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国家卫健委表示「居民可购买试剂自测新冠病毒抗原」,这会产生哪些影响?自测时有哪些方面需要注意? 第1页

        

user avatar   rewrgf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规模核酸检测虽好,但实际执行中也出现了很多弊病。

随着病毒传染能力的增强,大规模核酸检测难以避免的聚集,往往会带来额外的感染。

而使用抗原自测试剂,每个人就可以在家里自测,然后把结果在线提交一下即可,极大避免了聚集。

具体使用方法,我觉得应该是每个人在家中常备一定数量的抗原检测盒。

在发生疫情后,每个人使用自己备着的检测盒自测,同时社区组织分发额外的检测盒来补充。

在保证没有聚集交叉感染的情况下,在不聚集的情况下轮流隔几天进行一次核酸检测。

可以极大缓解志愿者进行核酸检测的负担,也可以大幅减少大规模核酸检测聚集带来的交叉感染。


user avatar   lengzhe198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写在前边的话:

因为经常被国外的同学问到抗原检测的问题,所以也是积攒了不少内容,今天刚好国内也准备推广抗原检测,所以就写的多了一些。

暂时想到就这么多,如果大家还有什么问题的话可以在评论区里留言,我会看情况是否要更新到正文里,写的时候尽量考虑能适合非医学的普通人群阅读,某些概念的解释和打比方不是那么严谨,也请大家见谅。

以下是正文。


一、什么是核酸检测,抗原检测和抗体检测?

这个问题其实在2020年就回答过了。

核酸检测,抗原检测和抗体检测,都是检测新冠病毒的方式,只是检测对象不同,所以有一些区别。

1.核酸检测。

核酸检测原理是,运用基因扩增技术,针对于病毒的特定基因组成进行扩增检测,如果待检测的样本中含有病毒的基因片段,则会发生基因复制的过程,我们通过对这种复制过程进行监测就知道样本里是否含有病毒的基因片段,同时因为复制是2变4,4变8,8变16的指数复制过程,所以可以根据复制次数来判断原始样本中的病毒基因片段的多少。

这也就是我们经常在通告中看到的Ct(cycle threshold, 循环阈值),Ct值可以理解为病毒基因片段达到一定数量的复制次数,也就是RT-PCR检测时将病毒RNA扩增至可检出水平所需的循环数。因此,Ct值越低,意味着原始的底物越多。

比如A样本的原始病毒数是20,那么在Ct20的时候理论值应该是在20* =20971520.

那假设B样本的原始病毒属是300,那么Ct17的时候的扩增数就在39321600。

那么我们假定2000万是病毒检出限的话,那么A样本Ct在20的时候达标,而B样本在Ct17的时候就能达标,侧面的理解就是Ct越低,原始样本中病毒越多,也就是患者排毒的能力越强。

比较不同的新冠病毒的Ct值就能发现,不管是Delta还是Omicron毒株,Ct都要比最原始的WT型毒株低很多,也从侧面说明这两个病毒毒株的传播能力的增强。

2.抗体检测

抗体检测也是这么久大家非常熟悉的一种检测方式。

但其实相比核酸检测,抗体检测又繁琐了许多。比如大家经常搞不清楚IgG,IgM都是什么。其实实际的抗体检测更为复杂,我们可以检测的抗体包括IgG,IgM,IgA,IgE和IgD。当然对于新冠病毒检测来说,我们主要关注的IgG和IgM,其他那几个跟疫情检测关系不大,我们这就不展开了。

IgM是对于新冠病毒筛查比较重要的一个指标,IgM是Immunoglobulin M的缩写,意思是免疫球蛋白M,IgM是在个体发育过程中最早产生的抗体,也是经抗原刺激的动物体内最先出现的抗体,因此检查IgM的含量,有助于传染病的早期诊断。

IgG属于长效的抗体检测,IgG是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的缩写,是血清主要的抗体成分,IgG的功能作用主要在机体免疫中起保护作用。

