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显而易见的问题,就不要拿出来问了,只是自取其辱而已。
我再进一步说吧:你要这样想,知道为什么几年前你们领域的文章只能投影响因子2.0的专业期刊,然后在你们文章质量没有任何改变的情况下,突然之间AM,JACS,NC都开始大量接受和发表你们非大牛的文章了吗?还不是因为出现了几个别的领域的大牛,跳到你们领域,然后靠自己的名声,灌了几篇NSC,导致整个领域火了起来?我们应该感谢这些大牛,人家吃肉的同时,我们还能有机会跟着喝点汤!
至于大牛的文章特别水,送到你这里来审,你要拒稿,这种事。一般来讲,不用做无用功了,编辑会直接把你的意见删掉,再换一个大牛的熟人审稿的。或者说,大牛的文章能跑到你这里来审,本身就是个奇迹了,一般人家的审稿人都是人家核心圈子的几个人,审稿的时候互相都知道是谁的,文章很少有概率会落在圈外的你身上的。你作为非大牛,最有可能的审稿情况,就是审大牛们当年的学生----现在在藤校刚起步做AP的人的稿子。如果他上面不挂大牛的名字,文章又特别水,你拒稿的意见是有用的,我就这样拒过一篇Nature。
至于比NSC再低一个档次的期刊,那就更有意思了。我有一次审了一篇EES,作者明显是造假数据,还一图多用。大家应该知道审稿的时候,有两个意见栏,一个是给editor回复的,一个是给author的,我就在bcc editor那个地方“善意”的提醒editor,这篇文章有学术不端,建议直接拒。结果你猜怎么着,人家文章不但没有拒,还把图片又PS了两下,掩盖了造假的数据,发表了出来,哈哈哈哈哈。
最后还有一件事,就是你拒大牛的稿子要小心了,尤其是比较小心眼的大牛。人家能通过editor知道企图拒他稿的人到底是谁,以后你在这个领域,凡是这个大牛做editoral board的journal,你的文章就不用想发表了,都是不送审秒拒,都是我血泪史,诸位引以为戒吧。
摘录两条颜宁老师的微博:
1、15年8月,在瑞士开会。闲逛一会无聊手欠给Science的editor写了一封presubmission enquiry,竟然几小时之后就收到回复,“我下周去度假,你能不能本周五之前把文章投过来?”我顿时头皮发麻啊,这是明明白白在告诉你:人家手上已经有something,你赶紧识时务点快投快投啊。话说当时我手上只有两个figure和introduction,别的部分还在优哉游哉呢(因为当时我觉得分辨率低,有点不好意思发表)。不管了,跟学生利用时差,我写一部分就发给他们proof read。6个小时睡眠之后再接力。除了必须的开会,吃住都在hotel,会议安排的游山玩水一概逃掉。终于,在我去火车站之前的10分钟完成了submission;然后坐火车到米兰,在机场查E-mail,竟然已经送出去review了。这是我记忆里面写稿最狼狈、接收最顺利的一次。谁让那是一个太重要的结构呢。后来Nature编辑告诉我说,我竟然没把这篇投给他们,有点吃醋,hoho。怎一个得瑟了得。
2、在前面微博我写投稿的经历,收获很多对于发Science和Nature的感慨。但是请科研圈的同仁想一想,你迄今发了几篇论文了?在你科研生涯中,最幸福的moment是啥时候?至少于我,真正的喜悦只是取得突破时那短短一瞬!到写论文和发表的时候,乐趣都快消磨尽了。再换位思考一下我这个发了近20篇CNS的人,还会在乎多一篇少一篇么?我只是看哪篇文章报道的是我得意的工作,哪篇我其实没那么重视。我很骄傲地是,到现在我从来没有为了发文章而做事。我在研究我感兴趣的问题,发论文只是水到渠成,最差的情形是为了学生的毕业码码字打打工。说实话,我实验室迄今挣扎最苦历时最长的两个工作都是发表在Cell Research上了,无他,不是大众的interest,是我个人的一点执念而已。
……
我可以很狂妄地说,过去三年,凡是我用清华电镜收集的数据,全部发到了CNS,我手上还有好几个targets,基本做出来也必然能发到CNS,因为我知道这个领域的动态,知道这些课题的前世今生。
是的。我挂名过一个nature正刊。
肯定要有大佬护航。
大佬不见得要给通讯,但是最后几个名字一定得有大佬。
另外你自己也得是久经考验的,比如积攒了很多好文章,积攒了很多引用。
