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牙结石不去除可以吗? 第1页

  

user avatar   mai-wen-xue-67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可以。

牙结石不去除可以吗?

不可以。不可以。不可以。不可以。不可以。


警告⚠ : 部分图片令人作呕, 请勿一边进食一边阅读, 以免震惊导致呛咳引起肺部吸入异物。




俺没啥文化, 初中毕业, 大伙都知道。 俺有个朋友是牙医, 俺还有1个老婆是牙医。

没认识牙医朋友和牙医老婆之前, 俺也认为牙结石是不应该去除的。

俺甚至认为, 牙结石有保护牙齿的作用。

牙医劝大家每年洗一次牙是为了诓大家的钱。

不知道您是否有过这样的念头?



一般的牙科参考书里面会有这样的选择题:

Calculus contributes to gingival inflammation primarily by

A. having an impermeable surface.

B. releasing cytotoxic virulence factors.

C. promoting bacterial colonization.

D. reducing the pH of the crevicular fluid.


翻译过来就是


牙结石主要通过什么方式导致牙龈炎症?

A. 有不通透的表面。

B. 释放细胞毒性的毒素。

C. 促进细菌的定殖。

D. 降低龈沟液的 pH 值。


毫无疑问地, 正确✔的答案是 C, 促进细菌的定殖。





这有个牙科知识智商测试, 大家不妨自测一下。

       https://ndeb-bned.ca/quiz/?act=startQuiz     

挑战一下自己吧。


上课了, 上课了, 上课了。

** 不用谢, 疯狂点赞就好了




牙结石是什么?

牙结石是硬化(钙化)的菌斑。因此,牙结石能保护和促进细菌的定居和繁殖。

牙结石的英文是 Calculus ,和数学里面的积分是一个字, 看起来很高大上。实际上牙结石是很脏的, 和大便差不多。


您能容忍自己舌吻的对象是这样的吗? 是可忍熟不可忍?



牙菌斑在牙齿表面逐渐沉积,牙菌斑通常是透明无色,变厚时会呈现黄或棕黄色,如果使用牙菌斑显示剂可以比较容易地发现牙菌斑在口腔内的分布。

口腔(消化道开口)是一个细菌和人共生的微生态环境。菌斑需要定时清除(因此普通人每天要刷牙)。

牙菌斑是牙齿上形成的一种粘性无色薄膜。牙菌斑上生长着可能诱发龋齿和牙周疾病的微生物或者说细菌。牙结石是钙化/硬化的牙菌斑。


牙菌斑对牙齿的危害随其沉积时间而增长,应该定期清除。牙菌斑的质地很软,可以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例如牙刷加上牙膏(摩擦剂+表面活性剂+某些药物和添加剂+水)来有效清除。

刷牙是去除菌斑的最有效的办法。但是在去除以后,菌斑在一天内又会堆积起来。

菌斑事实上形成了一个培养基。




牙菌斑的形成机制里面很重要的一个东西就是 “获得性膜”(Dental Pellicle,Acquired Pellicle)。

获得性膜(acquired pellicle)是牙齿表面的一个结构。牙萌出到口腔之后,牙冠被釉质表皮(牙胚残留组织)覆盖,釉质表皮很快因摩擦活动消失。 唾液成分和口腔内部细菌的酶的作用下来会形成牙釉质表面的一层具有保护作用的液态层,这就是所谓的获得性膜或唾液薄膜。获得性膜的成分是唾液糖蛋白(salivary glycoproteins,缩写 SG),它选择性吸附在牙齿釉柱的羟基磷灰石结晶(hydroxyapatite crystal,缩写 HC)上。获得性膜是无细胞无定形的非溶解半透明有光泽的软沉淀。它除了可以粘粘在牙齿表面,也可以附着在牙结石或修复体(dental restoration)上。

获得性膜可以形成一个抑制链球菌产的酸对牙齿的去矿化(demineralization)的保护屏障。 除此之外,获得性膜起润滑的作用、保持牙齿表面湿润、减小[牙合]面磨损,同时获得性膜也成为微生物膜的前体。

一般情况下获得性膜不会在简单的口腔清洗之后脱离牙齿表面,即使清除后也会迅速重新形成。 因HC(羟基磷灰石结晶)的钙磷离子和SG(唾液糖蛋白)之间有着稳定的离子相互作用,在口腔环境里短时间里立即又会恢复。获得膜在牙齿表面的厚度为0.1~0.8微米, 最厚为近龈缘部分。