所以IgM主要代表这患者刚被感染不就,而IgG则属于患者曾经被感染过的证明。所以从国外返回的时候,大使馆除了要求提供核酸检测证明以外,还要提供IgM检测。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下疫苗对于抗体检测影响的问题。

以新冠病毒的灭活疫苗为例,大家知道新冠病毒的灭活疫苗就是用病毒的尸体模拟病毒来刺激人体,所以人体会对应着生成各种抗体,包括IgM和IgG等等,所以近期打过灭活疫苗的人也是有可能 IgM是阳性的。

而IgM到底多久会转阴的问题,一般是在6周左右开始转阴。但,临床上也有一些极端案例显示 IgM在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内都是阳性或者是弱阳性。

所以对于打了灭活疫苗的人来说,抗体检测基本无用。

但非灭活疫苗就有用了。以mRNA疫苗为例,因为这种疫苗只会在人体内生成S蛋白,也就是说人体也只会生成S蛋白的抗体。

这里就又要插入一个概念,IgM也好,或者IgG也好,其实是一个多种混合抗体的集合。

怎么理解呢?人类的免疫系统会对于入侵者会生成对应的抗体,这个是比较容易理解的,但是对于同一入侵者,免疫系统会生成很多不同的抗体。比如对于新冠病毒来说,考虑到新冠病毒的蛋白结构主要由S蛋白,E蛋白和N蛋白等结构组成,所以人类生成的抗体也是包含着IgM(E蛋白),以及IgM(S蛋白)和IgM(N蛋白)等等多种IgM的混合物。

所以像mRNA疫苗,它注射后产生的抗体只有IgM(S蛋白),那么,我们如果在检测者体内检测到了IgM(N蛋白),那么就可以明确这个检测者是被病毒感染的。

3.抗原检测

终于说到大家即将面对的抗原检测了。

其实抗原检测和抗体检测的原理和方法是完全一致的。

我们知道免疫系统产生的抗体会特异性的结合对应的抗原。那么,如果我们在检测试纸上固定的是新冠病毒的特异性蛋白,比如S蛋白。那么,在我们向试纸上加入待检测的试剂的时候,如果试剂中包含S蛋白的抗体,那么就会出现抗体和抗原结合的现象,我们根据这个现象引起的变色或者其他反应来判断待检测的试剂里是不是有抗体。

同理,反过来的话,如果我们在试纸上固定是免疫系统生成的抗体,比如S蛋白抗体,那么如果待检测试剂里有病毒S蛋白,那么就会跟抗体结合,产生变色或者其他情况,我们就可以判断待检测试剂里是否包含有新冠病毒的蛋白。

这有有点像是现有很多钥匙,去捅一个锁,或者现在有很多锁,轮流去捅一个钥匙这样来匹配。

那么这三种检测各有什么不同呢?

核酸检测呢,被我们称为金标准,因为这个灵敏度和准确度都是最高的。只要样本中有非常少的病毒基因片段,就能通过快速的复制来达到检测的目标。

抗体检测呢,一般是用来辅助核酸检测,因为核酸检测会涉及到采样的问题。比如病毒现在在肺部或者肠道,那么捅鼻子就很难测到病毒。而抗体因为是抽血,免疫系统一般不会骗人,所以检测到抗体的话大概率就是有病毒了。

抗原检测呢,一般是用在家庭自测。因为取样操作方面,检测流程也不复杂,而且结果清晰明显,速度还快,一般15分钟左右就能看结果。

有那种检测方法更好吗?

如果光看上边的描述,是不是会觉得抗原检测最好用,然后是抗体,最后才是核酸,那为什么我们还是叫核酸是金标准呢?

