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太好脾气的人在职场上是不是容易受欺负? 第1页

  

user avatar   xiong-xi-l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先问是不是

好脾气的人在职场当中的确有可能更吃亏。

例如从最直观的收入来看,一项针对人格对终生收入影响的调查中发现,人格当中最能反映脾气好的宜人性维度比常人每高出一个标准差,终生收入就会减少26万美元;与此相对的,智商水平比常人每高出一个标准差,也仅仅提升了18万美元的终生收入[1]。这也意味着,如果一个人脾气太好,即便拥有天才的智商,也未必能弥补自己在职场当中的性格劣势。相应的,好脾气的人在晋升方面的机会也会更少[2]

除了客观上的薪资劣势,好脾气的人在某些工作情景中也会伴随着更低的主观工作满意度[3],更糟糕的是,性格随和的人尽管工作满意度不高,但由于自己对人际关系的高容忍度,对职业本身反而有较高的承诺[4],从而容易陷入“不喜欢这份工作——但又离不开这份工作”的恶性循环。


为什么好脾气的人容易在职场被欺负?

好脾气的人收入更低、晋升机会更少并不是因为他们工作表现不好,与此相反,好脾气的人往往是乐于合作、愿意为集体付出的,因此在需要合作的团队工作中表现往往更好[5]。但是好脾气的人有时候并不会因为他们的和蔼可亲而得到回报,因为他们在团队当中争取利益时也往往因为过于随和而被雇主忽视他们的应有待遇[6]。最终好脾气的人不仅付出难以得到应有的回报,还有可能因为对人际关系的宽容而成了背锅侠。


好脾气的人遭遇职场霸凌该怎么办

首先要强调的是,盲目寻求自身性格的改变并不可取。

一方面,好脾气对于一个人的长期主观幸福感而言并非坏事,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宜人性高的人拥有更高的主观幸福感[7][8][9]。这可能就是所谓的职场失意,情场得意吧。一个人如果盲目寻求自身性格的改变,即使依赖一些能够预测职业成功的“黑暗人格”[10][11]在职场上站稳了脚跟,也可能逐渐变成自己曾经讨厌的人,给自己的家庭生活等方面造成意想不到的伤害。

另一方面,一个已经受到职场霸凌的人,即使尝试了改变自身的性格,变成一个强势、脾气不好的人,也未必能起到不被霸凌的效果。学术界曾经一度感到困惑:在各类调查问卷当中发现,职场霸凌的受害者往往并不像研究理论所推导假设的那样性格随合,与此相反,多个研究表明职场霸凌的受害者宜人性更低,脾气更差[12][13][14]。直到最近一项交叉设计追踪的研究发现,受害者的糟糕脾气并不是导致他们受到霸凌的原因,而是结果[15]。也就是说:受害者在经历了长期的职场霸凌以后,性格脾气变得比以前糟糕了,但这并没有改变他们的处境。

综上而言,盲目寻求改变自身性格的办法去反抗职场霸凌并不可取。事实上,受到职场霸凌的受害者从自身性格入手去找原因,本身就有可能属于“责备无辜受害者”的归因偏差[16],即便是所谓的“完美受害者”,也不可能百分百避免遭遇职场霸凌。


当我们怀疑自己遭遇了职场霸凌的时候,首先应该辨认自己遇到的职场霸凌是属于企业文化里系统性的集体霸凌,还是个别同事的出格行为。

企业系统性集体霸凌的典型特征:相关企业的组织管理者擅长利用认知失调的心理学原理对员工进行洗脑式教育,让员工逐渐放弃抵抗甚至融入霸凌后继新人的恶性循环。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社会心理学家就曾通过实验发现,强迫普通人做一些平日不敢做的出格行为(例如大声朗读带有色情内容的小说段落),能够加强普通人对组织本身的认同感受[17]。这一现象也被称为“职场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即当一个人经历了组织严苛的考验以后,为了解决内心不愿意承认自己做了错误选择的冲突,人们反而会在内心合理化组织对自己的严苛对待,并进一步认为这个组织是值得珍惜的、维护的,否则自己不会为这个组织付出这么多。