获得性膜形成后,成为口腔微生物定居的第一位置,接着就形成了牙菌斑(dental plaque)。 因为获得性膜富含微生物必需的营养物质。


获得性膜表面有结合位点(binding sites),只和那些具有相应特殊受体的微生物连接。口腔微生物族群中具有这些特殊的细胞膜受体的有变形链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血链球菌(streptococcus sanguis)常见于龈上菌斑,唾液链球菌(streptococcus salivarius)等。

SG的碳水化合物部分也可以提供连接受体予具备粘附素(adhesins)的口腔微生物,变形链球菌和血链球菌具有名为外凝集素(lectin)的粘附素可选择性识别碳水化合物部分受体,进而与之形成连接。


口腔是一个细菌和人共生的环境, 认识这个事实也很重要。有助于大家破除幻想或者避免纠结沉迷于杀死口腔内所有的细菌这个念头。。。。。。。


再美的美女, 再帅的帅哥, 都会有牙结石。

古人云, “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从预防牙周病的角度来看,

菌斑在牙龈处堆积会刺激牙龈,引起免疫反应,也可能发展成炎症。当炎症波及牙齿周围的支持组织时就称为牙周病。

例如以下情形,可能提示牙周组织受影响:

牙龈自发或者非自发出血、

牙周溢脓或挤压后有脓液出现、

牙周退缩、

牙周肿胀或触痛等表现、

牙齿松动或移位

呼吸时口腔发出异味(口臭)

等等。


##############################################################

如果把牙齿的硬组织(釉质/本质/骨质)和牙龈(俗称牙肉)的交界处放大,也许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牙结石的危害( 除了有碍观瞻和口臭影响法式舌吻)。


生物学宽度一词是1962年由Cohon根据Gergiuao等人的研究提出的。

Biologic width is the distance established by "the junctional epithelium and connective tissue attachment to the root surface" of a tooth. i.e. the height between the deepest point of the gingival sulcus and the alveolar bone crest.

This distance is important to consider when fabricating dental restorations, because they must respect the natural architecture of the gingival attachment if harmful consequences are to be avoided. The biologic width is patient specific and may vary anywhere from 0.75-4.3 mm.

通常将从龈沟底到牙槽嵴顶之间的恒定距离称为生物学宽度(biological width),包括结合上皮和牙槽嵴顶以上的牙龈结缔组织,其宽度约为2mm。随着年龄增加或牙周病变,结合上皮附着向根方迁移,牙槽嵴顶亦随之下降,但龈沟(袋)底与嵴顶间的生物学宽度基本保持不变。






为什么突兀地介绍 “生物学宽度” 呢?

** 留待下回分解


【待续】

【待续】



////////////////////////////////////////////////////////////////////////////////////////////////





** 简答题

问题:菌斑指示剂对孕妇安全吗?

答: 请参考产品厂家说明谨慎使用。 菌斑指示剂的成分一般是 福禄生B

福禄生B 的资料(参考)CAS# 18472-87-2

CHRONIC HEALTH EFFECTS

Limited evidence suggests that repeated or long-term occupational exposure may produce cumulative health effects involving organs or biochemical systems. There is some evidence that human exposure to the material may result in developmental toxicity. This evidence is based on animal studies where effects have been observed in the absence of marked maternal toxicity, or or at around the same dose levels as other toxic effects but which are not secondary non-specific consequences of the other toxic effects.

“Several cases of fetal abnormalities have been described in mothers who took large doses of bromides(溴化物) during pregnancy.”




【未完待续】




这个话痨答主和它的其他回答/散文:




  

相关话题

  12 月 2 日哈尔滨发现 1 例本土确诊 2 例初筛阳性,1 日确诊病例轨迹公布,当地情况如何? 
  如何看待爸爸举高高失手导致一岁半儿子摔进 ICU?带娃需要避免哪些危险动作以及安全隐患? 
  如何劝说母亲(一位癌症病人),停止中药治疗、拿灵芝孢子粉作为提高身体免疫力的唯一“良”药? 
  有哪些健身动作和健身器械被证明可能是不合理的,应该被淘汰? 
  电子烟和普通烟哪个危害更大? 
  掏出一块超大耳屎,是种什么体验? 
  口腔医学生动手能力差怎么办? 
  四川康定发生地震,近年来四川频发地震的原因何在? 
  中医理论中的冬病夏治有什么科学依据吗? 
  简单又有营养的早餐有哪些推荐?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在手机上感受不到随着音频文件体积膨胀而带来的音质提升?
下一个讨论
鬼斧神工是否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 2024-11-2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