然后又发过一些小nc,或者大子刊。
然后突然又做了一个很能吸引broad interest的东西,那就上了。
毕竟都是商业杂志,赚吆喝的。
大牛是引用的保证,有引用才能把这影响因子的游戏玩下去。
正刊能够给年轻科研人员带来巨大关注度。
真的功成名就的大佬,可能真对nsc没所谓的。
知道的几个美国的院士,有的也是xx之父,或者无限接近诺奖,好多人真的都很少发文章,有时候发一些影响因子一点点的小文章,也精雕细琢。
文章只是工具而已。
我也有过六七年没发一篇一作的时候。也有半年3篇10+一作的时候。
如果想发文章,也不是难事。
年轻人想出头,肯定心心念念想发nsc。我也很想。
但是确实缘木求鱼了。
屠呦呦青蒿素发的是以前的科学通报吧。
唐娜·斯特里克兰的诺奖的工作是发在opt commun。
cw tang的oled的工作发在apl。
benzhong tang的aie的工作应该是发在chem commun吧。
真这些开创性的成果,一般大佬们可能更在意的是在专业杂志上快速发表,而不是扔到ns那里磨个一两年。
很多大佬都在不同场合提到过nature上有很多东西都是错的,误导人的。
作为年轻人,因为真香定律追求一下也合情合理。
但是希望那些已经有了铁饭碗铁帽子的同志们,还是能多考虑一下科研的本质,多为人类探索一下这个世界的未知。
闲言碎语,不成逻辑,大家随意看看。
不说CNS这些期刊,就说说顶会吧,毕竟知乎上写代码发会议的人多一些,更有共鸣。
我的老板是领域内的大牛,创始人级别的人物,连用的课本一直都是他写的,可以算是导师的导师了。在这里做科研给我的感觉就是只要你的工作出来了,无论多烂都能投到好的会议上,那些top conference对待我们组出来的垃圾文章,底线就是不给oral,给个poster赶紧打发走,拒稿是很少的,我做的最垃圾的一篇文章,只花了我2周时间,工作量只相当于一个高中生的小发明,然后居然还中了一个还不错的会议的poster……所以我们发文章从来不是盯着某个会议攒大招,而是按照自己的节奏做完了之后看看最近的顶会有啥,然后投那个顶会,基本上没有不中的。
此外我老板也自己担任很多top conference的编辑,得罪了他的人就别想混了.....不过他人也非常非常的nice,和所有coworker都保持很好的关系,也没有遇到和谁是死对头的情况。
虽然我们组发top conference有免死金牌,但是老板还是爱惜羽毛的,一般情况下工作量不够的文章会直接返还给我们让我们补足内容后再选择发表,不会滥用自己的声誉创造垃圾文章,哪怕是“垃圾工作”也得是刚刚够top conference的门槛才会让你投, 不过这样也已经显著降低难度了,因为国内大部分教授的工作得超过这个门槛才能有机会发表, 越弱的组要超过的就越多
所以能去大牛组的话还是去大牛组吧, 别的不敢保证, 至少文章多多还是可以保证的!!!
是的,甚至有一个大牛通讯,都会“出奇迹”。
PNAS在2018年发表了一项研究,来说明科研期刊中的“chaperone effect”,直译为伴侣效应,但其潜台词是科研界的“阶级固化”。
在这篇 PNAS 文章中,研究者收集了1960年到2012年间在386个科学期刊上发表的610万论文的作者信息,按照学科分为了数学,物理学,化学,医学,生物学和跨学科期刊,其中Nature,Science及PNAS被作为跨学科综合期刊的顶级刊物单独列出。
收集数据之后要做的是对数据进行分类。由于真正决定研究方向和实验设计的是实验室负责人(PI),因此将研究的关注点集中在那些PI以通讯作者身份出现的文章上更有意义。
根据PI是否曾经在该期刊中出现,可以将其分成三类:
第一类是“新秀”(New),即PI既没有以第一作者也没有以通讯作者在该期刊发表过文章;
第二类是“资深”(Established),即Ta之前曾有以通讯作者在该期刊发表过文章;
第三类是“传承”(Chaperoned),即PI之前在该期刊以第一作者发表过文章,却是首次以通讯作者发表文章。
可以看到,近几年新秀发表的文章比例在持续下降,而资深和传承却在不断上升,这点在医学界尤甚(看NEJM的曲线)。以上也可以看出,一个好的导师和平台对于医学生有多重要。
如果我们进一步分析,反过来会怎么样?