这里边就涉及很多问题啦。

举个例子,抗原检测快,方便,不需要专业的设备,但是灵敏度不高。因为只有足够多的病毒的时候,才能检测到足够多的病毒蛋白来和试纸上的抗体结合,我们才能看到试纸的变色。而同样情况下因为核酸检测可以主动的去复制病毒的基因,所以在很小的量下就可以检测到新冠病毒。

根据实际效果的比对,抗原检测的准确度平均下来跟核酸检测对比的话有77%左右。但如果针对出现症状的一周内进行检测,抗原检测的准确率和核酸检测基本一致。[1]

所以抗原检测其实不太适合早筛,更适合的是出现症状后,用这个区分是流感还是新冠。比如我发烧了,我又不知道我是感冒了还是新冠了,又不想去医院发热门诊的时候,自己用这个测一下看看。

那么抗体检测呢?其实抗原检测的问题抗体检测都有,同时抗体检测还有个新问题,对于打了灭活疫苗的人来说没什么用。同时抗体检测还有一个发病时间的问题,一项临床数据显示,发病第一周IgM的阳性率还不到50%。[2]毕竟是要先有病毒感染,还要给免疫系统一个反应时间的问题。所以临床上更多是用抗体来判断病人的发病期,作为一个辅助的判断工具。

那么现在推出抗原检测的意义是什么?

抗原检测的目的一般是两个,一时降低核酸检测的工作量,而是早筛。

降低核酸检测的工作量这个很容易理解,尤其是对于一些核酸检测跟不上的国家和地区来说,抗原检测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补充。比如香港地区就采用看抗原检测来补充核酸检测,打打的环节了核酸检测的压力。

那么早筛呢,前边我提到了,抗原检测因为灵敏度的问题,是不太适合早筛的,可能会造成假阴性。但为什么我这里又说它适合早筛呢?

还是回到我们早筛的目的上来。如果我们想采用抗原检测来100%找到所有的确诊患者,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别说100%,可能80%都做不到。但是,抗原检测可以把那些Ct值低,也就是排毒量很大的患者找出来。

换句话说,这个检测特别有利于找大小毒王。我们知道一场疫情传播中,这些排毒量高的人群起到了关键的节点作用,只要这些人比提早发现,就可以有效的降低病毒的传播。至于一些Ct值很高的人群容易出现假阴性,但这些人既然Ct值高,也就说明他们病毒扩散能力不大,即便漏掉,对疫情的传播作用也不大。

所以核心是要把Ct在20或者更低的感染者的抗原灵敏度提起来,就可有效的进行早筛预防。

另外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是,抗原检测,也有假阳性的时候,原因很复杂,但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会有。

那我现在可以买到抗原检测试剂了吗?

暂时还真不行,虽然现在国家已经批准了4款抗原检测试剂,包括我们华大的也获批了。但这些目前还都是对专业机构使用的,而非个人家庭使用的版本。

原因还是灵敏度的问题,根据国家药监局《2019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抗体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评要点(试行)》,其中提到,抗原检测阳性检出率最低要求为90%-95%,此外,我国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抗体检测试剂一般为定性检测产品,要求根据企业预设的临床评价指标对最低样本量进行估算。

以华大获批的抗原检测试剂来说,除了试剂以外,还要搭配一个专门的荧光仪来提高灵敏度。

而家用的一般是这样,没有这种提高灵敏度的仪器,就纯是试剂和试纸。

所以国内如果要批准家用抗原试剂的话,估计要下调这个标准,不然就很难达到。

那么,有什么办法提高准确度吗?

有,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多做几次。

所以为什么一个试剂盒里的试剂一般都是能做几次的量,并不是团购几个人的便宜,而是让一个人多做几次。

如何解读抗原检测的结果?

如果结果是阳性,那么大概率是中招了,因为假阳性比例毕竟还是比较低。

如果是结果是阴性,那么也无法说明你就一定没事,尤其是出现一些发烧感冒症状的时候。

那出现阳性怎么办呢?果断的上报当地的疾控或者医院或者社区,反正你能联系到谁就告诉谁,然后去医院做核酸进行确诊。

如果是阴性,你有觉得有点症状怎么办呢?就跟前边说的一样,在测一次。比如每隔24小时以上测一次,如果测了2,3次都是阴性,那你大概率还真的就是流感或者普通感冒。

那什么时候适合核酸检测,什么时候适合抗原检测呢?

这种就要根据不同情况来分析了。

比如做核酸检测同样建议有以下一些情况。

  1. 有明显的新冠症状。
  2. 被判断是密接或者是次密接。
  3. 与确诊患者有过时空接触。
  4. 抗原检测是阳性。

那么抗原检测呢?