面对这种企业需要及时止损,尽早离开。

个别成员表现出霸凌的典型特征:霸凌者的个人特质往往很突出,甚至有典型的马基雅维利式的人格表现(自恋、冷酷、表里不一、攻击性强)[18]。首先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些既充满侵略性,又能够让人杀伐果断做决策的特质,在统计意义上,对于一个人在特定岗位的事业成功是有积极效用的[19]。但是作为这些人的下属,却不得不承受更多来自于他们个人特质的压力。认清这类人的特点,理解他们的职场霸凌行为只有部分时候是出于具体的利益考量,而在更多时候,他们的霸凌行为往往是为了寻求心理上的优越感受[20]。对这类人在利益上的忍让不仅永远无法满足他们,反而只会让他们的霸凌行为变本加厉。面对这种人,最好的办法是与之划清交往的界线,将交往框架限制在企业单位的规章制度当中,让规章制度的约束成为自己拒绝霸凌的挡箭牌。与此相反的,面对这类上司领导,最危险的则是与之建立情感上的私交联系,一旦工作中参杂了私人感情,脾气好的人往往舍不得撕破脸,就几乎没有办法拒绝对方不合理的要求。 这正是人们交往过程中一分为二的“市场规则”和“人情规则”[21]。尽管不是所有的市场规则都会保护弱者,但想象这样一个情境:一个身强力壮的人和一个身材弱小的人起了争执,他们两个人当中谁更希望到阴暗角落私下解决问题,谁又更希望在公开场合让大家评理?脾气好的人一定要拎清:对职场中的大部分人应该恪守交往的“市场规则”,尽可能寻求规则上的制约。“人情规则”建立起来或许容易,但要再想在涉及切身利益的问题上去寻求“市场规则”,脾气好的人往往又拉不下脸,把自己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


最后,我们简单做一个总结吧。古人说“吃亏是福”,指的是在某些情境下,我们可以牺牲短期的利益,从而为将来获取更大的利益打下基础。但在职场中,总有人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去行霸凌之实。对于每一个职场人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认清他人“占便宜”背后的逻辑,究竟是沟通上的意外导致了自己吃亏,还是他人在没有沟通误解的前提下,恶意对自己进行职场霸凌。

当你确信自己是遭遇了职场上的霸凌,无论自己脾气多好,请牢记自己的原则底线,并尽可能寻求公开、透明规则的支持。

诚然,我们也得承认,职场霸凌有着复杂的现实因素,例如一项针对近20年职场霸凌研究的回顾就表明[22],除了本问提到的糟糕企业和糟糕个体之外,很多职场霸凌出现于普通企业的个别部门,这些部门的员工在生活中也不过是一个个平凡的普通人而已,但他们的工作岗位往往具有高风险高回报的特征,职场压力巨大,高度的竞争压力传导下产生了很多的职场霸凌行为。可以说,职场霸凌在很多情况下并不是简单的非黑即白判断,尤其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中,依旧存在很多的灰色地带。

如果你不幸置身于这样的灰色地带,这段电影台词或许能帮助你做出更符合自己内心坚持的决定:

感谢乌苏邀请本次回答,乌苏啤酒助力职场硬核,把握原则,向职场霸凌坚决说不。

参考

  1. ^ Gensowski, M. (2018). Personality, IQ, and lifetime earnings. Labour Economics, 51, 170-183.
  2. ^ Boudreau, J. W., Boswell, W. R., & Judge, T. A. (2001). Effects of personality on executive career succes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Europe.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58(1), 53-81.
  3. ^ Seibert, S. E., & Kraimer, M. L. (2001). The five-factor model of personality and career success.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58(1), 1-21.
  4. ^ Arora, R., & Rangnekar, S. (2016). The interactive effects of conscientiousness and agreeableness on career commitment. journal of employment counseling, 53(1), 14-29.
  5. ^ Mount, M. K., Barrick, M. R., & Stewart, G. L. (1998). Five-factor model of personality and performance in jobs involving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s. Human performance, 11(2-3), 145-165.
  6. ^ Nyhus, E. K., & Pons, E. (2005). The effects of personality on earnings. 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 26(3), 363-384.
  7. ^ DeNeve, K. M., & Cooper, H. (1998). The happy personality: A meta-analysis of 137 personality traits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24(2), 197.
  8. ^ Soto, C. J. (2015). Is happiness good for your personality? Concurrent and prospective relations of the big five with subjective well‐be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83(1), 45-55.
  9. ^ Howell, R. T., Ksendzova, M., Nestingen, E., Yerahian, C., & Iyer, R. (2017). Your personality on a good day: How trait and state personality predict daily well-being.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69, 250-263.
  10. ^ Turner, C. F., & Martinez, D. C. (1977). Socioeconomic achievement and the Machiavellian personality. Sociometry, 325-336.
  11. ^ Gürlek, M. (2020). Shedding light o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Machiavellianism, career ambition, and unethical behavior intention. Ethics & Behavior, 1-22.
  12. ^ Glasø, L., Matthiesen, S. B., Nielsen, M. B., & Einarsen, S. (2007). Do targets of workplace bullying portray a general victim personality profile?.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48(4), 313-319.
  13. ^ Lind, K., Glasø, L., Pallesen, S., & Einarsen, S. (2009). Personality profiles among targets and nontargets of workplace bullying. European Psychologist, 14(3), 231-237.
  14. ^ Nielsen, M. B., Glasø, L., & Einarsen, S. (2017). Exposure to workplace harassment and the Five Factor Model of personality: A meta-analysi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04, 195-206.
  15. ^ Podsiadly, A., & Gamian-Wilk, M. (2017). Personality traits as predictors or outcomes of being exposed to bullying in the workplace.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15, 43-49.
  16. ^ Kay, A. C., Jost, J. T., & Young, S. (2005). Victim derogation and victim enhancement as alternate routes to system justificati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6(3), 240-246.
  17. ^ Aronson, E., & Mills, J. (1959). The effect of severity of initiation on liking for a group. The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59(2), 177.
  18. ^ Furnham, A., Richards, S. C., & Paulhus, D. L. (2013). The Dark Triad of personality: A 10 year review. Social and Personality Psychology Compass, 7(3), 199-216.
  19. ^ Spurk, D., Keller, A. C., & Hirschi, A. (2016). Do bad guys get ahead or fall behind? Relationships of the dark triad of personality with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career success. 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personality science, 7(2), 113-121.
  20. ^ Nevicka, B., De Hoogh, A. H., Den Hartog, D. N., & Belschak, F. D. (2018). Narcissistic leaders and their victims: followers low on self-esteem and low on core self-evaluations suffer most.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9, 422.
  21. ^ Heyman, J., & Ariely, D. (2004). Effort for payment: A tale of two markets. Psychological science, 15(11), 787-793.
  22. ^ Samnani, A. K., & Singh, P. (2012). 20 years of workplace bullying research: a review of the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bullying in the workplace. Aggression and Violent Behavior, 17(6), 581-589.

user avatar   leon-3-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介意,当然介意,那些说什么再正常不过,都什么年代了,你真爱他应该包容,blabla的,那你们就再互相都和ex同居过的人在一起好了呀,挺好的,没必要还贬低一下别人。听听说的这都什么话,说的这么冠冕堂皇又高尚伟大。你能包容人家打过胎家里贫困又难看?如果你能,我敬你是条好汉。我没你伟大,我的爱庸俗又渺小。介意的人,或者说题主!你也完全不用管他们说什么,该介意就介意,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日子到头来还不是咱自己过。


user avatar   already24 网友的相关建议: 
      

