下,也可以是一个荆州,这些都可以成为他们的二桃。不要觉得有谦让精神,愿意退让就能化解。此计无解!核心利益如果你都可以拱手让人,那么你连成为三士的资格都没有!此计强就强在你必须为了自己的核心利益寸步不让,明知二桃不够三个人吃,你也要以死相争。明知荆州只能属于一人,曹操这是在用一座荆州城离间孙刘联盟,刘备孙权依然会睁着眼睛跳下去争!你以为曹操不想要?只是当时的环境导致荆州不属于他的那个“二桃”了,所以他能放手。

说了这么多,就是一句话:任何人都可以是三士,重点是三士的核心利益,这才是杀他们的二桃!只有抓住了别人的核心利益,并且让彼此走向对立面,那么就注定你死我活。不要说什么分果果各自退让一步的幼稚语言。你可以去尝试问一下为什么阿里要和腾讯竞争电商平台,竞争支付平台,竞争种种平台,你可以尝试去劝说双方不要竞争,各自做一个“智慧”的人。退让一步。哈哈哈。二桃何止可以杀三士?


user avatar   zhai-ren-y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从推恩令说吧。

王国风云三有个特别让玩家难受的设定,那就是长子继承制出现的特别晚,经常出现你这一代人幸苦打了半天,下一代都被子孙分割了,于是国立衰退,被暴揍。

这个就很符合推恩令的设定,均分继承法……

面对这种情况,玩家开发了各种积极的玩法,我就列举一下:

第一:私生子流:玩家不结婚,不结婚就没有正统继承人,然后偷情,批量生产私生子,然后选择基因好的私生子承认。

这种玩法现实版本就是不结婚,或者结婚之后不与正妻同房,只和受到管控的侍女睡觉,侍女怀孕之后不承认是自己孩子,等到一定程度之后选一个宣布是自己孩子,其余的都是侍女和侍卫偷情生的,有点感情的发一笔钱让他们滚蛋,没感情的连侍女一起砍了……

我就一个孩子,你怎么推恩令。

第二:开除继承权:这个很好理解,开除继承权,这个换成现实就是宣布这个孩子废了,干了有违人伦的事,所以开除族谱……

这个简单,给自己孩子制造坑还不简单……

第三:学习奥斯曼的先进制度,弄死除了继承人之外的所有孩子……

所以说,只要不要脸,把良心收拾收拾喂狗,啥问题解决不了……


user avatar   si-da-wang-45 网友的相关建议: 
      

计划生育可破推恩令


user avatar   lan-hu-bi-xia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围魏救赵是真心无解。

这考验的并不是你魏国的兵力,和庞涓的带兵能力。

而是你庞涓的忠心。

你可以败,你可以输,但是你必须回来。就这么简单,你损失多大倒是无所谓,但是王在那里,你不回来就是要反,哪怕王很安全。

所以你可以看到庞涓失败后,自然可以领兵。

相反,看着围着都城无动于衷的袁崇焕,你不能说他失败了,但是死了。这就明白了。


推恩令没啥无解的。

说白了,你中央能碾压的时候,你就是个傻子你都能赢,除非你是朱允炆。(末伤吾叔!)

不是周亚夫打爆了七国之乱,你汉武帝的推恩令就是废纸。


挟天子以令诸侯

前期是阳谋,后期是枷锁。

历史上,传说上,不是君王,但是比当时的君王都要像君王的,也就那么几个。

前面的叫做周公。

后面的叫做曹操。

说白了挟天子以令诸侯是名声,一跃让曹操从一个二三线诸侯,跳到一线诸侯的位置以上,以大汉的名义吸纳人才。

但是归根到底还是要打赢官渡之战。


二桃杀三士最难理解,好多人说,只要一个人退让一步就行了。

主要问题是在于让三个人在家族的权利与性命面前选择。你选择退让,你家族的权利就与名声一起没了。

除非三个人拿着桃子拜个关二爷,一个脑瓜子磕在地上,然后保着唐僧去大观园娶林黛玉去,否则没啥解决办法。(有人建议把这个改成:三个人拿着桃子拜个关二爷,一个脑瓜子磕在地上,然后保着唐僧去大观园赚贾宝玉上梁山。)

(关二爷在上,我刘备,关羽,张飞,结为异姓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所谓的阳谋,说白了,要么力量碾压你(推恩令),要么让你面临最可怕的结局丢车保将(围魏救赵,二桃杀三士,挟天子以令诸侯)


user avatar   chi-ban-zan-san-l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围魏救赵太简单了,有请李世民来一把一举两克。

唐太宗一边围王郑一边破窦夏,此计已破。

二桃三士更简单。

威名赫赫的罗马前三头凯撒、庞培、克拉苏,元老院拿得出二桃来勾引这个“三士”吗?

三士实力足够强,他们自己先把桃子抢走再决定怎么分;三士实力不够强,你用点别的办法一样能行。

推恩令这种东西,奥斯曼有一种杀光兄弟的办法,其实真碰上碴子了你是推不动这个恩的,推恩令是靠他不分家你就宰了他的威慑力来推行的。

还有什么?挟天子以令诸侯?

这就更不值一提了,荒谬的中国无封建论的荒谬展开。

称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孙子·军形第四》

法术诈力皆为小道。




     

相关话题

  历史上董卓该不该烧洛阳? 
  中国有哪些考古上的巨大遗憾? 
  曹操的军政水平与朱温宇文泰刘裕等帝皇比怎么样? 
  中国最古老的姓氏起源是怎样的? 
  为什么不宣称越南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 
  戊戌变法要是成了,后面会怎样? 
  《三国演义》里曹操死时那首《邺中歌》的作者是谁? 
  你最喜欢中国历史上哪个年号?为什么? 
  为什么南京大屠杀被铭记,而印尼98年屠杀华人却鲜有提及? 
  宋朝军事真的很强吗? 

前一个讨论
天山童姥为什么不自己给虚竹破色戒?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有良心认真负责的律师反而不受欢迎?





© 2024-05-1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