  1. 可能接触过高风险人群,但不太确定。
  2. 要去参加一些聚会活动。
  3. 有一些感冒症状,但不确定是新冠还是流感。
  4. 周围做核酸不太方便。
  5. 就是担心自己感染了新冠。

但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抗原检测,大概只有阳性的时候,政府才会认可。而如果是阴性的话,很多时候并不能作为你没有感染的认可,比如去什么地方需要提供核酸证明,解除健康宝弹窗也是要核酸证明等等,抗原检测肯定是不作数的。

参考

  1. ^ https://www.abc.net.au/chinese/2021-12-23/covid-rapid-antigen-pcr-test/100719924
  2. ^ http://rs.yiigle.com/CN112309202106/1327611.htm

user avatar   5813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从效率和准确性角度看毫无疑问是集中筛查更有效,正如我以前说过的最好的办法还是往下发自用。

因为医疗资源和财政投入是有限的,必须把成本向下转嫁。最近国内防疫墙越来越脆弱,向下转嫁是必然趋势。现在还限定群体作为试点,接下来就要全民推广。

以社区为单位可以用作统计,却很难完成强制性。最好的办法是把成本转嫁给企业,查企业总比查个人要强。

还是得珍惜现在的动态清零的岁月静好,接下来不一定要开关,但防疫政策会有一个逐步转向的趋势。


user avatar   ling-zhi-hao-66-74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瞒各位说,算是稍微相关点的行业原因,自从前几天,居民可购买试剂自测新冠抗原的消息放出来以后。朋友圈那种高兴情绪真的可以说是溢于言表(主要是相关公司的朋友)。

但是这个检测的局限性,还是希望大家能够清楚。任何检测都有敏感性和特异性两个参数,抛开这两个参数,再高大上的技术,都是耍流氓。那用白话讲:

敏感性就是如果100个真正患者去检测,有多少比例会被显示为阳性,所以大家可以想想,如果一个检测敏感性只有50%,那跟我直接抛硬币盲猜有什么区别?所以敏感性越高的检测,漏检的概率才越小。

特异性就是如果100个正常的人去检测,有多少比例会被显示为阴性,所以特异性越低,被误诊的概率就越大(本来没病被检测出阳性)。

那现在大家可以购买居家检测的新冠抗原检测,敏感性在75%-98%这个区间,特异性在95%-98%这个区间。所以,可以说,基本上这个检测出来是阴性,那基本上可以打包票你是没有感染的。但这个敏感性就有的说了,我们就按85%来算,假设特异性是99%。因为我们国家疫情现在防控还是非常好的,大部分城市可能感染率也就百万分之几,所以如果在一个千万人口的城市,做全民筛查的话,用这个方法最终得到的结果是,会查出10万个阳性来,而这里面真正感染的人可能还不到10个....(当然,如今吉林的疫情情况,是可以考虑用来进行辅助的)

所以,今天国家卫健委在新闻发布会上建议,一般人群不要随意去做这个检测,在我看上去,更像是对某些人的警告,而不是建议 :)

类似的情况,其实在体检中也常见,比如都知道低剂量胸部CT是目前筛查肺癌的有效手段,但为什么国家没有推动全民普筛呢?其原因还是在于敏感性太低,有国外经济学家算过,我用中国的数据做了下换算,如果推动肺癌的全民普筛,大概在我们国家没人一年要多花1000块钱,得到的效果,就是平均每个人能够多活11天半....

所以,任何大面积的筛查,最佳的方案,都是要先进行风险人群划分,再做推动。


user avatar   dao-bi 网友的相关建议: 
      

之前回答错问题了,这里重新回答一次。

【最近新增的新冠抗原筛查与核酸检测有什么区别,分别有什么优势和劣势】

最近国家卫健委发布通知新增了新冠病毒抗原检测作为补充,并且可以买来自测。

一、什么是新冠抗原检测呢?