一个科研大牛能在多大的程度上决定一篇文章的接收?更直白一点,大牛是否有能力给接班人足够的帮助来继承科研地位?
今年3月的一篇NEJM文章可以作为回答。这篇题为Infections Associated with Resterilized Pacemakers and Defibrillators的论文发现,在服务不足的国家/地区,接受过重新消毒和重复使用的起搏器或除颤器的患者中,感染或设备相关死亡的发生率在2年时为2.0%,与在加拿大使用新设备的匹配对照组患者相比,发生率没有显著差异。
本来也只是一篇很普通的研究,之所以会引起关注,是因为文章一作Thomas F. Khairy破了NEJM的年龄记录,他还是个15岁的高中生。
据透露,他在12岁的时候就加入了该研究,在父亲所在的蒙特利尔心脏病研究所。经过多年的努力,才总算完成了该研究结果。
听起来是个很立志的故事,等等,父亲?一作和通讯居然是同姓?没错他们是父子。
他在接受Montreal Gazette采访时也提到,他是协助Marie-AndréeLupien(本文第二作者)收集数据。并且他还感谢了父亲Paul Khairy和蒙特利尔心脏病研究所的各个团队,以及中美洲的心脏病专家都为他提供了帮助。
是不是在韩国看过类似的故事?
“神童”不出意外的话,将来可能也会成为一名牛X的教授,甚至成为其父亲的接班人。毕竟起点就是NEJM,还有这么多前辈的扶持。这样的科研后浪比起一般科研新人可就高得太多了。
只能赞一句,虎父无犬子,家学渊源。
有人会想,那我为了论文顺利发表,造假个大牛做通讯是不是可以视为捷径?
错,大错特错!
上周,Elsevier旗下的Future Generation Computer Systems(FGCS)撤回13篇中国学者发布的文章。原因包括涉嫌伪造评审专家等,伪造评审这个套路大家都很熟悉了,等于作者又当运动员又当裁判。
但此次撤稿中的两篇却用了一种新的造假手法,“伪造作者身份”(Forged Authorship),撤稿声明是这么写的:“本文已应作者要求撤回。本文作者告知本刊和编辑部,文章列出所有作者均未参与撰写,或对本文不了解。将他人列为作者,显然违反同行评议原则、出版原则和出版道德规范。向本文读者致歉。”
其中一篇是发布于2018年的High-resolution ultrasound images in gouty arthritis to evaluate relationship between tophi and bone erosion,通讯作者为Li Qiu,身份备注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超声科。核对FGCS配发的专家照片,发现是该院超声科副主任邱逦。
上述文章是来自贵州的一位博士生的个人行为。该博士生未征得邱逦同意,即以她名义投稿。先是用私人邮箱联系期刊编辑部,待论文被接受后,再换成通讯邮箱(发布时所写邮箱)。
论文发布后,相关邮箱收到编辑确认信息,邱逦才知道此事,于是致信编辑部要求撤回。涉事博士生未能毕业。
这是妥妥的学术不端,撤稿也是罪有应得,但其背后的原因呢?
还不是因为,“想做科研后浪?找好通讯作者很重要”
传播科研最前沿知识;
中国临床医生科研成长平台;
现在添加还可领取10G科研资源大礼包!(内含:SCI写作投稿技巧、数据库使用教程、国自然工具包……)
我曾经有幸,帮导师审过一个大牛的稿子,美国某藤校教授,老头已经年近7旬,绝对的业界大牛
老头投稿到一个8分多的杂志上,编辑给了我导师审稿,恰好这稿子工作内容与我方向很接近,导师便让我仔细看看,给个审稿意见
仔细看完,工作做得其实很一般,还有难以容忍的硬伤,5分的杂志都勉强,这个8分多的业界顶尖杂志,怎么也是够不上的,于是详细写了意见,交给导师,同时建议拒稿,过了几天,导师给我个信,说他看完,也觉得工作不行,于是建议拒稿
过了一段时间,遇上导师,聊起这文章,导师说,除了他,其他评委也有建议拒稿的,主编于是拒稿,然后老头不服,发信给主编,把主编一通批评,主编于是再联系我导师,二次征询意见,导师依然回信表示拒稿,主编于是再次拒稿
半年后,我在一个10分多的杂志上,看到了这篇文章,几乎未有改动...
因为倒着读是嫩巴黎(狗头)
共产主义政党长期治理的喀拉拉邦在印度处于人类发展指数的前茅,这就是共产主义对印度的影响。
另外,南亚人是非常非常喜欢取经名的。这也是一个地域特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