2200年前的工匠不经意间在兵马俑上留下一个指纹,粗心的秦吏在验收时并未察觉。

工匠侥幸暂时逃脱了被处死的命运,多活了点时间。每个兵马俑脚下的砖上都有制作工匠的名字,被发现了可能就难逃一死了。

经历了2200年的岁月,被一个文物摄影师在给出土的兵马俑拍摄证件照时突然发现。摄影师热泪盈眶,这是对工匠精神的感动,这是对中华文化瑰宝的感动,这也是对自己平凡岗位上不平凡发现的感动。

由此,开启了一段不平凡的人生


兵马俑制作工匠留的字样问题与为什么会刻名字,百度百科相关资料如下:

兵马俑的制作工匠是处于秦帝国社会下层的一批陶工。这些陶工有的来自宫廷的制陶作坊,有的来自地方的制陶作坊。从陶俑身上发现的陶工名有80个,都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优秀陶工。
在陶俑、陶马身上打印或刻划陶工名,源于战国中期秦国的“物勒工名”制度,是秦国政府管理官府手工业、保证产品质量、控制和监督工匠生产的一种手段。这种手段运用于秦陵兵马俑的制作上,一方面加强了对工匠的控制与管理,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作品质量的提高。
在出土的陶俑、陶马身上的一些隐蔽处,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些刻划或戳印文字。字数很少,一般只有2个字,最多的一件有11个字;陶文除了编号外,都是陶工名。这些陶工名大体上可以分为四类:一是在人名前带“官”字的,简称作宫字类;二是在人名前带“右”字或“大”字的,省称作右字和大字类;三是人名前带一地方名的;四是只有人名的,人名多数仅有—二个字,个别的为三个字。在上述四类陶工中,第一、二类是来自中央官府制陶作坊的陶工;第三类是来自地方制陶手工业作坊的陶工;第四类因文字过于简略,而对其来源尚难作出判断。
官署作坊工匠
宫字类陶工的名字均发现于陶俑身上,陶马身上尚未发现,而且多在陶俑衣服下摆底部的隐蔽处,少数在衣角或腿上,目前共发现87件,其中印文75件,刻文12件。这些陶文的字体均为小篆,戳印的文字比较规整,为阳文,大多数四周有边栏,字与字之间没有界格,字的排列绝大多数是由左向右横排;刻划的文字较草率,文字排列顺序不一,或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横排,或上下竖排。
民间作坊工匠
在陶俑身上,还发现了一些在人名前加地名的陶文。已发现的地名有咸阳、栎阳、临晋、安邑等。其中以带有“咸阳”的陶文最多,其余三地各一件。带有地名的陶文均为刻文,多在陶俑上身的隐蔽处,字迹比较草率。经过统计可以看出,来自咸阳的陶工有衣、危、野、赐、午、笥、高、秸、庆、处、行、路、敬、文忌、木等19人,说明当时的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咸阳,为修建秦始皇帝陵征调了大批优秀的陶工,成为秦陵修建大军的主力。
来自宫廷的陶工和来自地方的陶,在陶俑的制作上,存在着陶俑体型塑造、头型、面型、五官刻划方式等技艺技法上的差异,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其所处社会环境的差异所造成的艺术创作上的差别。




  

相关话题

  对于初入职场的程序员, 读书 读好的代码 造轮子 哪个更重要? 
  当面对误解和打压时,应该据理力争还是沉默? 
  玩微信可以有哪些理由? 
  为什么有种说法是性别矛盾的本质是阶级矛盾? 
  优秀的男生大都喜欢什么类型的女生? 
  遇到一个糟糕的领导怎么办? 
  阿里成立反职场陋习小组 ,称「无条件支持员工拒绝劝酒」,会带来哪些改变? 
  有哪些适合小学生看的哲学书? 
  作为河南人,如果我在大学做自我介绍时有人在下面插话「井盖」,该如何不失素质地怼回过去? 
  不善交际的人适合做生意吗? 

前一个讨论
红牛喝多了会怎么样?
下一个讨论
类似「一起投」这样的基金投顾服务的出现,对我们的投资会有怎样的影响?





© 2024-12-2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