与核酸检测是查新冠特定的基因片段不同,抗原检测主要是查基因的产物,特定的蛋白质。

这些蛋白质会受到基因突变的影响而发生改变,因此通常需要针对不同的变体进行重新设计抗原检测试剂。

它采集标本的方法同样是捅鼻子(也就是鼻拭子)

二、和核酸检测相比的优劣势

1、它有自己的优点:

操作简单,不需要专业人士参与,非常快就能出结果(一般10来分钟);由于是检测蛋白质,因此也不会受到疫苗接种状态的影响。

蛋白质比核酸稳定,采集样本这一点更不怕失误。

2、它也有自己的缺点:

结果不如核酸检测准确、早期。

核酸检测时会经过专门的仪器对患者的样本进行复制、增多,因此哪怕只有少量的病毒核酸也能被发现,有助于早期发现,可以在刚刚开始感染就检测出来;

但是抗原检测没有这个扩增的步骤,必须要样本里本身就含有大量抗原,所以是出现症状5天以内的人进行检测,这样既保证大量病毒在复制产生蛋白质,也避免了被自身免疫力清除掉了。

假阴性率就比较高了,阴性也不能排除感染;但阳性基本可以确定被感染,再做核酸,一是为了满足金标准,二也是为了确定是否仍在排出病毒。

3、可以作为核酸检测的有力补充

一是核酸检测只能在医院或者专门的核酸点做,还需要等结果;但是抗原检测可以在基层医疗机构做或者自己做,15分钟就能出结果,可以增加基层医疗机构发现疫情的能力,有助于更早期地发现疫情的苗头。

二是如前面所说蛋白质更稳定,因为有些人可能因为采集样本的时候核酸被分解了出现核酸假阴性,但是抗原可以阳性,对于防控人群来说尤为重要,可以让某些核酸假阴性的患者更早被发现。

以上两点都是抗原可以作为核酸检测的有力补充的点,有助于提高早发现疫情的能力。

三、这个政策意味着什么?

抗原检测在国内首批是在2020年11月,不过当时抗原检测准确率很差,大概30%,国内直接没让做,厂家全部转战海外市场了[1],还有通过欧盟认证的。

然后在21年2月,有人提出可以考虑使用抗原检测作为补充测试[2]

现在国外也用了很久的抗原检测了,一款在捷克共和国测试的中国抗原检测产品,经过试验发现总体敏感性为76.2%,特异性为97.3%;

在抗原检测“漏诊”的 39 名患者中,有 36 名不含活病毒。对此进行调整后,敏感性增至 97.7%。[3]

这个数据就已经非常好了,被采纳也是很正常的事。

我们再看看文件:

适合人群:

(一)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伴有呼吸道、发热等症状且出现症状5天以内的人员。 (二)隔离观察人员,包括居家隔离观察、密接和次密接、入境隔离观察、封控区和管控区内的人员。 (三)有抗原自我检测需求的社区居民。

第一条代表基层医疗可以接发热患者了,并且具有开展检测的能力。这么多次疫情反弹,基层失守不止一次了。增加基层的检疫和发现能力,无疑是对目前疫情形势来说是有利的。

第三条自测也是能让更多人及时被发现。

对于「动态防疫」进入了新阶段。

我们再看处置措施:

1.针对抗原检测阳性人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当立即向辖区疾控部门报告,由急救中心按照新冠肺炎疫情相关人员转运工作指南,将抗原阳性人员转运至设置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进行核酸检测。 2.针对抗原检测阴性人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当予以对症治疗、嘱其居家观察,自就诊当日起连续5天每天进行一次抗原检测,避免社交活动,正确佩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抗原结果一直阴性、直至症状消失的,可不采取其他干预措施。 抗原结果一旦阳性,阳性人员需立即向所在社区(村镇)报告,由社区(村镇)联系急救中心按照新冠肺炎疫情相关人员转运工作指南,将其转运至设置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进行核酸检测;阳性人员使用后的采样拭子、采样管、检测卡等装入密封袋一并转运至医疗机构作为医疗废物处置。

其实这一点上和现在并没有什么变化。

参考

  1. ^ https://view.inews.qq.com/a/20220311A06WF200
  2. ^ http://www.jjckb.cn/2021-02/19/c_139752323.htm
  3. ^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3985403/

user avatar   jzwa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自测盒在国外早就有了,这玩意在英国交rapid lateral test,直译过来就是快速自测盒。

迄今为止,我得用了有10盒左右,方法很简单,就是自己捅鼻子和喉咙,然后放在试剂里面,滴在类似于PH试纸上,30分钟后看结果。

如果两道杠 = 阳性,一道杠 = 可能不是阳性。

这个试纸的特征就是不太准确,弱阳可能都显示不出来,但是作为大规模快速筛查就足够的,精确的测试是肯定不够的。

我用了差不多3种不同的测试盒,都是国产的,两款都是山东产的。


user avatar   ning.mao.wilso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昨天中午去练瑜伽,洗手时保洁老大爷问我,“除了核酸,还有什么办法能发现疫情?”我说国外还有抗原。一小时后,瑜伽课结束了,老大爷似乎反应过来了,说,“哦,那就是除了核酸以外,其它方面都是正常人,看不出来。” (重点!)

小时候看电视剧,记得孙中山说过一句话,“人有先知先觉的,有后知后觉的,还有不知不觉的。” 可能就是这样吧。


user avatar   ding-xu-yang-92 网友的相关建议: 
      

照张文宏昨晚接受采访的清晰表态,这是为日后开放推出的重要配套措施。

在采访最后他明确讲了,这是为了应对开放后增多的输入性病例,不可能一直不开放。

(在采访前半段其实还说了,“以前我们是严格清零”这种话)

那照这个理解,抗原检测或许真希望作到轻症检出后自觉居家隔离,尽量减少对经济的影响。

但我看昨晚结束会议后诸多省市的表态,大家都重新升高了调子,加强了管控措施。深圳、上海最典型,从原来的尝试在疫情“新常态”中前行,变成了全城一致的近乎封锁,又回到了过去的经验。





那么抗原检测能起到的作用就是提前筛出有自觉性的大量病毒携带者,打一个很弱的配合。

某些人提到的缓解核酸压力、避免核酸聚集等作用是完全不可能有的,大规模核酸该作还是得作,因为一核酸准确性更高,二来国家也不可能信任你的抗原检测结果。


user avatar   li-yun-65-1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没什么影响,自测的结果只能让自己大概有个数,并不能作为你出行之类的依据。至于某些人非要解读为国家马上要开放共存,开心就好了。


user avatar   kong-que-da-ming-wang-95 网友的相关建议: 
      

适用人群:

一,基层医疗卫生诊所机构就诊

二,隔离观察人员

三,有抗原自我检测需求的社区居民

放开也好,不放开也罢,隔离的政策并没有改变的意思




        

相关话题

  古人吃野味更多,医疗水平更差,爆发大规模的疫情,他们是怎么解决的? 
  3 月 8 日吉林省新增本地确诊 94 例,本地无症状感染者 80 例,目前情况如何? 
  千人千方,辩证治疗的中药怎么搞双盲? 
  如何看待 17 岁脑瘫儿家人被隔离湖北,独自在家 6 天后去世?怎样避免类似事件发生? 
  「无糖饮料使死亡风险增加 26 %」,是真的吗? 
  如何看待奶奶用老鼠熬油治孩子烫伤致感染进入重症监护室?对于民间偏方应如何进行甄别和使用? 
  拥有狐臭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为什么没学过医的人,看了一些病症的特征后会发现自己都符合,但医生却不会在意? 
  日本新冠确诊断崖式下降,全球日增确诊下降超 50%,可能是德尔塔病毒在「自我灭绝」,疫情会自动消失吗? 
  中医中,肾和生殖功能挂上了钩,有科学依据吗? 

前一个讨论
国家卫健委决定在核酸检测基础上增加抗原检测,居民可自行购买试剂自测新冠,对疫情防控和相关产业有何影响?
下一个讨论
官方回应网传 3 月 11 日晚上海封城消息不属实,目前上海的真实情况是怎样的?





© 2024-05-10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0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